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吃素与持斋

2011/05/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所谓‘吃素’,乃指不吃荤(五辛)腥(动物肉)之食物。五辛是包括五种带有辛味之蔬菜,即大蒜、慈葱、兰葱、韭菜、兴渠,因五辛含有刺激性,熟吃使人淫火焚身,生啖令人增长嗔恚,学佛人有了欲念与嗔恚,便会蒙蔽智慧,增长愚痴,妄动无明,造诸恶业。

食众生肉(动物肉),则有欠慈悲心,又增加血管内胆固醇,影响健康,故学佛人主张‘吃素’。

所谓‘持斋’,乃指过午不食(过了中午不再吃东西,只喝白开水)。 盖起因于释迦牟尼佛在世时,曾因有位弟子傍晚托钵,吓坏一位孕妇导致流产,又因若一天两次托钵,减少弟子学佛修道之时间,从此戒律规定过午不食,但不一定吃素,即‘持斋’是也。

兹将‘吃素’与‘持斋’,就佛法观点分述其真谛如下:

(一)吃素之本意乃佛教徒为培养‘慈悲心’,由梁武帝依《楞伽经》开示,下令全国‘出家众’不能吃众生肉而流传下来,故全世界之‘出家众’,只有中国才遵守此规定,不过依医学保健观点,吃素是很好的,值得鼓吹。

(二)持斋之本意乃出家众为减少对施主之干扰(乞食制度),以及增加学佛修道之时间,由世尊亲自制定过午不食(持斋)之戒律,不过依医学保健观点,‘断食疗法(类似过午不食,减少肠胃之负担)’有助于健康与对某些疾病之治疗,持斋是很好的,亦值得推行。

目前佛教徒有持‘六斋日(即农历每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持八斋戒)’、

‘十斋日(即农历每月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日、二十四日、二十八日、二十九日、三十日持八斋戒)’或‘一日一夜八关斋戒’者,但俗称‘吃早斋’或‘吃初一十五斋’,并非‘持斋’而只是‘吃素’,是一般人对‘持斋’之误解。

(三)其实有心学佛修道者,如果环境不允许,亦可吃‘五净肉(即不见杀、不闻杀声、不为己杀、自死、鸟残)’,如此,不但可以受持‘三皈五戒’,甚至于亦可受持‘在家菩萨戒(只有《梵网经》之‘十重四十八轻’,才有【食众生肉戒】,此为‘出家众’之戒律,其他‘在家众’之戒律并无此规范)’。

(四)如今日本、韩国等大乘国家,以及中南半岛(越、泰、缅)等小乘国家,都没有‘吃素’;当年释迦牟尼佛时代,弟子亦坚守‘托钵’戒律,施主供养什么,他们就吃什么,都慈悲为怀,决定不会刁难施主一定要供养素食,也都有‘明心见性’者,或证‘阿罗汉果’者不计其数,可见学佛修道者不一定要‘吃素’,才能有所成就。

(五)素食是修行之一部份,而非全部;修行是全方位的,虽然包括吃素,以培养‘慈悲心’,但是仍应坚守‘其他戒律’,修行‘三十七道品’、‘四谛法’、‘十二因缘法’与‘六波罗蜜’,才能了脱生死,超出三界,否则‘吃素不懂理,如羊吃草皮’是也。

(七)不是‘吃素’就有多大功德,绝非外道所说‘可以天堂挂号,地狱去名’,只是修行‘慈悲心’之一环而已,如果只有吃素而不持戒,常作‘杀盗淫妄酒’之身口意三业,则将不如其他国家(包括大小乘)之学佛修道者,能够‘明心见性’‘了脱生死’,是不言可谕。

