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星驰广告旗业
山东星驰广告旗业(原鲁班广告公司)成立于1991年,是全国大型专业广告制作生产厂家。最新引进先进设备,专注于注水旗杆研制、生产、批发、配送等一条龙服,常年低价高质供应销售5米注水旗杆,注水刀旗,广告旗杆,3米、4米、5米、7米注水道旗。库存数千套,全国各地发货。 百万平数码直喷双面透注水旗帜北方印刷生产基地、专业制作各种高档挂旗、厂旗、刀旗、手摇旗、彩色条幅、激光条幅、会议用旗 大量低价数码印刷双面透旗面,保质保量。 公司批发经营各国国旗、六色彩旗、三角旗、锦旗、绶带、吊旗。双透旗帜、激光条幅耗材,各种易拉宝、X 型展架、快展等器材。 山东星驰凝二十多年的营销服务经验之结晶,必将成为您的最佳合作伙伴!
http://www.xingchiqiye.com - 2014-08-06常州市宜华精密不锈钢管有限公司
常州市宜华不锈钢管厂、位于江苏省、常州市、东郊洛阳镇。紧靠沿江高速、京沪铁路、交通方便。本厂拥有先进的设备、精良的生产工艺。从事各类不锈钢管、毛细管。螺旋管、金属软管的生产和经营。不锈钢无缝管直径4mm-70mm、壁厚0.01mm-5mm。本厂在生产不锈钢极薄壁管、小口径精密管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产品的精密度内外光洁度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产品广泛用于仪器仪表、纺织机械、缝纫机械、气动元件、弹性元件、电磁阀等行业。 本厂有LD-60、LD-30、LD8-15等多套设备、承接各种不锈钢精轧业务。本厂的经营理念是:诚信为本、质量第一、用户至上。在创新中发展、为新老客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优质的服务、热烈欢迎各界客商前来合作、增进友谊。
http://www.cz-yh.com - 2014-08-06西藏警官高等专科学校
西藏职业技术学院是于2005年7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在原西藏自治区农牧学校和西藏自治区综合中专学校的基础上合并组建而成。2006年9月正式挂牌,隶属自治区教育厅。学院领导班子现有8人组成: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见参同志,党委副书记、院长李长山同志,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院长葛维威同志,党委委员、常务副院长江村同志,党委委员、纪检书记、副院长付丽娟同志,党委委员、副院长伊苏同志,党委委员、副院长薛林虎同志,党委委员、副院长索朗欧珠同志。 学院现有两个校区(西、北)和一个综合实训中心,校园占地面积632亩,校舍建筑面积11.98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30余万册,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539万元,固定资产2.3亿元,校内实验实训室84个,校内实训基地1个,校外实习基地66个。 学院现有农林系、畜牧兽医系、旅游系、机电系、财经系、电子信息系、建筑系及公共教学部、成人教育部和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西藏分校等“七系两部一校”,共10个教学部门;设有教务处、办公室、人事处、学生工作处(团委)、招生与就业处、后勤服务中心等6个职能部门,设有校企办(科研管理科)、教学督导室、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图书馆4个直属科室。另外,教育部、财政部网络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典型应用示范点及西藏自治区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一所和全区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也设在我院。 学院现有31个专科专业,3个高职本科专业(动物医学专业、园艺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包括农林、畜牧、电力、建筑、电子、财经、旅游、艺术等八大专业类别。其中国家示范性重点建设专业4个(作物生产技术、畜牧兽医、旅游管理、发电厂及电力系统),自治区级重点建设专业4个(建筑工程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物流管理、园艺),2个自治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旅游管理,汽车检测与维修),2个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项目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设施农业技术)和1个自治区级特色专业(作物生产技术)。 学院现有在册学生(员)5100多人,教职工38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288人。专任教师中,研究生以上学历占23.51%,副教授以上职称占26.32%。自治区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国家优秀教师2人,自治区优秀教师和教学能手7人,1名辅导员获得“2011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大奖。获得“双师”素质教师资格120人,校外聘请行业企业兼职教师90人。教师队伍结构日趋合理、素质逐渐优化,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逐步形成。 