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大学
沈阳大学是一所涵盖哲、经、法、教、文、史、理、工、农、管等10大学科门类,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同时拥有硕士研究生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继续教育和留学生教育的多层次、多类型的综合性大学,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6年建立的“奉天实业学堂”和“新民公学堂”。学校现有望花南街-联合路、文萃路、新民三个校区,风光秀丽、景色宜人,校区占地面积66.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4.7万平方米。学校坚持“科学办学、民主办学、开放办学”的理念和“质量立本,特色立足,文化立魂”的教育观念,形成了“为辽沈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服务”的地方特色。始终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形成了“面向基层‘下得去、干得好’和‘面向市场‘能创业、创好业’的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特色。2006年学校获得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一等奖;在2007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工作中取得了“优秀”的好成绩。2008年获得辽宁省“五一”奖状和沈阳市教科系统先进党委。2009年获得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冠军。
http://www.syu.edu.cn - 2012-03-22辽宁大学
辽宁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是一所具有文、史、哲、经、法、理、工、管等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现有三个校区,即沈阳崇山校区、沈阳蒲河校区和辽阳武圣校区,教学区占地面积2016亩,建筑面积61.8万平方米。辽宁大学初创于1948年11月东北人民政府在沈阳建立的商业专门学校,建校之初即招收四年制本科生。1958年9月15日,东北财经学院,沈阳师范学院,沈阳俄文专科学校合并, 组建成辽宁大学,朱德同志亲笔题写了校名。
http://www.lnu.edu.cn - 2012-03-22大连民族学院
大连民族学院位于黄海之滨的大连市,隶属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是国家唯一设在东北和沿海开放地区、以工科和应用学科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民族高等学校。学校1984年立项筹建,1993年招生办学,1997年正式建校,2006年实现国家民委、辽宁省政府和大连市政府三方联合共建。学校有开发区和金石滩两个校区,占地82.87万平方米,校园总建筑面积47.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0.6亿元。设有经济管理学院、机电信息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外国语言文化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设计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文法学院、理学院、国际商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环境与资源学院、物理与材料工程学院、预科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东北少数民族研究院、体育教学研究部等18个教学科研单位,本科专业43个,涵盖工、理、经、管、文、法、艺七大学科门类。
http://www.dlnu.edu.cn - 2012-03-22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是公安部直属的高等学校。始建于1948年5月,前身是东北公安干部学校,后改为中央人民警察干部学校、公安部第一人民警察干部学校、公安部人民警察干部学校,1981年11月扩建为中国刑事警察学院。60多年来,学院为全国政法机关培养输送了10万余名领导干部、业务骨干和专门技术人才,被誉为“人民卫士的摇篮”。如今,警院学子遍布全国各地,他们之中有的成为公安机关各级领导,有的成为侦查和刑事科学技术专家、骨干,为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创建和谐社会做出了卓越贡献。
http://www.ccpc.edu.cn - 2012-03-22大连海事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历史悠久,其前身可追溯到1909年晚清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南洋公学)船政科。1911年,以船政科为基础创办邮传部上海高等商船学堂。1912年,改名为吴淞商船学校。1929年,经停办后正式复校,定名为交通部吴淞商船专科学校。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交通部决定,交通部吴淞商船专科学校与上海交通大学航业管理系正式合并,成立上海航务学院。解放前,中国高等航海教育历尽艰辛,几度中断。解放以后,高等航海教育得以迅速发展。1953年,由上海航务学院、东北航海学院(前身为国立辽海商船专科学校,系由1927年东北航警处创办的东北商船学校演变而来)、福建航海专科学校(成立于1952年,与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创办的集美学校有着较深的历史渊源)合并成立大连海运学院,时为我国惟一的高等航海学府。
http://www.dlmu.edu.cn - 2012-03-22东北大学
东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重点大学,坐落在东北中心城市沈阳。学校占地总面积20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2万平方米。东北大学始建于1923年4月,是一所具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大学。1928年8月至1937年1月,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兼任校长。“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大学被迫先后迁徙北平、开封、西安、四川三台等地。在此期间,广大师生积极参加爱国抗日运动,是“一二•九”运动的先锋队和主力军。
http://www.neu.edu.cn - 2012-03-22大连理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以培养精英人才、促进科技进步、传承优秀文化、引领社会风尚为宗旨,秉承“海纳百川、自强不息、厚德笃学、知行合一”的精神,坚持“求知问真、追求卓越,修身悟道、引领未来”的理念,致力于创造、发现、传授、保存和应用知识,勇于担当社会责任,服务国家、造福人类.学校1949年4月建校,时为大连大学工学院;1950年7月大连大学建制撤销,大连大学工学院独立为大连工学院;1960年被确定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1986年设研究生院;1988年更名为大连理工大学;1996年启动实施“211工程”建设,教育部、辽宁省、大连市共建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启动实施“985工程”建设,教育部、辽宁省、大连市重点共建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被中央确定为中管干部学校;2006年中央依托大连理工大学成立中国大连高级经理学院。
http://www.dlut.edu.cn - 2012-03-22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座落在海河之滨、三叉河口,位于天津市中心。其前身为北洋女师范学堂,1906年6月由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傅增湘先生创办,是我国最早的公立高等学府之一。 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中,涌现出邓颖超、郭隆真、刘清扬、许广平等一大批先进分子,成立了\"觉悟社\",并同周恩来、马骏等男校学生一起,领导了当时天津的反帝、反封建斗争,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光辉一页。 该校初期是师范教育的学校,1926年左右,专门设立了美术科,同时增设了西画、国画、图案三个专用教室。1929年美术科发展为图画副系,学校成为当时国内建制最完善的师范院校之一,设有家政、国文、英文、史地、教育、音乐、数学、理化和生物9个系,图画、体育2个副系,在校学生达350人。 新中国成立后,学院经过多次调整、易名,经历了河北师范学院、河北天津师范学院、河北艺术师范学院、河北美术学院、天津艺术学院等,于1980年2月定名为天津美术学院。
http://www.tjarts.edu.cn - 2012-03-21天津农学院
