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统计:本站共有230个主题分类,268个待审站点,共收录3717个站点 ]当前位置:中国校园网 订阅RssFeed
  •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

    一、学院概况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是由淮南矿业集团举办、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高等职业院校。现有2个校区,占地600亩,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现有在校生1.2万余人,其中高职8800余人,技师200余人,技校生3000余人;教职工519人,其中高级职称126人,具有硕士、博士学历教师130人,双师素质教师205人,另外从企业聘请兼职教师180人,办学实力较为雄厚。2003年,代表安徽省同类高校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08年,学院以服务煤炭行业的鲜明特色,成为安徽省首批省级示范高职;2010荣获“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单位。近年来学院还先后获得“全国煤矿安全培训先进单位”、“全国煤炭系统教育先进单位”、“安徽省毕业生就业指导先进高校”、“安徽煤矿监察安全培训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二、依托煤炭产业 学院的主办单位淮南矿业集团为国有独资企业,主要经营煤炭开采与销售、火力发电、房地产、物流、瓦斯(煤层气)综合利用、金融等业务,现有生产矿井13对,在建矿井2对,在岗职工7.2万人,是全国13个亿吨级煤炭基地和6个大型煤电基地之一,国家批准煤炭资源量285亿吨。2013年,本土完成煤炭产量折合商品煤6375万吨,电力权益规模1200万千瓦,销售收入713亿元,上缴税费59亿元。企业煤炭产量规模、电力权益规模、房地产规模、资产规模、上缴税费和职工收入均列省属企业第一位。被命名为国家首批循环经济试点企业、中华环境友好型煤炭企业、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 集团公司把学院作为人才资源支撑、企业文化传承、承担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载体,把办好学院列入企业人才战略,在办学经费、实习实训、设备调拨、就业等多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三、办学特色鲜明 学院始终坚持“立足煤炭企业、兼顾相关行业,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注重“实学、实用、实习、实训、实践”,强调“技术、技能、技巧”,努力为煤矿企业培养更多的“好工人、好技师、好班长、好队长”。学院现有采矿工程系、通风安全系、煤矿机电系、工程管理系等9个系部,开设有矿井通风与安全、矿山安全技术与监察、救援技术、矿山地质、煤矿开采技术、矿山机电、电气自动化、建筑工程技术、会计、护理等28个专业。主体专业是煤矿类及相关专业,目前是安徽省内高职院校中煤矿专业数量最多,煤矿专业在校生最多,每年到矿区就业量最大的高职院校。学院坚持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形成了以高职教育为龙头,中职教育、继续教育、技师教育、在岗培训等多形式的职业教育办学格局,真正形成了“校企融合、工学结合、订单培养、校企共同发展”的办学特色。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张德江在2011年11月视察学院时指出:“办这样的学校就要有这样的设备,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很适合职业教育的发展,特别是煤矿企业的发展建设,你们的学校很有特色。”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院士2011年5月视察学院时也指出:“只有国有特大型企业创办的高职院校才能有这样的条件,才能办好、办像高职院校,真正实现产学结合,为企业培养出学得好、用得上、留得住的煤矿高技能人才”。 四、创新校企合作机制 学院着力与煤炭企业、行业建立深层次合作的办学机制。 一是淮南矿业集团副总经理直接任职学院院长,在企业办学管理机制上,校企领导实现行政管理一体化。学院发展、办学经费、基本建设、政策措施等重大问题可直接进入集团公司董事会研究,避免了层层汇报、低效率,遇到问题解决快,程序少,极大地增强了学院的办学活力,保障了校企合作办学长效、高效运行。 二是学院与淮南矿业集团联合成立“淮南矿业集团产学研理事会”、“淮南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管理委员会”,由淮南矿业集团总经理担任理事长和主任,学院院长担任副理事长,企业下属20多个厂、矿的主要负责人和学院分管领导为理事。在“产学研理事会”和“教育管理委员会”领导下,学院先后在淮南矿业集团下属的20多家煤矿、厂、公司确立了“产学研”合作单位,建立煤矿开采技术、矿井通风与安全、矿山测量、矿山机电等煤矿主体专业实习实训基地,签订了学生实训和教师培训协议。 五、企业参与课程改革 学院以专业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和切入点,同步进行课程改革与建设,以此推动教学改革。与企业(行业)积极合作,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目前学院有省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精品课程8门、省级特色专业8个、省级教研项目30余项。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在安徽省同类院校中位居前列。 学院以行业要求和职业标准为依据,以强化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重点,按照易教、易学、符合岗位实际需要的原则,把行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固化到教材中,组织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现场技术人员共同编写了体现“两淮矿区”特点和新矿井生产技术装备水平的教材和讲义。共计编写了《瓦斯地质》、《煤矿开采技术》、《矿井通风与安全》、《矿山机电》、《矿井测量技术》等18本煤炭高职专业核心教材,由中国矿业大学出版发行;主编或参编高职高职规划教材16本;编写了的煤炭技师学院 “十二五”规划教材6本;编写了11本安全培训教程;编写了10余种实习实训指导书。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反映矿区技术条件的实用教材,既学习了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新工艺,又了解了企业文化,就业后对岗位的适应能力大大增强。 