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体育职业学院
北京体育职业学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由北京市体育局举办的一所高等体育职业院校。是在原北京市职工体育运动技术学院和北京市第二、第五体育运动学校基础上整合体育局所属资源于2008年6月创建的。 通过体育和教育资源的全面整合,新的北京体育职业学院将深入改革训练管理体制,探索集约化、职业化发展模式,形成以学院为龙头的训练、科研、医务、教学、人才引进等一体化的办学机构,承担首都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任务。 北京体育职业学院以培养优秀职业运动员为主要宗旨,兼顾社会体育和体育产业人才的培养,是北京地区唯一一所高等体育职业院校。北京体育职业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具有较深学术造诣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教练员队伍,特别是在竞技体育方面,不乏在世界体坛 北京体育职业学院 和全国体育界享有盛誉的权威专家。学院同时聘请知名专家学者作为客座教授,不断优化师资队伍,提高教学水平。 北京体育职业学院2009年首批招生开设竞技体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体育保健、体育服务与管理等五个专业。其中竞技体育专业以培养高水平职业运动员为目标,面向优秀运动队招生;其他四个专业以培养社会体育从业人员和体育产业服务管理人才为目标,面向社会招生。 学院注重体育职业技能的培养,为北京建设国际化体育中心城市造就具有良好职业素质、具备相关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各类体育职业人才,同时为运动员退役后顺利转型就业搭建桥梁。学院同时开展各类与体育职业相关的岗位资质培训,多角度、多层次培养体育人才,是一所行业特色鲜明、 北京体育职业学院学生办学优势突出的体育职业院校。 北京体育职业学院坐落在南三环之侧,毗邻光彩体育馆和北京网球中心,交通便利,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学院拥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一流的训练场馆,校园环境优美、视野开阔。欢迎热爱体育事业、有志于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的各界青年报考北京体育职业学院。 北京体育职业学院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光彩北路4号(南三环赵公口桥南)
http://www.bjtzhy.org - 2012-03-25广西大学
广西大学创办于1928年,首任校长是我国著名教育家、科学家、民主革命家马君武博士。1939年,广西大学成为国立大学。当时,竺可祯、李四光、李达、陈望道、王力、刘仙洲、陈寅恪、盛成、陈焕庸、千家驹、施汝为、卢鹤绂、纪育沣、文圣常等一大批著名教授到校任教,学校盛极一时,成为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综合性大学。 1952年,毛泽东主席亲笔为广西大学题写了校名,同年,广西大学农学院独立建制,成立广西农学院。1953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广西大学被停办,师生以及设备和图书资料被调整到中南和华南地区的19所大学,为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和牺牲。1958年,广西大学恢复重建。1997年,广西大学与广西农学院合并,组建新的广西大学。1998 年七十周年校庆时,江泽民总书记为学校题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团结奋斗,努力办好广西大学”。新的广西大学在1999年成为国家\" 211 工程\"学校,2004年被批准为教育部和广西共建的省部共建高校。 现在的广西大学已发展成为一所区域特色研究型大学,设有30个学院,97个本科专业,36个一级学科和17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8个一级学科和4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专任教师2006人,其中教授400多人、副教授700多人。博士生导师125人,硕士生导师1328人。目前在校全日制本科生23649人,全日制博士和硕士研究生6669人,有来自3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667人,成人教育学历生2万人。 学校校园环境优美,绿树成荫,鸟语花香,芳草如茵,湖光潋滟,环境清幽。校园占地面积307公顷,校舍总建筑面积133.09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设备总值5.19亿元,拥有各类藏书529万册,其中印刷型图书323.4万册,电子图书205.8万册,中外文纸质期刊4000多种,全文电子期刊1.7 万种,数字图书馆建设具有一定规模,已形成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并重的文献信息保障体系。
http://www.gxu.edu.cn - 2012-03-25兰州商学院
兰州商学院成立于1958年,原名为甘肃财经学院。1981年更名为兰州商学院,隶属于原国家商业部、原国内贸易部领导,是甘、青、宁三省(区)唯一一所以本科教育为主的财经类高等院校。 1998年7月,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甘肃为主的管理体制。 学校现有和平、段家滩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515.47亩,校舍建筑面积64.29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928.96万元,图书馆藏书224.44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28.83万册、电子图书95.61万册,是甘肃省重要的经济管理类文献资料信息中心。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研究生949人、本科生17913人。 学校设有经济、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工商管理、会计、统计、信息工程、外语、艺术、商务传媒、法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农林经济管理、马克思主义、国际教育、继续教育等16个二级学院及MBA教育中心和体育教学部;现有甘肃经济发展数量分析研究中心、甘肃省商务发展研究中心2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有经济研究所、敦煌商业文化研究所、理财规划发展研究中心、西部经济开发研究中心、注册会计师培训中心、法商研究所等16个研究所(中心)。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1302人,其中专任教师915人,具有教授、副教授职称教师434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教师545人,专任教师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部级优秀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甘肃省领军人才、甘肃省“333”、“555”人才工程人选、甘肃省学科带头人、甘肃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等高层次人才30余人。
