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学院师园学院
一、学院概况: 广西师范学院师园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由广西师范学院和社会力量联合举办的一所普通全日制本科院校(独立学院),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纳入国家统一招生计划。 学院坐落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周边有风景秀美、环境优雅的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和大王滩水库。校园规划占地面积 22 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 17 万平方米。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完备,在校本科生5227人。学院被评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学校、安全文明学校。 二、学科专业建设 学院依托广西师范学院的办学优势,以师范教育为特色,大力扶植经济类和外语类专业建设。共设有7个系:中文系、经管系、外语系、理工系、艺术系、体育系、教育系。开设有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涉外文秘)、新闻学、英语、日语、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广告学、学前教育、小学教育、艺术教育、音乐学、艺术设计、美术学、舞蹈学、体育教育、应用心理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电子信息工程、地理科学等22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招生。专业涵盖经济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 6 个学科。目前拥有专兼职教师 304多人,其中副教授以上职称66人。学院与美国、澳大利亚、东盟等多个国家的高校建立了友好的合作关系,可提供国外短期留学、出国实习、出国进修及推荐攻读国外硕士学位等学习机会。 三、办学特色 学院致力于学生能力培养与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建设。着力打造“活力师园、文化师园、学术师园”;构建了第一、第二课堂并重,专业、职业能力齐举的课程体系,强化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建立起融“引导、服务、督促”为一体的为学生成才服务管理机制,把学生能力培养落实到大学学习的全过程,为学生就业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办学质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近年来,学院毕业生一次就业率都保持在80%以上。学院除聘请了广西师范学院、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等省内专家教授外,还聘请了来自省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知名高校的专家、教授组建了我校专家教授委员会,担负教学质量监控,指导学科专业建设,形成了专家治学、严谨规范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四、毕业与就业 学院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学生按规定修完相应学分并符合相关规定,发给国家承认的广西师范学院师园学院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由学院授予国家认可的学士学位。学院设有国家级、自治区级、校级奖学金和助学金。与其他普通高等学校一样,毕业生通过“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方式就业,享受相同的考研、考公务员、报考国家选调生、报名参军等政策。 学院坚持 “强化基础、突出实践、重在素质、面向创新”的人才培养方针,强调人才培养的应用性、创新性、开放性、复合性、多样性。
http://www.gxsy.edu.cn - 2014-07-23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
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创建于2002年,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实施普通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 学校位于广西工业重镇、历史文化名城柳州市,校园占地面积近1000亩,总投资8.3亿元人民币,总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学校拥有配套设施先进的教学与实验实训楼群,有现代制造、车辆结构、过程控制、定格动画等100多个实验室,图书馆纸质馆藏书约85万册。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600余人,其中35%具有高级职称,70%以上具有博士、硕士学位。 学校现设有机械工程系、汽车工程系、土木工程系、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经济管理系、艺术与设计系、外国语言文学系、食品与化学工程系、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公共教学部、计算机教学部、外国语言教学部、体育教学部、公共艺术教学部等8个系6个教学部。开设39个专业及专业方向,涵盖工学、管理学、文学、艺术学、经济学五大学科门类,面向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在校生逾万人。 近年来学校办学成果丰硕,先后获得“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全国高校后勤十年社会化改革先进院校”、广西壮族自治区“安全文明校园”、“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柳州市“优美校园”、“园林式单位”等荣誉称号。学生公寓地热系统被列为国家(科技部、建设部、财政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学生公寓、学生食堂被评为“广西高等学校示范性标准化学生公寓”和“广西高等学校标准化学生食堂”。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按新机制、新模式办学,继承和发扬广西科技大学“团结、勤奋、求实、开拓”的优良校风,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重点,以适应市场需求为导向,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守诚信、能创业、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受到社会广泛欢迎,就业率达92%以上。学校十分重视素质教育,加大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近年的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机器人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等各级各类竞赛中屡创佳绩,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项400多项、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24项。 当前,学校广大师生正凝心聚力谋发展,为建设国内高水平、特色鲜明的应用技术型大学而奋斗!
