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诈称眼瞎喻

2013/05/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诈称眼瞎喻

从前,有一位工匠为国王做事,由于工作非常繁重,身心非常疲惫,日复一日的辛劳工作,让他苦不堪言。

有一天,他终于受不了这样的生活,于是想了一个办法!他假装自己的眼睛瞎了,向国王报告:‘国王,我的眼睛瞎了,无法再做这项工作了,真是十分遗憾。’国王无可奈何,只好让他辞掉了工作。

由于这项工作非常辛苦,其他工匠们听闻他因眼瞎而免于再做这份工作后,非常羡慕,也都想把自己的眼睛弄瞎,以逃避这项苦差事。

有人听到工匠们为了逃避工作,而起了弄瞎自己眼睛的念头,感到十分惊讶!他对工匠们说:‘你们实在是太愚痴了,看事情怎如此短视,竟为了逃避苦差事,而想把自己的眼睛弄瞎,从此过着暗无天日的日子,这真是太没智慧了!’

世间的凡夫也是一样,常常为了一点小名、小利,就口出妄言,毁掉清净的戒律,结果命终便堕入三恶道中。就像那些愚人,为了自认为的一点小利,而把自己的眼睛弄瞎,终生都将受失明之苦。

典故摘自:《百喻经·卷四》

省思:

人们为了逃避眼前的苦,往往会造作更多的恶业,而遭致更多难以逃避的苦果。同样地,人们也常常为了追求眼前的利益,而任由自己的欲望驱使,造作诸多恶业,结果恶还本身,终要遭到恶报。

欲望是虚妄多变的,随着时空的转变,欲望所带给我们的苦乐感受也不断地在变化,但为了欲望而造作的恶业,却必会遭致苦果,自作自受。因此,能够清楚明白看清欲望的本质,不被其所惑,才是真正离苦得乐的最佳方法。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消除痛苦的几种方法

痛苦,是每个人都不陌生的字眼。 印度伟大学者圣天论师...

【推荐】痛苦是从执着而来的

我们看《百法明门论》这个贪烦恼,什么叫贪呢? 以染着...

省庵大师的八苦诗

生 苦 业风吹识入胞胎,狱户深藏实可哀。 每遇饥虚倒悬...

邪见的过失是很可怕的

我们都知道在贪嗔痴当中,痴造罪是最重的,但是痴心造...

找回那份迷失的心与爱

独在教室,掩卷遐思,倏尔一阵腊梅花的幽香飘入鼻中。...

三千亿无形财产

有位勤政爱民的国王,有一天出宫巡视人民的生活。一到...

愚人与智者之区别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为比丘们开示愚...

痛苦不在工作而在内心

没有几个人觉得工作快乐,更现实的是,大部分人的不快...

一个佛教徒的嘴巴

有一只老虎王有一天跟其它的老虎说:从今天开始,看到...

切莫贪图享乐而浪费光阴

生命短促,切莫贪图一时享乐而浪费光阴。修行因缘难起...

大佛与大罄的对话

有一间大佛寺里面,供养了一尊很大尊的铜制佛像,在大...

弥勒菩萨与一具腐烂的狗尸

无著菩萨前往鸡足山,他想面见弥勒菩萨后可以请求学佛...

不要去惊动别人的幸福

上学时,一个女同学趁小长假到外地与男朋友小聚。听说...

杀生是这个时代的劫难

关于杀业,在戒律里面规定得非常具体,它的成立首先要...

一堂一千八百万元的课

一位朋友谈到了他的遭遇,约在十多年前,他因为信任,...

佛经中为我们开示了吃素的三个理由

作为一名佛教徒,吃素最正确的动机应该是大乘菩提心。...

用伟大的爱去做些小事

火车就要启动的时候,一位老人急匆匆地踏上车门,一只...

念佛之人,当存即得往生之心

原文: 念佛之人,当存即得往生之心,若未到报满,亦只...

宗舜法师:理体三宝和事相三宝是缺一不可的

三宝必须具足。这里有二层涵义, 即首先一定是归依佛...

爬树之心

当一个年轻人要禅师说出如何做才能取得成功时,禅师指...

无修无证--无为法的实践

无修无证四字,同修们并不陌生,但就其内在的含义,了...

时常惦记着死亡是否太消极了

问: 师父,有的人会觉得,时常惦记着死亡太不吉利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