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统计:本站共有230个主题分类,269个待审站点,共收录3730个站点 ]当前位置:中国校园网 » 最近更新 订阅RssFeed
  • 榆林职业技术学院

    榆林职业技术学院

    榆林职业技术学院神木校区--职业技术教育,是神木县近年来培养实用技术人才,促进社会就业,推动人口结构和产业结构优化的重大战略。目前,神木职业教育学生总数达9200人,职业教育教职工660人。位居西北地区县级首位。全县普职比为1:1,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率达96%。 榆林职业技术学院神木校区位于神木新村,为西北地区首家县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是省政府批准成立、教育部备案、省教育厅主管的全日制公办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院始建于2007年,以神木国家示范职业教育中心为基础,进一步扩大教学规模。学院目前占地1028亩,总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分为教学办公区、文化中心区、生活服务区、实验实训区和体育运动区等五大功能区。学院已建成12万平方米,在建10万平方米,累计完成投资约14亿元。预计2015年完成全部工程后,可容纳学生10000名、外来培训人员1000名。 学院以服务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为基本定位,以构建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中高职一体化的大职教体系为目标。主要开设煤矿开采技术、矿山机电、矿井通风与安全、应用化工技术、化工设备维修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厂热能动力装置、矿山测量等专业,组建了教授引领的电气、机械、应用化工、语言应用、CM、综合六大教学团队,建立了国家级职业技能鉴定站。学院从2010年秋开始高职招生,现有教职工140余人,在校生800余名,校区另有中等职教学生3200名。 学院与德国汉堡应用科技大学、德国尤里斯·里博职业学院达成了“双方互派教师进行访学或授课,互派学生进行学历和非学历进修、实习实训”等合作意向。神华神东电力公司培训部进驻我院,为双方开展深层次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2011年,成立了由县政府牵头的“神木能源化工职业教育集团”,实现了职教资源的优化配置。 依托神木县及周边府谷县、内蒙古鄂尔多斯、山西省星罗棋布的中、省国家级工业园区、大型民营企业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的强大经济优势,学院为广大学生提供了得天独厚、无与伦比的就业优势。学院2013届毕业生现已顺利毕业,部分学生实现优质就业。2014届学生全面进入企业顶岗实习阶段。目前,中国百强企业——内蒙古庆华集团、神木鑫义化工有限公司、府谷昊天集团、府谷万源集团等大型企业均与我校建立了良好的实习就业关系,学院毕业的大学生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用工的需求。 一个地区发达的经济才能为大学生提供广阔的就业平台,提供优质的就业机会。选择榆林职业技术学院神木校区,圆你大学梦,圆你技能梦,圆你优质就业梦,实现每一位考生的理想和价值。