http://www.gxut.edu.cn - 2014-07-23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是全国四所电子科技大学之一,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共建高校,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坐落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世界著名风景游览胜地桂林市,有金鸡岭、花江和北海三个校区,现占地面积4440余亩。学校现设有17个学院,涵盖工、理、经、管、文、法和艺术7个学科门类。经过五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电子信息学科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学科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中国绕月探测工程总设计师、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孙家栋院士为学校名誉校长。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是由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举办、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独立学院。学院坐落在巍峨的尧山脚下、美丽的花江之畔,毗邻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花江校区。依托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学科、专业优势以及优质的教育教学和管理资源,学院已逐步发展成为以工为主,信息学科优势突出,工、管、文、法、艺术等学科协调发展,有一定特色的普通本科院校。 学院规划用地560亩,现校舍建筑面积13余万平方米,建成后校舍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生活条件完备。2010至2013年,学院连续四年被评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学校安全文明校园”。学院被评为“自治区卫生优秀学校”,所有学生公寓被评为“广西高校示范性标准化学生公寓”,学生食堂被评为“广西高校示范性标准化学生食堂”。2012年,学院被评为“全国高校学生公寓管理服务先进单位”。学院被评为“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获广西区示范中心建设立项,并以优异的成绩通过自治区教育厅组织的评审验收。 学院面向全国招收全日制普通本科生,目前在校生8300余人。现有信息工程系、电子工程系、机电工程系、管理系、设计系、外语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公共课程教学部等8个教学单位;有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工业设计、工业工程、电子商务、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英语、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动画、服装与服饰设计、软件工程、社会工作、物联网工程、商务英语、网络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等29个专业。 学院以培养“应用服务型人才”为目标,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的办学理念,充分发挥独立学院的体制机制优势,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以教学为中心,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不断提升学院的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经过不断探索,学院逐步形成了“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化能力发展”、“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训练有机融合”的教育教学模式。学院现有44个实验室、3个院内实习(实训)基地,与50余家企业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为广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教学条件。《数字逻辑电路》被评为自治区级精品课程,荣获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个、三等奖2个,获广西区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新编数字逻辑电路》获广西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机械工程实践教学中心”被评为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建设中心,“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被评为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被批准为广西民办高校重点专业建设项目。在第十七届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奖赛中,我院教学团队一举夺得了大赛的最高奖——特等奖,该奖项填补了全国独立学院的空白。 学院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学生课外科技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学院成立了学院大学生创新实践教育工作委员会,统筹协调全院创新实践教育活动,建立了电子、计算机、机电、通信、设计、管理等6个不同学科类别的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2008年以来,我院学生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创业计划竞赛等各类竞赛中共获得全国级奖项300余项,自治区级奖项450余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2011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我院是全国5所获一等奖的独立学院之一。我院获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广西赛区奖项10个,获全国奖总数位于全国独立学院之首;在2013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我院获全国二等奖3项,广西赛区奖项15个;在2012年“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我院获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广西赛区奖项7个,是广西赛区本科组唯一获得全国一等奖的独立学院。 