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曾国藩的人生「三贵」

2013/09/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曾国藩的人生「三贵」

曾国藩是晚清末年的“中兴四大名臣”,他一生恪守“立德、立功、立言”的古训,成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代大儒,其名与王阳明并驾齐驱。曾国藩读了一辈子书,在读书上是非常有心得的。在曾国藩的家书中,他是经常劝诫自己的亲人一定要多读书,给予他们读书方法,归纳起来,他强调“三贵”。今天我们重新了解这些读书方法,对于我们读书乃至做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贵“恒”。曾国藩说:“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穷,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泊之观海,如牛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在这三者之中,曾国藩特别看重有恒。在给儿子曾纪泽的家书中,曾国藩就谈到“人生惟有常是第一美德。”常者,恒也。“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为有恒为主。”做到有恒,既是易事,又是难事。说易,因为人人可以做到。说难就在于难坚持,坚持几天可以,支持几个月就难了,坚持几年、十几年,一辈子更难了。

毛泽东也曾说这个这么一句话:“一个人做好事不难,难得一辈子做好事。”曾国藩结合自己的读书的感悟,对儿子说:“年无分老少,事无分难易,但行之有恒,自如种树蓄养,日见其大而不觉耳。”因此,他反复要求弟弟以及自己的晚辈们要做到“看、读、写、作,四者每日不可缺一。”曾国藩不仅要求家人这么做,自己更是以身作则,曾氏家族后来人才辈出,与曾国藩言传身教有很大关系。

二贵“勤”。关于曾国藩读书有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据说曾国藩小时候的天赋却并不高。有一天夜里他在家读书,对一篇文章不知道重读了多少遍,还是没有能够背下来。这时候他家里来了一个贼,潜伏在他的屋檐下,贼想等读书愉睡觉后捞点好处。可是等啊等啊,就是不见他睡觉,还是翻来复去地诵读那篇文章。贼实在忍无可忍,推门进去说:“这种水平还读什么书?”然后将那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由这个故事可见曾国藩之勤奋苦读。

三贵“专”。曾国藩在家书中经常告诫弟弟和晚辈们读书要专,“穷经必专一经,不可泛骛。”是曾国藩读书的准则。他更是总结出来一套读书方法:“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蝗年再读:此所谓耐也。读史这法,莫妙于设身处地。每看一处,如我便与当时之人或辞笑语于其间。不必人人皆能记也,但记一人,则恍如接其人;不必事事皆能记也,但记一事,则恍如亲其事。经以穷理,史以考事,舍此二者,更别无学矣。若夫经史而外,诸子百家,汗牛充栋。或欲阅之,但当读一人之专集,不当东翻西阅。如读《昌黎集》,则目之所以见耳之所闻无非昌黎,以为天地间除《昌黎集》而外更别无书也。此一集未读完,断断不换他集,亦专字诀也。”曾国藩从读经、读史、读诗三个方面阐明读书要“专”的道理,可以说这是读书的精要所在,值得我们每一个读书人学习和运用。

看一个人读书,就可以知其为人与做事,曾国藩的读书之道其实也是他为人与做事之道,因为有了“恒、勤、专“这三股精神,曾国藩不仅在学问上不断长进,在仕途上也是步步高升。现代人习惯怀抱一些所谓的成功学,以为就可以找到成功的捷径,其实不妨学习曾国藩“三贵”,或许成功离我们并不遥远。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人生,该怎么诠释

我们时常会感觉到心累,只是自己想得太多。我们总说生...

要随和就得克服以我为中心

很久以来,总是在思考,什么是随和? 有人说,随和就是...

面对逆境如何做到处之泰然

面对同样的境界时,不同人会有截然不同的处理方式,区...

做人三十六字

一个人不管有多聪明能干,背景条件有多好,如果不懂得...

做人的九种智慧

守拙的智慧:心头洞明,表面糊涂 做人的最高境界,就是...

找一条真正的成功路

对于出家人而言,成功本来就是一个妄念,是世间人的游...

站在本来就没有的角度来面对人生

依止空正见跟发心,他开始修行了。 第一个,安心如空之...

毛毛虫是怎么过河的

一个老总问他迷惘而困惑的下属,你知道毛毛虫是怎么过...

邪淫念头的报应

对于邪淫的意乐,有人会觉得:心里想一想没有罪吧!实...

放生偿还所欠的无数杀债

我们多今生累劫以来,所造所欠的杀债,可能也虚空也装...

我们所需要的一切都不能离开佛法

出家三十多年,感觉每天一转身就是一个白天,睡一个晚...

临终的正念绝对不是自然出现的

净土宗临终的正念绝对不是自然出现的,也不是佛菩萨赐...

如何正确阅读佛经

一:保宁勇禅师示看经警策文 夫看经之法后学须知:当净...

嗔心是不能有任何理由的

什么叫杀呢?断有情命,以嗔恨之心,来断绝有情众生的...

海涛法师《关于人生的102句话》

1. 这世上,有时笑笑人家,有时给别人笑笑自己,放轻...

法相宗的概况

佛灭八、九百年间,弥勒菩萨应无著菩萨的请求,从兜率...

如何化解夫妻间的矛盾

夫妻在一起生活一辈子,难免有磕碰,俗话说,舌头还有...

宽忍法师: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

在释迦牟尼佛的高足中,其最杰出的十大罗汉为十大弟子...

生活优越为什么仍会悲观

问: 很多人生活优越,为什么仍会悲观? 济群法师答:...

僧人的生活——闻钟而起,闻鼓而眠

世人多羡慕僧人,就连宋朝的仁宗皇帝也说:若得为僧,...

坚守自己,不随波逐流

有一位富翁,垂垂老矣。他把儿子叫到跟前,向儿子讲述...

真正的友谊,不是花言巧语

傍晚,一只羊独自在山坡上玩,突然从树木中窜出一只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