学院组建以来,始终坚持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精神为指导,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历史机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西藏 “提升一产、壮大二产、做强三产”经济发展战略要求,按照“学院稳定发展,学生健康成长,教育和谐进步”这一根本目标,坚持“以品行塑造人才,以技艺雕凿人才,以素质打造人才”的办学理念,树立“改革发展与内涵建设并重、规范管理与示范引领并进”的建设思路,秉承“质量强校、特色兴校、品牌立校”发展之路,按照“夯实基础、打造亮点、凸显特色”三步走战略,不断深化管理体制、办学模式和教学改革,使学院在短时间内实现了从中职到高职办学模式和管理体制的转型,特别是通过迎评促建工作和国家示范院校建设项目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学院办学条件,加快了内涵建设步伐,办学实力和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教学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办学特色初步形成,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局面。近几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到95%以上,“双证书”获取率达到85%以上,学生在全国各类技能大赛中先后获奖50 多人次。 同时,学院的发展也得到了教育部、区党委、政府及教工委、教育厅的高度重视。教育部,区党委、政府,自治区教工委、教育厅领导曾多次到学院检查指导工作,对学院的建设和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2008年,我院被国家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100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09年10月,顺利通过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11年6月,学院通过了示范校建设项目国家级验收。
http://www.xzgzy.cn - 2014-08-05南昌教育学院
南昌教育学院是一所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高等学府。学院于1985年经国家教育部备案、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可颁发国家承认的普通高校大专毕业证书。市政府投资建设的可容纳近万人的新校区,位于风景秀丽,交通便利,网络发达的英雄城南昌市城区,为莘莘学子提供了学习成才的良好条件。 学院现有在校学生5000余人。教师团队专业技能强,整体素质高,教授、副教授数比例高达43%。学院致力于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精心打造学前教育、初等教育、物流管理、国际贸易、会计与审计等12个专业,其中省级特色专业、精品课程、优秀团队 4项。学院教学、生活设施齐全,图书馆藏书20余万册。学院成立10多个学生社团,努力构建“以培养就业能力为龙头,以专业知识为依托,以思想道德素质特别是职业道德素质为核心,以实践性教学为重要环节,以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新模式,采取“定单式”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在深圳等地开辟了实训基地,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建立了就业联系网络,与省内外多家用人单位建立了长期就业协作关系,为学生就业提供服务。我院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2.4万余人,毕业生就业率在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 南昌教育学院这颗教育明珠,在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中,必将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辉!
http://www.ncjyxy.cn - 2014-08-05江西科技师范学院理工学院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理工学院(国标代码:13440)是由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申办并于2001年报经省教育厅和省计划委员会批准(赣教计字2001]197号)、国家教育部首批确认(教发函[2003]543号),融文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等学科于一体并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 有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信息工程、土木工程、建筑学、物联网工程、汉语言文学、法学、广告学、广播电视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旅游管理、财务管理、英语、翻译、日语、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音乐学、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等22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4200人。专任教师235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教师占31.9%,具有硕士学位以上教师占54.47%。 