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发自内心的礼貌

圣严法师  2016/02/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发自内心的礼貌

人与人的关系是建立在礼貌之上,但是今天社会上懂礼貌的人太少了,发自内心真正懂礼貌的人更少。有些人是为了自己的生意,和自己有利害关系时,不得不说几句有礼貌的话,表现出礼貌的行为,若对于不相干的、疏远的人,却没有礼貌。

在日本,见到人时,一定会互道早安、午安及晚安,孩子要出门上学及回家之时,也都会禀告父母亲。

我曾经在台湾看到一位年轻人等车时,东张西望踩到一位老人家,他一看是一位老人被踩了一脚,便赶快跑,一句对不起的话也不说。老人便追上去对年轻人说:「对不起啊!我的脚吓了你一跳。」这老人是希望年轻人记取这个经验,以后踩到别人要说一声对不起。

站在佛教的立场,有三个礼仪项目:

(一)身仪的礼让、礼敬:佛教徒合掌、军人敬礼、一般人鞠躬都是礼貌,行、住、坐、卧,待人接物中,谦让、诚恳的态度也是一种礼貌。

(二)口仪的赞美、慰勉:有时即使对方错了,也要慰勉一下,对的更应该赞美才是。对方如有二点正确、八点错误,我们应该赞美他对的二点,而慰勉错误的八点,告诉他现在虽错了,但是下次一定会改善。

对父母师长等长辈,对诸佛菩萨乃至祖先,也可用身仪、口仪来表示我们的尊敬。对活着的人要赞美、慰勉,对亡者也该赞美他们在世时的美德。

(三)心仪的真诚、恳切:我们应该用真诚恳切的心来敬上礼下,对人对事都以感恩感谢的心来接触,如果心里不诚恳,任何一个外表的礼仪,做得再庄重都不能感动人。

在任何仪典中,若用物质的浪费来铺张,只是资源的损失,讲究场面,仅是虚荣的满足,不是真正的礼仪。

唯有以真诚恳切的心仪,赞美慰勉的口仪,谦躬整洁的身仪,来举行仪典,才是真正有益于社会的礼仪。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传喜法师:三宝功德从恭敬中求

现在佛教刚刚兴盛一点,很多人还不了解佛教,误解佛教...

经书法宝迎请须知

一、迎请法宝须知 1.迎请法宝者,须生大恭敬心、感恩心...

用恭敬心待人,为何反而觉得我好欺负

问: 为什么我用恭敬心对待一些人,他们反而觉得我好...

古代高僧的尊师重道

尊师重道是佛教的基本思想之一,佛陀在许多经典中都论...

不起分别心,是故当处最吉祥

若当下不分别,当为最吉祥。我持咒的时候,不起分别心...

李炳南老居士《常礼举要》

(一)居家 一、为人子不晏(晚)起,衣被自己整理,晨...

出家师父的法名为何要尊称上下

僧人自称法号有:释某某、草字某某、衲子某某、沙门某...

心态稳重如珍宝,降临自他之所欲

身体若不稳重者,如牛落角遭众欺: 身体不稳重的人,犹...

圣严法师《自我而非我》

以前我刚开始教禅、讲禅的时候,一开始就讲无我的观念...

圣严法师《禅修的要领》

身心放松 禅修者的第一个条件,是把身心放松。 头脑放...

圣严法师《在家学佛与出家学佛的不同》

居士能够说皈依吗?居士可以讲经吗?居士可以化缘吗?...

【推荐】佛教戒律为何教人「不歌舞倡伎」

歌舞倡伎,是娱乐,以世间法来说,人之对于娱乐,是不...

「怕死」的人,有六个好处

如果你怕死的话,有六个好处,那就是利大、力大、初善...

钟茂森博士:堕胎的可怕

很多人以为胎儿不属于真正的生命,要出生以后才叫做生...

出家人为何「结夏安居」

安居又作夏安居、雨安居、坐夏、夏坐、结夏、九旬禁足...

甘心忍受消业障,业障就会消失

若当来世佛诸弟子,已占善恶果报得相应者,于五欲众具...

从小裁缝到大作家

这次,我们一行到浙江大学学习,我结识了一位学友,她...

星云大师《为父母生日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今日欣逢我父亲(母亲)的寿辰,请您接...

参究念佛的利与弊

念佛的方法有多种,比如像观想念佛,观像念佛,实相念...

天欲祸人,必先以微福骄之

天欲祸人,必先以微福骄之,要看他会受。天欲福人,必...

圣严法师:让爱情发挥正面的力量

「爱」本是一种值得歌颂的高贵情操,人间也因为有爱而...

观音菩萨为何会示现成面然鬼王

《梵网经菩萨戒本》说:人命无常,过于山水,壮色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