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惠空法师《从佛法观点谈感情问题》

惠空法师  2010/10/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感情问题,从佛法立场来看,势必从生命现象的角度分析;因为感情,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譬如中国人讲的‘五伦’,就是讲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感情,而这正是实际的生命现象。这种生命现象,佛教把它分析为三个元素,就是惑、业、果报。但在这里我们把业跟果报看成同一个主体合起来讲,所以惑和业(果报)就是今天所要探讨的两个要点。

谈到惑,首先我们要了解‘感情’的内涵其实是非常复杂的,它是我们整个心性综合的表现。佛法把我们一般所讲的心绪、情绪、个性、感情通通列入‘心所’这一个观念,对于不同的心理现象、情绪变化,归纳分析成五十一个心所,这就是人性的内涵。人生有两种特质,一是善(善心所);一是恶(烦恼心所),在善、恶的特质中,各有很多的成份(心所),而这些成分彼此错综复杂的交合,就形成了种种不同型态的感情表象。所以,感情问题,如果我们只是从感情的表象去了解,就会受困于感情的多样化而掌握不到问题的核心。

比方说夫妻之间的关系,有的像兄妹,有的像父女,有的像朋友,有的像情人,甚至有的像仇人;同样的,爸爸对女儿,妈妈对儿子,也都有很多不同的类型。所以,只有当我们理解到人与人之间感情的最后关键点是人性深处的综合表现,是人性的本质,我们才能对感情问题做一个最忠实的评鉴。

什么是人性善、恶的特质呢?基本上,烦恼心所,是对我们心性有污染的成分,包括贪、嗔、痴、慢、疑、不正见等根本烦恼及一些随烦恼;而善心所,是指对我们生命有所提升的,如信、精进、禅定、慧、无贪、无嗔、无痴、轻安、不放逸、惭愧等等。一般说来,如果感情是纯净的,多半是从信、惭愧、无贪的立场出发,比方对元首效忠,对爸爸孝顺,这是从信出发,也就是他认为这样做是好的,正确的,接受这个观念,所以就产生了孝心、忠心的心理。可是就男女的感情来说,最核心的元素是贪(当然父子、兄弟、朋友、君臣之间也有部分是靠贪来达成的。)因为有贪,我们心性无法达到最深刻的纯净,而产生感情,感情的产生,是彼此得到协调、得到沟通。而如果两方面变成排斥,就是嗔。为什么会贪?会嗔?就是因为痴,这是人性最深刻的烦恼。

从上,我们已经到人性中,贪的元素,是男女感情的症结,接著我们再继续从贪的角度来分析男女的感情。贪的对象有很多,其中色贪第一、眷属贪第二,其它还有财、名、食、睡等,譬如有人贪太太的美貌,有人贪太太的钱财,有人贪太太烧的好菜,有人贪甜言蜜语,这都是贪著。但是男女之间贪著最深的情欲,这是维系男女感情最根本的东西。

男女的情欲有四个层次,这四个层次本质是一样的,但是程度有差别。第一层次是色,也就是贪著外在的美貌;第二个是情。所谓情是两个人心灵有了沟通点,不管任何沟通点,都会产生情。不但男女之间如此,朋友之间也是这样。所以,有时专家建议夫妻之间要找共同的爱好,其实就是找沟通点,也就是感情的培养。第三个是爱,爱已经是一种执著,就是不管你爱不爱我,反正我爱你!这跟情是不一样,它是不需要沟通的。第四个层次是淫欲。淫欲是生理的反应,比较污浊,不管有没有色、情、爱,它只是一种须要解决的心理反应。这四个层次,就是男女之间互相贪著的情执。所以如果没有办法超越这四个层次,就一定会堕入男女情欲的漩涡而苦恼。以上所讲的,是说男女的感情,不可以从某一个上来看。今天为什么会离婚?一定是彼此的贪著已经没有了,或是外面的贪著比对太太的贪著更强烈;而有的夫妻之间根本没有了吸引力,为什么又不离婚?这可能是为了面子,为了小孩。所以感情的问题,不是爱不爱的问题,而是心性清净与否的问题。