六、校企共建实训基地 目前学院建有校内实习厂1个,校内实验实训室120间(其中煤矿专业实验室和实习车间70间);建有1个中央财政支持的“煤矿安全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013年又新增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和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两个中央财政支持项目;建有“煤矿开采技术”、“矿井通风与安全”、“矿山机电”3个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2013年新增护理省级示范试验实训中心;建有矿山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另外还从淮南矿业集团无偿调拨了价值1000万元的综采综掘设备建成了地下仿真采掘工作面和实习车间,“真刀真枪”地加强了学生在采煤、掘进、机电、通风安全等方面的实际动手能力训练,满足了学生校内生产性实训的需要。校企共建的实训基地在为学院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同时,还为省内其他高校提供学生实训场所,实现实验实训资源共享。 学院在安徽五大矿业集团、江浙、上海、广东等地建有100余个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其中煤矿专业65个),按照不少于半年的要求安排每一位学生完成相应的顶岗实习,将顶岗实习落到实处。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让学生将在校所学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练就过硬的职业技能,提高综合职业素质,成为符合企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七、高质量大订单就业 根据多年来的跟踪调查,我院毕业生综合素质高,社会评价好,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率平均达90%以上。每年学院为安徽煤炭企业输送1500名煤炭专业毕业生,近三年毕业生当年就业率在95%以上,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2011年被省教育厅评为就业先进单位。毕业生活跃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已成为企业的中坚力量。 在淮南矿业集团2006年举行的万名青工技术大比武中,26名技术状元中有14名是我院毕业生;2008年授予的100名高技能拔尖人才中,我院毕业生有65名;在 2008年受集团公司表彰20名优秀大学毕业生中,我院8名毕业生榜上有名;淮南矿业集团第十届技术比武大赛中,共产生69名技术能手、状元,其中我院毕业生39人;2011年集团公司评选出专业技术(高技能)拔尖人才193人,其中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127人。 八、大规模培训工程服务于企业 1、国家二级安全培训机构,每年培训10000人次 设立在我院的淮南矿业集团安全培训中心1983年由原煤炭部批准建立,现为国家安全监察局二级安全培训机构,具备培训国有重点煤矿矿长、副矿长、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地方及乡镇煤矿矿长的资格。学院专业骨干教师担任该中心培训师,每年完成10000人次的培训任务,为淮南和周边矿区以及地方小煤矿的安全生产、稳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省级继续教育基地,每年培训3000多人 2001年12月,安徽省人事厅正式批准我院为省级继续教育基地,主要承担了淮南矿业集团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干部、后备干部继续教育和党员培训工作,同时完成省、市人事部门委托的继续教育任务,每年完成3000余人次的继续教育和培训任务,共计完成30000多人次的继续教育和培训任务 3、淮南矿业技师学院,每年培训技师200人 2006年6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设立淮南矿业技师学院,成为安徽省首批六家技师学院之一,每年招收技师学员200人。 4、煤矿短期新技术培训,每年3000人 学院根据煤矿业集团的培训计划,组织教师定期到煤矿为职工授课,传授煤矿开采、通风安全等新技术、新知识,提升广大职工的业务素质,积极开展煤矿短期新技术培训工作。每年培训员工3000人,为中国五矿邯郸矿业公司每年岗前培训近500人。

    http://hnvtc.ah.edu.cn - 2014-07-29
  • 民办万博科技职业学院

    民办万博科技职业学院

    安徽万博科技职业学院始建于2000年6月,是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核准的面向全国招生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是安徽省首批民办高校之一。学院坐落于包公故里、科教基地、历史名城的安徽省省会合肥,地处合肥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交通便利,人文环境优越。在十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学院坚持“万众一心,博采众长”的校训精神,以广阔的胸襟,以国际化的眼光与视角,开辟出一条富有独特特色的办学之路,并取得丰硕成果。2005年12月,安徽首家通过“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并取得“优良”成绩;2008年,学院牵手新加坡莱佛士教育集团(Raffles Education Corporation),引入国际化教育资源;2012年12月,批准成为安徽省自主招生改革试点高校之一;2013年,经安徽省教育厅批准,与新加坡莱佛士高等教育学院正式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并有旅游管理、多媒体设计与制作、服装设计、装潢艺术设计等4 个专业进行招生。 学院下辖经管、理工、人文、艺术设计、国际合作办学项目、继续教育部等教学单位,涵盖经、管、文、理、艺等学科44个国家计划统招专业。各专业开设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以技能型、创新型复合人才为培养主线,不断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拓宽专业口径,深化学科专业内涵建设,现有企业品牌与形象设计、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等省级精品课程,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办学特色进一步凸显。 学院高度重视师资力量建设,夯实基础,励精图治。学院第一任院长尹鸿钧教授,曾任中国科技大学第一副校长、安徽省科协副主席等职务,有着丰富的全国著名高等学府的管理经验。现任院长江舒研究员,曾任合肥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正厅级)、安徽省女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等职务,也有着近40年丰富的全国著名高等学府的管理经验。学院汇聚了来自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中科院合肥分院等一批资深教授以及新加坡莱佛士教育集团的国际师资队伍,组成了一支以中青年为骨干力量的教学和管理队伍,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国际化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与此同时,学院高度重视仪器设备、图书资料、校园环境等硬件设施的投入,并不断创新就业推荐模式,开展高层次的校企合作,与世界500 强企业或知名企业加强合作与交流,为学生提供更高的就业平台,使学院就业形势一直保持良好态势,历届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95% 以上。 