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少年志第17集分集剧情介绍
赵简用秘阁做诱饵 陈工透露陈年悔事
赵简推测马都尉马山来榆林巷是为了拦截陈工,阻止陈工去枢密院,但马山说是为了护送陈工,韦衙内想起在陈工出事的前一天,他曾在韦太尉书房门口见过马山,那时马山正好去给韦太尉送钱,赵简结合这件事推断,马山送钱应该是为了接下运送陈工的任务,这样就可以知道路线了。
赵简发现马山的腿有点瘸,之前赵简和元仲辛跟踪暗探时,曾打伤了接头的黑衣人,伤的位置和马山一样,马山说是扭伤的,赵简无法反驳,可这都是推测,没有实证,只能放马山离开,临走之前赵简将陈工在秘阁的消息告诉了马山,相信马山一定会有所行动。
陈工始终不肯承认自己和馒头店老板娘的关系,只说是自己心仪之人,但对方根本不认识他,元仲辛示意王宽去买馒头,王宽一靠近馒头店陈工就紧张起来,元仲辛故意吓唬陈工,说王宽看似冷静,其实是杀人成性,随手杀人是家常便饭,王宽向来不苟言笑,根本看不出他是什么样的人,元仲辛这话将陈工吓唬的一愣一愣的,赶紧承认老板娘其实是他妹妹。
陈工一直沉迷于研究弓弩,当年他妹妹刚生了孩子,劝他不要总在家里搞这些东西,但他沉迷于此不能自拔,后来弓弩失误,误杀了妹夫,自此妹妹便痛恨他,陈工自觉无法补偿妹妹,便留下积蓄离开了家,陈工一直带着误杀妹夫的那个箭头,常常用箭头伤害自己,以减轻自己的罪恶感,陈工本意其实只是为了成为弓弩技师,出人头地,让妹妹能过上好日子,但没想到却成了妹妹一辈子的痛。
陈工进入枢密院之后会被严加保护,段时间内他可能见不到妹妹,元仲辛建议他下去和妹妹见一面,无论多大的仇恨,两人毕竟是血亲,但陈工始终不敢面对妹妹,陈工拿出自己的一袋子积蓄,希望元仲辛将钱扔进铺子里,王宽认为这种来历不明的钱,他妹妹应该不会要的。
元仲辛拿着钱去了馒头铺,说家里的少爷小姐争家产,如今少爷准备了家宴,小姐让买许多馒头,偷偷将家宴替换掉,一袋子钱除了买馒头之外,也是封口费,希望老板娘不要透漏消息,老板娘不明白这种大户人家的争斗,血亲之间何至于此,元仲辛问她,仇恨和血亲到底哪个大,这话倒真将老板娘问住了,也许她自己也不清楚如今对陈工是否还有恨吧。
马山昨日提审的时候,知道了赵简他们的住处,不用通过皇宫便能进去,于是马山集合了手下准备通过密道闯进秘阁,密道里黑灯瞎火的,又没人给他们带路,他们被密道里七拐八拐的路绕晕了,禁军的人一个个消失,最后只剩下了三个人,马山也有些慌了神。
薛映有特例不用参加文考,除薛映之外每次都是韦衙内垫底,赵简搬了很多书来监督韦衙内学习,韦衙内总是心不在焉的,马山快要闯进秘阁了,韦衙内静不下来。
薛映来汇报说马山已经进入密道,但是遇到了三斋的独孤在,独孤在爱挖密道,喜欢装鬼吓人,二斋的顾观音也在密道,顾观音是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神力无双,打遍全斋无敌手,薛映也在她手里吃了好几次亏,只有元仲辛用戏法才能让她消停一会,有他们在密道里,根本不用赵简他们操心了。
马山很快就被抓,独孤在将禁军的人全绑了送到陆观年那里,陆观年这时才知道赵简竟然用整个秘阁学院当诱饵。
