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如何才是取财之道

星云大师  2019/03/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如何才是取财之道

中国人每逢过年,见面第一句话就是:“恭喜发财”,一般的商家大都供奉财神爷,甚至居家生活也总是说:“和气生财”,可见财富为大家所追求。

然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如何才是取财之道?有四点看法:

第一,非分之财不可贪

古人说:“清酒红人面,财帛动人心”。说明财富吸引人之处。中国人讲“不义之财莫取”,佛教也以“毒蛇”形容非分之财的危险。所谓“孰以显廉?临财不苟”,不是应得的财富,即使得到,也会惹来无妄之灾,所以非分之财不要妄求。

第二,分内之财不浪费

祖传的产业、所得的薪水,这都是分内的财富。分内的财富是自己的,可以自由运用,但是也不能任意支出。荀子的《富国》说:“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国家如此,个人也是。财富好比流水,流水一去不回头,用了一个就少一个,所以要量入为出,不必要的开销,就不能随便浪费。

第三,劳力之财不自卑

有的人不喜欢用劳力赚钱,觉得劳力的工作卑贱辛苦,收入微薄,为此感到不好意思。事实上,孔子说过:“吾少也贱,故多鄙事。”一个人即使担任清洁工作、在家里做代销、送报纸、打零工……以此贴补日用,养家糊口,这是辛苦所得,虽然是小钱,却是光明正大,坦坦荡荡,更加难能可贵,理所应得,不必为此而感到自卑。

第四,智慧之财不荒废

有的人用自己的智慧、技术、能力来获得财富。比如刻一个图章、设计一栋建筑、画一幅图画、发明新的专利,其所获得的财富,可能比别人薪资所得还高。这种智慧财富,可以自利,也可以利人,不过也要好好用在适当的地方,否则用在无义之处,徒然浪费,那就很可惜了。另外,信仰、精进、持戒、闻法、喜舍、智慧、惭愧,这七圣财能滋润众生,为众生长养慧命之资粮,更要积极培植。

财富的意义,不在于金钱的堆砌,或是账户数字的增加。财富是为光亮生命的内涵,是为造福人类的工具。有钱是一种福报,懂得正确取得钱财、使用金钱,这才是一种智慧。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星云大师文章列表

星云大师《福报与福气》

福报,这是人人所希求的!人的身体胖了,就说「你发福...

在物欲之流中冷静一下

关于金钱,周国平的一种观念值得赞赏:小康胜大富。...

邪淫如同桶底洞,有多少福都会漏完的

印光大师曾经开示说:人生世间,父母,寿命,相貌,学...

【推荐】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这个地方讲到多欲为苦,就是讲我们对欲望越执着,就会...

世间人都要想修福,应该怎么修

一者施福业事,二者戒福业事,三者修福业事。 就这么三...

父母晚年念佛,是全家的福报

父母晚年念佛,是全家人的福报。老年人不念佛,真的很...

勿以财货杀子孙

我们讲到人要有前后眼,这是有智慧。什么是前?我今天...

好命都是给出来的

2010年,我去肯尼亚国家公园马赛马拉学习时,我入住比...

开发我们的潜能

有一个嗜酒如命的酒鬼,一天喝得烂醉如泥,回家途中,...

感恩天地之德

宇宙山河、天地日月、花草树木,都有生命。大自然有同...

转化金钱为善财

然而,我们也必须明白,世间的成就都是因缘和合而成。...

普贤菩萨的十大愿

普贤菩萨是华严三圣之一,是有名的大愿王,也称普贤萨...

聂云台居士《保富法》

内容简介 《保富法》作者聂云台先生,是清代名臣曾国藩...

【推荐】何妨大肚包容

镇江定慧寺的弥勒殿有这样一副对联:眼前都是有缘人,...

梦参老和尚:不贪于利养 唯乐佛菩提

不贪于利养 唯乐佛菩提 一心求佛智 专精无异念 华严经...

印光大师:安胎保胎的禁忌

保胎以绝欲为第一义。 故保产心法,首戒交媾,妇一有...

现生可以了生死者,唯有净土一门

原文: 须知佛法法门无量,修之及极,皆可以了生脱死。...

处处谦卑,驾驭傲慢

卑以自牧是出自《周易》谦卦里的一句话,印祖也常常引...

「心静平和」为养生之道

和,一个人人喜欢的汉字。民以食为天,禾字旁一个口,...

逐梦人生认清真相

一、人生应该认清真相 今天跟大家交流的话题,是逐梦人...

净土五经精华摘要

佛说阿弥陀经精华 ☆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

出家修行应如何选择道场

出家(梵语pravrajya),音译作波吠俨耶。即出离家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