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统计:本站共有230个主题分类,268个待审站点,共收录3717个站点 ]当前位置:中国校园网 » 最近更新 订阅RssFeed
  • 山西医科大学

    山西医科大学

    山西医科大学[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创建于1919年,迄今已有87年的办学历史。学校是以医学为主,医、 理、管、法、文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医科大学,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无论是办学规模、办学质量、办学效益,还是师资队伍、教学科研能力、管理水平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均具有一定优势。

    http://www.sxmu.edu.cn - 2012-04-09
  • 长治学院

    长治学院

    长治学院,位于长治市城北东街73号(046011),网址为http://www.czc.edu.cn。办公电话0355-2178421。上级主管部门为山西省教育厅。单位性质为全额事业单位。 我院创办于1958年,前身为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2004年5月正式升格成为综合性本科学院“长治学院”。学院分南、北两个校区,占地面积400余亩,建筑面积27万余平方米。校园建筑布局有序,绿树成荫,呈现出清新、恬静、文明、和谐的园林化环境。有中文、政法、历史文化与旅游管理、外语、数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化学、计算机、电子信息与物理、音乐舞蹈、美术、体育12个系,26个本科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近万人,教职工700余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80人,讲师181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有293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0%,教学仪器设备值3500余万元。图书馆藏书85万册,电子图书13万册,期刊1400余种。有全省较好的动物标本馆,收藏1062种一万余份动物标本,植物标本馆收藏1409种一万余份植物标本,有上党文物陈列馆,收藏4000余件上党地区的珍贵文物。 我院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增强全体教职工的服务意识,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办学理念,坚持“质量立校,科研强校,特色办学”,把具有鲜明地方特色、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较高水平的教学型综合类本科院校作为我院的奋斗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把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保持个性相结合,使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我院的治学追求。 新的历史时期,站在新的发展起点,学院将继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学院中长期发展规划的要求,进一步明确学院发展的战略目标,不断增强综合实力,为把长治学院早日建设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较高水平的教学型综合性本科院校而努力奋斗! 学院机构设置:有党委办公室、机关党总支、组织部、宣传部、团委、工会、纪检监察室、离退休人员管理处、院长办公室、人事处、教务处、学生处、武装部、计财处、图书馆、后勤与资产管理处、科研处、保卫处、学报编辑部、成人教育处、审计处、网络信息中心和附属中学,有中文、政法、历史文化与旅游管理、外语、数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化学、计算机、电子信息与物理、音乐舞蹈、美术、体育12个系。

