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职业学院
佳木斯,镶嵌在三江大平原上的一颗明珠,华夏东极,中国粮仓,教育名城,工业重镇,全国生态环境魅力城市。佳木斯职教集团堪称是亮点中的亮点,集团的建立实现了职业教育改革的历史性突破,使佳木斯站在了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大潮的前沿,成为一艘劈波斩浪的旗舰,正驶向海阔天空。 几年来,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台、工人日报、中国教育报等新闻媒体陆续报道了我们集团化办学的经验,同时得到了省人保厅、教育厅等部门的充分肯定。他们普遍认为,佳木斯职教集团用5年的时间走过了其他学校20年、30年甚至50年走过的发展历程,是国家改革开放30年的缩影。特别是省长王宪魁在省长办公会上评价我们佳木斯职教集团时说:佳木斯技师学院和佳木斯职业学院整合的佳木斯职教集团非常好,这所学校是培养技能人才的摇篮,我们各类职业院校甚至大专院校都应该学习佳木斯职教集团的办学理念,都应该准确定位,面向市场,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适应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适应我们产业转移和经济结构进行战略调整所需要的各类技能人才,这应该是一个方向,我建议你们到那去看一看、学一学,总结他们的办学经验,在全省推广一下。今年11月1日、2日两天,中国教育电视台(CETV)一套推出的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一周年新闻纪实节目《书写未来》播出了30分钟的宣传佳木斯职业教育发展的专题报道《让“一头热”走向“两头甜”》。节目中,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在报道中对我市职业教育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葛道凯在访谈中说道,“佳木斯的职业教育已经开始由过去比较多的注重规模扩大,转向更加强调内涵建设和质量提高。佳木斯职教集团的结构调整和管理体制改革反映了全国职业教育的改革方向,代表了这些年全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成果”。2013年,教育部、人社部、财政部联合下达了“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第三批项目学校建设方案及任务书的通知,我校正式成为国家中等职业示范校。 2006年1月,市委、市政府抓住国家和省扶持职业教育的政策机遇,结合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整合我市职业教育资源,对原分属教育、劳动、农口、人事等9个部门的18所同类院校进行整合,成立佳木斯技师学院。2007年为提高职业教育层次,启动了职业学院申报工作,并于2008年4月8日正式成立佳木斯职业学院并正式列为国家高校序列。根据发展需要,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避免重复投资。市委决定组建佳木斯职教集团管理委员会,以统筹集团内部所有教育教学资源,实现一体化发展。 组建之初,学校面临“四少一有”的困境:即少校舍、少实习设备、少骨干教师、少学生,却有4700万元的外债,在职业教育做大做强的态势下,没有任何优势。集团领导班子果断采取了“走出去,请进来”,攀高结贵,借势发展的办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集团占地面积103万平米,建筑面积22.5万平米。教职工881人,在籍生总数2.1万人。拥有机电、焊接、教育、交通运输、建筑、农业、信息工程等9各系,佳木斯所辖富锦、同江市,双鸭山集贤、饶河县、哈尔滨依兰县、鹤岗矿务局、黑河五大连池7所分校;集团设有三年制大中专、五年制大专、三年制技工、五年制预备技师、成人本专科36个多层次、多学制专业,进入国家统招系列,是一所集中等职业教育、技工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成人教育、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为一体的集团化职业教育机构。 在过去的5年里,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完成了职教资源的整合工作,建设和改造了22.5万平方米的教学场所,其中包括实习实训、鉴定中心,添置教学设备4869台套。