http://www.lzcc.edu.cn - 2012-03-25甘肃政法学院
甘肃政法学院是甘肃省属的唯一一所政法公安类普通高等院校。其前身是1956年创建的甘肃省政法干部学校,1984年更名为甘肃政法学院,开办普通高等教育。经过55年的建设,特别是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学校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政法公安类院校之一。 学校位于兰州市科教中心安宁区,校园占地面积554亩。现有各级各类在校学生14987人,其中研究生346人,普通本科生10514人,体改生194人,预科生179人,成人本专科学生1943人,自考助学班学生1811人。学校现有教职工605人, 其中,专任教师425人,教授、副教授165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33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3人,甘肃省领军人才4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兼职客座教授183人。 学校设有法学院、民商经济法学院、公安分院、公安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行政学院、人文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艺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人民武装分院等12个二级学院,设有实验管理中心、司法鉴定中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甘肃省政法干部培训中心等12个教学、管理及培训机构。1个证据科学技术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公安技术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甘肃省经济法制研究中心和西北民族地区侦查理论与实务研究中心2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和11个校级科研机构。有法医DNA实验室、法医毒理实验室、文件检验实验室、ERP沙盘模型实验室、法律实验实训中心等53个特色明显、设备功能齐全的教学实验室,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共110余万册。 学校学科专业特色鲜明,法学、公安学教育优势明显。现设有法学、治安学、侦查学、刑事科学技术、信息安全、边防管理、禁毒学、工商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劳动与社会保障、社会工作、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政治学与行政学、汉语言文学、英语、新闻学、广告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艺术设计等25个本科专业,专业涵盖了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工学、艺术学等六大学科门类。学校拥有法学和工商管理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有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学与行政法、刑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学、会计学、企业管理、旅游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等1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学校为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单位和全国政法院校招录体制改革试点单位。现有法学、侦查学、边防管理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法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项目,有法学、侦查学、边防管理、工商管理、刑事科学技术5个甘肃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有民商法学、刑事科学技术2个省级重点学科,建成民法学、侦查学、警察查缉战术等省级精品课程14门,建成校级精品课程20门,创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
http://www.gsli.edu.cn - 2012-03-25河西学院
河西学院的前身是1958年设立的张掖师范学院,1962年院系调整时改办为张掖师范,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恢复成立张掖师范专科学校,1992年更名为张掖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0年9月,将张掖农校、张掖地区职业中专并入张掖师专,2001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在原张掖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基础上组建河西学院。学校地处河西走廊中部的张掖市,是甘肃西部和千里河西走廊唯一一所多科性普通本科院校,担负着为河西乃至全省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任务。 学校校园占地1002亩,实验农场占地1700多亩;建筑面积36万多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9亿元,仪器设备总值5380多万元,图书馆纸质藏书77万册。学校设有15个二级学院,11个研究所(中心);有35个本科专业,涉及文学、理学、农学、工学、艺术学等10个学科门类;现有全日制在校普通学生12449人。学校已先后建成种子科学与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小学教育、旅游管理、数学与应用数学3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省级精品课程13门。已先后建成河西走廊特色资源利用省级重点实验室,河西历史与文化省级重点学科,甘肃省微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西史地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钱学森沙产业中心实验室,河西生态与绿洲农业研究院,理工实验实训中心,化学基础课程省级教学团队等,学校被省委组织部和省农牧厅确立为甘肃省农村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和甘肃省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 学校现有教职工845人,其中专任教师568人,教授59人(其中校聘教授4人),占专任教师数的10.3%;副高职称教师165人,占专任教师数的29%;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325人(其中博士24人),占专任教师数的57.2%,外聘教师103人,外籍专家10人。30余人先后获全国劳模、全国优秀教师、全省优秀教师、曾宪梓教育基金会高等师范院校优秀教师奖,1人被评为甘肃省教学名师,12人获甘肃省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2人获甘肃省“五四”青年奖章,7人入选甘肃省“555”创新人才工程,2人入选甘肃省领军人才,6人获甘肃省“园丁奖”优秀教师。 近年来,学校根据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坚持“转型、提升、发展”的方针,高度重视学科专业建设,结合自身办学实际,大力发展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应用型专业,不断实施学科专业调整和改造,先后申办了种子科学与工程、葡萄与葡萄酒工程、应用化学、旅游管理等应用型专业10余个。坚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先后为国家输送各类毕业生5万多人,涌现出了以中科院院士、国际催化理事会主席、“国际催化奖”获得者李灿为代表的杰出校友和一大批辛勤工作在基础教育及各条战线的业务骨干。