    http://www.ylsmvtc.com - 2014-09-17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联合社会力量以新机制、新模式于2004年创办的全日制本科院校。 学院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西安,位于南二环东端,西安高新技术东开发区幸福林带南段,南眺驰名中外的唐代大雁塔,北临举世闻名的明代长安城墙,东依景色怡人的浐灞生态园。学院占地面积六百余亩,距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雁塔校区三公里,交通便利,环境优雅、风格别具。学院建有高标准的教学楼、公寓楼、图书馆、餐饮服务中心、大学生活动中心、计算中心、室内外运动场、多媒体教室及实训基地。其中,各类实验室拥有仪器近1800套,可独立完成80余种基础实验和相关专业实验;万兆带宽专用光纤直通母体学校,共享教育资源,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了强有力的硬件支撑。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是一所以土木建筑类学科为特色,以工程技术、经济管理类学科为主体,兼有艺术等学科的教学型本科院校。学院设有建筑与艺术、土木工程、环境工程、信息与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材料与矿资工程、经济贸易、冶金工程等8个系,37个本科专业,8个职能部门。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11000余人,教职工960人,其中专职教师近700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60%。学院积极推进学科建设,面向社会需要开展科研工作,现有省级重点精品课程1门,省部级科研21项,省级教改课题12项,主(副)编教材16本,出版学术专著15部,省级以上科研获奖22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自成立以来,秉承“以生为本、和谐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坚持“高起点、严要求、懂理论、强实践”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精心打造 “华清大讲堂”等综合素质教育平台,不断创新、精勤育人。华清学子在各级各类竞赛中,累计获得国际竞赛大奖6项,全国竞赛大奖7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省级竞赛大奖400余项。2010年,学院舞蹈学专业学生表演的群舞《胡杨》取得了全国顶级专业舞蹈赛事——中国舞蹈荷花奖大赛“十佳作品奖”,这也是陕西省自全国舞蹈“荷花奖”设立以来所取得的最高荣誉;2012届建筑学专业学生在2011西安世园会展园方案设计竞赛中荣获杰出奖,是全球共八名获奖者中唯一的大学生团队;2011年,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被微软公司评为“全球最有价值的工程师”,自上世纪90年代迄今,全球仅有3000余人获此殊荣;2012年,摄影专业学生拍摄的纪录片《造云的山》在第18届上海“白玉兰”电视节上荣获“最佳导演”、“最佳摄影”两项大奖,同年在德国荣获第55届莱比锡纪录片电影节评委会大奖,是中国首位获得该国际奖项的在校大学生;2013年12月,自动化专业学生在第五届“亚龙杯”全国大学生智能建筑工程实践技能竞赛中荣获一等奖,该竞赛是由住建部高等学校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主办的唯一全国性赛事。近年来,学生一次性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考研上线率保持在17%左右,毕业生在社会各界享有良好的声誉。 学院不断拓展境外合作交流的深度与广度,先后与美国圣马丁大学、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美国爱达荷大学、台湾朝阳科技大学、台湾世新大学、台湾南开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校建立合作平台,深入开展联合培养、学术交流、短期研修、暑期夏令营等多种项目,先后选派百余名师生出国、出境进修,借鉴先进办学经验,拓宽师生国际视野。 2012年,学院成为同类院校中首批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陕西省学位委员会有关文件精神,学生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经考核合格,颁发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授予学士学位证书。 学院面向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自2013年起,学院全部专业在陕西省升入二批本科招生,也是陕西省当年同类院校中唯一一所二本招生院校。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院将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为把学院建设成为结构合理、质量稳定、特色鲜明的高等院校而奋斗。