校园连续五年实施“百种花、千棵树、万米草”工程,建立了以数字化信息为平台的教学保障体系,为师生创造了舒适、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为集团化办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在内涵建设上,我们5年来一以贯之的实施名校工程,特别是今年我们提出了实施三项改革、完成六个创新、提高三个能力的“363工程”,旨在进一步优化集团化办学模式,不断增强吸引力和扩大影响力,把我市打造成职业教育名城。 国家教育体制改革方案中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在北京市等15个省市,其中黑龙江、安徽部分市县探索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王宪魁省长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集中力量加强示范性职业学校和综合性实训基地建设,组建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职业教育集团”。这对于我们佳木斯职教集团是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期,我们在总结经验、查找不足的基础上,创新思路,高起点的制定发展目标,创新载体,完善高层次的办学模式,创新机制,高标准的推进与科研部门、高等院校、重点企业行业的深层次联合。本着以利益为共同体、责任共担、利润共享、事业共作的原则,实施强强联合,适度扩大集团化办学规模;引进先进的办学理念,有针对性的孵化科研成果,进一步提高集团化办学质量;加强与行业、工厂、企事业的联合,进一步提高集团化办学层次。 集团秉承传统文化,树立大职教观,明确集团化办学新理念。始终把“厚德、强技、笃学、敦行”作为校训,把“团结、实干、创业、创新”作为佳木斯职教精神,大力弘扬,营造氛围,师生互动,积极实践,形成了校园文明热潮。组织开展了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创先争优”和“争创省级文明单位”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效提升了全校党员干部和教职工的思想素质,创建成果愈加显现。集团以物质文化建设为载体,凸显实体文化价值,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以精神文化建设为核心,厚积职教文化内涵,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开展特色教育:国学经典教育、礼仪规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素质教育一体化。开展精英社团活动,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添翼,集团目前共有跆拳道社团、街舞社团、篮球社团等21个,社团活动的开展给校园文化建设带来生机和活力,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多渠道、深层次、高质量地发展。突出特色文化,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助力,组织了特色班级文化建设,特色走廊文化建设、特色公寓文化建设。开展特色活动,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点睛,以重大活动为契机,组织开展纪念建国、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等主题教育活动、参加了全省第十二届运动会、省第八届民族运动会开幕式文艺演出和志愿者服务。以德育教研室为主体,开展了《未成年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法律法规教育;以团委为主体,开展了“十八岁成人仪式”、“天生我才必有用”等主题活动;组建了集团军乐队、国旗护卫队、威风锣鼓队。关注特殊群体,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拓疆。集团坚持用“大爱仁心”去温暖每一个学生,开展中层以上干部开展手拉手活动,帮助寒门学子完成学业。自2006年起连续实施智力扶贫“阳光工程”,每年招收100名贫困生,根据家庭情况免除或减免学费,实现了“培训一人、脱贫一户、带动一方”,已累计减收400余万元。由集团各级领导和社会爱心人士捐款捐物开设了“爱心超市”,贫困生持卡可定期到“爱心超市”领取一定数量的学习生活用品。