随着国际一体化形势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的不断变化与发展,学院以国际化的视野 ,积极实施“品牌战略”、“国际化战略”、“差异化战略”,继续在办学理念、教育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不断创新,进一步扩大国际合作与交流,依托新加坡莱佛士教育集团优质资源,不断凝练办学特色,在全省同类高校中率先引进外籍教师进行专业课教学,力图以国际化的视角,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教育品牌形象,着力培养综合素质高,具有国际视野、创新创业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 14年栉风沐雨,14年春华秋实,万博科技职业学院在努力提高社会影响力及知名度的同时,全力推进教育国际化转变的进程,矢志不渝的书写教育事业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http://www.ahwbedu.net - 2014-07-26
  •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是2000年经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由百年老校——安徽省商业学校和安徽商业职工大学合并建立的公办全日制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院校,隶属于安徽省教育厅。学院自组建以来,抓住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机遇,励精图治,改革创新,办学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2005年获安徽省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优秀”院校,2008年被省教育厅、财政厅确定为首批“安徽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单位,2010年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   学院坐落于长江之畔的历史名城芜湖,占地540余亩,其中新校区占地506亩,校舍建筑面积22.7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量达73.84万册,办学条件优良,基础设施完善,达到省内同类院校一流水平。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0000余人。在职教职工600余人,专职教师中具有教授、副教授职称的120余人,具有注册会计师、会计师、经济师、统计师、律师、工程师等技术职称、资质和考评员资格的430余人,“双师”素质专业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总数90%以上,来自企业一线的教师达300余人。拥有省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教学名师6人、省级及以上优秀教师6人、省级专业带头人13人、省级教坛新秀7人。先后承担省部级教科研课题80余项,其中部级课题3项,省级重点课题10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26项,其中一等奖8项,二等奖12项。教职工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论文1100多篇;出版教材、专著600余部,其中国家级精品教材1本,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9本、“十二•五”规划教材23本,安徽省“十一•五”规划教材18本、“十二•五”规划教材21本。《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两次荣获全国优秀社科学报。   学院目前设有经济贸易系、会计金融系、工商管理系、电子信息工程系、艺术设计系、外语系、基础教学部和政法教学部等8个教学系部33个专业,其中市场营销专业为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物流管理、市场营销、计算机信息管理、动画设计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会计电算化、连锁经营管理为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项目专业,会计、电子商务、市场营销、视觉传达设计、营销与策划为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计算机信息管理、旅游管理为省级精品专业,资产评估与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国际经济与贸易、物流管理、连锁经营管理、动画设计、会计电算化、商务英语、财务管理、金融管理与实务等为省级特色专业。拥有《市场营销学》、《会计学基础》、《实用口才艺术》、《财务管理》、《数据库应用技术(VFP)》、《经济应用数学》、《基础会计实训》、《ERP应用与实践》、《成本会计学》等12门省级精品课程,《经济学基础》、《初级财务会计》为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会计电算化》、《连锁采购与配送管理》、《网上贸易实务》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学院积极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现代流通业、现代服务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在成立校企合作理事会的基础上,学院与成员单位和知名企业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形成了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催生了以“荣事达品冠学院”、“荣事达阳光班”、“灵动软件实训暨国际服务外包基地”、“龙奇动漫中心”等为代表的校企深度融合的优秀实例,走出了一条具有引领和示范效应的校企合作办学之路。学院目前建有设备先进、配套齐全的校内实训基地96个,其中物流管理实训基地为中央财政重点支持的国家高职高专实训基地,计算机应用实训中心、现代物流管理实训中心、会计实训中心、安徽商贸-上海晓庄校园实训基地为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多媒体设计与制作(动画方向)为省级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建立上海花园酒店、安徽商之都、沃尔玛超市、合肥荣事达集团、平泰会计师事务所等校企合作紧密的校外实训基地160余个,形成了融教学、培训、教科研、技能鉴定与技术开发和服务于一体的校内外实训基地。   学院具有完善的学生奖助体系。