    http://www.xauat-hqc.com - 2014-09-17
  • 西京学院

    西京学院

    西京学院是具有研究生教育资格的普通高校。学校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西部大学城内,总占地面积1391亩,校舍建筑面积近61万平方米。学校以创办“有使命,有远见,有智慧”的大学为己任,现设有机械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控制工程学院、会计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管理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系、外语系、新闻传媒系、经济贸易系、应用理学系、机电技术系、建筑技术系、应用会计系、管理技术系、商贸技术系、护理系等17个院系,1个万钧书院和8个社区。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4万余人,开设5个硕士专业,29个本科专业,23个专科专业。学校科学定位发展方向,其办学层次:认真办好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着力办好本科教育,兼顾高等职业教育。学科专业定位:以工学为主,以工科为特色,工、管、文、理、经、法、医等多学科协调发展。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适应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发展目标:把学院建设成为特色突出、优势明显、以工学为主的高水平民办大学。   学校建有集教学科研一体化的数控工程训练中心、建筑工程实训中心、汽车工程实训中心和工程坊(综合实训中心)、现代物流中心、计算机中心等大型实训中心,其中数控工程训练中心是陕西省高等学院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筑工程实训中心是陕西省高职高专重点实验室。书林、书苑两个图书馆藏书共225万册,有各类教学仪器设备1.4亿元。学校设有职业资格鉴定站,为学生提升就业能力提供服务。学校现有教职工1765人,其中博士、硕士783余名,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0%。学校坚持“专家治校,教授治教”的原则,由一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省政府高校咨询委员、陕西省教学名师担任各学科带头人。   学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社会需求结合;以实践能力为重点,第一、第二课堂结合;以德育为首,德与才结合努力培养应用型人才。组建教师发展中心、大学生服务与发展中心和课程建设中心。在教学上,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提出“科学+艺术”的人才培养理念和目标方案,紧紧围绕“艺术熏陶”和“艺术实践”两条主线,积极开展公共艺术教育工作;以“产学合作教学”为主要途径,“校企结合”为主要载体,推行“学以至真、工以致善、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由企业直接参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及教学组织,把企业对人才知识、能力及素质的需求,落实到课程体系的支撑上,贯穿到教学实施的全程塑造中,实现多样性和个性化教学。通过多种途径努力培养,实践能力、职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突出,基础知识扎实、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学校始终坚持“从严治校、从严治教、从严治学、从严治考”的方针,严格执行“学生行为十不准规范”要求,创办各种学报学刊及校园广播电视台,有近百个学生社团,积极组织开展各种文体及学术活动,学习氛围浓郁。   学校重视科研工作,《2012年中国民办本科院校科研竞 争力评价研究报告》和《2013年中国民办本科院校科研竞争力评价研究报告》均显示,学校科研竞争力荣获陕西民办高校第1名,全国第5名。截止2013年底,学校共获得纵向科研项目100项,签订横向合同30多个,合同经费达2500万元;申请专利近60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4项 ,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6项;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000 余篇,三大检索论文150多篇,权威期刊论文20多篇。 2009年任芳博士发表于《光明日报》理论周刊的论文“ 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经济学分析”获得陕西省第九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艺术学院1项国画作品《柳青》获得陕西省委宣传部及文化厅前期经费4 万元资助。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间的教育、科技、文化交流与合作,与韩国培材大学设立韩国语教育中心,建立学分互认关系,学生可以赴韩参加升本学习。并与新加坡、法国、美国、加拿大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多所著名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及合作关系。目前,学校已和新加坡科技电子公司、加拿大汤姆逊大学、美国特洛伊大学、韩国培材大学建立合作关系。现有来自美、澳、加等10多名外教在校任教。海外专家、学者经常来校讲学、交流,先后有100多批海外著名高校、企业及社会团体、个人来校考察访问。   学校积极构建“全员参与就业、全程指导就业、全方位实现就业”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努力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就业服务水平。在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等地建有就业实习基地,积极开展校企联合,以实习带动就业,拓宽就业渠道。近年来,据政府部门统计显示,学校近三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到92%以上。   学校近20年的发展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先后被教育部、人保部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被陕西省委省政府评为“陕西省平安校园”、“陕西省文明校园”;被陕西省委教育工委评为“陕西省教育系统文明校园”;被陕西省教育厅评为“陕西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被陕西省政府授予“陕西省信用体系标兵单位”称号。学校党委被陕西省教育工委评为“陕西省高等学院先进党委”,校团委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由于成绩突出,学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李建国,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正华,原教育部长周济,现任教育部长袁贵仁等领导同志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高度赞扬。其办学事迹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陕西日报》等多家中央、地方媒体报道。新时期,学校正在加快改革和发展的步伐,进一步探索办学特色,加强学科建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突出、优势明显、以工学为主的高水平民办大学而努力奋斗。

