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人生要有的14颗心

2011/09/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报恩的心

对你有恩的人,不能忘恩负义,要知恩图报。我们对一切众生都要有报恩的心,有些众生今世对你没有什么恩,但前世对你一定有恩,因为一切众生都曾经当过你的父母,所以一切众生都对我们有恩,哪怕是曾经伤害过我们的人,想想他们也曾经有恩于我们,所以不要计较,放下仇恨,要感恩,要报恩。

恭敬的心

对父母、师长、前辈都要孝顺和恭敬的心。另外,比你年纪大的,学问高的,对人类和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有善心的人都要起恭敬心。恭敬心没有亲疏的分别,对所有的人都要恭敬,你恭敬他人,他人也会恭敬你的,所以恭敬心是增加自己福报的殊胜法。

尊重的心

首先要尊重自己,然后尊重家人,最后尊重别人等所有的人,经常面带微笑,说话客气,拥有相互尊重的心。对仇人也要尊重,尊重他的善意,尊重他的学问,尊重他的行为,尊重他的证见等。对动物要尊重,尊重它的生命,尊重它的能力,尊重它的忠诚心。

无执著的心

人间苦海的源泉是烦恼,烦恼的根源是执着,执着的来源是我执,我执的源头是无明。有“我”的思想,一定会有我执和自私自利的心,自私心带来你和我的分别,有了分别心一定会有贪心和嗔恨心等烦恼。若你没有我执,了知无我,你就不会有烦恼,没有烦恼就不会有痛苦。

无求的心

没有智慧的人贪心和欲望比较多,所以没有快乐。你贪求和执取的事越来越多,由此带来的苦恼也越来越多。真正有智慧的人是无欲无求,无贪心,所以轻松快乐。

知足的心

你有了满足的心,才会有知足的心。我们每个人都要有知足的心,或许你的生活贫困,生存环境恶劣,也或许你的生活富裕,环境优美,都要有知足的心,因为相比那些意外死亡的人,我们还活着,就是福气,就要知足,有了知足的心才会有快乐,俗话说得好:“知足常乐”,佛经云:“知足人是圣贤”。所以人人都要知足,知足是福报,我们要珍惜福报;知足是快乐,我们要珍惜快乐。

谦虚的心

俗话:“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在人生中最大的失败是骄傲及狂妄自大。藏族有个俗话:“傲慢石头凸之上,不留智者功德水”,狂妄自大的人永远看不到别人的优点和学不到前辈圣贤智者的道德,就像凸起的石头上,放多少水也没有用。所以我们做任何事都要谦虚,不要自大。藏族还有个俗话:“谦虚石头凹之上,不漏智者功德水”,谦虚就像有凹下去的石头,上面放水不会漏到地上。只有谦虚的人才能学到圣贤智者的智慧和道德。

忍辱的心

忍辱的心就是能接受别人的侮辱和批评的心态,我们在生活中要能够接受别人的批评和指责,能接受别人指责的人,才有机会改正缺点,一个能忍辱的人,难忍能忍,难为能为,就是最有智慧的人。

忏悔的心

若你做错事,首先要认错,然后忏悔,忏悔后不可再犯同样的罪。每天做好事多一点,坏事少一点,时时有忏悔心,你的善念越来越增加,恶念越来越减少,你的福报就跑过来,灾祸就离开你。若你做错事不忏悔的话,你的恶业会越来越增加,善念越来越减少,你的灾祸会慢慢降临,福报也悄悄离开了你。

行善的心

我们首先认识善和恶的区别,直接和间接对众生有利益和快乐的事叫做“善”,直接和间接对众生有伤害和痛苦的事叫做“恶”。我们随时要用无条件的爱心、博大的慈心、无自私的善念去帮助别人,关心别人,拥护别人,记得要做好事不能有“为我”的自私思想和行为。“为他”快乐行善是真正的好事。

精进的心

人生最大的悲哀是自暴自弃。我们做任何事必需要有精进心,若你没有精进的心,再好的机会,一样会溜走,所以有智慧者会以精进的心,善加把握因缘不懈怠。

博爱的心

对一切众生要有博爱的心,博爱的心就是菩萨心,放下自私和自爱的心,重视别人,热爱别人、慈爱别人,为别人可以失去生命的爱就是博大的爱。

爱惜自己的心

你不要把所有的快乐与幸福,托付在一个人身上,假如你这样下去自己会变得无依无靠,对方也觉得你是个负担。一辈子爱一个人,可以的,但没有人,愿意背着一个担子,走一辈子的路。爱别人之前,你要先学会爱自己。怎样爱自己?珍惜自己的生命,尊重自己的道德,保护自己的身体,珍爱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人生目标,有自己的爱好。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不要勉强自己,不要伤害自己的心。

自信的心

人生中没有永远的伤痛,再深的痛,伤口慢慢总会痊愈;人生中没有过不去的坎,你不可以坐在坎边等它消失,或者自己死亡,你只能想办法穿过它;人生中没有永远的十全十美,总有一天会结束的。你有了信念自己的心,就有了坚强,就会有创造奇迹。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济群法师:在浮躁时代中寻找调心之道

很多人都在说,今天是一个浮躁的时代。这种浮躁表现在...

幸与不幸,完全由自己而定

佛陀在世时,波斯匿王来到佛陀讲经说法的祇树给孤独园...

人身暇满难得,空耗非常可惜

如理如实地了知、观察暇满自性至关重要。然而,现在很...

诸苦根源,皆在于贪

佛说,人生诸苦的根源,皆在于人的贪心。 《佛遗教经》...

小事做不来,大事难成就

俗语说:小事做不来,大事难成就。此是从小事上可反映...

佛说菩萨修行四法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

功到自然就成

不说一般的人,就说菩萨的愿力,我讲个故事。印度的无...

以敞开的心胸圆满福慧资粮

现在很多人一听说供曼茶罗好,能积累福报,积累资粮,...

【推荐】临终时会有两种力量浮出水面

净土宗念佛法门最重要的特色,是一个本尊相应的法门,...

心量大能量就大

在心量和能量之间,心量是基础。你有这么大的心量,才...

不是佛号有问题,而是你的心有问题

净土宗的修学是本尊相应的法门,就是说,我们临命终是...

诸经释忍辱

《六度摄论释》云:能灭尽忿怒怨仇,及善使自他安隐。...

生活禅与禅生活

今天简单地和大家讲一讲生活禅和禅生活。这是个老题目...

留心身边那些健康事

1.早上醒来先喝一杯温水,清肠胃,稀释血液,排毒,预...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真的具足了信愿

问: 弟子听您讲经已经几年的时间了,在您的教导中越...

定业可免还是不可免

问: 师父,我见佛经上有说定业不可免,为何又要说灭...

净慧法师《三皈五戒开示》

按照这次活动的安排,今天下午是传授三皈依和五戒。这...

【推荐】慧律法师《入佛正见》

大众一起至诚恳切,向师父拜年。向师父顶礼三拜,一拜...

善用人生四大法宝

每个年龄段的人,都有四大法宝,故四大法宝适用于任何...

【推荐】放生要念什么佛号

问: 放生要念什么佛号? 海涛法师答: 放生除了念七...

首愚法师关于修行的开示

一、持咒 修行路上要找到跟自己相应的法门很不容易,...

山鼠与狸猫

佛陀住世时,带领为数众多的比丘共同学法修行。某天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