(八)不要因环境不允许吃素(如家人、事业、应酬)而不敢学佛修道,不敢受持‘三皈五戒’,甚至于‘在家菩萨戒’,将遗憾终身。何以故?盖‘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况且受持‘菩萨戒’有八大殊胜,即 (1)趣道场殊胜; (2)发心殊胜; (3)福田殊胜; (4)功德殊胜; (5)灭罪殊胜; (6)受胎殊胜; (7)神通殊胜; (8)果报殊胜。 由此观之,‘吃素’与‘持斋’是有相当大之不同,学佛修道者能‘持斋(不一定要素食)’比‘吃素’来得符合佛陀之戒律,所以如果不能受持‘六斋日’或‘十斋日’,而有机会受持一日一夜之‘八关斋戒’,应尽量去参加受持,其功德将非常殊胜;若机缘成熟更应受持‘五戒’‘在家菩萨戒’,对于道行之提升,功德之积累,将不可思议。

总而言之,虽然《楞严经》有开示,‘吃众生肉’者会与众生结恶缘,将堕落‘神道’,而无法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然而在末法时期之五浊恶世‘娑婆世界’,障道因缘甚多,若想今生‘明心见性’或‘即身成佛(如今只有弥勒菩萨被授记为后补第五尊佛)’,除非菩萨摩诃萨‘倒驾慈航’,否则对泛泛之辈的我们来讲,将是‘天方夜谭’,倒不如选择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之‘念佛法门’修行,先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净土五经一论并无明示【食五净肉】者,不能往生)’,俟证得‘八地(不动地)’以上菩萨摩诃萨果位后,效法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之‘倒驾慈航’,来普渡娑婆世界之家亲眷属与一切有情众生(谁说往生‘西方净土’者,无大志气、无大慈悲呢),届时将有足够智慧,真正做到‘悲智双运’,圆满福慧,成就‘无上佛道’。

愿与诸仁者共勉之!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保护自命之第一良方

天地之间,凡有血气者,莫不自爱身命,是故世间有种种...

黄豆的十种保健功效

黄豆享有豆中之王的美称,每天吃点黄豆、豆制品或喝杯...

必须警惕恶行损耗我们的福德资粮

如果钱财的来源不清净,即使暂时收入很不错,但最终不...

为什么要戒杀

为什么戒杀一切皆惧死,莫不畏杖痛 世间一切,没有比...

素食已成了世界的流行趋势

现在世界各国的素食馆都像雨后春笋般林立,欧美先进国...

是什么样的力量让轮回相续

我们看总结。是什么样的力量让整个轮回会相续呢? 汝负...

畜生是有灵性的

有朋友问:为什么信佛的人要持素?我所信奉的宗教认为...

海涛法师《受持斋戒应有的认知》

受八关斋戒最主要的意义是希望改变我们的生活,一切众...

如何面对这个不完美的世界

网友:师父您好!我是一名高三学生,有时候心情会很低...

短短的六个字,把修行的方法都告诉我们

二佛神咒里面有勤转念,证菩提这两句话。虽然只是短短...

退步原来是向前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凉方为道,退...

母亲的形象影响着孩子的未来

一个家庭,哪怕穷的家徒四壁,只要有一个善良、节俭、乐...

宽容,是为自己创造机会

春秋时期,楚王请了很多臣子们来喝酒吃饭,席间歌舞妙...

僧团的六和敬是哪六和

僧,梵语叫僧伽,简称为僧。僧是一个复合的概念,单个...

星云大师:励志名言名句

1.做万种事,可结万人缘;利万种人,能修万种行。 2...

把心用灵就神了

其实这个《净行品》最注重的就是善用其心四个字,它是...

佛号在心中是不可取代的

在《净土圣贤录》里面讲到一个公案: 宋朝有一个人叫...

心若无尘

心若无尘,人的气质和品位便得以提升,生命便蕴涵着高...

圣严法师《快乐由自己决定》

开朗才会快乐 人经常生活在不安定的心态及环境中,因...

不多游化之人有五种功德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为比丘们开...

如何看待现代人的健康

问: 您在各地演讲时,经常谈及身心健康、幸福等问题...

僧人的生活——闻钟而起,闻鼓而眠

世人多羡慕僧人,就连宋朝的仁宗皇帝也说:若得为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