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如何正确看待「烧高香」

弘恩法师  2018/02/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如何正确看待「烧高香」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人们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与此同时。由于文化与信仰的缺失,人类内心的迷茫亦越发困重。在巨大的生存压力下,面对人生与内心的烦恼痛苦,很多人无法自行排解疏导,于是便产生了很多“急来抱佛脚”的盲目信仰。与此信仰相应,大多数人进入寺院道观,为了求得内心安宁,在烧香礼佛时,受到无良商家的引诱甚至是暗示性的恐吓,益发追求“烧高香”。

因此,当前流行的“烧高香”的说法起因有二:

一、香客的功利心在作祟,把烧香拜佛或拜神看作是同神佛的交易,认为烧香越高越大,神佛就越容易保佑我们。这种想法真有点“以小心之心度贤圣之腹”的味道了。神佛如果这么小肚鸡肠,又怎么能普度众生呢?当知皆是众生自己的颠倒妄见。

二、一些不法商人为牟取暴利,大肆渲染夸大了“烧高香”的迷信思想。高香是暴利的。从环保与安全的角度来看,都是有害的。高香的制作很粗糙,成本低廉,但售价却迎合了世俗的功利,往往都是以一些吉祥数字为价位,漫天要价。甚至部分无良商人在向游客推销的过程中,很容易利欲熏心,往往带有一些暗示,让香客产生 “如果不烧他们的高香,就会如何如何”的思想压力。为了避免秽气,香客不得不掏腰包。

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理解看待“烧高香”的说法呢?下面就自己一些浅显的理解,分享如下:

首先,“烧高香”的说法是一种民俗思想,并没有从真实究竟的意义上去理解“烧香供佛”的意义。在佛教里面,“香”是表法的,通俗地说,“香”更代表我们内心的清净馨香,亦即是“心香”,佛教里面分为五种:戒香,定香,慧香,解脱香,解脱知见香这“五分法身香”。

单举“戒香”为例,一个清净持戒的人,身体就会自然有一种清香之气,而不持戒,胡吃乱喝,纵欲放逸的人身体都会有各种臭秽之气,体味重的人如果不用香水化妆品就很难让人靠近。因此,佛教提倡焚香供佛,是通过有形质的“香”来表达自己净化心灵的追求与努力,以自己最清净虔诚的气息与诸佛菩萨的清净气息相感而应,以达到所求如愿的目的。而不是以沾满汽油(太高的香如果不沾油很难点着),冒着呛人浓烟与刺鼻气味的所谓“高香”来祈福求祥。

此外,“烧高香”把供佛敬香的清净行为污染了,让人们对佛门敬而远之。认为敬香是有钱人的事,这本身就是违背佛教教义的。佛教提倡“众生平等”,“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与身份地位无关。

崇祯年间的县令袁了凡先生,在《了凡四训》中就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位皇帝的妃子,在年轻时家境贫穷,她曾到寺院拜佛,鼓足勇气把身上仅有的几文钱供养给寺院,结果方丈亲自带着僧众帮她念经祈福。后来她发达了,浩浩荡荡来到寺院,让人献上千两黄金。但方丈只是让其他的僧众帮着念经。这个妃子就很不开心,就问老方丈为何这么多钱不给念经。老方丈很认真地说:“以前你虽然几文钱,但你是用十分的虔诚来拜佛的,现在虽然是千金,但你内心充满了傲慢,全然没有了恭敬,所以不需要我为你念经了。”

从这个故事我们就能看出佛教的精神,看重的不是地位金钱,而是大家来寺院的一片心意。

古人也说:心诚则灵。我们不能否认“烧高香”的香客的虔诚,但从当前社会环保与旅游安全及资源节约这三个方面来说,“烧高香”是不可取的,并且极容易造成人心的不平等及商贩的贪念恶念。

因此,我们呼吁,请还寺院道观一个真正的清净,让大家以虔诚安静的心祈福求愿,彼此相善,以此善心,我们定能得诸佛圣贤的庇佑,所愿圆成。更愿世间美好常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普陀山的和尚说普陀山的事儿--谁是高僧

普陀山有三大寺,我们现在第二大寺法雨寺的山门口,前...

圣严法师《佛子能拜鬼神吗?》

我们中国人信佛,大部份是神佛不分的,其实那些神佛不...

你真的信佛吗

现在,信佛的人越来越多了起来,在中国这个有着古老传...

初机学佛决疑

客:我没有时间看经听讲,请用速效的方法,答复几个问...

【推荐】慧律法师谈正法

一个道场如果没有正法,就如同一个人只有躯壳没有灵魂...

明证法师:基础佛法修学的次第与方法

我常说修行者应该明确四个大问题,即方向、道路、次第...

星云大师《佛教对心理病态的疗法》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 大家好!今天我要讲的题目...

什么样的人应当来学佛

今天一件事情的反思,使我想跟大家说一说,关于什么样...

内心创造了外境,外境又牵动我们的内心

整个修学佛法的目标,就是把我们的生命提升,从杂染的...

十善业道之法,也是成佛之法

从大乘佛教的业果学说来看,对业果最重要的认识在于:...

事业不成功的主因是什么

本来自己想成办一件伟大的事业,但后来没有成办,未能...

万物皆有所用,无需自卑

一次,仪山禅师洗澡。 水太热了点,仪山让弟子打来冷...

陪他做一只蘑菇

有一个精神病人,有一天突然觉得自己是一只蘑菇,于是...

圣严法师《佛在心中、口中、行为中》

佛在心中、佛在口中、佛在我们的行为中,也就是佛在我...

《楞严经》中的十种仙道

佛说:又有一处从人本位,不依自性正觉而修习定慧的正...

人生唯一不能缺的是什么

1.房子修得再大也是临时住所,只有那个小木匣才是永久...

不吃鸡肉的7个理由

1、鸡比狗和猫更聪明 最近已有几份研究显示鸡其实是十...

明证法师:抄写的经文能烧给无形众生吗

问: 师父阿弥陀佛!请问抄写经文可以烧给众佛吗?有人...

挫折和坎坷才能留下幽香

一个屡屡失意的年轻人千里迢迢来到普济寺,慕名寻到老...

怎样才能坚固往生净土的信愿

问: 在您的开示中一再提到信愿的重要性,然而能发出...

乱伦的丑恶悲剧

大家都知道邪淫是丑恶的,如果邪淫而至乱伦,那更是丑...

修行如弹琴

参禅的目的就是要开悟,但开悟有什么好处呢?佛教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