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弘一大师《授三皈依大意》

弘一大师  2010/09/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授三皈依大意

第一章 三皈之略义

三皈者,皈依于佛法僧三宝也。

三宝义甚广,有种种区别。今且就常人最易了解者,略举之。

佛者,如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等诸佛是也。法者,为佛所说之法,或菩萨等依据佛意所说之法,即现今所流传之大小乘经律论三藏也。僧者,如菩萨声闻诸圣贤众、下至仅剃发被袈裟者皆是也。

皈依者,皈向依赖之意。

皈依于三宝者,乞三宝救护也。大方便佛报恩经云:譬人获罪于王,投向异国以求救护。异国王言,汝来无畏,但莫出我境,莫违我教,必相救护,众生亦尔。系属于魔,有生死罪。皈向三宝,以求救护。若诚心皈依,更无异向,不违佛教,魔王邪恶,无如之何。

既已皈依于佛,自今以后,决不再依天仙神鬼一切诸外道等。

既已皈依于法,自今以后,决不再依诸外道典籍。

既已皈依于僧,自今以后,决不再依于不奉行佛法者。

第二章 授三皈之方法

一、忏悔。二、正授三皈。三、发愿回向。

应先请授者详力解释此三种文义。因仅读文而未解义,不能获诸善法也。

正授三皈之文有多种,常所用者如下:

我某甲,尽形寿,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说)

我某甲,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三结)

前三说时,已得皈依善法。后三结者,重更叮咛令不忘失也。

忏悔文及发愿回向文,由授者酌定之。但发愿回向,应有以此功德,回向众生,同生西方,齐成佛道之意。万不可惟求自利也。

第三章 授三皈之利益

经律论中,赞叹皈依三宝功德之文甚多。今略举四则。灌顶经云:受三皈者,有三十六善神,与其无量诸眷属,守护其人令其安乐。善生经云:若人受三皈,所得果报,不可穷尽。如四大宝藏(四宝者:金、银、琉璃、玻璃。),举国人民,七年之中,运出不尽。受三皈者,其福过彼,不可称计。较量功德经云:若三千大千世界,满中如来,如稻麻竹苇。若人四事供养(饮食、衣服、卧具、汤药。),满二万岁,诸佛灭后,各起宝塔,复以香花供养,其福甚多,不如有人以清净心,皈依佛法僧三宝所得功德。大集经云:妊娠女人,恐胎不安,先授三皈已,儿无加害;乃至生已,身心具足,善神拥护。是母受兼资于子也。

第四章 结语

在本寺正式讲律,至今日圆满。今日所以聚集缁素诸众,讲三皈大意者,一以备诸师参考,俾他日为人授三皈时,知其简要之方法也。一以教诸在家人,令彼等了知三皈之大意,俾已受者,能了此意,应深自庆幸。其未受者,先能了知此意,且为他日依师受三皈之基础也。

敬三宝

三宝者,佛法僧也。其义甚广,今惟举其少分之义耳。

今言佛者,且约佛像而言,如木石等所雕塑及纸画者也。

今言法者,且约经律论等书册而言,或印刷或书写也。

今言僧者,且约当世凡夫僧而言,因菩萨罗汉等附入敬佛门也。

第一 敬佛 略举常人所应注意者数条

礼佛时宜洗手漱口,至诚恭敬,缓缓而拜,不可急忙,宁可少拜,不可草率。佛几清洁,供香端直,供佛之物,以烹调精美人所能食者为宜。今多以食物之原料及罐头而供佛者殊为不敬,蕅益大师大悲咒行法中曾痛斥之。又供佛宜在午前,不宜过午也。供水果亦宜午前。供水宜捧奉式。供花,花瓶水宜常换。

纸画之佛像,不可仅以绫裱,恐染蝇粪等秽物也(少蝇者或可)。宜装入玻璃镜中。

木石等雕塑者,小者应入玻璃龛中,大者应作宝盖罩之,并须常拂拭像上之尘土。

凡大殿及供佛之室中,皆不宜踞坐笑谈。如对于国王大臣乃至宾客之前尚应恭敬,慎护威仪,何况对佛像耶!不可佛前晒衣服,宜偏侧。不得在殿前用夜壶水浇花。若卧室中供佛像者,眠时应以净布遮障。

