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功德和福德有何区别

学诚法师  2016/02/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功德和福德有何区别

网友:顶礼师父,弟子近日读了梁武帝和达摩祖师“毫无功德”的公案。请问师父,功德和福德有何区别?如何在修行中做到既修功德又修福德?感恩师父。

学诚法师:功德是人内心的修行境界,胜鬘经中说:“恶尽言功,善满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所得,故名功德也。”福德是善业所感的外在福报。有功德,自然有福德;有福德,却不一定有功德。把握修行的核心,一切善行都要回归到自己内心的净化与提升上来,而不是只注重外在的行相,只求福果。

网友:阿弥陀佛,法师曾贪图过功德么?是否用心去印证功德有无,大小,和多少呢?

学诚法师:功德不是有形有相的物质,正因为其无形、无相、无量、无数、无边,才能称为“功德”,一旦落入执着的窠臼,也就远离“功德”了。

网友:功德和福德一样吗?

学诚法师:福德是外在的,功德是内在的;福德有形有限,功德无形无限。

网友:顶礼师父!弟子有一个问题想请教您,末法时代的我们福报浅,常常不能具备足够的学修条件,那么请问在末法时代,应该以什么方式更快更好地修福报呢?

学诚法师:团体修行,共业增上。

网友:法师,佛教大量居士都在谈福报,反复分享积累福报后给人带来的好处,弟子最近觉察,发现行善后往往有此动机,弟子老是感觉不大对劲。就像法师开示的因果一样,法师说不宜用来解释世界,佛法谈福报主要目的是为什么?不宜用在什么地方?

学诚法师:佛法要福慧双修,鼓励人们修福,但同时也要修慧。如果只谈福报,只修福报,而不以智慧摄持,便偏离了佛法的真意。对初机而言,“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以修福的利益来引导人们行善,是善巧方便。

网友:弟子是生意人,看着各商家的竞争,自己又能力有限。是不是可以理解各人各有福报,还得不断进取,但争来争去又感觉好累啊。

学诚法师:福报的多寡,以宿业为主因,今生的努力奋斗为辅助条件。所谓的竞争,其实也不是胜过了别人,而是实现了自己的福报。若只在外缘上下功夫,明争暗斗、斤斤计较,能够获得的也只是小利,真正的大福报是由广大心量、勤行布施而来,要多在自己的发心上下功夫。

网友:如何积累福报呢?

学诚法师:孝亲尊师、扶危救困、助人为乐、恭敬三宝。

网友:如果说精神的富足是获取快乐追求美好生活的目标,假如过着画饼充饥的艰难日子,又从何而快乐得起来?

学诚法师:佛法教我们修福修慧的正确方法。福报不是从外在争取而来的,而是由广行布施而来。

网友:在工作生活中一直坚持利他人为先,不去为职位争,最终职位成了他人的,我虽不过分难过,但反思,是否我们这种无欲求的人会被优胜劣汰掉呢?

学诚法师:孟子曰:“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弃其天爵,则惑之甚者也,终亦必亡而已矣。”福禄不是求来的,是修来的,但行善业,福报不求自来。

网友:作为在家的佛弟子认真修行,生活只要不浪费可以宽裕舒适么?

学诚法师:生活宽裕是善果,受用它并不是错,但要注意不可为此而生贪恋、骄慢、放逸之念。要知道,今生的福报是过去修行而来,享受福报犹如提取存款,因此一方面要惜福,另一方面要继续行善积福。

网友:功德究竟是什么呢?我引用一位道家修行人的说法是德能量,另一个师兄说功德既不是物质,也不是非物质。关于功德是什么,我思考很久了。一直在思考功德产生的原理究竟是什么。

学诚法师:功德不是外在的东西,而是内心的福德与智慧。通常说的“做功德”,多指“福德”。

网友:功名利禄,如何放下?无我,如何可达?破苦,怎么破?

学诚法师:功名利禄,也不是只要想追求就能得到的,这跟人的福报有关系。福报如何而来?由孝亲尊师、行善助人、克己奉公而来。一个人心量越大,福报也越大,修善积福,利禄自然随之而来;汲汲于名利,争强好斗、自私自利、不肯吃亏,福报只会越来越远。

网友:现在我做善事,布施,义工比以前积极,但是总免不了跳出“‘我’在故意做善事,是为了以后的功德福德”这种念头,这种念头让我觉得我很伪善。该怎么做才能没这种烦恼?