目前已有华宇物流振华助学金、加拿大华人艺术总会叶榕伟助学金、王彦博助学金及各单位及社会个人捐款捐物近千万元,五年来,共为贫困学生减免学费、发放各类善款及物资达380余万元,受善款资助的学生3576人次,发放爱心超市会员卡2128张。其中振华奖助学金已经评选4年1510人次,发放振华奖助学金1396000元。以制度文化建设为保障,科学规范管理,引领集团发展内涵的回归,集团出台了《学生管理手册》《学生操行评定手册》《辅导员(班主任)考核制度》《名生评选方案》《十佳辅导员(班主任)评选办法》等各项规章制度。这是实现集团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能够保证集团按照既定的方向,科学有序、可持续地发展。 佳木斯职教集团拥有教学同步直播、精品课录制、课件素材编辑、VOD、AOD、课件点播、双向交互视频教学、教学评估、观摩、智能广播等多功能全数字多网合一多媒体综合教学网络系统。建有数控与机械加工技术、焊接技术、汽车维修与运用、模具制造与维修、网络信息、农业示范等实习实训基地;数控编程、数控加工仿真系统、汽车模拟驾驶、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量具与测量、多媒体语音、机电技术等34个实训实验室。集团积极探索基地化培养模式。五年来,集团通过做实自办专业公司、“工厂进校园”等校企合作模式,已引入佳木斯畅通汽车配件有限公司、佳木斯机筛厂等7户企业入驻校园与我们实行股份制合作,年产值近8000万元。已成立佳木斯华信制造有限公司、启明软件开发有限公司、伟诚保安公司、嘉洁家政服务公司、新视线艺术设计有限公司和实验艺术团等6个实体公司,实现了学校与工厂的零对接,保证了教学质量,降低了办学成本。由政府投资建设的创业孵化园区一期工程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该创业孵化园区总投资8300万元,占地面积12.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28万平方米,有23栋标准厂房及办公后勤用房,园区内设施先进,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环境优美。计划引进中小企业35家,提供实习就业岗位近3000个。 2010年6月,全省第一家公共实训鉴定基地在职教集团正式揭牌,基地总投资1.66亿元,建筑面积5.2万平米,建有实训鉴定综合楼、汽车驾驶训练场和机加、焊接、汽修等鉴定中心,开设机械制造、建筑安装、化工等五个级别7大类实训鉴定业务。与此同时,坚持开门办学,与佳木斯电机股份有限公司、中石油华北分公司、青岛美英集团等15家院校和大中型企业联合建立定点基地,年实训鉴定能力达2万余人次。集团实行“双证制”,即毕业时同时拿到专业毕业证和执业资格证书,为学生毕业后顺利就业和适应职业岗位上了“双保险”。根据市场需求实行“订单就业”,进行定向培养,实现了“入学即毕业、毕业即上岗”。对有能力创业带动就业的毕业生,集团给为其提供零距离“贴身式”服务和“一站式”服务保障。为拓宽学生就业门路,先后与沈阳三一重工、中石油、大连机床厂、佳木斯电机股份有限公司、煤机厂、金王集团(青岛)公司、哈光宇集团、北京罗杰斯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内61家大中型企业签订了长期合作订单协议,人才需求总量达万人。集团交通运输系成为中石油稳定的人力资源输出基地,一批批掌握实用技能的“蓝领”已经成为企业竞相争抢的“香饽饽”,有的专业出现了提前预定、人才难求的局面。 集团培训工作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五年完成各种培训已超过13万人次,特别是今年,省厅将黑龙江省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培训实习基地、黑龙江东部地区继续教育基地、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军队转业干部培训基地建在职教集团,使我市真正成为培训大市。目前,集团已建设成为设施先进,环境一流,功能完备的职教新城。先后被确定为省及国家级综合技能培训基地,国家级创业培训基地,国家级高技能培训联合委成员单位以及黑龙江省东部地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国家级“花园式单位”等荣誉称号。 一座教学手段成熟、教育成果显著、校园环境优美的“职教城”初步实现了龙东领先、省内一流、全国知名的发展目标。 回首往昔豪气在,展望未来壮志升。而今佳木斯职教集团这个年轻而充满活力的团队,这艘劈波斩浪的职教旗舰,正沐浴着改革的春风,凭借着创新的动力,肩负着历史的责任,承载着万众的期望,披日月光华,犁万顷波涛,一路高歌,奋勇向前!