第二 敬法 略举常人所应注意者数条

读经之时,必须洗手漱口拭几,衣服整齐,威仪严肃,与礼佛时无异。蕅益大师云:展卷如对活佛,收卷如在目前,千遍万遍,寤寐不忘,如是乃能获读经之实益也。

对于经典应十分恭敬护持,万不可令其污损。又翻篇时宜以指腹轻轻翻之,不可以指爪划,又不应折角,若欲记志,以纸片夹入可也。

若经典残缺者亦不可烧。卧室中几上置经典者,眠时应以净布盖之。

附每日诵经时仪式:

一、礼佛——多少不拘。二、赞佛——经偈或天上天下无如佛等,阿弥陀佛身金色等。三、供养——愿此香华云等。四、读经。五、回向——不拘,或用我此普贤殊胜行等。

第三 敬僧 略举常人所应注意者数条

凡剃发披袈裟者,皆是释迦佛子,在家人见之,应一例生恭敬心;不可分别持戒破戒。

若皈依三宝时,礼一出家人为师而作证明者,不可妄云皈依某人。因所皈依者为僧,非皈依某一人,应于一切僧众,若贤若愚,生平等心,至诚恭敬,尊之为师,自称弟子。则与皈依僧伽之义,乃符合矣。

供养僧者亦尔。不可专供有德者,应于一切僧生平等心,普遍供之,乃可获极大之功德也。专赠一人功德小,供众者功德大。

出家人若有过失,在家人闻之,万不可轻言。此为佛所痛诫者,最宜慎之。

以上已略言敬三宝义竟。兹附有告者,厦门泉州神庙甚多,在家人敬神,每用猪鸡等物。岂知神皆好善而恶杀,今杀猪鸡等物而供神,神不受享,又安能降福而消灾耶。惟愿自今以后,痛革此种习惯,凡敬神时,亦一例改用素食,则至善矣。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弘一大师文章列表

佛教的十法界观

法界,是世界的别称;所不同的世界是有限的称呼,法界...

圆因法师《莲池警策》

莲池警策序 末法时代,去圣日遥,佛法式微,邪师说法...

星云大师《从何处下手学佛法》

各位来宾、各位老师、各位辅导员、各位同学: 今天是...

拜佛时为什么要烧香点灯

香烛是象征心香和心光。因为众生和佛一样,本来有着心...

如何自己在家浴佛

四月初八,为释迦牟尼佛降诞之日,寺院多举行浴佛法会...

【推荐】慧律法师《死亡的艺术》

前言 好生恶死乃人之常情。多数的人忌讳谈死,殊不知...

圣严法师《信佛学法敬僧》

「佛」,是觉悟的意思;也是指大彻大悟、自觉又能觉他...

菩萨的五十二个阶位

十信位 所谓十信,又叫做十信心,就是:(一)信心,(...

愤怒让全身「中毒」8招灭怒火

乘车时遭遇交通堵塞,不知何时才能通过下一个路口;孩...

别小看为动物畜牲念一句咒语的功德

我们为它们诵经持咒,令它们得闻佛号及佛咒,在心识中...

净土宗弘法的道次第

民间弘法是目前佛教界的当务之急,文革法难之后,佛法...

11种护肝蔬菜

编者按:乙肝,脂肪肝,肝硬化,肝癌。种种肝脏疾病防...

以华鬘供塔 得金色身

昔时,忉利天主释提桓因从佛闻法后,证得须陀洹果。回...

圣严法师:时时心有法喜

《法华经》中把凡夫世界形容为火宅,把佛法形容为出离...

施恩于人不可求

虚云老和尚一辈子,重兴了大丛林,包括鸡足山,南华寺...

只要有清净心,念诵外道经典也能往生吗

问: 我们听说往生的关键是清净心,只要心清净,哪怕是...

动物对地球和人类的独特贡献

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动物,装点出一个缤纷美丽的世界...

祸福无门,唯人自招

在楞严经里,有一段讨论二种颠倒妄见。什么是二种颠倒...

圆瑛大师:素食与佛教、世界、人类的关系

人生日用所需,饮食为一大宗。素食、荤食,与佛教,与...

佛教如何看待这个2012年

问: 大家都在讨论2012年世界末日的课题,那么请问佛...

所有烦恼过患皆由此而生

过去,有位智光长者请佛为大众宣说出家与在家之胜劣,...

圣严法师《人的三世因果观》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此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