http://www.hxu.edu.cn - 2012-03-25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瑞酒店管理学院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瑞酒店管理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实施本科层次学历教育的新型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独立学院),于2008年成立并于当年招生。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是世界上第一所专门培养酒店业管理人员的学院,拥有117年历史,在全球酒店管理专业大学中排名第一。学院是中国唯一加入了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的全球学分认证体系的高校,可以和洛桑及其在全球认证的其他七家大学互认学分。学院的每位老师都经过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的严格培训并获得教师资格证书。
http://www.bhi.edu.cn - 2012-03-25甘肃农业大学
甘肃农业大学坐落在兰州市安宁区,傍依美丽的母亲河,地处规划中的兰州市新城区中心,校园风景优美,是兰州市园林单位。学校是农业部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同建设的大学、甘肃省重点建设大学、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 学校1946年10月1日创建于兰州,时名国立兽医学院,是我国第一所兽医专业高等教育院校。1953年开始培养研究生,是我国高校中首批学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第二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第二批开展在职人员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学位工作单位。草业科学、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和农学等学科专业在国内外具有明显的特色和优势。校园占地87.98公顷,建筑面积43.67万平方米。教学科研实验实习场、站占地159.5公顷。拥有各类图书资料310多万册。校园网信息节点6000多个。 建校65年来,学校规模逐步扩大,办学格局日趋完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术水平不断上升,现设有16个学院(教学部),48个本科专业,拥有草业科学、动物医学、土地资源管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和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农业部重点学科和12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6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007年获得省内首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兽医博士);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10个。
http://www.gsau.edu.cn - 2012-03-25天水师范学院
天水师范学院始建于1959年,2000年由天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天水师范学院,开始本科招生。2007年5月,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评估结果为“良好”。经过5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坚持“困境中求生存,奋斗中求发展”的精神,现已初步形成了以教师教育为主,文、理、法、工、教育、历史、经济、艺术、管理等多学科综合发展的人才培养格局和为甘肃省县及县以下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师资的办学特色。 学校占地620亩,校舍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44万余册(其中电子图书54万册),中外文数据库7种;教学仪器设备值6778.87万元,固定资产3.6亿元。 学校下设12个二级学院,面向全国26个省(市、区)招生,现有各类在校生16088人,其中普通本科学生14000余人,留学生4人,预科生97人;有教职工899人,其中专任教师718人,教师中教授、副教授228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353人,有20名教师分别担任兄弟院校和科研单位的硕士研究生导师;设有8个校级科研机构,20个二级学院所属的研究所,1个甘肃省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甘肃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校级重点建设学科和3个重点扶持学科,14门省级精品课程;学校共有41个本科专业,其中36个已获得学士学位授权资格。近年来,学校承担各类科研项目750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6项,省(部)级项目67项;先后有207项科研成果获奖,其中获省(部)级奖励42项;出版专著、教材156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4700余篇,其中,在SCI、EI源刊物发表论文151篇,CSSCI源刊物发表论文230余篇。学术刊物《天水师范学院学报》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2006年荣获第三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其中“陇右文化研究”栏目获“全国社科学报优秀栏目”称号。学校同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保持着学术交流。 学校是首批“全国文明单位”,多次受到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及省委宣传部、教育厅、团省委、省总工会的各种表彰。