http://www.jmsjs.com - 2014-06-20黑龙江粮食职业学院
黑龙江粮食职业学院是在黑龙江省粮食学校和黑龙江广播电视大学两校合并的基础上,于2007年经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正式成立的省教育厅直属的国家公办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院招收国家计划内统招生,现有在校生2000余人。 学院坐落于北国冰城哈尔滨市,地处市中心,交通便利,环境优雅。黑龙江粮食职业学院始建于1959年,其前身是黑龙江省粮食学校,是我省唯一的一所粮食中等专业学校(国家级重点中专),多年来,为培养粮食专业人才,促进全省粮食事业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2007年经黑龙江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成立了黑龙江粮食职业学院,正式成为一所国家公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授14人,影视制作室2个,其它各类实验实训室40余个。学院还拥有摄、录、采、编、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校园实现网络化管理,教室、公寓、餐厅采用智能化管理。
http://www.hljgvc.com - 2014-06-20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
显著的办学业绩: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黑龙江省首批骨干高等职业院校;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2门省级精品课程;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黑龙江省高职高专应用技术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黑龙江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养鱼生产全过程实习教改成果在全国30余所同类院校推广;1个中央财政支持的职教实训基地、1个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专项资金支持的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2个省级改革试点专业;2个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9个黑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2007年—2012年,连续6年毕业生就业率居全省同类院校前8名。 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坐落在北国冰城——哈尔滨市松花江北岸大学城内,是一所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隶属于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省级文明单位标兵。学院是目前黑龙江省唯一一所集生物工程、水产养殖、畜牧兽医、农业种植等多学科多领域的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始创于1948年,在60余年的办学历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为我省乃至全国培养了6万余名毕业生。 学院秉承“建设高职强校,培养态度好、知识新、技能强的实用型人才”的办学理念,按照“面向生物产业、面向现代农业、面向市场需求”的专业发展定位,全面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学院的办学实力不断增强,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内涵建设全面加强,目前在校生7600余人。 学院办学基础设施完善。总占地面积69.8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44万平方米。图书馆纸质藏书45.96万册,有1个中央财政支持的职教实训基地,146个校内实验实训室和259个校外实训基地,多媒体教学设备覆盖全部教室。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333人,教授28人,副教授128人,“双师素质”教师216人。有省优秀中青年专家1人,省级教学名师5人,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名师2人,省级、委级、院级学术带头人35人,博士、硕士学位以上教师占教师总数的59.76%;位居全省高职院校第一。 学院教科研成果显著。“鱼类养殖技术”教学团队为国家级教学团队,《池塘养鱼》课程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水产养殖专业”教学团队、“兽医专业”教学团队为省级教学团队,有12门省级精品课程。近年来,学院承担厅级以上教研科研项目200余项,获得教育科研和应用技术成果奖97项;编审高职高专教材109部。 学院设有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农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047号)站,具有60个高、中、初级职业(工种)的鉴定资格。学院是黑龙江省食品工业协会职业资格(技能)培训基地、黑龙江省水产养殖科普教育基地,并先后与省内外180余家知名企业建立了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保证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进程顺利实施,为学生提高专业技能、拓宽就业岗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学院积极推荐毕业生就业。现已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毕业生的就业网络,许多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连续6年毕业生就业率居全省同类院校前8名:2007年,毕业生就业率94.32%,居全省第四;2008年,毕业生就业率93.12%,居全省第六;2009年,毕业生就业率87.58%,居全省第七;2010年,毕业生就业率89.38%,居全省第五;2011年,毕业生就业率91.32%,居全省第八;2012年,毕业生就业率90.57%,居全省第四位;2013年,毕业生就业签约率为98.03%。2008年,学院被授予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先进集体、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优秀学校;2010年、2011年、2012年,连续三年被授予黑龙江省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优秀站。 学院设有生物制药系、食品生物系、畜牧兽医系、农学系、水产技术与环境工程系、经济管理系、信息工程系、建筑工程系共8个系和基础部、政教部、体育部。学院专业特色突出,形成了以生物制药、畜牧兽医、水产养殖、绿色农业为骨干的专业群。目前共开设35个专业,其中水产养殖技术、生物制药技术为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水产养殖技术、生物制药技术两个专业是中央财政支持的建设项目,药物制剂技术、生物技术及应用、兽医、电子商务、动漫设计与制作、室内设计技术、食品生物技术、水产养殖技术、农作物生产技术等9个省级重点专业。学院积极推进订单式培养,目前已与70余家企业开展了“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1/3以上在校生实现订单培养,学生毕业后可直接到订单企业工作。 学院优良的校风赢得了社会普遍认可,先后被授予全国高校后勤十年社会化改革先进院校、黑龙江省高校学生公寓管理先进单位、黑龙江省高校标准化食堂、黑龙江省高校后勤管理先进单位、黑龙江省高校校园绿化先进单位、黑龙江省普通高校基本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如今,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以科学的办学理念为引领,坚持态度、知识、技能并重的育人原则,全面提高教育教学和管理水平,为办社会需要、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教育而努力奋斗!