学生奖学金覆盖面高达40%,一等奖学金1000元/学期,二等奖学金500元/学期,三等奖学金200元/学期;此外还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柏林奖助学金、李健奖助学金、恒生奖学金、天翼奖学金、临时生活困难补助、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学费减免、勤工俭学等学生资助项目。   学院坚持服务社会,积极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人才智力支撑,在省内较早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并作为芜湖市劳动人事与社会保障局指定的唯一考点,承担芜湖市国家级、省级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工作,鉴定工种31个,充分满足了面向社会开展电子商务师 、助理会计师 、物流师、计算机程序设计员、ERP工程认证师、连锁经营管理师、纳税筹划师、人力资源管理师、商务策划师等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及鉴定需要。同时依托各类培训基地,为企业员工、进城务工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等提供社会培训服务,年完成职业技能鉴定与考试10000多人次,年举办各级各类培训班60多个,年培训达25000人次以上,为推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学院不断提升办学国际化水平,先后与美国、英国、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多所高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与交流关系,与英国南埃塞克斯学院开展合作办学项目,合作培养专科专业学生和“3+1”专升本等项目,与台湾南台科技大学、台湾朝阳科技大学开展互派交换生合作项目,为拓宽技能人才培养空间,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专业人才创造了良好条件。   学院积极倡导以职业素质为重点的全面素质教育,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得到同行的认可和社会的好评,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2004年至2006年连续3年获得“安徽省普通高等院校毕业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07年至2012年连续6年获得“安徽省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称号。2009年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是安徽省唯一获表彰的高职院校。2012年被评为“安徽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   学院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发扬“创新超越,诚信图强”的安商精神,百年老校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学院目前是教育部商业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全国商业高职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单位,安徽省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单位,安徽省商科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教育联盟首轮轮值主席单位。进入百所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建设行列以来,学院秉承“厚德弘商 、笃学砺能”校训,正以国家骨干院校建设为契机,主动适应国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优化升级的要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产学研结合为途径,以社会评价为标准,以培养现代服务业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的办学理念,按照“育人为本,特色发展,商贸为主,服务社会”的办学思路,实施“品牌立校、人才强校、民主治校、文化育校、和谐兴校”的发展战略,推动内涵发展,增强办学活力,提升办学水平,向着建设“质量高,效益好,影响大,特色鲜明,发展科学,国内领先”的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目标阔步前进。

    http://www.abc.edu.cn - 2014-07-26
  •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是全国首批、安徽首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和国家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为安徽省首家单独招生改革试点院校。学院创建于1983年,原名芜湖联合大学。1997年5月,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更改为现名。2000年8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将具有百年办学历史的芜湖农业学校并入学院。学院2001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31所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单位之一;2006年被教育部、财政部列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首批28所立项建设院校之一;2009年学院以优秀等级通过教育部、财政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项目验收。2012年5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学院与芜湖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合并,为学院跨越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学院现占地约1200亩,建筑面积44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约1.16亿元,设有机械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材料工程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园林园艺学院、网络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应用外语学院、国际经贸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人文旅游学院、艺术传媒学院等15个二级学院、1个附属信息中专学校以及安徽省芜湖仪器仪表研究所(下辖全资“高新技术企业”子公司1个),现有招生专业68个,其中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5个、非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3个、国家级教改专业1个、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所含专业4个、省级特色专业11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6个。