学诚法师:希求福智功德是正念,不是伪善。要对自己做一切事情的宗旨目标都非常清楚,才有力量坚持到底。普贤行愿品中说:“我于一切诸有中,所修福智恒无尽,定慧方便及解脱,获诸无尽功德藏。”无我,正是智慧开启的结果。

网友: 有学员问,如果只有十块钱,是帮助一个很饿的人买饭吃还是买香供养佛菩萨功德大?如何回答才即简单而圆满?

学诚法师:供养有三方面的因素:供养的心、行为、对象,其中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心,当自己的心清净圆满时,供养的结果就清净圆满。

网友:常听闻”功德无量”,什么才是真正的功德?

学诚法师:功德是指内心的福慧成就,内心无限量,功德无限量。功德是人内心对慈悲与智慧的体会、拥有。功德不是外在的东西,而是内心的境界。

网友: “祈求佛菩萨是善业”。请问祈求佛菩萨这个是在积善德么?

学诚法师:人们常说“功德”、“积德”,功德的真正含义是人内心的善净之法,积累功德即内心成长的过程。祈求、忆念三宝,身语意造善业等,能令内心与佛菩萨的清净光明相应,增长慈悲、智慧、信心、愿力,就是在“积德”;种此善因,不断培植增长,直至悲智圆满,就是“功德无量”。

网友:如何做得福报,如何做得功德?

学诚法师:福报是外在的,功德是内在的;福报是有限的,功德是无限的。行善业而希求有形有相的回报,即成福报;追求自己心灵的提升,即是功德。

网友:有这么一段公案,达摩祖师见武帝的时候,武帝做了很多善事,修了很多寺庙,但是当他问到达摩祖师的时候,达摩祖师说他一点功德也没有。这是怎么解释?

学诚法师:那是因为有执着,有执着的话功德就少。有执着的话,功德就变小了乃至就变没了。

网友:请问我们随喜布施的时候,署名写一切众生,这样本身布施的人有功德吗?或者是不是比写个人的功德更大?

学诚法师:业的反馈真实不虚,功德大小不是看署名为何,而是看自己的发心。念念只想着自己的利益,功德就小;心胸宽广,愿与一切众生分享,自然功德就大。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是如何产生的

问: 尊敬的师父您好,现如今人与人之间有好多矛盾,...

观世音菩萨真能有求必应吗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凤凰直播,凤凰佛...

趋向解脱的功德

前面的安乐道讲到苦乐的问题,这一块我们全部讲完了。...

哪些病是属于业障病

问: 请问师父哪些属于业障病?业障病是现代医学(中...

放经书的书房挨着卫生间,这样是不是不恭敬

问: 家里有佛像也有经书,但家里的书房直接挨着卫生间...

临终正念是往生的决定因素吗

问: 印祖多次提临终助念及佛化家庭的重要性,尤其强...

惟觉老和尚佛法禅法问答

问:惟觉老和尚传的禅法,有什么特色? 我现在的教法...

人活着的意义到底何在

网友:师父,我一直在想人活着的意义。可是最后我想到...

人生最美好的盼望是什么

人们经常会忘记很多东西,似乎有选择性遗忘症。比如为...

钓鱼,残忍的雅致

佛子们,尽量劝别人不要钓鱼。曾几何时,钓鱼,一直被...

癌细胞是我们自私基因的孽种

癌症是绝症,是目前世上最恐怖的病,这是共识。为什么...

遇到事情,先观察自己很重要

觉察的智慧是内观的,跟别人没关系。就是不管你遇到什...

修行人为什么一定要受戒

问: 为什么修行者一定要受戒? 如本法师答: 凡夫修...

积聚大福德资粮的关键是什么

问: 积聚大福德资粮的关键是什么? 索达吉堪布答:...

肠胃的「四敌五友」

我国是胃病大国,在13亿人口中,肠胃病患者约有1.2亿,...

印光大师《广大灵感的观音菩萨》

或曰:世人千万,灾难频生,观音菩萨仅是一人,何能一...

好好地念佛,世间的福报也在里面

问: 弟子一心想念佛求生净土,但世间缘分未尽,且为...

遭到毁谤应做如是思维

修道者如果遭遇到谗害和诬谤,不可嗔怨,不必计较。应...

如何对治烦恼习气的现前

我们在修行中经常会遇到不如意的境界,往往会引发嗔恨...

只有求生西方最为可靠

印祖云:念佛亦无奇特奥妙法则,但将一个死字,贴到额...

你知道吞不下那口气的后果吗

谁是你最大的敌人?如何解脱? 无事烦恼是你最大的敌人...

把握每一次的机会

有个老和尚带了小沙弥去山里拾柴火,突然间小沙弥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