http://www.swkj.net - 2014-06-20黑龙江农垦科技职业学院
黑龙江农垦科技职业学院始建于1965年,校园占地5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3.5亿元。坐落于哈尔滨宾西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毗邻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二龙山。黑龙江省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黑龙江省级文明单位标兵。 几代人风雨沧桑,行健自强。溯源寻根,薪火长传北大荒。从黑龙江农垦红兴隆管理局友谊农场四分场到宾西经济技术开发区;从东北农垦总局第一农业技术学校,到黑龙江农垦科技职业学院,学院三易其址,五次更名,实现了由中职到高职,由偏远地区到哈尔滨市周边办学的历史性跨越,演绎了一个又一个发展的神话。 四十七载滋兰树蕙,桃李芬芳。从这里走出去的学子,从市长、县长、上市公司董事长、农垦管理局局长、农场场长到科技人员,遍布在黑龙江各地和垦区的9个管理局、100多个农牧场,为社会和黑龙江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学院现设有机电工程系、农学系、动物科学系、森林资源系、建筑工程系、经贸系和基础部等七个教学单位,开设农机使用与维修、食品加工技术、种子生产与经营、园林技术、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技术、畜牧兽医、市场营销等47个专业,面向全国16个省市区招生,现有全日制高职在校生6000多人;教职工475人,其中专任教师337人(教授33人,副教授83人),博士3人,硕士59人,从企业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及能工巧匠等兼职专业教师99人,“双师素质”教师167人,占专业教师总数的60%。有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3个,国家级重点专业4个,省级重点专业10个,省级专业带头人13名,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精品课程5门。教师承担国家、省级、地市级等各类研究与建设项目101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4项;主编参编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96部,在省级以上期刊公开发表论文600余篇。设有黑龙江农垦林业科研所等科研机构,是黑龙江省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黑龙江省重要的现代农业技术人才培训基地。 德渥群芳,尽展辉煌。学院坚持教育创新,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毕业生以技术过硬、综合素质高而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近年来,学院积极为毕业生的就业创造条件,在完达山乳业、北大荒肉业、九三油脂、光明乳业、伊利集团、蒙牛乳业、安徽奇瑞集团、娃哈哈集团、北京联想集团、北京奶牛中心和上海浦东经济开发区等省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稳固的就业基地。毕业生就业率平均90%以上。 四十七年来,学院不断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办学理念,加强内涵建设,实现科学管理,多次荣获全国农垦系统先进教育集体、农垦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省级学生管理先进单位、黑龙江省师德工作十佳单位、省级文明单位标兵等荣誉称号。 春风育美,宏业树人。学院将牢固建立质量、特色、管理、服务齐抓并进的内涵建设格局,为把学院建成与黑龙江垦区发展同轨的、国内知名、省内一流的万人高职学院而努力!
