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山民窃取王库喻

2018/11/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山民窃取王库喻

过去,有一位居住在山里的人,偷了王家库府中的贵重衣物,逃至远方。国王于是派人四处搜寻,终于逮捕窃贼,并带至国王面前。国王质问他衣物从何而来?山民辩称:“这衣物是我祖父留下来的。”国王命令他穿上这套衣服,发现他根本不知道该如何穿着?应戴在手臂上的,他却穿于脚上;应围在腰间的,他竟戴在头上。

国王确定衣物非山民所有,是贼无疑,于是召集群臣,共同商议。最后,国王告诉窃贼:“若是祖父留给你的衣物,你应该知道如何正确穿着。可是你却穿得上下颠倒,这是因为你根本不知道该如何穿戴。由此可知,这套衣物必定是偷来的,而非你所拥有的旧物。”

以山民窃取王库之衣物来做比喻:国王譬如佛,宝藏譬如佛法,愚痴山民犹如外道。外道窃听佛法,便自认已获得佛法大义,却不知法理、法相,不了解其中的深奥妙理,以自己的观点,妄加断言,颠倒是非,惑乱大众。如同山民虽窃得国王宝衣,却不能辨明次第、颠倒穿戴,是同样的道理。

典故摘自:《百喻经·卷第一·(八)山羌偷官库喻》

省思:

经典提到:“随文取义,不得深意,又亦不求秘密之义。而自称言,我解佛之所说甚深之义,我亦能说甚深之义。当知此人,是三世诸佛怨家,灭我法眼。”佛法是心地法门,微妙大义必须由深信教理,理解权实,透过实践而次第证悟。唯有脚踏实地听闻教理、依教奉行,如法修行,时时觉察觉照,方能真正了达佛法真谛,蒙受法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本愿念佛,不是信了随缘念念就能往生

传统大德们怎么弘扬,我们怎么去做。所以说宁信古人不...

不要去追求那些怪里怪气的事情

问: 我是一位初学佛者,有很多事情都还不懂。现在有很...

为小失大

从前有一个商人,借给别人五分钱,那人很久没来还,他...

以什么样的心态听法,能得到最大利益

宗喀巴大师讲一个偈颂说: 佛非水洗众生罪, 亦非手拔...

穷小鬼与富大鬼

有个小鬼,是个新鬼,穷得叮当响。 有个大鬼,已经做...

不开口的真相

过去有一个年轻人,陪着新婚的妻子回乡下娘家探亲。时...

听闻佛法能调伏烦恼

我们看佛陀说法的功德,这个法,它透过佛陀的音声传到...

善于醒觉,不要沉迷

当我们看到活生生的一个人,从他意识清楚的说话,到变...

良好的心态才能成为命运的主人

你也许无法改变自己在工作中和生活中的位置,但完全可...

清净光明真富贵

在波罗奈城有一位长者之子耶舍,非常聪明且富贵胜人,...

记慧明长老:从苦行生涯到一代高僧

提起杭州灵隐寺方丈慧明老法师(1860~1930),大江南...

比丘闻莲喻坚固道心

佛陀在罗阅只耆阇崛山时,一日,城中有五十位长者子亲...

佛法的体验应该从何处得入

佛法的体验应该从何处得入呢?这是每个学佛者都关心的...

星云大师《尊重异己》

世间上的万事万物,只要有两个以上,就不会有绝对相同...

却到莲池更回首,世间蝼蚁尽纷纷

贵人虽贵未为欣,死后还他一个坟。 三谢园亭空燕子,五...

一天24小时的使用法

每个人一天都有二十四小时,但是有的人不善于规划、安...

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

若疾病缠绵者,当力修净业誓求往生

相晤已来,忽满六年。不但星霜屡更,即国历已非其旧。...

六根的见闻觉知,全是自己的东西

我们一生当中,你六根的见闻嗅尝觉知,全部是你自己的...

无用与无明

一般人皆以无用为耻,而我却认为无用正是大用。 我一...

持戒忏悔使现生带来好运吉祥

不管多伟大的人,业力来临,都抵挡不住,至此才知道人...

三净肉可以吃吗

问: 佛教里有三净肉可不可以吃? 如瑞法师答: 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