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圣严法师:不以自我为中心

圣严法师  2011/03/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心经》中所说的「照见五蕴皆空」,是化解、对治「五蕴炽盛」苦最好的方法。可是有人却认为,就是因为有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才能呈现人间生机盎然的一面,也才能证明我们存在的价值,否则就如槁木死灰一般。这样的说法,其实是误解了五蕴皆空的意思。

五蕴皆空的境界,绝对不会像木头、石头一样万念俱灰,否则观世音菩萨在照见五蕴皆空以后,就不会想要度众生了。相反地,菩萨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后,不仅解脱了自己的痛苦,甚至还为众生救苦救难,自愿以无限的时间、无边的悲愿,把自己奉献给众生,这样活泼的生命,怎么会是槁木死灰呢?

所以,「五蕴皆空」和「五蕴炽盛」的差别,在于我们行事的心态:如果以自我中心为出发点,就是「五蕴炽盛」;如果是为了救度众生的悲愿,就是「五蕴皆空」,两者是截然不同的。

当我们的自我中心太强、自私心太重时,就会不断地向外追求,同时又不断地排斥外在环境中的一切,所以会带来许多痛苦。虽然社会上往往把自我中心很强的人形容为强者,但是他们几乎没有长久的朋友。因为一旦他们的朋友成为旗鼓相当的对手时,就会因为不能包容对方的强悍,而成为彼此的敌人。由此可知,凡是强悍的人都很孤独、痛苦,但他们表面上都不承认。因为他们害怕丢脸、担心没有退路,深怕自己失败后就站不起来,所以一定要奋战到底,但如此一来,反而凸显他们情感的脆弱。可见,当个强人并不好受。

有时乍看之下,强人似乎是推动世界进步的原动力,社会要靠他们来维持、推动。事实上,强人并不是这个社会中最高层次的人,最高层次的应该是宗教家、哲学家,因为他们放弃自我,把自己的生命与全世界共同分享。

例如,释迦牟尼佛并不想得到任何地位、名望,除了奉献自我,别无所求。另外还有一些伟人,他们也是为了奉献而奉献,并不是为了争取任何利益而凸显自我。但是强人和伟人很难从外表判断出来,必须从他们的内心修养来分辨,究竟是自我中心的人?还是天下为公的人?如果是以自我为中心,就只能算是强人,还是会有「五蕴炽盛」的痛苦,无法从烦恼中得到解脱。

一般人也许做不到观世音菩萨的程度,但是在日常生活里,还是可以一点一滴地学习菩萨精神。例如,当我们感到痛苦、恐惧、愤怒时,就告诉自己:「观世音菩萨运用智慧,看到由五蕴构成的自我是空的。而我现在感到这么痛苦,这就是五蕴炽盛、自讨苦吃,没有必要。」或是诵念《心经》的经文:「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用佛法的智慧来告诉自己,自我中心是五蕴皆空的,不必那么执着、那么痛苦。

如果我们常用这个方法来自我训练,就会发现,要在生活中「照见五蕴皆空」,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当我们渐渐放弃自我中心的烦恼,就能随时随地感受到豁然开朗、清凉自在的快乐。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所有烦恼过患皆由此而生

过去,有位智光长者请佛为大众宣说出家与在家之胜劣,...

人生一半一半,要懂得包容不完美

很多人都会要求完美,凡事要求完美固然很好,表示精益...

拥有什么,就会牵挂什么

有情被执著所缚,拥有什么,就会牵挂什么。若是拥有财...

放下我执偏爱 永离苦恼束缚

佛住世弘法时,有一位住在弥?罗国中的婆罗门妇女名叫...

亲友和怨敌都是无常变迁的

今生今世,亲怨也是无常的。今天不共戴天的仇人,明天...

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从前有一个叫化每天出门乞讨他很想过正常人的生活,于...

决欲年内往生,此见不可执著

接手书,所言决欲年内往生,此见不可执著。执则成病,...

不仅要将心打开,还要请佛住心

修行,就是要将心打开。如果背诵了很多佛经,知道了很...

消灾和延生的原理是什么

消灾延生的原理,在于忏悔及发愿。应该接受的果报,必...

圣严法师《个人业报个人消》

常常想,现在这个社会真是不可思议,什么事都讲究快速...

念佛与持咒有何不同

念佛与持咒,本来源于修定的方法之一,然在净土教法及...

圣严法师:身心自在

诸位台大医院的工作人员,今天我要讲的主题是「身心自...

念佛工夫,只贵真实信心

示法源 念佛工夫,只贵真实信心。第一要信我是未成之佛...

生活中的因果:刻薄成家,败如山倒

我婆舅是徐州人,今年64岁了,有一子两女。他曾经是我...

人生修养的四大选择

佛法住世二千五百年就说了四件事:你要信仰佛法僧三宝...

姐姐虔诵观音圣号,度弟弟过生死劫难

二?一八年七月二十日晚九点半,弟媳来电急告弟弟突然...

圣严法师《在家信徒的处世原则》

作为在家的佛弟子,除了五戒之外,对于子女,应当善尽...

广钦老和尚传奇一生

一代大德上广下钦老和尚,大家赞誉他是佛教界的国宝,...

大乘佛法为何是升恩斗怨的解药

问: 为什么说大乘佛法是升恩斗怨的解药? 明贤法师答...

现代人的心灵荒芜

自有历史记载以来,人类一直为追寻美好、幸福生活而不...

在家居士定课,单一点为好

问: 《无量寿经》最后有说娑婆世界天人往生的人数,请...

什么样的欲望让人类吃死尸

有人曾说:如果屠宰场的墙是用玻璃作成,那么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