http://www.nkkjxy.com - 2014-06-20黑龙江商业职业学院
黑龙江商业职业学院是经省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独立设置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坐落在秀美灵和的镜泊湖畔—牡丹江市。学院始建于1958年,前身为黑龙江省蚕业学校,1972年定名为黑龙江省牡丹江商业学校,1995年更名为黑龙江财贸学校,2000年被国家教育部首批命名为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2003年3月,经黑龙省人民政府批准,在黑龙江省财贸学校的基础上组建黑龙江商业职业学院,实施普通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同时保留中等职业教育功能。2009年,学院凭借多年发展建设取得的优异成绩,顺利通过了国家教育部人才培养水平工作评估,全面步入发展的快车道。 学院现有占地面积30.14万平方米,教学用地11.0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总计3.64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5286.76万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080.39万元,图书馆藏书23万册。目前设有会计系、工商管理系、经贸系、机电系、艺术系、旅游系、信息工程系、思想政治教学部、体育教学部、外语教学部、通识教学部、继续教育部、中专部13个教学单位,共开设33个个专业。其中,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2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4个、院级重点建设专业3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名师1人。教职工230余人。 多年来,学院始终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队伍建设为保障,以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建设优秀高等职业院校为重点,同心同德,开拓进取,不断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办学定位上,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努力为社会经济主战场提供服务的原则,充分发挥商科职业教育办学优势,依托东北亚陆海联运大通道,对俄贸易加工口岸等地缘优势,打出“商字号”品牌,明确围绕“商”字办学,创建“大商业、大市场、大贸易、大流通、大边贸”的办学特色,积极培养商务、财经类等一线岗位急需的高等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共为社会各条战线培养输送了2万多名优秀毕业生,实现了学院全面可持续发展。 学院致力于打造高水平的“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具有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目前有专任教师138人,其中教授19人、副教授32人,硕士学位教师24人,“双师型”教师43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院级教学名师5人。各专业均配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学科带头人。在振兴老工业基地和职教教改工作中,我院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1人。积极鼓励教师参加科研服务活动,实现以科研促教学、促生产和技术研发,努力服务地方经济。“十一五”以来,学院先后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立项2项,省级科研课题立项49项。共发表国家级论文83篇,省级论文145篇,主编、参编教材121部。《汽车可调式后保险杠》等4项专利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实用新型专利。 学院坚持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思想,秉承“以质量求生存,靠特色求发展”的办学方针,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和人才建设工程。深入实施以“品德优化、专业深化、能力强化、素质美化”为主要内容的学生综合素质考评,积极推进“双证制”培养定位,人才培养强调厚基础、强实践、重德育,塑造学生自立自强、终身学习、全面成才的发展理念,学生培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就业质量显著提升,多年来毕业生综合就业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学院立足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勇于进取、开拓创新,不断扩大对外联合力度,大力探索校企合作办学的有效实现方式。通过引企入校、办学入企,采取“2+1”、“1+1+1”、“2.5+0.5”等培育手段,有效实现了“订单培养”、“工学交替”、“工学结合”、“工作室+项目+工地”等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与行业企业共同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格局。目前建有校内、外实训室60多个,成为阿里巴巴合作办学首批合作院校,同时与修正药业集团营销总公司、北京京北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银建汽车修理有限公司、北京天德勤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秦皇岛长城酒店、北京房修一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十分公司等单位开展了密切的校企合作,为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提供了充足保障,实现了校企联手,互动双赢的良好局面。 近年来,学院的办学成绩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先后荣获“黑龙江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省级花园式单位”、“省级文明单位标兵”、“省级安全和谐校园”、“全省五.四红旗团委”、“党风廉政建设先进集体”、“全市保密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成为阿里巴巴合作办学首批合作院校、汽车职业资格技能鉴定培训中心、全国会展业重点联系院校、家居消费指导师国家职业培训项目培训基地、国家商务管理师培训基地、金融服务师职业培训实训基地、中企联企管理岗位培训实训基地、中国企业联合会企业管理岗位(中级)培训认证项目市级培训单位。 进入新世纪,学院将紧紧抓住高职教育大发展、产业布局大繁荣的有利时机,积极创新办学理念与发展思路,深化实施“特色立校、外延强校、内涵兴校”的发展战略,立足行业、服务地域,努力实现人才培养质量与整体办学实力的双提升,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具活力的发展、更加澎湃的热情投身于发展建设中,为实现建设成有特色、上水平、现代化的优秀高等职业院校而不懈努力!