    http://www.czc.edu.cn - 2012-04-09
  • 长治医学院

    长治医学院

    长治医学院座落在红色之都、魅力之城的长治市,位于长治市解放东街161号,是一所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学校创建于1946年,其前身是“晋冀鲁豫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总院”开办的“护士学校”,是在刘伯承、邓小平、薄一波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亲切关怀下, 我党最早创建的医学院校之一。建校以来学校几易其名,1948年为“和平医专”,1950年为“山西省立医科专门学校”,1958年为“晋东南医学专科学校”,1986年升格为本科,更名“长治医学院”。 1996年首批通过原国家教委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2004年学院顺利通过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扎根太行历沧桑,盛世扬帆谱华章。60多年来,学院始终以民族解放、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光大文明和弘扬经世济民、造福人类的医药文化为己任,为国家培养输送了2万余名优秀的医护人才,为我省乃至全国的教育事业和医疗卫生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历经六十余年的沧桑砥砺、薪火传承,学院已形成以医学及医学相关专业为龙头,融医学、工学、管理学、理学、文学为一体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学院现有15个本科教学院、系、部:第一临床学院、第二临床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基础医学部、人文社会科学部、外语教学部、公共体育部、护理学系、医学影像学系、生物医学工程系、麻醉学系、医学检验学系、药学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系;开设了17个本科专业(方向):临床医学、临床医学(妇产科学方向)、护理学、医学影像学、生物医学工程、麻醉学、医学检验、口腔医学、药学、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应用心理学、康复治疗学、音乐学(音乐治疗方向)、运动人体科学、临床医学(精神卫生方向)、临床医学(美容医学方向)、临床医学(眼视光学方向);8个专科专业:临床医学、护理学、药学、医学检验技术、眼视光技术、口腔医学技术、医疗美容技术、音乐康复技术。此外,学院还开设11个成人教育专业,并与山西医科大学和中南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学院面向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在校生达万余人。 学院固定资产2.88亿元,占地面积777.80亩,建筑面积27.81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69万册,中外期刊1200种,电子图书41万册。学院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不断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拥有附属和平医院、附属和济医院两所三级甲等直属附属医院和晋城市人民医院、临汾市地区医院、临汾市铁路医院、运城市中心医院等4所非直属附属医院;此外,学院还先后建立了37所教学实习医院、 18个药学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和11个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学院教学设施完善,拥有科技大厦、学术交流中心、科学会堂、网络中心、计算机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临床技能中心、远程会诊中心、文体活动中心、阶梯教室、多媒体教室、语音室、电子阅览室、人体形态学科技馆,以及各种设备先进的实验室、学生公寓、学生食堂和省内一流运动场。同时,学院加大校园绿化、美化、净化、亮化、香化的建设力度,育人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成为莘莘学子治学修身、成长成才的良好选择。 近年来,学院大力实施质量工程、强校工程,不断加强内涵建设,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和护理学专业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和山西省级品牌专业;《内科学》成为国家级精品课程,《诊断学》、《药理学》、《人体解剖学》为省级精品课程;机能综合实验室、解剖综合实验室、临床技能中心、医学检验综合实验室为山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魏武教授荣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和第一临床学院(附属和平医院)内科学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为标志,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9人,省级教学名师6人,省委联系的高级专家3人,省教育厅联系的高级专家13人,特聘客座教授26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8%。学院长期聘有外籍教师在院任教,并先后派遣教师赴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业、瑞典、日本、泰国等国家和香港地区进行访问研修和学术交流活动。与哈萨克斯坦、加拿大、美国等国家的医学院校建立了长期的校际友好关系,多次成功举办中美文化交流活动。教学改革与研究成效显著,1项教学成果获得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多项教学成果获得山西省教学成果一、二等奖。 学院通过加大投入,改善科研条件,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强学科建设,促进科研实力不断提升。成立了血液病研究所、心血管病研究所、生殖遗传病研究所、肿瘤病研究所、老年病研究所、肝病研究所等6个临床医学研究所;内科心血管病学、内科血液病学为两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药理学与药物化学为省级重点扶持学科。近年来,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75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79项;获专利10项,获省部级奖79项;发表论文2603篇,被SCI收录19篇;出版学术专著77部,译著2部,主编、参编教材300余部。成功开展了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快速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胚移植试管婴儿、肾脏移植、心脏移植等400多项新技术、新项目,多项研究成果居国内先进水平。 学院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重质量、重实践、重水平、重特色”的办学风格,坚持以学生为本,尊重个性发展,牢固树立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终身学习服务的理念,加强人文社科学科和通识学科的建设,注重人文精神与文化传承相结合、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努力打造教学、医疗、科研、管理四个平台,大力推进“质量工程”和“强校工程”,全面推进“三维结构”体系的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朝着建设“省内一流,国内知名”高水平、创新型医学院校的奋斗目标大步迈进。

    http://www.czmc.com - 2012-04-09
  • 中国石油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并建有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是教育部和四大石油石化企业集团、教育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建的高校,是石油、石化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被誉为“石油科技人才的摇篮”,现已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石油石化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大学。 追溯学校历史,1953年新中国成立之初,国民经济建设急需石油资源,石油工业发展急需专业人才。在这种形势下,以清华大学石油工程系为基础,汇聚北京大学、天津大学、大连工学院等著名高校的相关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组建成立了新中国第一所石油高等学府——北京石油学院,隶属燃料工业部,是当时北京著名的八大学院之一。1960年10月,学校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1969年,学校迁至胜利油田所在地——山东东营,更名为华东石油学院。1981年6月在北京石油学院原校址内成立研究生部。1988年,学校更名为石油大学,逐步形成山东、北京两地办学的格局。1997年,石油大学正式进入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高等学校行列。2000年,石油大学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划归教育部管理。2000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成立研究生院。2003年10月,教育部与四大石油公司签署了共建石油大学的协议。2004年8月,教育部批准石油大学(华东)立项建设青岛校区。2005年1月,学校更名为中国石油大学。2005年8月,教育部与山东省人民政府签署共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协议。2006年10月,学校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0年,学校成为国家首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61所试点高校之一 。

    http://www.upc.edu.cn - 2012-03-31
  • 山东大学

    山东大学

    山东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学科齐全、学术实力雄厚、办学特色鲜明,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之一。   山东大学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起源性大学。其医学学科起源于1864年,为近代中国高等教育历史之最。其主体是1901年创办的山东大学堂,是继京师大学堂之后中国创办的第二所国立大学,也是中国第一所按章程办学的大学。从诞生起,学校先后历经了山东大学堂、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以及由原山东大学、山东医科大学、山东工业大学三校合并组建的新山东大学等几个历史发展时期。百余年间,山东大学秉承“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的办学宗旨,踔厉奋发,薪火相传,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40余万各类人才,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http://www.sdu.edu.cn - 2012-03-31
  • 南昌工学院

