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大学
北疆有佳木,鸾鸟宿于斯。佳木斯大学座落于中国最佳生态环境魅力城市-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学校始建于1947年,经过60多年的发展建设,现已成为融研究生教育、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继续教育和留学生教育于一体的黑龙江省十所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之一,2009年成为博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占地15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5万平方米;设有5个学区和1个高科技园区,26个学院、l个直属系和69个研究所(室)。学校学科专业设置涵盖文学、理学、法学、工学、医学、经济学、教育学、历史学、管理学、农学等十大学科门类,现有76个本专科专业、34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重点专业8个、省级重点学科8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示范性实验中心3个、省级精品课程9门。
http://www.jmsu.org - 2012-03-30黑龙江大学
坐落于北国冰城哈尔滨的黑龙江大学,是一所由中国共产党创办的具有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其前身是1941年成立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俄文队,建校以来曾五次易地、十次更名,经历了抗大时期战争环境的艰苦历练,完成了由军事教育到国民教育的跨越;经历了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的艰辛建设,完成了由单科性外语院校向综合性大学的跨越;经历了改革开放30年特别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以来的快速发展,实现了由传统综合性大学到现代综合性大学的历史性跨越,步入了中国高等教育的主流行列。在70年的办学历程中,黑龙江大学始终与时代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艰苦创业、培育英才、励精图治、开拓创新,为祖国之发展、龙江之富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十一五”以来,黑龙江大学坚持以稳定规模、优化结构、提升质量、强化管理为主的发展道路,着力构建教学、科研和学科三位一体的内涵发展模式,确定了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现代化地方综合性大学的战略目标,整体办学水平、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声誉显著提升,现为黑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连续多年进入全国高校百强行列。
http://www.hlju.edu.cn - 2012-03-30东北林业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创建于1952年,是在浙江大学农学院森林系和东北农学院森林系基础上建立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教育部和国家林业局共建的国家“211工程”和“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 学校地处我国最大国有林区的中心——哈尔滨市,校园占地136公顷,并拥有帽儿山实验林场(帽儿山国家森林公园)和凉水实验林场(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教学、科研、实习基地,总面积达3.3万公顷。 学校是一所以林科为优势,以林业工程为特色,农、理、工、经、管、文、法相结合的多科性大学。现设有16个学院和2个教学部,有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9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3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5个种类21个领域的专业学位硕士点和60个本科专业。拥有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2个黑龙江省重点学科群、4个黑龙江省重点一级学科和15个黑龙江省重点二级学科,有国家计委、财政部和教育部联合批准的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批准的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生物学)。
http://www.nefu.edu.cn - 2012-03-30哈尔滨工程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坐落于美丽的松花江畔——北国冰城哈尔滨市。学校是入选首批国家“211工程”建设、进入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并设有研究生院的全国重点大学,是我国“三海一核”(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海洋工程、核能应用)领域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哈尔滨工程大学具有光荣的历史传统。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3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1970年,在哈军工原址,以海军工程系全建制及其它各系(部)部分干部教师为基础,组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1994年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1978年,学校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2年成为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1996年进入首批“211工程”建设高校行列;2002年设立研究生院;2007年,由国防科工委、教育部、黑龙江省政府、海军四方共建。学校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 学校占地面积12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7万平方米。校园建筑中西合璧,飞檐碧瓦,气势恢宏。现设有船舶工程学院、航天与建筑工程学院、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水声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学院、国家保密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国际合作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国防教育学院等18个学院,以及外语系、体育部、工程训练中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等4个教学系、部、中心。学校设有40多个科研机构以及150多个科研和教学实验室,其中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2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2个,国家级学科创新引智基地2个,国家电工电子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图书馆共有藏书270余万册。 学校具有“三海一核”领域主体学科特色鲜明、相关学科支撑配套、专业结构布局合理的特色学科专业体系。现有一级学科博士点1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6个,本科专业6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13个,学科专业涉及8个学科门类和37个一级学科。学科专业中,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十一五”国防特色学科11个、国防特色专业7个,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十一五”黑龙江省重点学科群4个、一级学科5个、二级学科17个、重点交叉学科2个。
http://www.hrbeu.edu.cn - 2012-03-30重庆文理学院
重庆文理学院是重庆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占地面积1921亩,校舍建筑面积46余万平方米,学院已形成以本科教育为主兼办专科(高职)教育,以普通教育为主兼办继续教育的多元化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