天津农学院始建于1976年。2002年经天津市政府批准,天津市城乡经济学校并入天津农学院。1982年获学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96年首批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价,2007年在教育部进行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学校以农科为主体和优势,农学、工学、管理学、理学、经济学、文学协调发展。经过多年的办学实践,形成了紧贴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于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的鲜明办学特色。 学校现有东、西两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049亩,校舍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建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网络中心、体育场馆等设施。 学校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大力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文化铸校”发展战略。现有14个教学单位,6个学科门类、39个本科专业、14个高职专业、4个硕士点,全日制在校生1.1万人。有2个市级重点学科,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水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分中心——国家大宗淡水鱼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天津)。有7门市级精品课程,7个市级品牌专业。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200多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市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市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学校设有“天津市现代渔业技术工程中心”、“天津市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天津市花卉技术工程中心”、“天津中日水稻品质?食味研究中心”、“天津中日农村环境资源合作研究中心”、“天津市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基地”、 “天津市农业节水研究中心”。 学校以服务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为己任,主动适应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合理调整课程体系,逐步形成了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较为合理的专业生态群;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学校强化“宽、适”性人才培养模式,植根津沽大地办学,坚持走产学研结合之路。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0%以上,在全市同类院校中处于领先水平。天农毕业生的朴实无华、踏实肯干、吃苦耐劳的品格得到了社会的认同,“下得去、上手快、用得上、留得住”成为用人单位对天农学子的共识。学校桃李遍及海内外,自建校以来,已为社会输送了各级各类毕业生2万余人,涌现出一大批国内外著名的农业科技人才、教育专家、优秀管理专家和领导干部。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建立了一支高水平的教学科研队伍。学校建有2个市级教学团队。现有教职工988人,其中专任教师588人。有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49人。教师当中具有博士学位的103人,硕士学位的269人,有教授91人,副教授242人,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人,天津市授衔专家1人,市级优秀教师5人,天津市教学名师1人,天津市“131”人才工程人选16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学校还聘请了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专家担任学校的兼职教授。 学校坚持以科研促进教学,学术水平不断提高。近五年来,全院取得包括国家级“863”、“973”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500多项。取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412项、授权专利40项。《天津农学院学报》作为公开出版物,多次被评为全国优秀农业期刊和天津市一级期刊,被国内外多家数据库列为农业类重要刊源。 学校积极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开放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先后与德国、乌克兰、菲律宾、日本、加拿大、英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余所高校建立了友好校际关系和交流协作关系。 今天的天津农学院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她将继续秉承“严谨、求实、团结、创新”的优良校风,弘扬“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团结向上、自强不息” 的天农精神,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文化铸校”的发展战略,立足天津,辐射环渤海,以服务沿海都市型农业为己任,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而不懈努力,朝着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农业大学”目标稳步迈进。
http://www.tjac.edu.cn - 2012-03-21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是一所以城市领域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普通高等学校,前身是天津大学建筑分校,始建于1978年。建校 30 年来,学院事业蓬勃发展,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办学规模和社会声誉日益扩大。1998年建校 20 周年校庆之际,时任全国政协主席、原天津市市长李瑞环欣然为学院题词“发展城市科学,培育建设人才”,并于 2002年2月重新为学院题写校名。2007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获得“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 目前,校园占地总面积为68.1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7.19万平方米,本科以上全日制在校生近12000人。现有39个本科专业,有硕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7个(建筑学、地质学、土木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硕士学位授权点24个,工程硕士学位授权领域3个,覆盖工、理、管等学科门类。有2个天津市重点学科,2个天津市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天津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学校设有:规划与建筑系、土木工程系、能源与机械工程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管理工程系、环境与市政工程系、电子与信息工程系、艺术系、外语系和基础学科部、社会科学部、体育部等12个教学系(部)及成人教育学院,图书馆等机构。 多年来,学校致力于服务我国城市化进程,为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持,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工为主,工、管、理、文相互渗透且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坚持以人才为强校之本,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现有专任教师 730人,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教师比例达到70%,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国务院授衔“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和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专家15人,并聘请了中国工程院王思敬院士、李猷嘉院士等院士专家学者为学院的特聘教授,构建了一支结构优化并有较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坚持以育人为办学之本,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已向社会输送近3万余名合格毕业生,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左右,一大批毕业生已成为企事业单位的专家、技术骨干或管理部门的领导。 面对21世纪的机遇和挑战,天津城市建设学院正在励精图治、创新发展,朝着创建城市建设大学的目标奋进,努力为我国的城镇化、城市现代化进程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http://www.tjuci.edu.cn - 2012-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