黄土高天第1集剧情介绍
秦学安意外捡回赵秀娟母女 检查团来丰源检查工作
丰源大队是黄河边一个普通的村落,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这里也发生着悄悄的变化。弟弟秦学诚考上大学,要去北京上学,跨过黄河,走出了黄土地,他的人生在这个春天发生了巨变。哥哥秦学安是个敦实厚实的庄稼汉,他对于外面的变化,虽然知之甚少,但他有颗不认命的心,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了变革时代,正是他带领着农民为我们演绎了一段长达四十年的悲欢离合。
检查团要来丰源大队检查工作,丰源大队的支书张天顺很着急,因为村里缺粮食,为了应付这次检查,他求县委的高主任解决粮食问题。高主任认为这次检查很重要,是一个政治任务,一定要好好接待,为接待团此,他从县里借来了粮食和白面馍馍来应付检查,等检查团走了后再还回去。
秦学安正在金水车站上卖板凳,赵秀娟和母亲下了火车,母亲突然晕倒,赵秀娟在这人生地不熟,非常着急。原来赵秀娟和妈妈从安徽淮水逃难过来,家里遭了灾,因没票被赶下了火车。秦学安看出来她们很饿,拿出自己的干粮和钱,让她们去医院看病。赵秀娟求他帮人帮到底,救救她妈。善良的秦学安带她们回到了家里。
秦学安的父亲秦有粮是村里以前的老支书,也是一名郎中,经过他父亲的诊断,赵秀娟的妈妈患有风湿病,还有哮喘。奶奶看她们可怜,决定留下她们,即使自己家吃不饱也要让她们活下去。因为奶奶认为,这是赵秀娟和他们一家人的缘份。
家里突然多了两口人,秦学安家粮食不够吃,他向支书张天顺家儿子守信借小米。守信正要拿小米出来时,被父亲张天顺看到,守信赶紧给他做了解释,说秦学安从火车站捡回了母女俩。
秦学安手很巧,他做了个拐杖,让赵秀娟的妈妈用,赵秀娟觉得秦学安是个细心的好男人。
第二天再还回去,很失望。。高主任担心还不回来,都是战备粮,粮食可以,但馍馍不一定能还回了,高价还价,保证面粉还回去,高主任担心自己的政治前途,
听到大广播说接待户可以领白面馍馍和粮食,赵秀娟觉得丰源大队的日子过得真好,秦学安告诉她这是糊弄人的。赵秀娟和秦学安到队里排队领粮食,赵秀娟的出现引起了大家的议论,大家夸赵秀娟长得俊俏。支书张天顺发现了赵秀娟,问清原委后,他让人把赵秀娟扣起来,说她是盲流,影响社会治安。
赵秀娟妈妈听说女儿被扣,急得要去找女儿。秦学安父亲秦有粮听说很气愤,他直接闯到大队部,把赵秀娟带回家。气势汹汹的郑卫东带着人来到秦学安家,想把赵秀娟抓回去,秦学安抄起家伙不让他们抓人。正在双方剑拔弩张之际,张天顺赶来了,他告诉郑卫东,目前最重要的任务是接待好检查团的工作,这是个政治任务,在检查团到来前夕,不能出任何差错。
张天顺让郑卫东去水坝赶紧蓄水,分配大家各司其职,按部就班,做好检查团到来前的最后准备工作。
张灵芝是张天顺的女儿,她负责大队这次检查团的介绍工作。高主任认为张灵芝口齿伶俐,夸她讲的好,他告诉张天顺,以后可以调她去县广播站工作。
后沟村民包谷地的媳妇,不知道领到的白面还得还回去,她用了些面做了疙瘩汤给孩子们吃。包谷地回来发现后很生气,他担心没办法还回去。
听说丰源把水蓄了,柳家窑的支书二奎觉得丰源不把他们当人看,因为金水遇到了十年一遇的旱灾,他们也同样缺水。冲动之下,他抄起家伙带领村民跑到丰源来理论。
包谷地找到秦学安,说她婆姨把白面做了疙瘩汤,没办法再还回去,求秦学安想想办法。看到包谷地急得哭,厚道的秦学安跟他换了面,等检查团走了再补上亏空。
柳二奎认为不能拦河蓄水是他们以前跟丰源说好的,不能违法约定。高主任劝柳二奎先回去,帮他先把检查团的事应付过去再说。张天顺趁机跟高主任说,年年丰源和柳家窑都因这个问题闹事,让他想想办法。高主任认为张天顺是蓄意所为,早有此意,回头再跟他算账。
赵秀娟专门在院里高声唱凤阳花鼓,吸引了检查团的注意。检查团颇感兴趣,要去看看。尽管张灵芝不情愿,还是带他们走进了秦家。检查团问起赵秀娟的情况,赵秀娟做了自我介绍后,检查团认为这个年景还能收留外乡人很不容易。
张天顺看到检查团来到秦家,索性就做了认真介绍,他说秦家是队里最有能力的一家。父亲秦有粮是郎中,大儿子秦学安是二小队的小队长,二儿子考上北京农业大学,是村里唯一的大学生。
赵秀娟很聪明,为了能名正言顺地留在丰源,她尽力说张天顺的好话,认为张天顺发扬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感情,肯收留自己,并邀请大家去厨房看看。
黄土高天第2集剧情介绍
丰源大队弄虚作假被人举报 受到金水县甘书记的批评