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2008至2013年,学院毕业生连续六年一次性就业率均超过93%;2009至2013年,学院四次荣获“全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学院将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积极践行“博文约礼、敬事益谦”校训,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强化办学特色,为国家及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服务型人才”,努力将学院建设成为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高水平独立学院。
http://i.guet.edu.cn - 2014-07-23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
漓江之滨,雁山脚下,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创立于2001年7月,现由广西师范大学与广西益勤商贸有限公司联合举办,是国家教育部首批确认的独立学院,是实施本科层次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学院坐落在桂林市雁山大学园区,规划占地面积近1000亩,已投入使用536亩;现有教职员工420多人,在校学生11130人,是广西办学规模最大的独立学院。 学院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独立校园、独立财务、独立招生、独立颁发学历和学位证书,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广西师范大学总会计师丁静任董事长,广西师范大学副校长、硕士生导师蔡昌卓教授担任院长,广西杰出法学家、博士生导师周世中任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 学院的举办方广西师范大学是广西重点大学和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学院坚持“依托母体”与“错位发展”并举的理念,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促发展的思路,逐步成为一所以语言、经济和艺术等学科为主要特色、多学科综合发展的独立学院。目前,在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8个学科开设40个本科专业(方向),设有中文系、外语系、经济政法系、管理系、音乐与教育系、艺术设计系、理学系、体育系等8个系,还设有社会科学教研部、公共体育教研部。 学院坚持走内涵发展道路,不断深化教学改革。近年来,学院教师承担各类课题共156项,其中国家级2项、自治区级44项;2012年获社科优秀成果奖1项;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4项,其中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获奖等级与数量居区内独立学院之首。环境设计、英语为广西民办高校重点建设专业;艺术设计专业获准立项为广西高校特色专业,“室内手绘效果图表现技法”、“版式设计”等课程获评为广西高校特色课程,MIDI实训室是广西高校实验教学示范建设中心。 学院坚持改善办学条件,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现有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70.5万余册,电子图书130万册;语言实验室、多媒体教室124间,艺术设计实验工厂、动漫实训与制作基地、非线性编辑实验室、播音实训室等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近百个,此外还有境外实习基地10多个。 学院坚持走国际化办学道路,先后与美、越、泰等近30所境外高校签订教育交流与合作协议,迄今已成功选派数百名师生赴境外学习交流。 学院锐意改革,开拓进取,按照专业素养好、适应性广、操作技能强的要求,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意识的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着力构建本科教育为主,职业证书培训、留学教育培训为辅的办学体系,全力打造立足广西,面向泛珠三角经济区和东盟经济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性复合型人才。目前,学院已有8届本科学生圆满毕业,走向社会。学院每年就业率超过全区平均就业率。毕业生与国内各全日制普通高校学生一样,在国家就业政策下,通过“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方式落实就业,具有同等的考研、公务员、选调生、参军入伍、国家西部志愿者、“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计划”和出国留学等条件。学院为毕业生自主择业和创业提供指导和咨询服务。 学院每年对品学兼优的学生分别给予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广西区人民政府奖学金、广州奖学金和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优秀学生一、二、三等奖学金、科技创新奖学金、英才(考研)奖学金等,评奖比例达30%左右。 秉承母体高校80多年的办学传统,学院综合实力持续上升。近年以来,新生入学的报到率、毕业生考研录取率均居广西独立学院前列。近五年,学院曾获全国先进独立学院、广西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广西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广西高等学校安全文明校园、广西卫生优秀学校等称号。学院连续数年入围中国独立学院百强排行榜,办学质量得到了社会普遍认可。 学院将乘着十八大的东风,认真贯彻教育部26号令,继续秉承“向学、向善、自律、自强”的校训,深入推动内涵建设,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区域先进、特色鲜明、教学应用型地方大学。