    http://www.xijing.com.cn - 2014-09-17
  • 西安音乐学院

    西安音乐学院

    西安音乐学院坐落在世界历史文化名城西安南郊。学院隶属陕西省教育厅,是一所培养音乐艺术专门人才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全国9所独立设置的音乐专业院校之一,也是西北地区唯一一所独立建制的高等音乐学府。 学院创建于1949年。其前身为贺龙元帅担任校长的“西北军政大学艺术学院”,1956年改建为“西安音乐专科学校”,1960年升格为“西安音乐学院”,1980恢复“西安音乐学院”建制。 学院现有艺术学理论和音乐与舞蹈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本科专业,设有音乐教育和现代音乐两个二级学院,音乐学、作曲、声乐、管弦、民乐、钢琴、舞蹈7个系和视唱练耳教研室、基础部、附中、艺术学理论研究室等教学部门,附设的西北民族音乐研究中心为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还有西安音乐学院陕西爱乐乐团、交响乐团、交响管乐团、民族管弦乐团、西安鼓乐艺术团、秦筝艺术团和合唱团等艺术实践团体。现有在校本科生3600人、研究生350人、附中学生400人。学院业余音乐培训中心注册学生4000名,每年为社会业余音乐考级2万人。 建校60余年来,学院已建立起一支实力雄厚的师资和教学管理队伍,积累了相当的教学、科研成果。现有教职工800多人,其中,正高级职称85人、副高级职称196人。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以上学历的比例达60%,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7人,陕西省“百人计划”专家、省级突出贡献专家、教学名师等10人。有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精品资源共享课、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省级教学团队、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研究基地、重点学科、精品课程等40多个;开设了“乐府讲坛”、“博雅论坛”两个开放性学术交流平台;建有两个独具特色的博物馆——西北民族音乐文化展馆和西安鼓乐学术馆。 学院注重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现有在研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30多项,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教学成果一等奖,威尔第国际声乐比赛金奖、中国金唱片奖、梅花奖、CCTV电视歌手大奖赛美声唱法金奖、合唱银奖、CCTV电视舞蹈大奖赛铜奖等;学院众多师生先后获得国际、国内重大音乐奖项900多人次;近五年来,出版学术专著40余部,音乐作品50余套。在2006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优秀。 多年来,学院着力加强音乐文化交流,与欧洲、美洲、亚洲十多所著名的音乐学院和艺术院校建立良好的合作办学关系,承担培养外国留学生工作。 学报《交响》创刊于1982年,是面对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音乐学术季刊,现为“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六版)”入编期刊。 学院先后被评为陕西省“城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民主管理先进单位”、“重点学科建设先进单位”、“依法治校示范校”、“省级文明校园”。

    http://www.xacom.edu.cn - 2014-09-17
  • 榆林学院

    榆林学院

    榆林学院坐落在陕甘宁蒙晋接壤区的国家重要能源化工基地、历史文化名城和现代特色农业基地——陕西省榆林市,是一所以工科为主,工、管、文、理、农、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本科院校。学校创建于1958年,2003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定名为榆林学院。经过50多年的努力,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设施先进、人才荟萃、富有特色、环境优美的现代化高校。 学校始终以服务地方为导向,坚持人才立校,科研强校,特色办学,内涵发展,各项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社会影响力日益增强。学校现占地64万平方米(960亩),校舍建筑面积45.7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8946万元,图书110.2万册,电子图书9011GB。现有化学与化工学院、能源工程学院、管理学院等15个院系(部),45个本科专业,24个专科专业,全日制在校学生13619人,其中本科生11092人。现有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扶持学科2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精品课程6门,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 学校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构建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员工911人,专任教师706人,正高职称67人,副高职称148人,硕士及以上学历426人,其中博士93人。有陕西省先进工作者1人,陕西省“三五人才”入选专家1人,三秦学者2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人,省级中小企业首席工程师2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硕士生导师13人,榆林市拔尖人才12人。 建校以来,学校先后为地方输送了近5万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近三年平均就业率超过90%。毕业学生遍及陕西及周边省区,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一致好评。 学校高度重视科学研究工作,努力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近年来承担国家级、省级、市级各类课题380余项,总经费5000多万元,其中,横向项目21项,经费240余万元。设有生命科学研究中心、能源化工研究中心、榆林经济研究中心、陕北文化研究中心等多个科研机构。同时,还有陕北历史文化博物馆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哲学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6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学校被确定为首批陕西省社科普及基地。近年来获得省厅级科研成果奖励50余项。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和产学研合作,与美国阿肯色州立大学、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台湾淡江大学等18所国(境)外大学签订了校际友好合作协议,与美国瓦尔帕莱索大学合作培养硕士研究生;与西安交通大学等5所高校签署了《对口支援协议》,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石油大学联合培养农业推广硕士和工程硕士;与榆林市、靖边县、神木县、榆阳区政府、陕西延长石油集团、华电榆林天然气化工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等30余个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 学校连续多年被榆林市政府授予“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显著成绩先进单位”,是“陕西能源化工人才培养基地”、陕西省“文明校园”和“平安校园”,被全国绿化委授予“全国绿化先进单位”称号。 学校将始终坚持立足榆林、面向陕西、辐射周边的办学定位,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加大内涵建设力度,进一步提升办学层次和水平,努力将学校建成一所有鲜明地方特色并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高水平应用型榆林大学。