检查团看到了厨房里的大白馍,细白面,认为他们家的日子过得非常好。赵秀娟热情地挽留他们在家吃饭,她也有自己的小心思,这样白面就不用再还回去了。张灵芝见秦学安对赵秀娟殷勤的样子,很不高兴。高主任看到白面被他们吃了,心里很不舒服,但碍于检查团的面子,他也不敢发作。善解人意的赵秀娟也邀请张天顺吃面,他不得不尴尬地吃了面。高主任征求检查团的意见,陈团长认为秦家很有代表性,需要好好地报道。
检查团的工作圆满地结束。他们走了后,高主任和张天顺秋后算账,告诉他必须把粮食一颗不落的还回去。张天顺万般无奈,提议把种子粮还回去。高主任很气愤,认为种子粮绝不能动,而且他觉得秦家是蓄意对抗,张天顺是有意识地包庇秦有粮。有人说,这是因为赵秀娟是外乡人,她不了解情况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高主任无奈,他让张天顺出动民兵,必须让村民把粮食全数上交,如果谁不交,就抓走谁。
柳二奎去金水县委找到新来的县委书记甘自强,举报丰源大队和张天顺。他告诉高书记,金水河是他们的救命河,十里八乡的人都指着它种地吃饭。但张天顺打着检查团的旗号,把金水河说断就断,而且还弄虚作假,借来县里的战备粮应付检查团。听闻此事,高书记很震惊。
包谷地家的孩子忍不住把馍馍皮吃了,包谷地急得要死,他认为无法交差。包谷地家媳妇金银花哭诉日子过得苦,她无奈之下,想把两个孩子送到张天顺家,以免把孩子饿死。包谷地实在没办法,只能又去找秦学安。
赵秀娟故意多和了些面,她端来面条给全家人吃,大家都很高兴。
张灵芝特意过来告诉秦学安,队里决定把他家招待检查团的白面用队里的种子粮抵消,听闻这个消息,秦学安很高兴。张灵芝喜欢秦学安,她嫉妒赵秀娟,不想让她继续住在秦家,专门在秦学安面前说她们的坏话,但秦学安并不理会她。
金银花在秦家听到秦学安不用交还检查团吃过的白面,她气愤地找到张天顺,说队里不公平,她指责赵秀娟利用检查团的幌子吃白面,而张天顺刻意庇护两个外乡人,她在队里大闹,决定不交回粮食,在她的带领下,很多人都不交粮食。
高主任见状,他命民兵过来抓人。正在此时,甘书记来了,他看到高主任的言行很愤怒,告诉他没有权利抓人。随后,甘书记为高主任的弄虚作假跟大家道歉。他向大家保证,他一定要做一个踏踏实实的县委书记。
秦学安受了甘书记的感染,他忍不住跟甘书记说,作为农民也有农民的骨气,既然是战备粮,他们一定会还回去,至于那检查团吃了的十斤面,他要用做手艺换的粮食还回去。甘书记听后很感动,他号召大家手拉手,共度难关。
在全县的会议上,甘书记告诉大家,我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他批评丰源大队的做法是欺上瞒下,弄虚作假,严重地违法了实事求是的作风,这对于每一个党员都是一个严重的警醒。为此他对高满仓主任做了降职处理,张天顺党内记过处分,做深刻检查。丰源大队作为红旗大队,甘书记为丰源的做法感到痛心,他发誓绝不能让假红旗假先进在金水县存在。
张天顺召集村民开会,他认为丰源大队得罪了县领导,以后会穿小鞋,他劝大家夹着尾巴做人。他指桑骂槐地警示秦学安,让他不要出头。秦学安不服,让他把话说明白,张天顺很直白地说,这一切都是安徽那个女人惹出的,让他赶紧把她们弄走。秦学安跟他争辩说,这都是他们自己弄虚作假造成的,跟她俩没关系。
这时,有人兴冲冲地跑来,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丰源大队上了报纸,还表演了秦学安一家,张天顺也为此欢欣鼓舞。
金水市负责农业工作的蔡主任也看到了报纸,得知丰源大队受到了表扬,他很高兴自己树立的典型得到了肯定。趁着蔡主任高兴,高主任和张天顺惴惴地提出甘书记批评他们的事情,为丰源大队三年之内不能评红旗大队叫屈。甘书记认为目前不应该把丰源继续树立为典型,也不应该大张旗鼓地农业学大寨,要结合金水自己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蔡主任决意要树立丰源大队这个典型,他们弄得不欢而散。
赵秀娟给地里干活的秦学安送饭,大家都夸秦学安好福气。在大家的怂恿下,赵秀娟和秦学安唱起了歌,大家拍手叫好。这个情景被远处的张灵芝看到,她气呼呼地回到家。
张灵芝回来跟张天顺抱怨,她想让他爹想办法让赵秀娟走。张天顺说赵秀娟不是一般女人,能说会道的,现在是队里的功臣。赵秀娟给张天顺出了一个主意,让他以社会盲流的名义赶走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