学院地处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占地面积37.2万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设施齐全,学院现拥有电工电子、物理、建筑材料、土力学、计算机组成原理、ERP沙盘、非线编、旅游管理、餐饮酒吧、物流仿真、微格、摄影、三笔字、模拟法庭等各专业实验实训室。学院大力加强校外实习实训就业基地建设,目前拥有南昌凯莱大饭店、百瑞实业有限公司、广电银通金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60多个比较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就业基地。 学院立足江西,面向全国,依托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雄厚的教育资源办学。学院自创建伊始,就从中国高等教育的客观实际出发,从独立学院发展的现实境遇出发,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大胆探索与实践,一直致力于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适应江西省尤其是南昌市及周边地区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十多年来,学院共培养5400余名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长期保持在80%以上,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人才,毕业生遍及省内外各行各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许多毕业生已成为党政机关、教育领域、企事业单位的业务骨干和优秀管理者。
http://www.jxstnupi.cn - 2014-08-05赣南师范学院科技学院
赣南师范学院科技学院是2003年经教育部首批确认,由赣南师范学院举办的独立学院,是一所学科较全、综合实力较强、文化底蕴深厚的普通全日制本科高校。 学校位于江西南部、京九线上享有“南国宋城、客家摇篮、红色故都、生态家园、稀土王国、世界钨都、脐橙之乡”等美誉的赣州市。校园占地400余亩,环境优雅,基本设施先进,办学条件齐备,建有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教学实验实训场所、文体活动场馆、学生公寓和标准化食堂等各项设施,可满足6000名学生的学习、生活需要。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现有法学、文学、史学、理学、工学、经济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设有文法系、外语系、数学与信息科学系、经济管理系、音乐系、美术系、体育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等8个教学系(部)。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800余人。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有高级职称和硕士学位以上的教师100多人,并聘请有一大批省级教学名师、省级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执教,形成了一支师德优良、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教育教学成果丰硕。2003年以来,学校学生先后有1200余人次获得省级以上奖励:如全国高等院校学生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全国数学建模大赛一等奖、全国首届大学生原创音乐大赛金奖、全国大学生健美操锦标赛冠军、江西省第十八届电脑知识赛本科组一等奖、江西省大学生现场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江西省大学生舞蹈大赛一等奖,等等。2012年,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数学建模竞赛省一等奖2项,全国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一等奖10项,全省2012年师范生技能大赛一等奖1项,全省读报用报征文比赛一等奖2项,江西省大学生现场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5项等好成绩。办学以来,共有近六千名毕业生顺利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大多毕业学子都以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工作业绩,受到社会的肯定和赞扬。毕业生就业质量得到稳步提升,仅2012年,就有近百名毕业生应届考取国内外知名大学研究生,190余人考录中高等学校教师、公务员、村官等。学校被评为“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单位”。 赣南师范学院科技学院秉承赣南师范学院“崇德、尚学、求实、创新”的校风,充分利用校本部优质的办学资源,按照新机制、新模式运作,突出人本理念,突出质量建设,突出特色办学,突出改革创新,以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致力于为国家教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全力打造人民满意的高等学校。
http://www.gnsyky.cn - 2014-08-05江西中医学院科技学院
