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比宝石还贵重的东西

2011/02/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有一个云游四方的修道人,途中,捡到一颗珍奇的宝石,随手扔进他的背包中。一天,修道人遇到一个又饥又渴的旅行者。他打开他的背包,把食品分给那个饥饿的旅人。这人无意中看到那颗光芒四射的宝石,有些惊讶。修道人毫不犹豫地就将它送给了这个旅人。那人兴奋不已,这可是天上掉下的奇珍异宝,他口中直呼好运。

但是,过了数日,那个旅人追了上来,找到修道者,并且恭恭敬敬地把宝石送还给他,对修道人说:“我不要这颗宝石了,我需要比这更贵重的,是什么思想和心愿,让你愿意把这么贵重的东西送给了我?请给我开示。”

比这宝石更珍贵的东西,不就是佛陀的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佛经中说:“佛心者,大慈悲是。”大慈大悲就是佛心。四无量心“慈悲喜舍”就是佛陀向人类传扬的一份大智慧。为什么?因为慈悲是洞察万有缘起(彼此互相联系、互为条件)和万法本空(无常无我、放下我执)获得般若智慧的结果。只有慈悲,才真正体现人和人、和众生、和宇宙同为一体(同体大悲,众生平等),只有喜舍,才真正体现人对自私自利的鄙视和扬弃。只有慈悲喜舍,才最终体现了人类全体利益、整体利益的关怀与维护。只有维护了人类的整体利益,你的个人利益也才能真正得到维护和增上。慈悲喜舍,正是人际关系的本质上的调整与和谐。只有和谐的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的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类才能得到快乐,得到自在,得到福德。般若是智慧,般若也是福德。

现在,我们就看得更清楚,懂得更明白:慈,是给予,又不仅仅是给予;悲,是给予,又不仅仅是给予;喜,是给予,又不仅仅是给予;舍,是给予,又不仅仅是给予。难怪世界上那些大财团、大富豪、大善人、大功德主,他们都会拿出许多钱来投入慈善事业,回馈社会。那是什么?那是智慧。他们拿得越多,捐得越多,得到的回报也将越多。“舍”去的是看得见的,“得”到的,也许你看不到。看不到的正是拿钱买不到的。所以,人们不要老想着“取”,而要懂得“舍”;不要老想得“益”,而要不怕“损”。“舍”是好事,“损”不可怕。施舍比接受更有福,更有智慧。牺牲自己,成就他人,无我无执,关怀众生。人的品格的完成,也是佛的慈悲心的完成,佛道的完成。近代高僧、先曾法祖太虚大师说得好:“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

慈悲的基础是般若,般若的实践是慈悲。慈悲喜舍——智慧的品格,品格的智慧。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为什么不把钱布施给穷人而去建寺呢

不少人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不把钱布施给穷人,而去建...

越施越富,这已经是佛门的常识了

一部大藏经中,到处阐明着因果律,不仅在三界六道中都...

供僧的福报 这辈子就能看到

「诸大能人行供时,劣者对此会轻蔑,如同自在天顶饰,...

为什么很努力却挣钱不多

佛法中讲:财布施得福报,有福报才有财富。我们要明白...

十供养的意义与功德

以十供养来做功德:香、花、灯、涂、果、茶、食、宝、...

释门万行,以布施为先

释门万行,以布施为先。所谓布施者,只是舍之一字耳。...

【推荐】千亿天神皆愿供养这种修行人

东山佛学书院是由东山高中的副校长,与教务主任、训导...

不费分文即能成就「五大施」

佛世时,有一位首罗长者,以性情悭吝而闻名,舍利弗尊...

福增长者的出家因缘

佛陀住世时,王舍城中有位长者,名为福增,已年过百岁...

佛为病比丘洗浴

佛陀时代,有一个国家名为贤提,当时有位年老比丘因长...

庸医治偻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已经是庸医了,医病增病,越医越...

放下仇恨才能解放自己

我把心里一直记恨的人列了一张清单。这其中伤害我最深...

圣严法师《认识自己才能有所成长》

从自我肯定、自我提升,到自我消融,是从自我到无我的...

四种器官的降火食方

第一把火:胃火 表现症状:胃肠道症状表现为胃部灼热疼...

就这么一个功德,百千万劫不堕三途

在《佛说华聚陀罗尼经》上,佛又说了这么一段话。佛言...

没有挣扎就没有进步

有一天,弹簧冲著压力大声叫道:人们喜欢的是我,又不...

人生四友

人生在世,总有一些朋友。大致来说,有以下四种类型:...

徐母杨太夫人生西记

原文: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固无论天人修罗...

自己父母都容不得,何以容天下

父母生养了我们,含辛茹苦地抚育我们长大成人,虽然每...

人值得学习的十一种水特质

我们做人应该向水学习,因为水具备人类值得学习的十一...

一句佛号作大舟,载运往生极乐国

生值佛世难。只有生在佛世,才有机会见到佛。而法是从...

托钵生活的要义

释迦牟尼佛出世说法之后,有很多人跟他出家修道,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