    http://www.yulinu.edu.cn - 2014-09-17
  • 西安财经学院

    西安财经学院

    西安财经学院坐落在古都西安南郊,现有长安、雁塔、翠华东、翠华西4个校区,占地面积110.8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78.91万平方米。 学校有62年的办学历史,其前身可追溯到1952年创建的西北贸易学校。2001年6月,经国家教委批准,陕西经贸学院与西安统计学院合并组建西安财经学院。2010年,陕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统计局签署协议,共建西安财经学院。 建校60多年来,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经济和管理学科为主干,文、法、理、工、艺为支撑,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普通高等学校。学校现有10个二级学院和3个教学部,有4个一级学科,20个二级学科的硕士学位授予点,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4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特色学科;有45个本科专业,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名牌专业。目前,学校有专任教师1056人,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402人;全日制在校生19000余人。 学校始终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显著增强。2007年12月,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取得优秀。 学校十分重视科研工作,拥有7个省部级科研基地和5个校级科研基地。2006-2013年,教师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346项,52项成果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 学校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英国南威尔士大学、德国安哈尔特应用技术大学等国外院校建立了合作办学关系。 学校重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已然形成浓郁的西财特色,2010年学校获得陕西省文明校园称号。 60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育人为本,质量优先,人才强校,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立足陕西、面向西部、服务社会,先后为国家培养了十万余名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目前,全校师生以“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宏伟蓝图为目标,不断强化内涵建设,为把学校建设成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财经大学努力奋斗!

    http://www.xaufe.edu.cn - 2014-09-17
  • 西北大学

    西北大学

    西北大学肇始于1902年的陕西大学堂,1912年始称西北大学,1923年8月改称国立西北大学。1937年抗战爆发后,国立北平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等内迁来陕,组成国立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更名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1939年8月复称国立西北大学。 建国初期,西北大学为中央教育部直属的综合大学,1958年归属陕西省主管,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现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教育部和陕西省共建高校。学校现有太白校区、桃园校区、长安校区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2360余亩。现有22个院(系)和研究生院,83个本科专业。学校现有1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6个专业学位授权点。现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涵盖5个二级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和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拥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5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7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并设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29个部(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现有教职工2500余人,其中中科院院士2人, “长江学者”特聘(讲座)教授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教育部创新团队6个,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国家级和省级有突出贡献专家41人。在校学生23000余人,其中全日制研究生7000余人,外国留学生700余人。 建国以来,学校共为国家培养各类专业人才20余万名,其中的绝大多数已成为所在行业、部门、地区的业务骨干、学术带头人和领导干部。学校被誉为“中华石油英才之母”“经济学家的摇篮”“作家的摇篮”。学校是首批解放军后备军官培养试点院校之一。 学校每年承担国家“973”计划 “863”计划、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百余项。先后获得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一、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长江学者”成就奖一等奖等一系列重大科技奖励。 学校十分重视对外科技文化交流,已与美、英、法、德、日等20余个国家及地区的100余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大英百科全书》曾将西北大学列为世界著名大学之一。