江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学院是由江西中医药大学、江中(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作举办,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独立学院。是江西省13所独立学院中唯一一所医药类本科院校。2001年经江西省教育厅、江西省发展计划委员会批准设立“三独立”二级学院——江西中医学院抚生学院;2002年更名为江西中医学院科技学院;2003年12月23日被教育部确认为独立学院;2005年1月,通过教育部对独立学院办学条件和教学工作专项检查;2012年5月,通过江西省人民政府学位办学士学位评估,成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13年6月,更名为江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学院。 学院座落在江西省南昌市,有抚生和湾里两个校区,占地面积589.68亩。其中,湾里新校区占地面积453.75亩,主要功能为理论和实验教学;抚生校区占地面积135.93亩,主要功能为医疗服务和临床教学。 学院建校以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依法治校,创新办学模式,深化教育改革,提升办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先后荣获“全国先进独立学院”、“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预征工作先进集体”、“江西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西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江西省高等学校招生计划管理工作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 学院始终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贯穿于办学的全过程,把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永恒的发展主题,实施了“特色立校、人才强校、质量兴校”战略,确定了“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创业精神、适应经济社会和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把江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学院建成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中医药独立学院”的发展目标。 学院设有临床医学系、药学系、护理系、人文系、信息工程系、思政理论教学部等6个教学系(部),开设有中医学、中医学(骨伤方向)、中西医临床医学、护理学、中药学、药学、药学(医药营销方向)、保险学、应用心理学、英语(医药贸易方向)、制药工程等17个本科专业(方向),现有在校生6946人。 学院拥有一支专兼结合、素质优良、具有较高学术及教学科研水平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404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占45.79%,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占62.87%。 学院校园文化丰富,人才培养成果显著。组建了田径队、篮球队、舞蹈队、礼仪队等文体活动队;成立了“针灸推拿协会”、“保险协会”、“就业协会”、“心理健康协会”等学生社团;形成了“警民共建”系列活动、“5.12”护士节系列文化活动、“读书月”活动等精品校园文化。近年来,有40余人次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CTV全国英语竞赛等国家级比赛中获奖,有百余人次在省电子电脑大赛、“挑战杯”江西省赛区等各类省级比赛中获奖。学院人才培养成果显著,已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为辉瑞制药、汇仁集团、江中集团、北京协和医院、上海市中医院、解放军第三○二医院、江西省人民医院等用人单位输送了数千名优秀学子,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和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位居江西省同类院校前列;毕业生考研录取率自2007年以来,连续六年位居江西省同类院校首位,已为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等高校输送了近千名优秀毕业生。
http://www.jxtcmstc.com - 2014-08-05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是一所以工科为主,工、管、文、理、经、管、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学院2001年7月经江西省教育厅、江西省计划发展委员会批准试办,为教育部首批确认的独立学院。 学院地处英雄城南昌市中心,位于南昌市上海路173号,占地500余亩,与城市候鸟乐园——天香园相隔咫尺,校园环境优美,绿树成荫,文化底蕴深厚。学院自成立以来,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承南昌航空大学60余年严谨办学所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服务于祖国航空事业和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坚持走“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在产学结合中彰显办学质量和特色”的发展道路。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素质过硬、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面向一线的技术技能型高级应用人才。 学院下设机械与材料学部、信息与电子学部、管理与经济学部、文学与艺术学部、思政与基础教学部等5个学部,设有飞行器制造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30个本科专业。