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改变价值观——执着变洒脱

道证法师  2015/03/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改变价值观——执着变洒脱

快乐无忧是名为佛

禅宗有一位祖师说:“快乐无忧,是名为佛”,但是我们时常都不快乐,所以一直不能成佛,那怎么办呢?

我们为什么不快乐?

我们来想想看,我们为什么不快乐呢?可能是因为我们失去一样很喜欢、很宝贵的东西,也可能是失去一个很喜欢的人;比如说先生有了外遇,喜欢上别人不回家了,或者是好朋友误会你(你),你失去了一个好朋友;也有可能是听到一句很不中听的话或者批评;也可能是工作的成果或者考试成绩不如理想;也可能是因为失去一个好机会或者是没有得到关怀,甚至受到不平等的待遇。我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发生这些事情,我们就会不快乐呢?

“价值观”令人不乐

如果今天丢掉的是一件不太喜欢的东西,我们可能就会觉得很平常啊,心里不会难过,因为那件东西你觉得不怎么有价值。

如果今天是别人失去了她的先生,你也不会觉得不快乐,可以说根本就不会受影响。因为别人的先生对你不怎么重要,你不认为他对你有份量,就是送给你,你也不认为有必要,所以失去了也觉得不要紧啊!

有些话我们听了实在很不合意,譬如说嫌我们不好的话,人家如果说:“你为什么那么笨啊!做这个是什么工作啊!考这种什么成绩啊!”,我们听了就会很伤心。第一方面,因为他嫌的是“我”,我们对自我都有执着,如果他嫌的是别人,我们就不会那么难过。第二方面,因为我们觉得“笨”是不好的,“能干的”、“棒的”才是好的。因为我们有这种观念,认为“笨”比较没有价值,“棒”的才有价值,所以听了那种话才会不高兴。

那一种比较有价值呢?

其实是不是“棒的”就比较有价值,“笨”就比较没有价值呢?是不是成绩好的人比较有价值,成绩不好就比较没有价值呢?这是不一定的。我小时候随着别人的观念也有这种想法,但是现在,我完全舍弃这种观念。有些父母对我说,本来他觉得有几个孩子很棒很好,结果那些孩子都去留学了,没有一个留在身旁照顾他,当他老了,骨节酸痛、行动不便的时候,竟然是那个最笨、不能去留学的孩子留在身边照顾他,你说是那一种比较有价值呢?

价值是没有标准的——随人心执着而定;执着的爱,使你痛苦

“价值”是没有标准的,是随着人心的执着才订出来的。譬如说,对一个小学生来讲,可能一台电动玩具对他很有价值,但是对我来讲,实在没有必要。所以一个很爱电动玩具的孩子,如果他的电动玩具丢掉了,他一定很难过;但是对我来讲,我本来就不要,如果丢掉才不会占地方,反而更好。所以可以说,其实不是失去什么东西会使人痛苦,是你爱那个东西的“执着”才使你痛苦。假如你有一件貂皮大衣价值连城,可能你会很得意,穿起来很快乐,不过如果丢掉了你也会很着急,好几天睡不着又吃不下;但是对我来讲,那种衣服是充满了残忍的血和泪,我一辈子都不想要那一种衣服。所以价值是没有标准的,是个人观念不一样的,也是随时在改变的。

认为有价值,就不能看破、放下

我们时常说:“看得破、放得下”。如果你觉得某一种东西,或者是某一件事情还有价值的话,那是不可能看破又放得下的。所以我们必须好好去体会,体会到认为一件事完全没有什么特殊的价值,才有可能真正看破,把它放下。

——辑自《毛毛虫变蝴蝶》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道证法师文章列表

你执着什么,什么就束缚你

我们被束缚在六道里,不得自在。到底是谁在束缚我们?...

我身有无

有人旅行远方,独宿于空屋中。半夜里有个鬼,背着一具...

寂静法师:执迷不悟

执迷不悟不光指执着错误的东西而不肯放弃,也指长期停...

如何对治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就是我们的第六意识在断恶修善的时候,我们有...

舍弃对家人亲友的执著

汉地古代有个员外,生了两个儿子,一个特别孝顺,家中...

为对方处理不善而惋惜,是否也是执着

问: 如果对别人的事,觉得对方处理不善而为之惋惜,...

梦参老和尚《我在哪里》

朱建民校长致辞: 老和尚、仁隐董事长、修慈董事长、...

以貌取人,有眼不识文殊菩萨

慈悲的文殊菩萨,弟子迦罗越,恳请您现身加持,为弟子...

早起的人,已经赢在了起跑线上

1. 首先自然是精神会变好 睁开眼的那一刻,清醒的一天...

广钦老和尚100句行持语录

1、我们修行主要是专心于佛号,心心念念不离佛号,四...

【推荐】一切法正,一切法邪

我们看最后的总结,故曰:一切法正,一切法邪! 你现在...

过年杀生听高僧怎么说

春节将至,民间有二十六炖锅肉,二十七杀只鸡等民谣谚...

大安法师:为何富贵学道难

问: 《四十二章经》中佛说二十难中有富贵学道难。佛...

如何劝临终亲人发愿往生

一、直接问你心里有哪些放不下? 直接问病重的亲人你心...

孩子成长遭遇的6大矛盾家教

有一位教育工作者说,如今孩子们在成长中承受着许多矛...

失念者,于诸所缘,不能明记为性

随烦恼二十:言失念者,于诸所缘,不能明记为性。能障...

居士如何护持正法

佛教是一个团体 佛教讲四众弟子,也讲七众弟子,范围是...

剩菜的故事

剩菜的故事是说:一个小康家庭,父母生了三个儿女,丈...

礼佛的三个重要的意义

我们每天早晚的礼佛运动,有很深的含意。现在如果你还...

猕猴与猎人

过去在一座深山里,住着一只猕猴,这只猕猴不但有过人...

从凡夫转变为圣人

五停心观中的因缘观,即观察一切法皆因缘生、因缘灭。...

一念百病消,念佛能治一切病

普发威光主药神,得方便令念佛,灭一切众生病解脱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