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对「攀缘」意义的误解

证严法师  2011/01/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有一回,佛陀对弟子说:「要把自己的心照顾好,不要攀缘;心若不断攀缘,烦恼就难断;以至于轮回六道,苦不堪言!要断除六道轮回的苦,一定要断除攀缘的心。」

一位富有的长者听了佛陀的开示后,觉得很有道理,就把这句话放在心里,决心好好修行,不再轮回六道受苦,因此对一切众生,完全没有考虑到好或坏、该做或不该做,只想:不攀缘。

从那时起,他对守门人说:「若有乞丐来要东西,你都替我拒绝。从现在开始,我再也不想跟众生结缘了。」

这个消息慢慢传开,很多人就议论纷纷!说某某长者在还没有信佛前,那么有爱心、常常帮助人;但是信佛后,心肠如铁,看到婆罗门的修行者、生活贫困的人,一律拒于门外不肯布施。「这真的是佛陀的教法吗?」大家都很疑惑。

佛陀其它弟子听到了,就赶快去请教佛陀:「佛陀!您的教法是不是要我们断绝外缘,不能跟众生攀缘?」

佛陀说:「我所说的是要断除攀缘之心──对人我是非的执着、对名利地位的不断追逐,这就叫做不断攀缘心。有了不断攀缘的心,就会受六道轮回之苦。」

弟子说:「佛陀!那么某某长者所听到的佛法,是断章取义了!因为误解攀缘的意义,现在他心肠如铁石,断绝了对穷人的帮助。」

佛陀听了很无奈地摇摇头说:「众生愚痴,听法时总是断章取义──知其一不知其二,执在一端,而有偏执的心态。」

于是这位佛弟子便赶到长者家,告诉他:「你错了!佛陀的教法是要『施而无所求,舍而无所求』;修学佛法最重要的是要守住这分无所求的心,不要有执着。」

长者听了赶紧请教佛陀:「佛陀!难道我真的听错了?」

佛陀说:「你不只听错,也做错了!要脱离六道轮回之苦,必要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度之法。而在六度之中,又以布施为第一;你断绝了对穷人的帮助,是不对的。」

「可是佛陀,您不是说不要跟众生攀缘吗?」长者问道。

佛陀说:「我所说的是心不要攀缘──要用心去付出、去施舍而能无挂碍、无执着;能做到三轮体空,这才是真布施,若心有执着、挂碍,就叫做攀缘心。」

从这段故事里我们知道,听法不能以偏概全,学佛一定要用智慧深思,体会人生正确的道理,这才是真正的智慧。如果能用深度的智慧、冷静的沈思来分析,哪怕只是一句话也能「一理通,万理彻」;否则就会变成断章取义。

同样是佛陀说的教法,因为听法者用心程度的不同,就会有不同的了解,而产生偏差。所以,我们要用心去体会佛陀的每一句教法,并且用深度的智能去分析。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证严法师文章列表

五百彩女闻法记

在佛世时,舍卫国有一条河,河的彼岸有一小村庄,村里...

阿难的总持因缘

一天,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比丘们兴起这样的疑...

禅宗与牛的因缘

在佛教中,牛是十分高贵的动物,具足威仪与德行。《胜...

犯盗戒要有六种因缘

构成一个盗戒,要有六种因缘。前面根据《瑜伽师地论》...

明一法师的出家因缘与信心来源

信入佛教一年多了,到现在不但出家了,连戒也授了,我...

没有一件事是无缘无故出现的

有一个年轻人,他跟一个女众相恋了三年,马上就要论及...

家里的债主就是你的佛

儿女花光了你所有的钱,应该好好回向。儿女不听话,不...

传喜法师简介与出家因缘

传喜法师简介 释净庆,字号传喜,一九六七年生于上海...

想到这末世还有阿罗汉,我才不会孤独

前些天,我领着一个小朋友参访一座古寺,古寺历史厚重...

杀生可以致富,那是前世的福德因缘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告诉诸比丘们...

无力浮起,不妨下沉

前几天看《动物世界》,有这样一组镜头给我留下了深刻...

带着前世记忆的一品高官

清朝初年有一位记得前世经历,深受顺治、康熙皇帝赏识...

懂得无常,才不为感情所伤

现在你对感情的执著,相当于孩童时代对玩具的执著一样...

「败将」言勇

上天偶尔也会眷顾需要机会的人。 吊桥上立了一个牌子...

为什么人越到晚年越要收心安住

我们平常当然理观不碍事修,理事圆融,你该拜忏还拜忏...

亲人临终不愿往生,该如何劝导

问: 我的亲人已经到了生命的最后阶段,亲人并没有求...

摄受十方一切有情不思议净土

此前六讲给大家介绍了一共有九种的净土视野,种类。若...

流水下山非有意

流水下山非有意,片云归洞本无心。人生若得如云水,铁...

佛的光明随时在我们身边

我再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是这一篇故事的隔一篇,讲到...

传喜法师:念佛是否就不用持戒?

信众: 师父好!有很多人说,只要肯念佛,只要相信阿...

慧律法师《三千佛圆满开示》

(上) 诸位法师、诸位护法居士:   大家阿弥陀佛!...

为什么要在初一十五吃素

农历初一、十五,海洋潮汐的变化因月亮的盈亏影响而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