在校生7000人。学院现有专任教师365名,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占教师的72%,高级职称教师占教师的56%;学院长期聘请了一大批生产一线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技术人才参与教学。通过十余年的办学积累,学院依托南昌航空大学雄厚的优势教学资源,形成了雄厚的教学实力和齐全的教学生活设施,工科办学特色和专业优势正在稳步形成。学院优良的办学条件,严谨的办学作风,为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坚实的保障。2014年,学院进入武书连同类院校新生质量教师创新能力排行榜前百强。 近年来,学院牢固树立“育人为本,质量第一”的教育理念,遵循“厚德博学自强立功”校训,狠抓校风学风建设,积极凝练和培育学院大学生“勇于担当,止于至善”的核心价值观,学生教育和管理成效显然。学院大学生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电脑大赛和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等重大赛事中屡获佳绩。以大学生航模协会为代表的标志性学生社团在社会上已形成广泛影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近年来,学院的新生报到率、毕业生就业率在全省同类院校中始终名列前茅。 在新的历史时刻,学院坚持内涵发展,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正朝着建设成为工科优势明显,办学特色鲜明的教学应用型高等院校目标奋力前行。
http://www.nckjxy.cn - 2014-08-05东华理工大学长江学院
东华理工大学长江学院是依托东华理工大学(原华东地质学院,现为工业与信息化部、国防科技工业局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的一所具有地学和核科学特色,以理工为主的多学科性综合大学)优质的本科教育资源和54年办学经验,经教育部批准,于2002年在东华理工大学南昌校区成立的普通本科独立学院。自2010年开始,学院将在东华理工大学抚州校区招生,可更好利用东华理工大学原有优质教学资源,以确保提高教学质量。 学院面向全国30个省招生,目前在校学生7600余人,今年招收新生2010人。学院拥有29个本科专业,已实现了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经、管、文、法、教多学科的协调发展;综合排名列全国独立学院百强。学院引进国际先进的办学理念,建立了特色鲜明的多样化人才培养体系。 学院拥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其主要教师来源于校本部,在学院任教的教授、副教授120人以上,外籍教师11人,学院拥有各类实验室51个,工程训练中心1个,校外实习基地22个, 并拥有众多的高精尖仪器设备。学院的多功能图书馆藏书资料丰富,拥有纸质图书40余万册,电子图书35万册;拥有现代化的教学大楼、实验大楼、室内体育馆、校园网等各项配套学习设施,且生活设施齐全。 学院注重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学生在全国和全省各类赛事中屡创佳绩:先后获得第八届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赛东南赛区总冠军、北京总决赛最佳辨手;2007~2009年连续三年获数学建模比赛国家级一等奖两次、国家级二等奖两次、省级一等奖三次、省级二等奖五次;2008年获全国“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省级三等奖、江西省第四届大学生英语风采大赛一等奖;同时在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江西省电子电脑、机械设计等大赛中成绩优异。 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建立了全院上下联动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全程开展就业创业教育,积极开拓就业市场,拓宽就业渠道,分别在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等地区建立实习就业基地20余个,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率在全省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2010年初,学院被省教育厅评为“2007-2009年度江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评估优秀单位”。 东华理工大学长江学院将以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校风,培养和造就一批懂技术、善管理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欢迎广大莘莘学子报考东华理工大学长江学院! 学院地址:江西省抚州市学府路56号(邮编:344000) 江西省南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兰大道418号(昌北)(邮编:330013) 招生办电话:0794-8258326 8258329 8258825 0791-3897952 招生办传真:0794-8256455 0791-3897615 招生办联系人: 秦老师 徐老师 E-mail: dhlg_1956@126.com cjxyzsb@163.com 东华理工大学长江学院网址:http://ytc.ecit.edu.cn 东华理工大学网址:http://www.ecit.edu.cn
http://ytc.ecit.edu.cn - 2014-08-05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