http://www.gxljcollege.cn - 2014-07-23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www.lztdzy.com]是柳州市人民政府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管理的公办普通高等学校,是我国西南地区唯一轨道交通类专业高职学院。学校坐落在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的历史文化名城、山水工业城市柳州,现有和平路校区和官塘新校区两个校园,和平路校区西邻世界最大的轮式装载机生产企业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北接全国最大的微车生产企业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官塘新校区位于柳东新区官塘大道柳州职教园区。和平路校区占地面积2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万余平方米。官塘新校区占地面积66万多平方米,规划校园建筑面积28万平米,已完成20多万平米建筑。新校区2009年开始部分搬迁,目前已入驻师生8000多人。学校现有全日制高职在校生9000多人,教职员工近600人,其中专任教师414人,教授、副教授75人,全国优秀教师2名,省部级优秀教师7人,广西高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5人,专业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74.3%。现设有7个二级学院、2个教学部及1个教育中心,拥有专业38个(其中通信类专业经自治区教育厅批准可自主设置)。 自1956年创办以来,先后经历柳州铁路运输学校、广西铁道专科学校、柳州铁道学院、柳州铁路局中等技术学校、柳州铁路运输学校(柳州铁路司机学校、柳州铁路局中等成人学校、柳州铁路局教师进修学校、广西广播电视大学柳州铁路局分校)等创办、升格、撤销、复办、合并时期;2003年8月8日,在柳州铁路运输学校的基础上组建柳州运输职业技术学院;2009年3月,更名为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学校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示范性高职学院,是广西特色高校建设项目单位。5月4日为校庆日。现任校长为中国职教学会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胡邦曜教授。 升格高职学院以来,学校坚持“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中心,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走特色创新之路,努力实现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全面协调发展”的办学指导思想,坚持“依托行业,立足广西,辐射全国,服务基层。以高职学历教育为主,向行业培训、社区成人教育延伸;以工科专业为主,其他专业协调发展;以人才培养为根本,积极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服务。努力建设在广西区内有重要影响、专业建设在全国具有特色的高职学院”的办学目标定位,坚持“强调服务,强抓质量,强固技能,强化特色”的办学理念,逐步形成了轨道交通、电子信息、汽车与制造、土建等专业(群)为主,艺术设计、财经、旅游等专业(群)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 学校具有良好的教学、科研支撑条件。拥有铁道部优秀专业3个,自治区优质专业1个、特色专业6个,自治区级精品课程3门,行业教指委精品课程1门。拥有自治区级教学团队2个,广西创新人才培养教学团队1个。校图书馆纸质藏书39万册,建有14个校内实训基地,100余个实验实训室,并建有科技创新实验基地、6个教师工作室等教学科研基地,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实训基地4个,自治区示范性实训基地4个,自治区示范性建设实训基地2个,柳州市千万元设备值经营性实训基地3个。 学校具有深厚的轨道交通行业背景,自诞生起,一直与铁路建设事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联。不断承载时代对职业教育所赋予的历史使命,坚持教育与生产相结合,先后创造了屯秋支线包乘组、柳铁钢厂运输专用线建设等边做边学、边学边做的半工半读教学模式,以及机车车辆专业参与企业岗位快速修技能比武、铁道信号专业教师参与企业科研攻关的校企交融的好传统,形成了“依托行业、校企合作、以岗导学、服务基层”的办学特色。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先后与南宁铁路局、广州铁路(集团)公司、昆明铁路局、南昌铁路局、兰州铁路局、青藏铁路公司、广西沿海铁路公司、南宁地铁、广州地铁、深圳地铁、青岛地铁、中国铁通广西分公司、广东怡创通信公司、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订单培养;与南宁铁路局、思科系统(中国)、中国电信柳州分公司、中国联通柳州分公司、广西耐力工贸公司合作共建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与奥鹏远程教育中心、西南交通大学、西南大学、中南大学、同济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著名高校开展远程教育合作,远程学习中心在册学员达2000余人。与南宁铁路局基层站段开展联合办学,送教上门。 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成绩斐然,人才辈出。建校以来为我国铁路现代化和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了10万余名高技术技能型人才,涌现出了广西经委副主任、广西地方铁路公司总经理秦成功,南宁铁路局副局长黄翔,南宁铁路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柳胜,广西玉柴机器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党委书记晏平,南宁铁路局公安局局长彭清焰,铁道三八红旗手贤桂清,全国劳动模范玉惠文,全国三八巾帼标兵株洲北站值班站长钟红,铁道部大桥局总会计师古继洪,中国铁通总经理熊建平、审计署信息邮政局副局长崔光庆,广西南方航空公司纪委书记刘宝澍、武汉铁路局党委常委、纪委书记杨秀杰,全国服务明星樊桂玲、广西十大青年企业家冼进才、广西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叶盛、四川雷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富勇、北京好友网副总裁冯启忠、盛大文学小说阅读网产品总监蒋郁等一大批优秀人才。学生职业技能扎实,在校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各类技能竞赛中捷报频传,2010年以来,学校代表广西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比赛,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11项,是历年代表广西参赛队伍最多、成绩最好的学校。学校的毕业生以“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有潜力、能发展”而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不少毕业生已经成为所在单位的骨干力量和技术能手。2006年以来毕业生就业率均达95%以上,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位居自治区同类院校的前列。