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学会换位思考,在人际中游刃有余

2015/05/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学会换位思考,在人际中游刃有余

这里描述的是:一位母亲很喜欢带着自己5岁的女儿逛商店,可是女儿总是不愿意去,母亲觉得很奇怪,商店里琳琅满目商品那么多,小孩子为何不喜欢呢?直到有一次孩子的鞋带开了,母亲蹲下身子为孩子系鞋带,突然发现一种从未有过的可怕现象,眼前晃动着的全是腿和胳膊。从此,即使必须带着孩子去上商店的时候,她也是把孩子抗在肩上。母亲学会了“蹲下身来看看孩子世界”,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

这样一切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这便是投射效应在现实生活中的反应。所谓投射效应是指以己度人,认为自己具有某种特性,他人也一定会由于自己相同的的特性,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的一种思维方法。即在人际认知过程中,人们常常假设他人与自己具有相同的特点、爱好或倾向等,常常认为别人理所当然地知道自己心中的想法。所以说,我们做事情想问题都要虑己及人,也就是所谓“换位思考,”这样才会在人际交往中游刃有余。

有这样一则小故事:

有一头猪、一绵只羊和一头乳牛,被关在同一畜栏里。有一天早上,牧人进来捉猪,猪大声的嚎叫着,猛烈的反抗。绵羊和乳牛很讨厌猪的嚎叫,便一起责备猪:“你吵什么啊,他常常的捉我们,我们并不大呼小叫的。”猪听了回答道:“他捉你们和捉我是完全两回事,他捉你们,只是要你们的毛和乳汁,但是捉我,却是要我的命啊!”

这则寓言我读懂了它的含义所在;它形象地说明了一个简单的道理:那就是理解别人是不容易的。当然,寓言就是寓言,它需要的是简单透彻对比强烈,而在现实里,判断可就复杂得多了。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在社会上扮演一定的角色,在交际过程中,人们都是从具体角度考虑问题。由于长期习惯于从自己的角色出发来看待自己和别人的行为,就是认识带有不同程度的片面性。

不妨举个例子,如在商场顾客认为营业员都不尽职责,营业员却觉得顾客总是找麻烦;做领导的觉得下属不服从管理;做下属的觉得上级不了解实际情况等,这就是因为角色不同人际关系总是发生冲突,不能相互理解造成了交际障碍。

我觉得要想克服这一障碍,就需要我们换位的思考,既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要问“假使自己处在对方的位置上会有何感想?这样,就会通情达理地谅解对方的行为和态度。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祖母打算织毛衣,而家中刚学步的孙子老来打搅,把毛线扯得一团糟。奶奶很生气地把孙子放进围栏里,结果孙子大哭,她又不得不把孙子抱出来。这时,她突然意识到,自己的目的并不是要把孙子放进围起来,而是要把孙子和毛线分开。此一想.他就把孙子留在外面,自己爬进围栏里织毛衣,问题很好地解决了。一般人容易受习惯的影响,认为只有孩子才进围栏,哪有大人进围栏的。这位奶奶却转换了一般人的习惯,自己进围栏,孙子留外面。形式似乎一样,但结果大相径庭,由此找到解决的方法。

我们应该知道;人是有感情的社会性动物,需要别人的理解。学会换位思维,就能够帮助我们通过转换认识立场来发现新问题,寻求新答案,克服自我中心主义或先入为主的种种的偏见,打破旧的思维框架或心理定式,已超越自我的态度,客观公允地审视和认识自我的实际情况以及与客体的真实关系。

我感觉到换位思维可以帮助人们通过相互理解和沟通来了解他人需要,服务社会,可培养人之仁爱、平等、同情和宽容等优秀道德品质。众所周知的“以病人为中心,”“以消费者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呼吁都是换位思维在交往中的具体体现。正如孔子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孟子在论及仁政时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都包含着以己度人、推己及人、将心比心之类的换位思维方法。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获取他人对自己的善待

无论人得意时还是失意时,只有选择善待他人,才能获取...

至诚恳切的慈悲心与六和合

一、和合 和合,就是团结。我们能将散沙般的佛教徒团结...

如何从种种恶缘中解脱

若是有好的因缘和福德,在哪里工作、生活都可以,不然...

【推荐】当时好像是被人欺负了,其实那是消灾免难

我们不论学一门技术,或者念佛也好、参禅也好,要面对...

尊重,从记住名字开始

面对一大堆人名,人们最关系、最感兴趣的,仍然是他自...

你是爱记仇的人吗

嗔恨心的爆发力非常巨大。有的人因为小小的口角,就要...

别人错了,我为什么要生气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气愤、会瞋恨、会讨厌、会嫉妒等...

只记人家的好,不记人家的过失

这个切就是真真实实,不能有任何的侥幸,不可以自我放...

彻悟大师《念佛伽陀教义百偈》

一句弥陀,我佛心要,竖彻五时,横该八教。 一句弥陀...

人都在为什么而奔忙

有一次,我到繁华的首都北京出差,晚上路过一座天桥,...

佛有三不能

禅师元圭说佛有三不能:一不能即灭定业;二不能化导无...

把每一天当作最后一天来活

据说,在这世界上,每天有36.5万人诞生,有15.5万人停...

宁愿做傻瓜

从前有一个禅师叫作无相大师。无相大师给弟子开示的时...

念佛的人如何擦亮心灵这面镜子

问: 念佛的人如何擦亮心灵这面镜子? 慧律法师答: 我...

五大心咒专破天魔外道的一切咒术

叱陀你、阿迦啰、蜜唎柱、般唎怛啰耶、儜揭唎。 这五句...

念佛是否以摄心为上

问: 若有安静的时间总想看经书听开示,请问师父,是...

修法最难的是不中断

假使你每天念地藏圣号,南无地藏菩萨、南无地藏菩萨念...

先作牛马,再作龙象

家师志开上人是佛教的实业家,他除了教书课徒之外,还...

浅说佛教基本的正信与迷信

网友:《正信的佛教》里写佛教徒是无神论者!还写泥塑...

宣化上人:七种礼佛

(1)我慢礼。有人虽然是拜佛,但我相不除,却是拜得...

唯念佛一法,最为方便

原文: 念佛一法,乃背尘合觉,返本归元之第一妙法。于...

关于不抱怨的名言

◆把坏事当好事办,人生就只有快乐、没有抱怨。 万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