http://www.cqwu.net - 2012-03-30重庆三峡学院
重庆三峡学院创建于1956年,坐落在千年古城移民之都——万州。1994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为普通本科院校(教育部代码10643),是三峡库区腹地唯一的一所多科性普通本科院校。2010年3月,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新增立项建设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现有吊岩坪、五桥百安坝两个校区,占地1980余亩,全日制在校学生15000余人。
http://www.sanxiau.net - 2012-03-30四川美术学院
70年的发展中,学校形成了“贴近生活,服务人民;知能并重,奖掖新人;开放兼容,与时俱进”的办学理念,在各个时期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艺术专门人才,创作了一批批艺术精品,产生了广泛影响。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沈福文教授的漆画作品、李有行教授的水粉画教学体系,成为全国美术院校工艺美术学科专业学习借鉴的典范;六十年代,雕塑系师生创作的大型群雕《收租院》被誉为我国“雕塑史上的革命”,七十年代后,叶毓山教授创作的毛主席纪念堂的《毛泽东坐像》雕塑、主持创作的松潘《红军长征纪念碑》组雕、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纪念碑群雕等,确立了雕塑学科在全国的学术地位,1996年雕塑学科批准为省级重点学科;八十年代,以罗中立创作的油画《父亲》为代表的一大批反映乡土文化、伤痕艺术的油画作品,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被誉为中国美术史上的里程碑,1992年油画学科批准为省级重点学科;九十年代,学校当代艺术理论研究和美术批评异军突起,形成了学校美术史论研究的学术特色,并在美术界产生深远影响;二十一世纪以来,学校师生在艺术语言的创新研究中创作了大量的艺术精品,在中国当代艺术中占有巩固的学术地位。学校的艺术设计、工业设计、影视动画、建筑学等专业的师生在企业形象战略策划、品牌塑造、产品开发、生态设计、城市建设、影视动画创作等方面,为地方经济建设和创意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一步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和巩固了学术地位,2000年设计艺术学科批准为省级重点学科。
http://www.scfai.edu.cn - 2012-03-30四川外语学院
四川外语学院(Sichu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简称“川外”(SISU),始建于1950年,是在邓小平、刘伯承、贺龙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切关怀和指导下创立的,历经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政大学俄文训练团、解放军第二高级步兵学校俄文大队、西南人民革命大学俄文系、西南俄文专科学校和四川外语学院等五个发展时期。郭沫若亲笔题写“四川外语学院”校名。 学院是国家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坐落在重庆嘉陵江畔、歌乐山麓,占地70余公顷,环境幽雅,景色秀丽,是重庆市人民政府命名的园林式单位。 学院是一所拥有俄语、英语、法语、德语、日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朝鲜语、意大利语、越南语、葡萄牙语等11门外语语种以及翻译、法学、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对外汉语、汉语言文学、播音与主持艺术、旅游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外交学、国际政治、商务英语、社会学、财务管理、行政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专业,包括研究生教育、本科生教育、留学生教育、继续教育及强化培训等多形式、多层次办学的外国语大学。学院现有19个教学院(系),2个独立学院,30个本科专业,1个立项建设的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有教育部直属的出国人员培训部;有托福、雅思、德福、GRE、HSK、PETS、日本语能力等级考试、全国外语翻译证书考试(NAETI)等国家级考试点,是重庆市干部外语培训基地。建校以来,已为国家培养10万余名高素质涉外人才,许多校友业已成为各行各业及所在单位的精英或骨干。
http://www.sisu.edu.cn - 2012-03-30长江师范学院
学校是一所重庆市属普通本科院校,2006年9月,由涪陵师范学院更名为长江师范学院,有70多年的办学历史,在社会各界享有良好办学声誉,在重庆市高校布局结构中具有重要地位,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新形势下,学校一如既往地担当起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责任与使命,积极进取,努力开创统筹城乡发展的地方高校建设新局面。 学校所在地涪陵区,位于长江与乌江交汇处,素有“乌江门户”、“千里乌江第一城”之称,是重庆市经济强区。涪陵是先秦时期的巴国国都,文化积淀深厚,多元而独特的巴枳文化、易理文化和榨菜文化,孕育出具有时代特征的“艰苦创业、不甘人后”的涪陵精神。涪陵有辉煌的书院办学史,北宋时期在长江北岸创办的北岩书院时称“理学圣地”,书院遗风及其理学精神厚泽涪陵的文化传承和教育发展。在地方文化的浸润孕育下,长江师范学院承袭“诚意正心、钩深致远”的治学旨趣,形成了“学高身正、敬业自强”的校训,确立了“育人为本、质量为先、重学崇术、尚知笃行”的办学理念。 2001年以来,学校各项事业发展迅速,办学实力显著增强。2007年,学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学校现有李渡、江东和建涪三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近1700亩,建筑面积50多万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建筑特色鲜明,是读书学习的理想场所。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上亿元。建有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校级实验教学中心9个,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97个。图书馆总建筑面积近4万平方米,有藏书130多万册、CNKI数据库1500多万条、人大复印资料全文检索数据库近30万条。
http://www.yznu.cn - 2012-03-30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科技学院是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院校,由两所具有50多年办学历史、在社会各界享有良好办学声誉的原中央部委属学校——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和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全国示范性高工专重点建设学校)合并组建,于2004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学校以工为主,以石油、冶金、机电为特色,涵盖理、工、经、管、文,是一所多学科多层次协调发展,行业优势突出,办学特色鲜明,蕴藏着勃勃生机与较大发展潜力的高等学校。 学校占地2000余亩,建筑总面积50余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24亿元。位于重庆大学城占地1500亩的新校区东邻歌乐山国家级森林公园,西有缙云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地理优势得天独厚,学习、生活和文化体育运动设施齐全配套,是重庆市“文明单位”和“园林式单位”。学校图书馆建筑面积42000多平方米,藏书91万册,并拥有大批数字化信息资源。 学校现有教职工15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000余人,专任教师中正副教授450余人,博士150人、硕士690余人,在读硕士、博士90余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直辖市)级以上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学术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共15人,中青年骨干教师 (含资助计划)共40人,全日制本专科在校学生20000余人。学校依托石油、冶金行业办学,近年来,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
http://www.cqust.cn - 2012-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