    http://www.nwu.edu.cn - 2014-09-17
  • 陕西经济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经济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经济管理职业技术学院是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由省政府领导的正厅级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与陕西省行政学院为一套机构。院长由省政府秘书长兼任。 学院历史悠久,其前身最早为1949年9月成立的西北党校二部,建校已60余年。学院主要以培养应用型现代经济管理,特别是财经类专门人才为主,面向全国10多个省区招生,现有全日制高职在校生3600人,已累计培养毕业生2万余人。与香港公开大学联办的研究生(MBA)教育在册人数100多人。学院设有基础理论教研部、公共管理系、工商管理系、经济系、财务管理系、计算机应用系、外语教研部、电子设备与信息管理处、图书馆、对外合作办公室、干部教育培训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改革研究所、陕西经济研究所等32个处级建制部门。学院学科涵盖经济管理、工商管理、财务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计算机应用等领域,拥有省级精品课程会计电算化及一批院级精品课程,并有财务管理、物流管理、旅游管理、物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23个专业。学院主办的《学报》面向全国公开发行。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学院已在许多领域培养出自己的学科带头人,建立了一支门类齐全,符合高等教育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430人,其中专职教师170人,副高级职称以上近100人,“双师型”教师71人,并有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聘有一批相对稳定,实践经验丰富、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兼职指导教师。 学院秉持“敬人敬业,求是求新”的校训,坚持“以职业为根本,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树品牌,以创新促发展”的办学理念,设有国家级、校级等多种奖、助学金,并对特困生提供多种助学保障,为学生成才创造有利条件。学院发挥与省行政学院两校一体的优势,大力推行与行业、企业合作,院内学习与社会学习相结合的开放式办学模式,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积极探索“工学交替”、“订单式培养”育人模式,采用课堂教学与职场训练相结合、职业技能培训与职业资格鉴定相结合、课业考核与岗位考核相结合的“三结合”教学方式,建立了24个校外实训基地,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过硬职业技能、较高文化素养和创新精神的职业人才,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一直稳定在85%以上,许多毕业生已成为各级政府、企业的主要领导、部门主管和业务骨干。 学院坐落于13朝古都西安,共有校本部、北校区和南区三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约180亩,校舍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校园内教学楼功能完备,学生公寓温馨舒适。院图书馆馆藏图书近25万册,各种期刊资料1000余种,外文刊物24种。建有设备先进、覆盖全面的校园网络和计算机实验中心、各种专业实验室、多媒体室、电子阅览室、语音室等各种现代化教学设施。校园环境优雅,是一个学习、生活的理想场所。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陕西经济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全体师生正在努力创建省级示范高职院校,致力于把学院建设成“专业特色鲜明,培养模式科学,院企合作紧密,就业前景广阔,社会声誉良好”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基地,为陕西建设西部强省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http://www.sxjgy.com - 2014-09-17
  •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建于1956年,是经陕西省政府和教育部批准备案的公办高等职业院校,2010年被陕西省列为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 学院位于世界四大古都之一西安,设自强、龙首、临潼、港务四个校区,占地面积1060余亩,是陕西省文明校园、平安校园。 学院现设交通运输系、牵引动力系、电子信息系、机电工程系、电气工程系、土木工程系、以及基础部、思政教科部和继续教育学院等6系2部1院,开设29个专业,有省级重点专业9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4个,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1个、专业建设项目1个。学院面向全国31 个省(市、区)招生,全日制在校生12000余人。 学院紧紧依托行业,服务区域经济,经过五十多年的轨道交通行业办学积淀,形成了“办学不脱轨、育人不离道”的特色和“双轨四轮驱动”的专业布局。“双轨”即铁道和城市轨道,“四轮”即以轨道交通专业为基础的四个面向社会的专业群:以铁道机车车辆、电气化铁道技术、铁道交通运营管理、城市轨道交通控制等专业为骨干,面向轨道交通运输行业专业群;以 机电一体化、电气自动化技术等专业为骨干,面向区域装备制造支柱产业的专业群;面向区域经济,以应用电子技术、软件技术专业为骨干的高新技术专业群和以物流管理专业为骨干的现代服务业专业群。 学院现有教职工68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500余人,70%为“双师型”教师,80%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教授、副教授100余人,并从行业企业聘请了具有丰富现场经验的工程技术专家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形成了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结构。