http://www.hljszy.net - 2014-06-20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盐城地区第一所省属公办高职学院,也是唯一的示范性高职学院。学校建筑面积20多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近1亿元,资产总值5亿多元,教职工400余人,在校生8000人,开设专业方向56个,建有国家及省财政资助的实训基地5个、省级技术研发中心2个、专业实验实训室156个,创建国家和省级特色专业、精品课程、精品教材、优秀教学团队20余项。 办学50年来,学校始终遵循“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始终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之路,始终弘扬“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校园精神,立足盐城,面向苏北,服务沿海,辐射长三角,先后为纺织服装、机械制造、电子信息、汽车技术、材料能源、印染化工、装饰设计、工商管理等领域培养了3万多名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特别是2004年学校合并组建以来,抢抓江苏沿海开发和长三角一体化两大国家战略机遇,先后组织实施并校融合、校园建设、迎评创优、党建迎考、示范创建、更改校名六件大事,实现了跨越发展,跻身全国优秀高职院校和省级示范高职学院行列。 学校坚持以创新为抓手,引领区域高职教育。创新发展思路,大力实施“质量立校、特色铸校、人才强校、创新活校、和谐兴校”五大方略;创新办学体制,率先成立学校理事会,构建了政行校企四方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创新育人模式,探索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双链对接、双教融合、双证融通、双元互动”的“四双”育人模式;创新高职文化,坚持将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行业文化、地域文化有机融合,培育形成了“求实”文化;创新服务载体,全力构建科技研发、员工培训、创业训练、资源共享四大服务平台。近年来,校企合作完成省级以上科研课题28项、市厅级课题75项,申请专利101项,获得授权44项,开展社会培训与技能鉴定达2万人次。学校是江苏省首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工科类高职院校‘四双’育人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荣获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三级平台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荣获全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毕业生以其“为人诚实、专业扎实、工作踏实、生活朴实、心态平实”的“五实”特质,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据麦可思公司2011年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学校在全省公办高职院校中,毕业生创新能力排名第2位,就业竞争力排名第6位。学校先后获得全国纺织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园林式单位、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教育宣传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高等学校和谐校园等省级以上荣誉30多项。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示范建设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努力建成特色鲜明的示范性综合型高职学院,在不断超越中续写新的辉煌。
http://www.yctei.cn - 2014-06-20无锡吉福圣特钢有限公司
