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佛弟子应如何看待儒道的思想

净界法师  2017/12/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问:弟子熏习道德教育多年,今方闻正宗佛教一年,倍有惭愧。有三个问题想请 师父指正。

一、因在汉地文化中,儒、释、道的教法在世俗中广为流传,末学相信儒学的教理、道学的清净无为教法都可以教化世人向善,但唯以佛法最为博大精深、广为教化。我等佛弟子皈依三宝时,言尽形寿皈依三宝。但不知对外教经典作何观?外教圣者作何观?

二、末学知《普贤行愿品》中,众生应以何身得度,菩萨即现何身为其说法。若居士于梦中,所见之人为布衣、为天人、为道…,其言说可信否?还望师父慈悲指正!

三、请问师父对年经的优婆塞,未成家、未了世间父母恩,如此尚未脱离世俗因缘之修行人有何开示?

净界法师答:蕅益大师云:“世出世固不可判作两橛。亦不可混作一事。盖儒佛下手同要归异。虽从真儒下手处下手。学道有基。不向真佛要归处要归。真性不显。”

儒家及道家思想,皆为使人去恶行善、趋吉避凶。行善虽是修道的基础,但要了生脱死唯有佛法。

若已坚定对三宝之皈依,便可站在真实门而谈方便门。

生死无常,对佛弟子而言,应先于“业感缘起”、“赖耶缘起”、“真如缘起”通达无碍,方可涉猎方便门,切勿本末倒置。

凡听闻他人述说梦境,皆勿过于当真,应如理思惟,依经教作判断。

因梦境属于“分别变”  多半是妄想变现而来,或是鬼神之干扰,因此梦境并不宜谈论。

若自己于梦中见光、见花、梦见佛菩萨等等灭罪之相,可作为修行之检视,但勿陷入执着,亦可加以学习《楞严经》中“五阴魔境”之章节。

《观经》中“净业三福”提及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第一福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父母为众生的福田,故世善为修道的基础。

学佛首重,听经闻法,建立正见,加上行门定课,解行并重,进一步,则应忆念真如,站在本来没有烦恼的角度来面对烦恼,站在本来没有业障的角度来忏悔业障,历境练心,法法消归自性,无论你扮演的是什么角色,皆与道不相妨碍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西方极乐世界到底在哪里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凤凰佛教风直播,...

达真堪布:佛像到底要不要开光

问: 有人说佛像不用开光,烧香就已经开光了,还有人...

如何帮助家人

网友:学诚法师,请问如何帮助家人结善缘,学善知识,...

「清珠投于浊水」与「喊破喉咙也枉然」如何理解

问: 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

【推荐】怀的是畸形胎儿,要不要生下来呢

问: 如已经怀了一个孩子,有百分之五十可能是残障的...

济群法师:现在有病需要吃肉是否可以

问: 吃素已经六年,现在有病需要吃肉,是否可以? 济...

所有大成就者或往生人皆是菩萨示现的吗

问:佛未显本前,各声闻等皆由修成,开权后,一切八部...

净土道场是否可以不提「禅」字

问: 净土道场是否可以不提禅字?学人在永宁寺听说压根...

本焕老和尚数十载慈善护众生

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这句话是本焕老和尚...

要做正信佛弟子,必须先受三皈依仪式

佛宝是指己修行而至福德、智慧圆满究竟的人。法宝是指...

冬天,应多吃这些「大块头」

俗话说:春吃花、夏吃叶、秋吃果、冬吃根。根菜是指以...

看问题不能停留在表面上

不少人,对没有亲眼看见的事物,常常给予否认。你说:...

宽窄都是路

禅宗注重异,人们都用过去的经验在生活,他们最无法开...

造作的善恶业必由自己承担

如果一个人常常地打妄想,打什么样的妄想,就会产生什...

古镜未磨

有道禅师当初行脚时,路过一间卖茶的茶坊,因为口渴,...

改一字即可避免「十后悔」

某天,有一位学僧前去请教云居道膺禅师,他问道:弟子...

心律法师:给孩子创造一个向善的环境

央视有一档猜猜看栏目,有期节目中出了这样一个题目:...

沉湎于男女的情欲而不自觉该怎么办

着欲不自觉,以何悟其心; 当观老病死,尔乃出四渊。 ...

一切境界,唯心所现

我们修学净土念佛法门,一定要对大乘的通途教理有所了...

婆媳相处之道35忌

(1)不要和婆婆争老公。 (2)不要在婆婆面前和老公...

净土门内的上上人

净土门内的上上人,就是老实念佛人。 老实念佛不容易啊...

你为何后悔

经常听到身边的人会这样说:真后悔啊如果当初这件事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