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为什么我没有佛性

2012/10/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潭洲慧朗禅师初参马祖时,马祖禅师看到就问道:“你来求什么?”

慧朗:“求佛知见。”

马祖:“佛已超越知见,有知见就是魔。”

慧朗听了,恭敬礼拜。

马祖禅师问道:“你从什么地方来?”

慧朗回答道:“南岳!”

意思是说他从湖南南岳石头希迁禅师那儿来的。当时马祖道一禅师在江西大振禅风,石头希迁禅师在湖南阐明心要,因此当时学者不是向江西马大师问道,就是向湖南石头和尚请法,来往“江湖”成为一时美谈,“江湖”一语也就延用至今。

马祖不客气地指示道:“你从南岳来,辜负石头的慈悲,你应该赶快回去,其它地方并不适合你去!”

慧朗于是再回到石头禅师那儿,请示道:“如何是佛?”

石头答道:“你没有佛性。”

慧朗满怀疑惑:“蠢动含灵都有佛性,为什么我没有佛性?”

“因为你不是蠢动含灵。”

“难道慧朗不如蠢动含灵?”

“因为你不肯承担!”

慧朗终于言下大悟。

学佛之人要肯定自己,肯定自己修学的处所最为重要。有些学人不了解自己,不信任常住,到处盲冲瞎撞,最后回头,才发觉到“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为人处世,应先认识自己,忠于自己,忠于工作岗位,切莫因为未受重用而东奔西跑,只因自己不肯承担,最后一事无成。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本焕老和尚:这个婆娑世界我很害怕

我现在今年103岁,出家81年。我本来出家的时候呢,是为...

略述禅者悟后是何光景

悟前与悟后,从事相看并无甚区别。人人鼻直眼横,个个...

何时才能回归久别的故乡

身心安住的人,总能够在大智慧的背后,蕴含着无尽的方...

睡觉时仍要保持正念

有的人打坐清静自在,有的人打呼噜睡觉。北方人有一句...

禅者的伟大之处

石巩慧藏禅师有一次正在厨房作务,马祖道一看到时就问...

星云大师:如何「看心观静」

《楞伽经》云:「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

为什么凡夫的世界都是种种障碍

我们看经文。这个是答相随性遍,以释相违性难。这个地...

从禅修立场使得自我消融

自我是最难消融的,这是最可爱、最坚固、也是最讨厌的...

前世吝啬今世贫穷

在舍卫国里有一个贫穷的老人,年龄已经一百岁了。他拄...

一直善良下去,总会离幸福更近

30年前,美国华盛顿一个商人的妻子,在一个冬天的晚上...

以对待小昆虫的心态检讨自己的慈悲心

譬如说我们持不杀生戒,有时候一些小动物我们看到了实...

福为善眷属

过去,有一位国王以正法治化国家,深得人民敬仰,却因...

出家要有什么条件

问: 出家要有什么条件? 济群法师答: 关键是你的认...

心量有多大,获得的能量就有多大

以宽容与忍让接纳对方的攻击,以微笑回应俗人的讽刺与...

突发脑溢血,念药师佛化险为夷

药师法门,又叫延寿法门。当有人死相现前,神识出窍之...

不被打翻的唯一方法

一个黑人小孩在他父亲的葡萄酒厂看守橡木桶。每天早上...

人类心中的那根刺

有只小鸟问它的母亲,世界上最高级的生灵是什么?母亲...

念佛法门是实有法还是虚无法

问: 念佛法门是实有法还是虚无法? 大安法师答: 我不...

念佛的方法: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念佛的方法,简单的说,就是上面所说的:都摄六根,净...

世间的四种布施与供佛无异

出自《佛说处处经》 佛欲度世去。诸比丘白佛言。诸在世...

寿刹那欺,身犹须臾质

我们的暇满人身确实非常难得,不管从闲暇还是圆满来进...

平凡和平淡都是一种幸福

人生的路上,一路走来会遇上各种各样的人,真正能陪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