1988年,学校就以“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师资,方向明确,成绩显著”而受到国家教委的表彰奖励;1997年,学校被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命名为“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单位”;1998年,学校先后4次被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高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荣誉称号;1999年,学校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命名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学校教务处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务处”。2002年,学校被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确定为“全省道德教育和道德实践活动示范学校”;被省委宣传部、省经贸委和省总工会评为“甘肃省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2003年,学校党委被省高校工委评为“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2004年,学校被评为甘肃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先进单位;2005年,学校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单位”称号;2006年以来,学校党委被天水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被省高校工委评为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连续五年被团省委评为“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2009年被甘肃省政府评为“园林化单位”。
http://www.tsnc.edu.cn - 2012-03-25陇东学院
陇东学院的前身是始建于1978年12月的庆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1年10月庆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和庆阳地区农业学校整体并入,2003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改建为全日制本科院校。 学校坐落在甘肃省庆阳市,这里是全国重要的革命老区,是甘肃省正在建设的大型能源化工基地。学校占地面积1100亩,校舍建筑面积26.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4.5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6200万元。馆藏图书74万册,电子图书42万册。现有全日制普通在校学生12606人,成人教育学生4503人,以甘肃招生为主,同时面向河北、江西、内蒙等23个省、市(区)招生。 学校设文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外国语学院、教育学院、政法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农林科技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能源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体育学院、美术学院、音乐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建有41个普通本科专业,涉及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历史学、教育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 学校现有教职工863人,有教授54人,副教授142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285人,外籍教师8人。全国劳动模范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5 人,曾宪梓教育基金奖获得者5人;甘肃省优秀专家2人、甘肃省领军人才1人、甘肃省“333人才工程”和“555创新人才工程”5 人;庆阳市科技功臣2人、庆阳市 “185”人才工程5人、庆阳市领军人才4人。 学校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生物科学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有两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了11门省级精品课程、2个省级教学团队。先后获省级教学成果奖24项。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国家二等奖5项、甘肃赛区特等奖15项、一等奖7项、二等奖19项。在第二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中获非数学类三等奖。在第四届“甘肃省大学生创新杯计算机应用能力竞赛”中获得特等奖2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8项。在第二届全国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中获大学生组二等奖。在全国演讲比赛中获二等奖。在第五、六、七届“挑战杯”甘肃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一等奖4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43项。在甘肃省大学生校园文艺演出、甘肃省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获、甘肃省第二届大学生DV创作大赛、CCTV杯全国大学生英语口语演讲比赛甘肃赛区比赛、甘肃省师范生演讲赛等比赛中都取得了较好成绩。
http://www.ldxy.edu.cn - 2012-03-25西北师范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为甘肃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同建设的重点大学、国家重点支持的西部地区十四所大学之一。其前身为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发端于1902年建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37年“七七”事变后,北平师范大学与同时西迁的国立北平大学、北洋工学院共同组成西北联合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整体改组为西北联大下设的师范学院。1939年师范学院独立设置,改称国立西北师范学院,1941年迁往兰州。1958年前学校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6所重点高师院校之一,1958年划归甘肃省领导,改称甘肃师范大学。1981年复名为西北师范学院。1988年更名为西北师范大学。1985年教育部依托学校设立了教育部直属的、高等院校建制的“西北少数民族师资培训中心”,与学校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两位一体的管理体制。1987年,国务院又在学校建立了“藏族师资培训中心”。
http://www.nwnu.edu.cn - 2012-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