    南昌工学院

    南昌工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面向全国招生。 学院坐落在长江中下游的历史文化名城,八一军旗升起的英雄城市——南昌。 校园依山傍水,按照江南园林标准规划,占地面积1905亩,建筑面积40余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1.6万余人。 学院设有机械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电子工程学院、信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和民族教育学院等7个院部,专业齐全,涵盖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等六大学科门类。2011年招生本科专业6个,专科专业37个。 学院拥有一支素质优良的教学队伍,现有专职教师1000余人,其中博士、硕士180余人,副教授以上职称240余人,并有一批实践经验丰富的实训指导老师,较好的保障了各专业理论和实践教学的需要。 学院十分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和养成教育,注重快乐学习,全面发展第二课堂活动丰富多彩,民族文化相映成辉,并组建学生社团百余个。同时立足就业导向,积极倡导以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建有机械加工中心、建工实训中心、信息中心、现代电子实训中心、文管实训中心等数十个校内实验实训中心和广东奥威斯集团、江西省计算机研究所等60余个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并与多家企业在教学、就业等方面达成校企合作协议(订单教育)。学院还特别关心贫困学生助学问题,在校生除可享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外,每年拨专款设立奖学金和困难补助金,鼓励和帮助品学兼优的贫困学子,并设立勤工助学岗位,帮助学生完成学业。

    http://www.ncgxy.com - 2012-03-31
  • 九江学院

    九江学院

    九江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国有公办全日制本科普通高等院校, 面向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办学历史可上溯至1901年由美国基督教卫理公会创办的但福德学校,现办学体制为军地共建、省市共建。   学校坐落在长江中下游的历史文化名郡—江西省九江市,位于庐山之麓、长江之滨、鄱阳湖之畔,校园美丽宜居,生态环境优越。名城、名山、名江、名湖,造就了九江学院的灵气,尤其是具有千年历史、享有“天下书院之首”美誉的白鹿洞书院,更为九江学院赋予深厚的文化气息和办学氛围。   学校占地2700多亩,现有主校区、浔东校区、庐峰校区、南湖校区四个校区,校舍面积120余万平方米, 全日制在校生3.6万余人。学院还设有1所直辖“三级甲等”附属医院,1所省重点附属中学。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814人,其中有副高以上职称的620余人;有博士、硕士学位的近1100人;研究生导师38人;有江西省高校学科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等62人;江西省高校名师5人;入选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12人。近年来,学校还特别聘请了100多位知名专家学者为学校兼职和客座教授。中国工程院袁隆平院士、程天民院士和中国科学院严陆光院士等学者受聘为学校名誉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教授受聘为我校名誉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潘际銮教授受聘为我校学术委员会主任。

    http://www.jju.edu.cn - 2012-03-31
  • 宜春学院

    宜春学院

    宜春学院是一所综合性公办本科院校。其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宜春大学;2000年1月,经教育部批准,沐浴着改革开放春风在宜春大学基础上创办的宜春师专、医专、农专和宜春市职工大学合并组建为宜春学院。   学校地处赣西中心城市——江西省宜春市区。宜春自古就有“江南佳丽之地,文物昌盛之邦”的美誉,是国家第一批生态试点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全国卫生城市。交通便利,沪瑞高速、浙赣铁路穿城而过,明月山民用机场即将启用。   合并升本以来,全体师生员工同舟共济,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建起了新世纪全省高校第一个新校园。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实现了从单科教育向综合性教育的转变。其基础设施、师资力量、校园环境、后勤服务等方面均有质的提升。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20000余人,拥有本部校区、北校区、西校区、继续教育校区、高安校区5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50余万平方米。现有在职教工14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000余人。高级职称人员、博士、硕士占50%以上。学校先后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中国科学院院士江元生教授等100多位高级专家担任兼职、客座、名誉教授。  

    http://www.ycu.jx.cn - 2012-03-31
  • 新余学院

    新余学院

    新余学院位于新型工业城市——江西省新余市,前身是新余高等专科学校。2010年3月18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同意在新余高等专科学校基础上建立新余学院的通知》(教发函[2010]40号文件)。9月16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同意在新余高等专科学校基础上建立新余学院的批复》(赣府字[2010]105号)。新余学院正式成立。

    http://www.xyc.edu.cn - 2012-03-31
  • 江西科技学院

    江西科技学院

    江西科技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普通本科高校,具有颁发国家承认的统招本、专科学历资格,并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 学校前身为江西蓝天学院,成立于1994年。建校以来,学校秉承“以科教兴国为己任,为振兴中华而办学”的宗旨,坚持公益性办学方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走“精品+特色”的办学之路,为国家培养了16万余名毕业生,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学校办学声誉日益提高。

    http://www.jxbsu.com - 2012-03-31

时间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