根据近几年对毕业生跟踪调查和反馈信息表明,用人单位对学生的综合评价满意率达到98%以上。 学校教科研工作成绩显著,2006年以来,获自治区级以上立项课题89项,主编主审参编出版各类教材、著作124本,其中国家精品教材2部、规划教材1部,自治区规划教材3部,在校外公开刊物上发表论文771篇,其中EI收录7篇,自治区级教学改革成果奖8项,专利发明25项,柳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学校的改革发展,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支持。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事务委员会主任朱维群,自治区政协主席陈际瓦,中组部部务委员兼组织二局局长陈向群(时任柳州市市长),自治区政协副主席蒋济雄(时任柳州市委书记),自治区副主席陈刚(时任柳州市委书记),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刘君,原铁道部部长傅志寰,铁道部历任教育司司长,中国职教学会常务副秘书长谢幼琅,南宁铁路局(原柳州铁路局)历任局长以及自治区教育厅领导同志来校视察工作时,对学校的改革建设进行指导,对学校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鼓励学校再接再厉、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色,为铁路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铁路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自治区职业教育先进单位”、“自治区文明单位”、“自治区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广西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自治区卫生优秀学校”、“自治区卫生先进单位”、“全区模范职工之家”、“铁道部优秀基层团委”、“广西自治区先进团委”等荣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先进事迹曾多次被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等权威主流媒体宣传报道。在新的征程上,学校将继续弘扬“艰苦奋斗,虚心善学,实干创新,勇于攀登”的校园精神,深化改革,开拓创新,不断探索富有特色的办学模式,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朝着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示范性高职学院目标迈进,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和轨道交通事业发展、为服务广西富民强桂战略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http://wan.lztdzy.com - 2014-07-23广西经济职业学院
广西经济职业学院成立于2008年,是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国家教育部备案、颁发国家认可的全日制高等职业教育学历证书的普通高等职业院校。 学院坐落于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一期建设校园占地面积306亩,已建成教学区、学生公寓区、图书馆、多媒体教室、多功能语音室、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电教室、中国艾菲奖案例库和各具特色的专业一体化实训室等10多万平方米校舍和各种教学配套设施,现有高职在校生4000多人。 学院由自治区原主席陆兵担任名誉院长、成功企业家广西凯宁投资集团董事长肖开宁担任院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彭民璋教授担任教育总顾问、广西工商联主席磨长英和北京远洋投资集团董事长郑志等10多位国内优秀政企人士担任特邀顾问。学院聘请了一批如广西投资集团董事长管跃庆、广西投资集团原董事长黄名汉、广西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曹光哲、柳州五菱汽车工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何世纪、互动通控股集团总裁邓广梼、广西区机电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燕林、广西皇氏甲天下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嘉棣、广西大都混凝土集团董事长李志雄等行业专家和知名企业家担任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逐渐形成了一支专业水平高、教学能力强、实战经验丰富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其中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和高级职称的教师占45%。 学院坚持“以人为本、能效优先、特色职教、人人成才”的办学理念,打造“强就业、重创业、联企业、进市场”的办学特色,联合珠江啤酒、大都混凝土、麦斯鞋业、美年机械、光明药业等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企业;梦之岛集团、南宁百货大楼、人人乐超市等知名零售企业;江苏景盟、比亚迪汽车、纬创电子、盛宏光电等国内外知名企业以及广西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广西工商业联合会、广西华商会、广西创意产业协会、广西赣商联合会等商会组织结成校企合作办学联盟,形成了校企“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等合作办学特色。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企业实践和专业实习机会,学院2008级首届毕业生创就业率达99%以上,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
http://www.gxevc.com - 2014-07-23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78年2月,是一所以工科为主,文、经、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以培养高端应用型人才为特色的的国家公办高等学校。学院占地面积520亩,环境优雅,地造天成,办学设施设备齐全,设有6个系41个专业,教职工300多人,在校生近5000人。学院适应现代社会需求,培养现代技能人才;引入现代科技成果,打造现代实训基地;建设现代大学校园,优化现代育人环境;树立现代育人理念,创新现代培养模式;构筑现代培养平台,造就现代师资队伍;依托现代产业优势,建立现代就业基地。学院正以超常的胆略和气魄,强力推进内涵建设攻坚工程,狠抓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办学实力。 学院坚持“以生为本,育人为先,从严治校,质量第一”的办学理念,弘扬“团结包容,自强不息,求实创新,勇争一流”的学院精神,秉承“厚德强能,奋发有为”的校训,始终以大多数学生的满意度作为评价各项工作的主要标准,为社会培养输送了各类实用型人才20000余名。学院2007年通过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近年来荣获“广西高校安全文明校园”、“广西文明卫生学校”、“广西绿色工程建设先进单位”、“河池市文明单位”、“河池市和谐单位”等称号。