今天为什么他会爱一个不该爱的人,而舍弃他该爱的人,就是因为他烦恼重、太愚痴、善性太弱了。如果这个人他心灵纯净,他站在任何角度,都会把他的烦恼降伏,让他的善性激发,对方再怎么无理,面对再大的困难,他都不会使感情破灭。所以如何激发人的善性,降伏人的烦恼,才是彻底解决人与人之间感情问题的关键。今天我们看到任何感情的案子,都必须反省到人性的缺憾,知道必定是有烦恼障蔽他的心性,让他人性陷入无知的状态而造成错误的决定。这就是今天的第一个主题--惑。

第二部分谈到业、果报的问题。我们常讲的一见钟情就是如此。今天你不是碰到他,就结不了婚,这就是业力,就是你的果报(当然这并不是每个人如此的。)所以,中国人讲夫妇结合的两种因素,一是报恩,一是报仇。恩爱夫妻是报恩来的,恩尽义绝,下辈子就不会结为夫妻;要是恩情还未了或 越结越深,下辈子还是要结为夫妇,跑不掉的,所以我们不能随便喜欢人。今天我们了解业力的力量就知道,夫妻之间反目,一半属于业力,一半属于烦恼。就是因为你跟他有仇,所以他故意让你跟他结婚,让你爱他爱得很深;让你痛苦。如果夫妇间有这种情形,不要怨对方,从业力立场来看,你今天被报仇了,要知道这是你以前对不起人家,你要甘之如饴的接受,而且反过来要感谢他、珍惜他,不要再结仇了。今天你跟他做对,他也就跟你做对,仇就结得更深了。他恼害你,你承受下来,我好好对你,将恩情来赎我以前的不好,只有这样,才能把怨仇解掉,否则怨仇没有解掉,下辈子还要再来结仇,何苦呢?

所以今天要了解到,生命的现象确实如此,以前种下恶因,今天要承受恶果,如果你没有业力的正确观念,就会埋怨,就没办法把恶果解掉。所以结论就是:从佛法的观点来看感情问题,在心性的立场上,要净化我们的心灵来解除烦恼的束缚而超越对众生的感情;在业果的立场上,要用报恩的心情跟行动来对待我们的怨仇而消除业果。这样才是面对感情问题,最有智慧的处理方法。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推荐】佛法让我找到利益家人的最好方式

凌晨12点刚过,老公把我叫醒。他说接到姐姐的电话,说...

八正道与改善人群生活

太虚大师说:佛说之八正道,乃依之观察人生宇宙真相而...

业重情迷是凡夫

情少想多,轻举非远,即为飞仙、大力鬼王、飞行夜叉、...

夫妻间的礼仪与义务

一、夫对妻的礼节和义务 佛陀在很多经典谈及夫妻伦理,...

夫妻守住这条箴言,就一定可以白头偕老

夫妻怎么样相处才能够和睦呢?在夫妻相处之间有一句箴...

负心人终被人负

三十多年前,这个男人是一家省级三甲医院的业务副院长...

星云大师《为妻子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我已经是一个有家室的人了!我知道...

运用佛法的慈悲智慧来处理婆媳关系

2017年,是我先生家族最不幸的一年。特别是他弟弟的突...

这辈子不值得你去做的那些事

引导语: 没有人可以回到过去重新开始,但每一个人都...

患难病苦应称念观音菩萨祈求加护

称念观世音菩萨,患难病苦应念观音加护,眼疾尚未愈,...

十方诸佛净土无量,为何经论多指归极乐

若善男子、善女人,专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以诸善...

佛珠断了是凶兆吗

如果在日常生活中,佛珠突然断了,你大可不必如此惊慌...

别想了,快去做吧

一位老教授来学校做演讲,礼堂座无虚席。老教授的一生...

退步原来是向前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凉方为道,退...

修学净土要发什么愿

信与愿是往生的关键。蕅益大师说得明白:往生与否,全...

生命中的贪欲苦

有一个美丽得让人感到心酸的故事: 在物质条件极度匮...

修行人没有障碍

在东林寺念佛堂外,听过一位师父和大家讲他出家的感想...

人家为什么欺骗你

人家为什么欺骗你: 因为你自己欺骗自己的。世上没人能...

三分生意七分做人

第一章、人气决定财气,会做人才能赚钱 1.吃亏是福,...

最善巧的方便就在身边

有一位年轻的太太,她到处跑道场,跟着法师团团转,却...

内心的充实才是真正的富有

总结我的前半段人生,从大学毕业开始,我的前半段人生...

严持戒律对临终往生很关键吗

问: 学佛人平时严持戒律,对临终往生很关键吗? 大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