巍巍鸿庠、悠悠赣江。沐浴着新世纪高等教育改革的强劲春风,坐落于赣江源头、章江之滨的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在抢抓高等教育发展历史机遇中诞生,在探索独立学院办学模式实践中成长,在追求育人质量的办学理想中壮大。十四年的办学实践,我院凭借其能打硬仗的教职工队伍、自我超越的校园文化、卓著的办学成绩,彰显出创新办学体制的无限活力,折射出作为国家首批独立学院在教育改革创新过程中的无穷魅力。 善抓机遇 玉汝于成 上世纪90年代末,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公办高校的潜力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的背景下,扩大高等教育办学规模,按新体制新机制举办高等教育从而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成为当时中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1999年,为贯彻科教兴国战略,进一步拉动内需,缓解就业压力,国家做出了进一步扩大高等教育阶段招生规模的重大决策。 面对高等教育形势的新变化,2001年初,江西理工大学(原名南方冶金学院)党政领导审时度势、积极谋划,牢牢抓住当时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大好机遇,提出了依托自身40余年办学优势举办独立学院的设想,通过对原江西省商业技工学校180亩土地及相关教学设施的置换,兴办一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独立校园、独立财务、相对独立办学并按教育成本收费的独立学院,并使之成为江西理工大学改革发展的试验田,促进学校整体的教育教学改革,增强学校整体办学实力。我院在历经四个多月的艰辛筹备,完成了过渡校区的改造、专业设置方案与办学准备,于同年8月正式创立并首次招录新生354名。与此同时,我院加紧对新校址的选址与征地工作,仅用了短短一年的时间,便完成了对新校区的选址、征地、规划与初步建设等一系列工作。2002年9月,校区整体搬迁至现校区。 近十四年来,我院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学院党委的带领下高歌猛进。一幢幢楼房拔地而起,一套套设备加速引进,一排排绿树悄然成荫……。我院从占地不足200亩、在校生人数不足400人、教师总数不足100人发展到占地近1000亩、在校生近万人、教师500余人、培养毕业生17000余名的现代化新型高等学府,从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年轻学院发展到暂露头角、初露锋芒、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独立学院。短短十四年,学院便在省内外受到广泛关注,完成了以往大学需要五六十年时间才能完成的建设历程,这一点,甚至连学院当时的筹建人员也不曾想到。 励精图治 桃李芬芳 十四年来,在政策和制度的感召下,以考研考证、学科竞赛等为抓手,促进我院学风建设,学生勤奋好学、追求上进蔚然成风。在我院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近年来,我院先后获“改革开放30年中国十大品牌独立学院”、“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等国家级荣誉近十项,“全省教育系统规范管理年、创新发展年活动先进单位”等省级荣誉20余项。 在人才培养质量上,我院考研学生人数逐年增加,考研录取率由最初的2.64%提高到了7.5%左右;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上,我院已打造和形成不少品牌和亮点。近年来,学生获国家级荣誉300余人次,获省级荣誉700余人次。学院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江西省大学生电子电脑科技大赛等学科大赛中屡获佳绩,均名列全省同类院校前茅。仅2011、2012两年,我院有15人次获国际学科竞赛奖项,有近120人次荣获国家级奖项,400余人次荣获省、部级奖项。具代表性的有:在2011年美国(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上,我院两支参赛队分别获一、二等奖各1项,是我省本科院校参加该项竞赛取得最好成绩的学校之一;2010、2011年,我院学生在第五、六届“亚洲大学生摄影展”荣获一、三等奖各一项,2011年又获“关注贫困全球摄影大赛”创意组金奖并受到《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的关注,2012年第11届奥地利特伦伯超级摄影巡回展中,再获中国组金奖;此外,我院学生在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大学生电子电脑大赛等重大赛事中也捷报频传。这些成绩的取得即使和江西省的一本和二本院校相比也毫不逊色,在很多方面更是开创了江西省独立学院的先例。这些喜人的成绩充分说明我院在深化教学改革、提升办学质量上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也充分说明学院的教育事业正逐步走向成熟。 与此同时,我院紧紧围绕具有“三实”(为人诚实、基础扎实、工作踏实)、“四会”(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做事)品质和“四不唯”(不唯上、不唯书、不唯古、不唯洋)的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以及相应的教学管理体系。根据社会市场需求,我院实行了“3+1”订单培养模式,先后与多家协作单位签订了订单培养学生协议;根据诸多用人单位的需要,与用人单位开展联合办班,逐步实施“3+1”或“2+2”的培养模式。十四年来,我院累计培养毕业生17000余人,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毕业生受到了就业单位的普遍欢迎和社会的广泛赞誉。 