陆观年指责赵简擅自透露秘阁消息,秘阁是重要机构,若马山不是敌方眼线怎么办,赵简认为马山只是小官,不该瞒着上级私自抓人,如果他不是敌方细作,完全可以向上级申报,然后光明正大前来要人,马山既然敢偷偷来秘阁,就说明他绝对有问题,马山是禁军的人,秘阁无权审问,陆观年担心给秘阁惹祸,要求赵简赶紧将马山送回去。
王宽通过他父亲的门路,在枢密院借了一个小院,将陈工安置进去,然后他们便离开了,其实元仲辛和王宽小景分别守在前后门,虽然延庆路的路线没有泄露,但元仲辛还是觉得陈工有问题,这里是枢密院,陈工自然会稍稍放下警惕,给他独处的机会,才能试探他是否会向外传递消息。
王宽将元仲辛的计划告诉了小景,小景赶紧拿出笔来记下来,她太过单纯,这种复杂的心计她也想学学,王宽认为小景现在这样纯真就很好,所有人在小景面前的时候是最放松的,能让所有人都信任,这就是小景最厉害的本事。
元仲辛他们监视了陈工一整天,陈工没有任何可疑举动,他们便将陈工已经在枢密院的消息汇报给枢密院,然后离开。
那天元仲辛偷王宽盒子的时候,弄掉了赵简的生辰贴,是陈工捡到的,告别时陈工将生辰贴交给了元仲辛,元仲辛犹豫了很久,决定将其还给王宽,但王宽却认为陈工将生辰贴交给元仲辛是别有身体,连陈工都觉得元仲辛和赵简相配,他希望元仲辛不要管礼法,跟着自己的心决定生辰贴的去处。
马山被送回禁军之后,由韦太尉亲自审问,但韦太尉不肯透露审讯的详细内容,不过这次护送陈工的任务总算大功告成。
以前过冬节的时候,元仲辛不是嫡子,不能在府里过节,都是在外面和老贼他们一起过节,今年元仲辛有了朋友,可以和七斋的人一起,自从元仲辛拿了赵简的生辰贴之后,就一直心不在焉,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老贼看出他对赵简有了心思,老贼也希望他能过得好。
大宋少年志第18集分集剧情介绍
陈工被杀赵简元仲辛成疑凶 赵简中毒韦衙内智取解药
七斋的人都在薛映家铺子里过节,元仲辛姗姗来迟,赵简已经喝得烂醉,看到元仲辛便把他叫到了外面,元仲辛以为赵简要说生辰贴的事情,但赵简虽然醉醺醺的,但依旧惦记着正事,马山被抓到禁军之后没下文了,赵简和王宽都认为禁军的高层也有问题。
元仲辛认为马山是禁军的人,就算禁军有问题也轮不到他们来管,赵简打算去找陈工,问问有没有禁军高层的人联系他,如果禁军高层真的有问题,那陈工在枢密院也不安全,赵简说着就准备立刻前去枢密院,看赵简醉的站都站不稳,元仲辛只能答应陪她一起去。
现在陈工被保护的很严,所有人去见陈工都要实名登记,陈工不认识的人枢密院是绝对不会放进去的,元仲辛和赵简见到陈工,赵简醉醺醺地叮嘱了一些安全问题,但今天的陈工仿佛变得不在乎生死,跟以前不太一样,元仲辛总觉得陈工告别的话有些奇怪,但赵简还在醉酒中,元仲辛没来得急多想。
元仲辛带着赵简到路边小摊去喝醒酒汤,这时突然听到禁军大喊有刺客,大批禁军往他们这边追过来,元仲辛虽然没干亏心事,但预感到事情不妙,赶紧拉着赵简跑了,整个街道上到处都是禁军,元仲辛和赵简便飞上房顶,一个禁军都尉朝元仲辛射了一箭,赵简冲过去为元仲辛挡箭受伤,两人只能飞下墙头继续逃跑。
元仲辛问赵简为何替他挡箭,赵简的理由很简单,如果中箭的是元仲辛,她扶不动,赵简依旧有些醉意,元仲辛决定先带她回薛映家,但薛映家已经被禁军包围,王宽他们四人也被禁军带回去审问了,元仲辛只能带着赵简逃到别处。