目前有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职教名师6人。 学院教育教学设施完备,拥有电子阅览室、多媒体网络教室、多功能报告厅、演播室、校园网络中心、闭路电视教学系统和覆盖全院的千兆以太网校园网络。学院坚持实训基地建设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有设施先进、综合性强的城市轨道、机车车辆和汽车电子等校内实训基地90余个,其中交通运输综合演练场是全国职业院校中最大的铁路综合性模拟演练场,电力机车模拟驾驶实训基地是铁道部电力机车司机培训基地。学院还充分利用行业优势,在西安铁路局、郑州铁路局、西安地铁公司等企业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60多个,充分满足了各个专业实习实训教学需要。 学院率先在陕西省职教院校中推行“多证书”制度,是全国百所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试点院校之一,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定为“全国职业核心能力示范培训试点单位”。学院建立了北大青鸟软件工程师培训基地、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考点、铁路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陕西省职业技能鉴定站,设立了西北工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分院,为学生接受不同层次学习、获得各类技能证书提供了有利条件。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达80%以上。 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高等院校、全国或省内职业院校专业技能大赛等相关赛项,几年来,有几百名学生获得多项省部级及以上奖项,部分学生通过参加竞赛获得了行业颁发的职业技能证书。 学院与国内数十家轨道交通企业联合,牵头组建了西安轨道交通职业教育集团,以专业为纽带,紧密围绕地域主导产业,为区域经济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积极发挥作用。挂牌成为中国地方铁路协会培训基地,服务铁路行业企业。与全国70多家铁路单位及130多家大型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以就业为导向,实行订单培养,形成了校企互动的良好机制,学生订单培养的比例逐年增大。学院积极借鉴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内容和方法,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近年来,接待了德国、美国、日本等多国代表团来校参观考察,与国外有关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建立关系,为教师培训和学生出国留学创造了有利条件。 学院毕业生就业渠道畅通,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连续6年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毕业生90%以上在轨道交通行业国企就业。就业工作在全省同类院校中位居前列,先后被陕西省人事厅、教育厅评为“就业工作先进单位”,《中国教育报》曾两次对学院的就业工作进行了专题报道。 学院是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人才培养基地、西安市职业教育电子技术类公共实训基地、铁道部机车司机培训基地、全国地方铁路人才培训基地和西安市干部培训教育基地,充分发挥“一个集团、五个基地”的作用,积极开展各级各类员工培训,每年为行业企业和区域社会培训在职学员4000余人次。 学院承担的铁道部科研攻关项目《电动车辆减速器》,获得了国家科技部等 5 部委颁发的新产品证书,在新乡南站、唐山北站等铁路编组站广泛使用。开发的《机车设备状态检测诊断系统》等10余个项目,通过企业鉴定并投入使用。2013年,学院完成了“黄陵矿业集团铁路专用线运输组织优化研究”项目,通过企业鉴定并投入使用;完成铁道部《车站值班员》等7个工种、15个等级的题库开发任务,通过铁道部专家审定,作为国家题库,供全国铁路运输系统职工进行职业技能鉴定使用,并获得陕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学院是中国职业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铁路职业教育学会轨道交通委员会副主任单位、陕西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理事长单位、陕西省高职高专教育学会副理事长单位、全国铁路职工高等教育研究会秘书长单位、全国铁路成人学历教育和铁路系统干部业务培训基地。被国家五部委授予“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铁道部“全国铁路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 学院秉承“尚德、守则、强能、笃行”的校训和“办学不脱轨、育人不离道”的办学核心理念,培养“过得硬、用得上、技能强、素质高”实用型专门人才。半个多世纪来,学院为国家培养了6万余名专业技术人才,为国家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学院将以建设示范性高职学院为契机,加快教育教学改革步伐,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向着建设“特色鲜明、行业领先、国内知名”的目标奋进。

    http://www.xatzy.cn - 2014-09-17
  • 大象安全套官方网站

    大象安全套官方网站

    最年轻的安全套,秒分正反、0.03、贴心配件、有趣好玩,大象打造最适合年轻人的安全套品牌。2盒以上顺丰包邮,不饥饿,不抢购,不凑合、不随波逐流!

    http://www.edaxiang.com - 2014-09-17

时间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