http://www.gxxd.net.cn - 2014-07-23北海职业学院
学院性质——北海职业学院是北海市政府举办的唯一的公办普通高等院校,面向全国招收高中起点三年全日制大专生,于2003年8月8日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成立。学院前身是北海市师范学校,已有30多年的办学历史。办学特色——以服务北部湾区域社会和经济发展需求为宗旨,以就业指导为导向设置专业,以沿海优势突显特色,以产学结合创新理念,以内涵建设为重心提高质量,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其他综合素质而服务社会。 学院校训——汇流纳川 修德砺能 荣誉积淀——先后获得“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全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广西区“五一劳动奖状”、自治区“高校安全文明校园”、自治区“和谐学校”、自治区“卫生学校”、自治区“文明单位”、自治区“森林学校” 、自治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 就业成效——2008至2012年连续五年获得“全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的称号。 系部设置——设有机电工程系、旅游商贸系、经济管理系、电子信息工程系、文化与传媒系、基础学科部、社会科学部等七个系部及附属中等职业学校,实行院系二级管理体制。 专业设置——学院现开设港口物流设备与自动控制、艺术设计、计算机应用技术、酒店管理、物流管理等36个专业43个方向;其中港口物流设备与自动控制及酒店管理等两个专业建设项目已成为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并获得“中央财政支持的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项目”的立项建设。实训条件——设有机械、物流、电子、艺术设计、财务、餐旅等20大类117个校内实训(实验)分室,与行业企业合作建立了42个校外签约实训基地,其中港口设备与自动控制实训基地、酒店管理实训基地已成为自治区示范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在校学生——截止2013年春季学期在校生5150人。 师资力量——教职工371人,其中专任教师287人,教授、副教授职称教师53人,博士、硕士学历教师103人,同时还聘请40多名来自企业、行业一线的专业技术人才和能工巧匠、高级管理人员作为兼职教师。 地理位置——学院位于美丽的滨海旅游城市——广西北海市,其南临北部湾,是中国第一批对外的14个沿海开放的城市之一。 占地面积——现有本部和湖海2个校区,占地408亩,建筑面积9万多平方米。学院环境优雅,景色宜人,设施完备,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http://www.bhzyxy.net - 2014-07-23北海艺术设计职业学院
北海艺术设计学院办学14年,秉承“道德”的办学理念和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办学宗旨,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高素质艺术设计人才。学院坚持“大师治学、专家治校”的原则与北海+北京的(“2+2”“2+1”)的特色办学模式,创办“名师大讲堂”等优质教学资源。今年正式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为二本院校,并获得“ 广西民办高等教育突出贡献奖”等荣誉称号。 学院地处亚热带海滨城市——北海市。北海市面向东南亚,背靠十万大山,位于广西美丽壮乡的最南端,是北部湾上的一颗明珠。北海市有天下第一滩——银滩,有中国最年轻的火山岛——涠洲岛,而且还是南珠的故乡!北海市三面环海,年平均温度22度,不仅风光秀美,还是天然氧吧,被评为中国最适合人居的城市! 目前学院设有6个教学系部,4个本科专业,10个专科专业。专业分别为环境艺术、动漫、视觉传达、服装设计、建筑设计、建筑装饰、多媒体、影视广告、产品造型,所有专科专业均面向全国28个省市招生。 学院由资深的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王国伦教授担任院长,原清华美院常大伟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张大生教授、北京服装学院祝重禧教授等著名学者专家担任学科专业带头人,借助北京名校的师资优势,十四年来培养出一批优秀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团队。 学院确保学生最后一年能在北京学习,借助北京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以及北京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拓宽学生的视野的同时,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学院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北京服装学院、北京联合大学等高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学院精心打造了艺术教育“名师大讲堂”,先后邀请了清华美院王明旨教授、鲁晓波教授、吴冠英教授、李当岐教授、卢新华教授、中央美院许平教授、肖勇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张晓凌教授等150多位国内一流设计院校的名家来我院讲学,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艺术教育品牌。 学院于2008年成立党委,有健全的德育工作机制,设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和心理健康教研室,学生管理规范有序。有学生社团20多个,第二课堂活动丰富多彩,形成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 学院立足北部湾经济区,服务广西,面向全国,辐射东盟,积极开展与欧美发达国家设计院校间国际合作与交流,扩大留学生规模,把学院打造成为国内一流,国际上有影响力的艺术设计学院。