薛映家的铺子只有陆观年知道,禁军能找到这里,说明是赵简和元仲辛闯了大祸,陆观年压不住了,按理说元仲辛和赵简都很聪明,如果出事了,无论怎样都会传信给王宽他们,但直到他们被禁军带走,也没接到任何风声,这反倒让王宽更加担心。
元仲辛带着赵简潜入一家药铺,溜门撬锁是元仲辛的长项,趁着药铺的人都睡着了,元仲辛在药铺找药熬药,给赵简处理伤口,期间药铺的伙计醒了一个有一个,元仲辛二话不说便将伙计打晕,继续熬药,赵简从没偷过东西,突然发觉跟着元仲辛偷东西的感觉还挺刺激。
赵简和元仲辛从陈工那里出来之后,便被禁军追捕,赵简担心是陈工出事了,能让禁军全城搜捕,绝不是小事情,元仲辛觉得陈工如今住在枢密院,应该没人会在枢密院对陈工不利。
王宽他们被带到了枢密院陈工被杀的现场,陈工是被一剑封喉,没有任何搏斗的痕迹,韦衙内和小景看到陈工的尸体很伤心,韦衙内追问谁是凶手,韦太尉称凶手是赵简和元仲辛,七斋的人都不肯相信。
陈工死了之后,车型炮图纸不见了,所以韦太尉认为是元仲辛和赵简为了盗取图纸而杀了陈工,韦太尉拿出来见陈工之人的登记册,以及今晚的守卫布防图给大家看,登记册中最后见到陈工的人是赵简和元仲辛,布防图是重重防守,每队五人巡逻,每队巡逻时第二队都有人能够看到,除非是恰巧这十个人都有问题,相比之下元仲辛和赵简的嫌疑确实要大很多。
陈工在七斋多日,如果是为了盗图,之前有很多机会,根本没必要等到了枢密院再动手,虽说赵简和元仲辛嫌疑最大,但七斋的人都不相信是他俩杀人,韦太尉不听那么多解释,现在最要紧的是先抓住二人,逃的越久罪名就越难洗清。
元仲辛给赵简包扎好伤口之后,留下了银子和纸条,说是禁军梁竹借药,很快梁竹便发现了字条,元仲辛此举是栽赃朝廷命官,加上他和梁竹之前的仇怨,梁竹想让陆观年好好惩治元仲辛,但陆观年不愿见梁竹,还给七斋放假,暗示他们去调查陈工之死。
元仲辛乔装之后去了薛映家的铺子,伪装成食客给薛映父亲说上了话,让薛映父亲转告王宽:明月相照,然后便匆匆离开。
明月相照是王维的绝句,王宽在太学时,曾在山上发现一处幽林庭院,意境和王维的诗很像,便让父亲花钱买下了整片树林,元仲辛和王宽在太学时关系较好,所以也清楚这片树林,元仲辛带着赵简来这里和王宽他们会合。
赵简和大家说了没几句话便晕倒了,王宽怀疑是箭上有毒,元仲辛将箭拿出来给韦衙内看,这时禁军黑甲卫用的蓝羽蚀骨箭,十二个时辰内不解毒必死无疑,黑甲卫是禁军特属编制,是韦太尉手下的,外人根本不知道这个编制,如果韦衙内此时去找韦太尉拿药,韦太尉肯定能料到是赵简,韦衙内准备从禁军的刘都尉那里下手,相比之下刘都尉是比较好骗的。
韦衙内谎称想要药狗,让刘都尉给他弄点蓝羽蚀骨箭的毒药,为了以防不备,解药也要一瓶,但蓝羽蚀骨箭管控极严,毒都是直接涂在箭头上的,箭要用专用的弓,刘都尉还要跟着韦衙内一起去药狗,完了还要亲自把东西送回来。
韦衙内带着刘都尉去了一家茶馆,王宽和小景就在这里接应,韦衙内向以前一样做出纨绔子弟的做派,非要让刘都尉去给他找个小娘子陪着,这时小景伪装成卖花的姑娘进入茶馆,刘都尉便将小景拉到韦衙内身边,韦衙内对小景动手动脚的,顺便就将解药交给了小景,小景将韦衙内推开跑了,韦衙内装作生气,说被坏了兴致,让刘都尉将蓝羽蚀骨箭还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