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做完和做好是两回事

学诚法师  2012/01/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各位同修、各位同学:修行、学习、做事、吃饭,都要生处能熟,熟处能生。生处能熟,白米煮成熟饭。所谓“熟处能生”,熟能生巧。就是说,你煮饭,饭煮熟了,不等于你饭就能煮好了。做事,事做完了,不等于事就做好了。说话,你话说完了,不等于话就说好了。吃饭,你饭吃完了,不等于说你饭就吃好了。上殿,殿上完了,不等于说你殿上好了。这个好跟完是两回事情。完只是任务完成,好就是圆满。我们常常讲功德圆满。什么样子生处能熟?你煮饭烧火的时候,火烧大了不行,火烧小了也不行,菜烧焦了,或者菜煮不熟,它需要一定的火候,需要一定的时间。

菜煮的太熟,饭煮的太烂它也很难吃。你煮的不熟,它也难吃。要煮的刚刚好,吃起来才可口。放的调料也是如此,油、盐、酱油,各种调料,你放得适当才好吃,放得不适当,也一样难吃。什么菜放什么调料,都是有讲究。生处能熟也就是说,你不懂得炒这个菜,要去看菜谱,要去请教厨师,同行之间要互相研究,慢慢菜就会炒,越炒越好,就是熟处能生巧,最后他就能得心应手。一个好的厨师知道什么菜怎么配料,怎么样做好,会非常清楚。但是熟能生巧,他也是用心了,不用心,一样也是做不好。就跟这个做录像一样,十分钟的拍摄,同学昨天晚上就开始调试,刚才又在调试,我们主观认为没有什么问题,客观条件是不听我们的,你肯定要提早去做准备,否则的话,这个机器,有时也会有故障,也很难保证。要先做好。

我们常常会觉得,这件事情我会了,我做过了,我做过多少遍了,怎么会有问题?最后自己做不好。做不好的话,你就会怪别人不配合,又怪条件怎么不具足,又怪什么原因。如果我们事先把这些因素考虑进去,去做了,就不会造成这个事情不会成功,不会圆满。所以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生处能熟。哪怕你做过一百遍,一千遍,都要把它当成第一次做事情一样,才能够生巧,否则就是不用心。我们说话也是一样,可能到什么地方去参访善知识。善知识跟我们说了几句话,我们听着非常受用。

你在庙里面同样一句话可能听了一百遍一千遍都不受用。为什么如此呢,就是说我们去参访一位善知识的时候,因为是生处嘛,很希求,很在意,你就容易接受,有希求心,听着就很相应。我们平时天天听,听久了,熟处不能生,熟处不能巧,就完了,天天学疲了,就学不下去,就学不好。听话如此,要很专注的听别人在说什么,不是说我们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我们这个心就会很成问题。与人相处也是如此,刚开始班里的同学大家不熟悉,因为不熟悉,说话做事很陌生,或者说不习惯,大家刚刚开始相处。一天又一天,一个月又一个月,一年又一年,大家相处久了,熟了,熟了也就无所谓,你也不过如此,他也不过如此,大家都差不多,都不怎么样。就是一旦熟了,对同行善友,常常观过,观过毛病很大,人仰视和俯视是不一样的,仰视就是我们人向上看,俯视是向下看,向下看不知不觉就会觉得我们要比别人高一等,仰视就是说,有的时候,对佛法僧三宝的希求的心,努力追求进步的心,这是我们学佛法的最基本的心态,我们常常会把佛菩萨认为说在他方世界,是我们看不到的地方,所以我们对着他方世界看不到佛菩萨产生向上仰望的心,实际上对日常生活当中具体的人或事,我们的心态,我们的眼光是往下看的,每个人的心态往下看,每个人的眼光往下看,无形当中每个人就生活在空中,生活在不是一个具体的现实生活当中,自然而然人就很难相处,这就是我们的问题,然后,你熟处不能生,生处不能熟,不能生巧,善友相处就会有障碍,就会觉得好像很熟悉,但好像又越来越陌生 。

这是一个什么心态呢,简单说,处在一种半生不熟的心态,刚刚开始没有进入佛门,对佛法对寺庙不了解,寺庙好,出家人生活好,慢慢熟了,不用心了,没有希求心了,不能生巧,就是说每天不能很好的发心,每天不能很好的去用功,熟了,不能巧,你现在负责典座,负责大寮,饭把它煮熟就可以,那么这种心态持续等流,慢慢慢慢,这种心态对待任何人,越来越麻木,内心越来越难以认清自己,内心就越来越无耐,越来越难以超越自我,所以说,如果对佛法没有体会的话,在日常生活当中,越是身边的人,越是观过,很远的人,跟自己没有关系的人,不是同一个部门,不是同一个组别的人,关系反而很好,或者同人关系不好,他不去找熟人,是去找生人,这个就有毛病,用功出了问题,为什么他会不断去找生人,就是比这个新人高,就是我刚才谈到了,俯视的心理,希望给别人讲,希望给别人开导,修行,不是做出来给人看的,是发自内心的,所以修行是修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修行人要远离六种颠倒

【地藏,是南阎浮提众生,志性无定,习恶者多。 纵发善...

上班族修行受用的方法

佛法修行有动有静,动静皆可以修行,上班、下班也能用...

海涛法师《逆境有助於修行》

1.如果面对逆境的时候仍能保持平衡、欢喜的心,是防卫...

达真堪布:精进是迫切,而不是勉强

有的人逃避心特别强,一讲轮回的过患,讲地狱、饿鬼、...

星云大师《福报与福气》

福报,这是人人所希求的!人的身体胖了,就说「你发福...

星云大师《生活与修持》

诸山长老、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今天,是我们在...

在家如何修行

我从前做船生意,对船很有缘分,因此对《金刚经》中佛...

星云大师《做个大丈夫》

在现在的社会中,大丈夫已不再是男人的专利了。现在有...

真的爱自己,就千万不要造恶业

不管你是否承认因果,它的存在都真实不虚,大家万万不...

菩萨戒为何要禁止蓄养动物

畜生道,人类为了要得到它的肉,为了吃它的肉,往往就...

女人7种补气血美容的食物

气血充盈,面若桃花。气血对于女人来讲十分重要,因为...

世间好人坏人亦无常

从世间方面而言:能言善辩、知识渊博、智勇双全之人,...

圣严法师《人间净土是可以实现的》

人间净土这个名词,是今日佛教界都在提倡的观念。究竟...

是珍珠终归会发光

有一个自认为在学修方面都是全才的小和尚,到各地寺院...

掌握时间命运的主动权

李未是一位成功的职场人士。当他的老同学还在为饭碗苦...

六部位出汗预示着疾病

暑伏侵袭,出汗成了一件让人心烦的事。虽说请人吃饭,...

伸出援助的手

人这一辈子,离不开的东西太多。阳光、雨露和空气是大...

迷恋五欲失福报

有一青年叫林铁双,仗着叔父为官之势,挣了不少钱。一...

星云大师《钱用了才是自己的》

一九五二年起,我负责编辑《人生杂志》,前后有六年之...

生死是一念妄心捏造出来的

如劳目睛,则有狂华。 讲出一个譬喻说,为什么有些人在...

宏海法师:灵光寺舍利塔开示

佛舍利的缘起(上) 好,阿弥陀佛,各位我们现在,在...

谈「苦」

许多人不了解佛教,认为佛教太重言苦,把人生说得苦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