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舍身济众的猕猴王

2019/12/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舍身济众的猕猴王

从前有一弥猴王,常与五百只猕猴一起游戏。当时正逢旱灾,果树都无法生长。国王的宫苑离山不远,仅隔了一条小河,于是猕猴王带着猕猴们到宫苑偷食果子。

有一天,被宫苑的守卫发现了,向国王禀告,国王说:“暂时不动声色,我要把它们一网打尽。”猕猴王得知后,悲伤哀痛地说:“我身为猕猴王,负责大家的安危,为了活命,偷食果子,反而危害大家。”

于是猕猴王要大家分别去寻找藤条,并把找回来的藤条,连结成一条绳子,一端绑在大树枝上。猕猴王把另一端绑在自己的腰上,爬到树上,投身攀着树枝,但藤条的长度太短,猕猴王拉长身体,要大家赶快缘着藤条及它的身体渡河。当猕猴们过了河,猕猴王却筋疲力尽,坠落岸边,昏迷很久后才苏醒。

国王隔日清晨,到河岸边,抓住了猕猴王。猕猴王向国王叩头说:“我们为了生存,住在你的国家附近的水泽,现因旱灾果子短收,才会到宫苑偷食,这一切都是我的过错,请您放过猕猴们,我愿舍身供太官作一朝之餐。”

国王听后,不禁长叹:“兽类之王尚能舍身济众,有古代贤人的仁德,我身为人类的君主,能做到像它一样吗?”国王被猕猴王的仁德所感动,令守卫解开它的绳索。同时为了帮助猕猴们安居,颁令全国的果园任猕猴饱食,不得侵害,若违犯者与盗贼同罪。

国王还向王后陈述猕猴王的仁德,并说:“古代贤人未必能像猕猴王这样具有仁德,而我与猕猴王相比,犹如细发与昆仑山的差别!”王后听后说:“真是奇特的兽类,大王应当让猕猴们所食饱足,不受众人伤害。”国王说:“我已经命令下去这么做了。”

佛告诉比丘们:“那猕猴王就是我,国王是阿难,五百猕猴就是现在的五百比丘。菩萨立志度众,应如此精进。”

典故摘自《六度集经·卷第六·五六》

省思:

《佛说八大人觉经》云:“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文中猕猴王为了猕猴们的安危而愿意舍身济众,更何况是发愿广行菩萨道的行者,当发起勇猛精进心,以无量法门,令诸有情灭除贪嗔痴三毒,离苦得乐。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寄报净土与分身净土

今天继续介绍净土部类。第一个要说的叫做寄报净土,就...

两土世尊度众生的分工

释迦牟尼佛是我们娑婆世界教主,阿弥陀佛是极乐世界的...

达真堪布:凡夫能不能救度众生

问: 凡夫能不能救度众生? 达真堪布答: 每个众生都...

不救一虫,何以救天下

以前喜马拉雅山有许多修行人,有个老喇嘛和道友在那里...

哪种人最难度化?

所谓的刚强难化,是不是天天杀生、喝酒、吃肉,不拜佛...

「潜伏」在我们生命中的菩萨和大善知识

印光法师告诉我们:看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

灵祐禅师开山记

灵祐禅师在百丈怀海禅师座下开悟后,在寺院里担任典座...

想度众生,你得赶紧去了才能回来

问: 请问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的第十五愿,叫寿命...

劝君早办修行路,莫为儿孙做马牛

在明朝,有个人叫罗洪先,他特别有才华,二十多岁就高...

巨人姚明洁身自好拒绝诱惑

北京时间8月26日《休斯敦纪事报》消息,埃迪-格里芬曾...

智者的四句话

有一位16岁的少年去拜访一位年长的智者。他问:我如何...

名称女的成佛因缘

佛陀在毗舍离猕猴河岸的重阁讲堂,一日搭衣持钵,带领...

怎样才能够修行不退转呢

怎样才能够得不退法,心无障碍呢?怎样才能够修行不退...

善用其心就在当下

若举于足 当愿众生 出生死海 具众善法 ----《华严经净...

高傲的萨遮尼犍

古代有一位名叫萨遮尼犍的婆罗门长老,号称全国最有智...

佛教七七追荐的由来和规矩

我国最早为亡者做七的记录,始于北魏。《北史外戚传》...

圣严法师《最合适的结婚对象》

如何找到合适的结婚对象呢? 我认为要以 「品德」为第...

仿荤素食的危害

仿荤素食中的添加剂主要成分是苯甲酸钠、山梨酸钾、二...

真心的笑容

有一个家财万贯的富翁快死了,死神来接他走,他问死神...

抱年轻女人与抱一条死狗的感觉一样吗

若受离一切所应远离身语业,安立第四?刍律仪,一切不...

临终十念称名,即得往生

四十八愿中十念称名,即得往生,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推荐】相同的肺病,不同的境遇

我的俗家四老中,有两位是因肺癌去世的,前后仅相差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