http://www.sszss.com - 2014-07-23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前身为创建于1958年的国家重点中专广西交通学校,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2002年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是广西唯一一所培养交通运输专门人才的高等学校、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全国交通职业教育示范院校、广西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广西首批特色高校建设单位、交通运输部首批交通行业管理干部培训平台建设单位、广西交通运输教育培训平台牵头单位、广西唯一军队士官直招定点培养院校。 学院占地面积1200多亩,分园湖和四塘两个校区。截至2013年底,学院各类在校学生12056人,其中全日制在校专科生11460人,函授大专生596人。院设有路桥工程系、汽车工程系、管理工程系、信息工程系、建筑工程系、航海工程系,以及基础教学部、社会科学部等教学部门,开设有道路桥梁工程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物流管理、船舶工程技术等58个高职专业和方向。学院积极建设交通特色鲜明的品牌专业,其中自治区级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设试点专业2个,广西高校优质专业7个;交通土建类专业和物流管理类专业荣获“十二五”交通运输部、财政部交通运输教育与培训重点建设项目;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等7个专业分别荣获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特色、优势、急需专业建设项目;港口工程技术等2个专业获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项目。同时,学院拥有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国家级示范性实训基地4个,自治区级示范性实训基地11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00多个。学院还建设有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5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截至2013年底,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045万元,拥有纸质和电子图书110.5万册。 学院打造了一支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拥有专任教师492人,其中高级职称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4.59%;中级职称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0.04%;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2.44%;企业兼职教师121人。现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自治区级教学团队4个,广西创新人才培养教学团队2个。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交通运输部吴福—振华优秀教师3人、全国交通职业教育专业带头人2人、广西优秀专家1人,广西高校教学名师3人、“八桂名师”1人、广西职教先进个人2人、“知识型职工标兵”2人、“广西高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教师7人。 学院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大力提高学生职业技能。2007年在全区率先导入丰田汽车公司T-TEP(TOYOTA TECHNICAL EDUCATION PROGRAM)项目,成为广西第一家成立丰田T-TEP学院的院校。通过全方位、多角度地与企业接轨,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与广西八桂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一汽丰田公司、小松工程机械广西公司、广西玉柴物流集团有限公司、广西润建通信发展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合作开办企业冠名的“八桂班”、“丰田班”、“小松班”、“玉柴班”、“润建班”等校企合作订单班,进一步促进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实际需求的有效衔接,切实加强学生技能素质的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学院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先后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理工大学,越南河内外贸大学、海防大学开展了合作办学项目,吸收国外先进的教学、管理理念和办学经验,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学院坚持立足交通,服务广西,面向东南亚,主动为广西公路建设、公路养护、汽车维修、汽车营销、交通网络技术、交通运输、现代物流等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专业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技术技能人才。学院以准确的办学定位、明确的办学方向、符合市场需求的教学模式,主动赢得了就业市场。近年来,学院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94%,自2003年以来连续11年被自治区教育厅评为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50多年风雨兼程,学院逐渐凝练形成“依托交通行业优势,建设交通特色专业,突出职业能力培养,打造交通人才摇篮”的办学特色,成为了广西交通运输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为广西社会经济和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学院将紧紧抓住北部湾经济开放开发和广西交通大建设大改革大发展的历史机遇,全面落实国家和自治区教育规划发展纲要,围绕“稳定规模、突出特色、增强活力、提高效益”的发展思路,大力实施质量立校、特色强校战略,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实施以人为中心的内涵建设,提高教师素质能力、提高学生思想素质和职业技能,努力将学院建设成为集人才培养、科技研发、生产检测、技术培训、传承交通文化于一体的,服务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在人才培养方面形成特色的应用型高等学校,为广西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和推进广西富民强桂新跨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http://www.gxjzy.com - 2014-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