创新管理 彰显特色 建院近十四年来,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努力在发挥独立学院“民”、“优”、“特”等方面做文章,科学设置管理机构,制定了部门和各岗位职责,在空间上实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无死角、无断层管理,在时间上实行一以贯之、持之以恒的不间断管理。 在人员聘用制度上,我院按照“能上能下、能高能低、能进能出”的原则,积极倡导“让实干的人实惠、让吃苦的人吃香、让有为的人有位”的用人导向,实行竞聘上岗制度,打破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的传统用人模式,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变“领导点将”为“比武上岗”。自创立以来,我院按照三年一聘的方式已进行了四次全员竞聘上岗。使一大批年轻有为、勤勉务实的管理干部脱颖而出,成为学院事业发展的坚实力量。 在管理体制上,我院适应万人大学的办学格局,建立了院系两级管理体制。2011年,学院下发了《关于印发<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关于推进院系两级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的通知》(理工应发[2011]11号),院系两级管理工作迈出了实质一步,明确了校院两级管理职责,制订了各系、各部门考核的标准和办法,有效地促进了各系、各部门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机构设置上,我院顺应事业发展的需要,按够用、灵活的原则,从理顺部门职能入手,调整了学院机构的设置,增设了对外办,并单独设立了思政部、财务办、工会、医院等机构。通过机构调整和职能转变,加强了思想政治工作、拓展了开放办学职能、完善了财务监管、提高了医疗保障水平,强化了工会职能的发挥,也着重抓了提高机关效能和创先争优活动,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有所改善,更好地促进了学院事业的发展。 在人员管理上,我院建立了灵活多元的人事制度。在加强编制管理和严格定岗定员的基础上,建立了事业编制、人事代理、雇员制、临时工等多种用人形式并存的灵活机制,淡化“身份管理”,强化“岗位管理”,按需设岗、择优聘任、严格考核、合约管理。 在后勤管理上,我院以后勤管理科学化和后勤服务社会化为目标,着力理顺管理体制,分别按照管理服务、经营服务等模式建立新的运行机制,提高了服务与运行效益,后勤保障能力得到加强。 我院坚持走开放办学、国际化办学之路。近年来,我院通过联合办学、联办课程、文化交流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截止目前,我院已经成功与泰国宋卡王子大学、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大学开展或即将开展“2+2”学历教育合作项目,与英国普利茅斯大学、德国安哈尔特州立大学、法国巴黎第十三大学、荷兰欧洲港商学院、韩国檀国大学等高校开展了包含硕士、交换生留学在内的多种合作办学项目;同时,我院还广泛与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美国佐治亚滨海学院等一批国外高校及部分国外政府建立了交流关系,为未来开展更广泛合作打下了基础。 为给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国外学习外语、体验国外文化以及国外工作的机会,我院还积极开展了多种多样的赴外带薪实习、互惠生项目、带薪短期工作等合作项目,范围覆盖美国、德国、荷兰、比利时、奥地利和新西兰等国家。我院还搭建各种平台和渠道,大力选送教师赴外进行国际交流或短期培训,努力提升教师的国际意识,为逐步推进我院双语教师人才队伍的建设工作奠定基础。 我院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建立健全了教代会、工代会制度,全面推进校务公开,真正把师生切身利益摆在重要位置,努力为师生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以人为本,在主动关心人、爱护人上下工夫;在疏通思想、理顺情绪、化解矛盾上下功夫。开展学生和教职工思想政治状况调研工作,将解决师生员工的思想困惑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紧密结合起来,切实为师生员工办了一些实事好事。如开通教职工子女入学接送专车、为教职工定制生日蛋糕、提供工作午餐等。科学的管理方式、和谐的管理理念,使整个学院风气正、心气顺、人气旺、志气高、才气强、精神气足,真正做到了待遇招人、制度管人、事业留人、温情感人、服务到人。 文化立校 绚丽缤纷 对于一个年轻的独立学院而言,文化的挖掘和积累是一个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因此,自创立以来,学院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2011年10月,在建院十周年之际,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深刻总结十年办学实践,深入挖掘自身精神文化,深化大学校园的内涵,凝练了反映应科人风貌和实践品格的的应科精神:“善抓机遇、团结进取、务实奉献、志在一流”;系统总结了学院十年创建与发展所积累的应科经验:“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三实四会的育人宗旨,始终坚持艰苦奋斗、敬业奉献的创业精神,始终坚持团结进取、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始终坚持包容并蓄、开明开放的创新理念,始终坚持质量立校、志在一流的办学目标,始终坚持服务至上、崇尚和谐的人文情怀”;提炼了代表学院特质的应科风格:“创新、开放、人文、和谐”;明确重申和倡导了体现学院精神风貌的应科作风:“解放思想要更加大胆,分析形势要更加深刻,总结经验要更加理性,研究问题要更加深入,正视差距要更加豁达,统一认识要更加迅速,瞄准目标要更加具体,提出对策要更加务实,整体推进要更加稳健,工作生活要更加快乐”;高度概括了代表应科师生素养的应科品质,即“三实”:“基础扎实、工作踏实、为人诚实”;“四会”:“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做事”;“四不唯”:“不唯古、不唯上、不唯书、不唯洋”。