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0000余人,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比例超过30%,具有双师素质的比例超过80%。此外,学院还有成人本专科学历教育学生5000余人。 作为地方政府举办的高职院校,学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紧密把握地方经济发展脉搏,按照“地方性、市场化、技能型、开放式”办学思路,根据芜湖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以校企合作为平台,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学院主动融入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全市各大开发区和经济园区,立足芜湖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众多企业开展校企深度合作。学院在与开发区同步建设、互动发展中,创新并推广了以“教学合作、管理参与、文化融入、就业订单”为主要内涵的“融入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走出了一条依托地方经济,服务地方经济,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高职院校特色发展道路。 学院以质量工程为抓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截至2014年初,学院获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4个,1名教师当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3名教师当选全国优秀教师,院长徐建平教授当选“中国职业教育杰出校长”,8本教材获“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此外,学院还获批省级实验实训中心5个,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6个,省级开放性实训基地1个,省级教学团队6个,省级应用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中心1个,省级精品课程6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5门,省级教学成果奖55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7项,二等奖20项,三等奖26项),省级教学成果奖推广1项,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卓越技能型人才计划2项,省级规划教材8本,省级优秀教学管理工作者3名,省级优秀教学管理集体2个,省级教学研究项目61项,省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项目2项。1名教师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1名教师入选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26名教师入选安徽省高职(高专)院校专业带头人,5名教师当选省级教学名师,10名教师被评为省级教坛新秀,4名教师被评为芜湖市首席技师。 学院高度重视产学研合作,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积极搭建平台营造氛围,鼓励教师开展各级各类教科研项目申报,近年来,学院申报各类项目共立项312项,其中省部级项目5项,厅级项目148项(教育厅科研项目98项、教研项目50项),市级项目66项,校级项目76项,各类专项及横向课题17项。 学院因教育教学改革成效显著,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在各级各类竞赛中捷报频传。近年来,学院在各类国家级技能大赛中,共获一等奖6项,二等奖28项,三等奖34项;在各类省级技能大赛中,共获一等奖47项,二等奖82项,三等奖105项。 学院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以促进学生“崇德尚能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建设优良的校风为核心,遵循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律,以实施校园文化主题教育三大活动月、社会实践教育三进、思政教育三延伸的“333工程”为载体,形成了全方位、全过程的校园文化建设格局,营造出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受到各级各类媒体的广泛关注。新华社、中国教育网、中青网、安徽教育网、《中国青年报》、《安徽日报》、《芜湖日报》、《大江晚报》、芜湖电视台等媒体先后进行了采访报道,为学院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学院《校园文化建设“333工程”》获教育部2010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三等奖,是安徽省高职院校中唯一获奖学校。 学院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培养的学生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招生就业呈现“出口畅、入口旺”的良好局面。学院毕业生就业率一直稳居全省同类高校前列,就业质量和就业层次稳步提升,学院被评为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就业竞争力示范校,并多次荣获“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08—2012年连续五年被授予“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2009年学院获得“安徽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学院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创业氛围浓厚,创业典型不断涌现,2010年被评为“首批安徽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学院大学生创业园被有关部门评定为安徽省AA级创业孵化基地。 