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佛不能直接给你什么

一诚长老  2015/11/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佛不能直接给你什么

佛存在的意义就是让人发现心中的宝藏,一旦你发现了自己的强大,发现了自我的潜能,那么无论应对什么样的事都不成问题,这才是拜佛的真正用处所在。

和身边的弟子和居士们谈话时,不免常把“拜佛”二字挂在嘴边。可能有些人因此产生了误会,以为任何事情都能够靠拜佛解决:想有好的因缘,就拜佛;要想有顺遂富足的人生,也拜佛;具体到对治烦恼,减轻痛苦,同样可以通过拜佛来实现。这恐怕是对“佛”的一种误解。

佛不是万能的,拜佛也不是实现愿望的方便快捷的法门。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叫大家拜佛呢?有位记者问我:“佛教是无神的宗教,它主张即心即佛,人人皆可成佛。那人们为何还要到寺庙中拜佛,祈求佛的保佑?”我的回答是,这是一种恭敬。父母不是神,君王不是神,为什么人们要拜父母和君王?佛不能直接给他什么,佛只能给他指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人们可以按照佛所说的方法去做,但自己的困难只有靠自己去解决。

拜佛是帮助你给自己信心,锻造心灵的强大和坚实,然后让你用这颗强大的心去面对世事。在《周易》里头,我们的祖先早就讲过“人必自助而后人助之,而后天助之”的道理,人先得靠自己努力,努力到一定程度,才会有人来帮助你,最后老天也会来成全你。否则,自己都没有努力的心,神佛就更不会来管你的闲事。

一遇事就忙着求神拜佛,或者只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求菩萨保佑,这个叫做迷信。我们常说,学佛不是迷信,而是正信。正信就是一切从自身出发,佛在自我心中,所以要自己觉悟,自己成佛。假如事事都求佛,那么佛又求谁去保佑?

大家平日里拜佛,有没有想过佛是什么?或许你们以为佛天生就有神通,大慈大悲,普度众生,其实呢,佛在度人之前,也需要自度,所有的佛都依靠自我的修行来获得圆满和成就。在成佛之前,佛也只是一个普通人,就跟你我一样。佛也有痛苦、困惑,也会遇到坎坷磨难,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不同的是,佛完全依靠自己去应对,完全相信自己,他知道内在的力量是一个无穷无尽的宝藏。

佛度众生,认为人人可以成佛,也是因为他相信世人之心皆怀宝藏,每个人心中的能量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只是欠缺了一个自我发现的时机。佛存在的意义就是让人发现心中的宝藏,一旦你发现了自己的强大,发现了自我的潜能,那么无论应对什么样的事都不成问题,这才是拜佛的真正用处所在。

事到临头,一味地祈求佛祖保佑,只是在逃避现实。过去的很多皇帝,一遇天灾人祸,就下罪己诏,或者迷信鬼神,大摆排场去祭祀、祷告,说到底还是没有直面问题,靠自己去处理问题,而是把解决问题的希望寄托在外部的力量上。唐朝的玄宗皇帝就不一样,他在位时,山东遭遇蝗灾,这位皇帝却没有留在神佛面前祈求,而是亲自去到灾区,一边帮助农民消灭蝗虫,一边烧起大油锅,并且第一个品尝了油炸的“蝗虫”,以此显示靠自己治蝗灾的决心。

智者一切求自己,愚者一切求别人。清代的才子郑板桥老来得子,生怕溺爱生害,在临终前还不忘告诫儿子:“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好汉。”任何事情,不靠自己去做,就没有做成的可能。生活只能由自己掌控和承担,即便是佛,也无法代替世人去做任何事。就如佛陀说:“我如良医,应病与药,汝若不服,咎不在医;我如善导;导人善路,汝若不行,过不在导。”佛可能会告诉你离苦得乐、解脱烦恼的方法,但也仍然需要你自己努力去实践这些方法,才能真正达到目标。

像我们佛门中人,不是为了从佛祖身上得到什么而学佛,而是为了善用佛的精神去应对世间一切繁杂,度脱一切苦厄,创造一个有情世界。大家也是一样;在家可以依靠父母,在学校依赖老师,在社会上依靠朋友,在工作上依靠同事和上司,在生活上依赖伴侣,遇到困难,可能也是依靠身边人的帮扶来解决,但是,很多事情还是要靠自己去做,自己去扛。比如说,自己的学业、事业;身体上的病痛,还有情绪上的问题等,这些都没有人能够代替。他人给你的帮助再多,也不能代替你度过这一场人生啊。

所以,遇到问题,一定不要先想着找人帮忙,而是要先试着用自己的力量去解决。举简单的例子:在街上要扛起一件重物,你自己先得用尽全身力气去扛,这个时候要是仍然扛不起来,街上的路人看见了;可能就会过来搭一把手,反过来讲;如果你把重物放在地上,袖手旁观,不打算花费自己分毫力气,谁会来帮你呢?

要相信自己的力量,相信自己能够办得成事情;相信自己身上有无限的可能,我们把自己撤子了,用内心的力量把自己撑起来了,就不会事事祈求他人和命运。万事靠自己,也就不会在失去外力的时候束手无策,一败涂地。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推荐】星云大师《佛教对民俗病态的疗法》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 我常在想:一个出家人,如...

至诚拜佛对往生的意义

东方诸佛国,其数如恒沙,彼土菩萨众,往觐无量觉。 南...

宣化上人:邪师的六种印证

在南洋一带,邪术盛行。诸如鬼魅咒诅、夜叉罗刹、蛇蝎...

戒律不能完全做到,是否就不去受戒

问: 师父,有的人认为佛的戒律不能完全做到,就彻底...

弘一大师《佛教之简易修持法》

我到永春的因缘,最初发起,在三年之前。性愿老法师常...

要有大学文凭才能学佛出家吗

曾看过一些帖子,上面是汇集了各种高学历高文凭的出家...

六斋日的渊源

佛陀之所以制定每月的六斋日受八关斋戒,我们在前面已...

临终十念就是临终的十句佛号吗

以这种顺从本愿而产生的愿望的力量,在临终具足十念。...

救世必先救心,心乃诸病之源也

饥馑旱潦,刀兵瘟疫,皆心之所感召也。尝闻医之治病也...

蔡礼旭老师:孩子迷恋电子游戏怎么办

从小先入为主及时引导 斗闹场,绝勿近。斗闹场是指电...

逐梦人生认清真相

一、人生应该认清真相 今天跟大家交流的话题,是逐梦人...

出家修行应如何选择道场

出家(梵语pravrajya),音译作波吠俨耶。即出离家庭生...

念佛控制不住念头该怎么办

问: 怎样才算真信切愿?是不是不必身劳形苦的念佛,也...

所求不与所行相违,命运方能改变

在《法句譬喻经》中,有这样一则公案:有一个人什么都...

【推荐】静波法师《如何学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法不孤起,仗境方生。...

持诵礼观音,无不随感而应

今年春节过后,家中不知从何处来了一位不速之客一只老...

昙鸾大师与净土法门

昙鸾大师(公元476~542年)是北魏时期著名的佛教高僧...

不要生活在过去

在太平洋布拉特岛附近的水域里,生活着一种鱼,它的名...

心中觉悟心自安

一、慈悲为本,为善心安 慈悲是佛道之根本,慈爱众生...

如何用善巧劝导别人修习净土法门

问: 我朋友有这样一个问题,她说她经常遇到有缘人就...

恶人尚且能往生,何况善人

隋天台智者大师临命终时预知时至,梵僧预告他化缘已毕...

命运要自己来改变掌握

有时候可能你会得到别人的帮助,交上好运。如果你能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