这些在实践中形成和产生的宝贵的精神文化,为繁荣校园文化、引领学院未来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思想动力和文化支持。 随着校园文化的日益发展,载体形式也不断丰富。分发到宿舍的《“金沙湾”报》、每天3小时的校园广播、宣传报刊栏、校园网络,成为培育应科文化的媒介载体;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几十个学生社团形成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成为培育应科文化的组织载体;“校园文化艺术节”、“母校助你远航”、“红五月”、“感恩周”等品牌文化活动,以及遍布校园的多层次的文化、科技、体育活动,成为培育应科文化的活动载体。 与此同时,我院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品牌建设。每年定期举办红五月、感恩周、暑期兼职招聘会、IT文化节等特色活动以及歌手大赛、曲艺器乐大赛、舞蹈大赛、心理剧大赛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为铭记历史,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我院每年开展一二.九班级革命歌曲大合唱比赛,该项活动成为大学生毕业后终生都不可忘却的记忆。近年来,“红五月”系列活动接连获得“2010年江西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三等奖”和“2012年独立学院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果三等奖”。结合学院自身特点,创建了以办学所在地“金沙湾”命名的文化品牌。成立了金沙湾摄影学会、金沙湾网球协会、金沙湾舞蹈协会等众多文化社团,丰富了校园文化内涵和师生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创立了旨在加强沟通、增进合作、促进工作的金沙湾沙龙;举办“金沙湾”讲坛,邀请了200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洪战辉、2010年“百家讲坛”人物方志远教授等名人来院讲学,让学生充分领略到知识和文化的魅力,使讲坛真正成为全院学生喜欢和受益的文化大餐和精神盛宴。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自2010年以来,我院结合毕业生离校工作,开展了“母校助你远航系列活动”,包括“书香浓浓寄真情”捐书活动,“墨香屡屡道真情”毕业赠言活动,“硕果累累表真情”毕业生风采录、“桃李青青诉真情”优秀毕业生事迹报告会、“临别依依感真情”欢送毕业生离校活动、“暖意款款叙真情”毕业生茶话会、“欢歌阵阵忆真情”毕业生晚会、“教诲谆谆留真情”毕业典礼等活动,在毕业生中引起了强烈共鸣和较大反响。 学生为本 稳定和谐 我院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政策,严格依照程序执行学生奖、勤、助、贷、补等规定。仅近五年,学院累计为学生办理生源地贷款3000余万元;发放国家奖学金76.8万元、励志奖学金702万元,助学金3544.2万元;发放勤工助学金56余万元,提供勤工助学岗位469个,临时困难补助197.8万元;发放院内奖学金452.34万元。学院已基本建立了奖、勤、助、贷、补多位一体的学生资助体系,有效地促进了教育公平,切实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 我院高度重视安全稳定工作,特别是学生安全管理工作。近五年来,学院加大人力、财力和技术力量的投入,通过安全知识讲座、法律法规宣传、消防演练等有效载体,将安全教育纳入日常教育管理常抓不懈,提高了学生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学生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维护了校园安全稳定。 我院建立了多层级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与心理危机干预机制,配备了专兼职心理咨询人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团体辅导、个体咨询工作,加大排查力度,着力帮助学生排解各类心理问题,保证了学院持续健康发展的稳定环境。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回望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短短十四年的发展历史,是一幅历经坎坷、艰难跋涉的奋斗骏图;是一首广纳贤能、滋德润才的壮美诗篇;也是一次包容开放、兼收并蓄的精彩蝶变,更是一曲志存高远、勇担道义的恢弘赞歌!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展望未来,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正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危机感,食不甘味、卧不安席的责任感,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为实现“中国有色及冶金行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和全国有较大影响的独立学院”的宏伟目标、创建“创新应科、开放应科、人文应科、和谐应科”而努力奋斗!
http://www.asc.jx.cn - 2014-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