无锡吉福圣特钢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销售方管、矩形管 、无缝方矩管、 矩形钢管 、热镀锌方矩管 ,大口径厚壁方矩管生产项目于07年正式投资兴建,并引进先进设备及国外先进技术,专业生产30*30—800*800壁厚3㎜—25㎜的大口径厚壁方管,30*40—600*800壁厚3㎜—25㎜的大口径厚壁矩形管。同时能够生产椭圆形、半圆形、拱形、扇形、三角形、六角形、八角形及其它复杂断面和不同标准、材质的无缝、有缝、合金等异型管近几千种形状规格。公司拥有辊弯、辊挤成型生产线,弯曲、矫直、切断和抛光设备,可以对成型后的钢管进行深加工.公司实验室配备了齐全的检测设备确保客户对材料性能的要求,于2007年10月公司通过IS09001质量体系认证。 大口径、厚壁方矩管是我们的主打产品,填补了国内外部分空白,我们的产品广泛用于大型钢构工程,机械制造,造船等众多行业。我公司以:高品种、高精度、交货快的宗旨服务于新老客户. 一直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通过这几年的迅速发展,我们研制生产出优质低合金,高强度的防腐蚀矩形钢管。这种类型的钢管被广泛的应用在建筑钢结构,汽车制造,机械制造,桥梁构造,集装箱龙骨,船舶制造等诸多领域中。 此外公司依靠先进的生产工艺和严格的质量检测技术于2006年通过了I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基于这种质量管理模式有效运行我们赢得了国内外用户的一致认可和好评。公司的产品遍布全国,并出口到中东、非洲、东南亚、日本、韩国、美国和欧盟等国家。
http://www.q345fgc.com - 2014-06-20山东一石石业集团
山东一石石业集团是一家有20多年生产经验的石材企业,位于五莲县石材产业园,已经成立20余年,一直致力于为全国的建筑工程提供质量信得过的石材。石材加工全部采用自动化设备,流水线大量生产,所产石材精确度高,尺寸统一,标准程度高,出厂经过质量检验人员严格检验,力求出厂前合格率100%。加工:五莲花,五莲红,五莲灰等花岗岩石材品种。2012年初市政府对石材行业做了统一规划部署,成立石材产业园。为积极响应市政府号召,集团前身山东省五莲县美华石材、通达石材、君磊石材有限公司,三家公司于2012年4月1日成立山东一石石业集团。注册资金1亿元,是一家集矿山开采、板材、路沿石加工销售及安装于一体的大型石材加工企业。集团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拥有当地首家灰钻麻矿山一处,五莲红、五莲花矿山各6处。集团最新引进国内最先进的红外线倒角机20台,全自动磨光机等,其中大型多片锯40台,红外线切割机60台,全自动磨光机生产线6条,可月产板材50万平方,月产路沿石及异型板材5000立方米。1、块石类:路牙石,弯道石,树坑石,花坛石,方块石,蘑菇石,水篦子。2、板材类:火烧板,光板,楼梯踏步板,盲道板,外墙干挂板,拉丝板,荔枝面,剁斧板等。3、异型石材类:桥栏杆栏板,石线条,电脑仿型,石球石柱子,石桌石凳,挡车柱,大型门牌石。20多年的经验与一批娴熟的技术工人确保我们的石材成品满足您的质量需求。山东一石石业集团欢迎广大客户前来洽谈!
http://www.sdyishi.com - 2014-06-20五莲县建全石业有限公司
五莲县建全石业有限公司位于山东省五莲县石材产业园,公司于2013年6月份组建成立,占地面积50亩。拥有五莲红矿山一处、五莲花矿山两处,芝麻灰矿山一处。先进的多片体组合锯、电脑红外线切割机、自动抛磨机、自动抛丸火烧机、磨边机、电脑仿形机,圆柱圆球机和线条机等全套石材加工设备。我公司可承接加工国内外客商所需要的各种板材、路边石、台阶石、蘑菇石、花岗岩门牌石等。公司年产花岗岩板材300万平方米,路沿石300万米。 公司主营品种:五莲花、五莲红、芝麻灰、芝麻黑、芝麻白。 一、板材系列:光板、火烧板、毛板、防滑板、盲道板、窗台板、干挂板、剁斧板等。 二、块石系列:路沿石、树坑石、弯道石、台阶石、蘑菇石、花坛石、方块石、压顶石等。 三、异形系列:石球、挡车柱、桥栏杆、花盆(花钵)、罗马柱、祥龙柱等。 四、门牌石:普通门牌石、山峰状门牌石、立体字门牌石、不规则(异形)门牌石等,长度从3米到20米不等,也可根据客户图纸定做。 我公司在不断发展,不断努力,不断学习。坚持信誉是客户,是生存。质量是生产力,是效益的经营理念,欢迎有诚信的朋友共谋发展。
http://www.wlshicai.com - 2014-06-20即墨市信创奇木工机械厂
青岛信创奇木工机械厂 是一家专业配件加工、设备组装、销售与售后服务一体化生产厂家,拥有多年的热转印封边机生产制造经验。本公司主要生产热转印封边机、自动后成型机、覆膜机、正负压型机等各类木工机械。公司实行现代化管理,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具有完备的质量保障体系,多年来重合同,守信用并被广大用户誉为信得过企业;公司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并出口到东南亚、西欧、北美、俄罗斯、北非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本公司位于青岛即墨市区,自然环境优美,水陆交通方便,距青岛市区仅35分钟路程,紧邻308国道和济青高速公路,有着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真诚欢迎广大用户前来指导洽谈业务,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产品和完善的服务!
http://www.qdxinchuangqi.com - 2014-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