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看尽人间兴废,不曾富贵不曾穷

2011/08/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中国有句俗话叫“知足常乐”;“家财万贯,一日不过三餐;广厦万间,夜眠不过三尺。”孟子亦云“养心莫善于寡欲”。苏格拉底更说“我们需要的越少,我们越近似神。”每个人都知道生活只要一简单就快乐,但快乐的人总是寥寥无几。现实生活中,谁又能抵得过物欲和利欲风暴的冲击?

如今的世界是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充斥着太多的浮躁与喧嚣。对名利、金钱、地位的无止追求,对物质和精神享受的无限依赖,对感官和精神刺激的放纵。或争名于朝,或争利于市,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见利忘义者有之、利欲熏心者有之,在无尽的占有和谋取和获得中也给自己招来无尽的烦恼,变得疲惫不堪。

很多时候,人们为了不同的利益,受制于名缰利锁的束缚,屈从世俗,俯仰权势,丧失了本真的自我,如木偶一般,身不由己地在自愿或不自愿,自觉或不自觉的表演着。看似热闹,实则与人生追求快乐幸福的目标背道而驰。

有人说世界上能真正体会生活之美好的人只有两种:孩子和看透世事的老者。孩提时代天真快乐是因为他们想得简单,老年人宁静安祥是因为他们站在人生的另一头参透了生活的真谛。

面对繁华浮躁,面对纷扰诱惑,我们常常被矛盾迷蒙双眼,被冲动搅乱了理智,只有人经历多了,在历经沧桑后,看过了繁华才发现自己心灵的归宿,才发现最朴实的最简单的,才是最美好的生活。

人只具有了淡泊之心,想法简单了,淡定了才不会为尘俗所迷,为物欲所困,为诱惑所动。生活需要拥有一份恬淡平和的心情,一颗自由的心,一份简单细致的人生态度,用最自由的状态去演绎生命的真谛。

生活需要磨练,人生更需要洞悟。芝兰生于幽谷,不因无人问津而不劳,梅花开于墙隅,不因阳光不照而不香,流水绕石而过,不因山石之阻而纷争,这是一种淡定的宁静;高山无语,深水无波更是绚烂至极归于素净质朴,宁静深沉的境界。真实的淡泊是对自己人格与情的冶炼,是在纷扰的尘世中物我两忘,是一种内心的祥和,也是一种深入的淡定,它是对人生的深层领悟,是人生境界的极至。生命仅是个过程,一个转眼瞬即逝的过程,短暂的如苍穹中的一个飞快的流星,曾经,不管你握得有多紧,最终都会失去。生活的真正意义就在于好好珍惜曾经和正在拥有的,努力创造和追求即将拥有的。

至简至淡是一种大辩若讷的成熟,是一种超脱无我的禅心,它不是简单的无为无欲,更不是甘于平庸,不思进取,它是对物欲事理的一种适度取舍。面对红尘喧嚣,面对繁华诱惑,用一份平静与从容来面对生活,得之淡然,失之坦然。在人生旅途上,少一份圆滑世故,便多一份清纯典雅;少一份对功名利禄的执著,便多一份坦然自在。

我们选择不了生命,但我们可以选择走过的方式,在喧嚣中,独守一片平淡,在繁华中,坚持一份简单,不为眼前功名利禄而劳神,不惊荣辱,不计较得失,宁静从容,我们就会活的轻松,活的充盈,活的有滋有味。

“看尽人间兴废,不曾富贵不曾穷”!这是陆游对人生态度,表现了一种超脱与豁达,人生本来就是一次时光的旅程,只有月白风清的淡定,才有了人淡如菊的从容,也才能欣赏到生命过程中至善至美的风景。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对世界末日的看法

世界末日这个名词,是其它教派所高倡出来的,不过,这...

什么是佛法当中的真富贵

问: 什么是佛法当中的真富贵?它的含义是什么? 惟觉...

老病死苦常随逐

过去,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一天,波斯匿王在...

珍惜这一生,让善根在这里增

大磬响起,开悟在即。看我们当下能不能息灭妄想分别之...

世间无常,国土危脆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第一觉悟:...

把握当下,珍视生命

上海市外滩于新年之际发生的踩踏事件震惊了全国,36条...

圣严法师:随时要有面对无常的心里准备

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有面对无常的心理准备,走完第一...

密勒日巴之歌

年轻像夏日之花朵,很快就凋谢了。 老年如火势蔓延至...

楞严经里是如何对治妄想的

《楞严经》它不对治妄想,它认为对治妄想产生一种对立...

因家庭不如意而想出家可以吗

家,其实就是道场;家,也是真正好用功的地方。可是很...

【推荐】与这件事相比,其他都只是「鸡毛蒜皮」

拿破仑在一场战斗中与部下失散,生命遭遇危险之际,一...

现今流行神通度人,是否符合正法

问: 现在社会上有人流行用神通度人,这种做法符合正...

失眠的食疗法

失眠的人,睡不着觉是个好麻烦的事情。失眠往往是有几...

凤凰卫视总裁刘长乐的佛商之道

很难知道他怎样与佛结缘,始于何时何因。但早在1991年...

处世要有因果观念

有位年轻人热衷于事业,一心想发大财,每天早上他都会...

7种美颜的食物

饮食养生是养生的一个重要的养生方法,这就是食补,在...

在业障重的时候,应先读诵大乘经典

用我们的心修行,一心。我们无论念哪部经,都告诉你一...

你想留什么在人间呢

在佛教里,对于死亡的看法,认为人是死不了的,人生是...

品古人六戒,修宠辱不惊

1、大乐易失察 跟大喜易失言有近似之处,有个成语叫得...

地狱众生尚能拯救,何况人道众生

阿弥陀佛的大愿是他因地发的,大力是他果地上的展示。...

为什么这么用功还会生病

有病,你怎么样对待病?当然我们要看、要治、要吃药。...

护心勿起瞋

佛陀住世时,众僧日中一食,托钵化缘毕,或在山林间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