学院积极深化招生制度改革,2009年作为安徽唯一一所高职院校,在全省率先面向普通高中开展单独招生试点工作,2011年在全省率先面向中职毕业生试点招生,2012年又在全省率先开展面向企业在职员工和退转军人招生、与企业行业合作招生的试点工作,这是我省高校招生制度一项重要改革。学院借此平台,不断探索和深化学校与企业间“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新模式。 学院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不断提升社会影响力。近年来,学院成功承办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联盟成立大会、全省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与专业建设研讨会、全省市属高校改革发展研讨会等大型会议,接待了200多所国内外高职院校、本科院校同仁、教育代表团来校考察交流。学院作为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常设承办单位,每年都成功组织和接待全省高职院校师生同台竞技。我院作为教育部高职高专骨干教师培训点、安徽省高职高专“双师素质”教师培训基地,近年来组织举办了多批次全国全省高职高专“双师素质”培训班,共为省内外高职院校培训教师近300名。学院示范引领作用充分发挥,被推选为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主席团单位、安徽省市属高职院校联盟常任主席单位和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学院积极推进与中等学校的衔接发展,发挥优质高职院校在区域职业教育发展中的示范引领作用。《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被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评定为“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学院坚持开放办学,深化教育国际交流,加强与新加坡BCA学院、英国南埃塞克斯学院、韩国国际大学等多所国外院校交流与合作,为学生出国留学创造条件,拓宽途径,推进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此外,学院还成功入选教育部“中德职业教育汽车机电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合作项目”(“SGAVE项目”)合作院校。 学院于1996年开始职业技能鉴定,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为全国首批国家示范职业技能鉴定所和省、市级职业技能鉴定先进单位。学院是工业和信息化部全国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工程网页设计师项目合作院校、中国职业培训与职业资格认证工作站、中国CAD应用培训芜湖分中心、华中科技大学数控技术芜湖培训分中心、清华大学PRO/E芜湖培训分中心。学院还是教育部等七部委确定的“数控技术应用”、“汽车运用技术”专业领域和建设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实施院校;教育部、安徽省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培训基地和半工半读试点院校。学院还建有与教育部合作的首批高职院校FANUC系统应用中心。 “十一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坚强领导下,学院全体教职工紧密团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按照“地方性、市场化、技能型、开放式”办学思路,主动适应芜湖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和国家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形势的需要,牢牢把握抓机遇、显特色、求发展的主题,紧扣示范建设这一主线,加快建设发展步伐,实现了新的跨越式发展,成为全省高职教育的排头兵,在全国高职院校中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学院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实力、办学质量和社会影响力全面提升。学院因办学成就突出,被授予“第四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全国首批节约型示范单位”、“安徽省普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优秀单位”、“安徽省三下乡先进集体”、“安徽省就业再就业培训先进单位”、“芜湖市文明单位标兵”、“芜湖市无偿献血先进单位”、安徽省及芜湖市“先进基层党校”。建党90周年之际,学院党委被安徽省委授予“安徽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十二五”期间,学院将站在历史征程的新起点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主动适应芜湖经济转型产业升级需要,抢抓学院发展新机遇,以内涵建设为核心,以特色发展为根本,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核心竞争力,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的示范性高职院校,不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http://www.whptu.ah.cn - 2014-07-26
  •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是2000年6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首批成立的高等职业院校之一,是在原省司法学校、省警官学校和省政法干校的基础上建立的,隶属省司法厅领导,业务上接受省教育厅指导。学院西区座落在合肥市风景秀丽的董埔水库湖畔,毗邻清溪公园景区。学院现有占地面积309.07亩,建筑面积14.97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4396万元,馆藏图书(含电子图书)76万册。 学院教学单位设五系三部(法律一系、法律二系、警察系、公共管理系、信息管理系和警体技能训练部、政治理论部、基础部),开设刑事执行、司法警务、心理咨询、安全技术与文秘、监狱管理、法律事务、法律文秘、计算机网络技术(安全管理方向)、新闻采编与制作(法制新闻方向)等18个高职专业,现有全日制高职在校生8100余人。学院在职在编教职工354人,其中专兼任教师232人,教授、副教授65人,讲师107人,其它类高级职称5人。全体在职在编教师和管理干部均为警察身份,其中高级警官34人。学院实行警务化管理模式。 近几年来,为更好地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相关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各专业积极开展课程改革与建设,推行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探索“教学练战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善了理论教学与实践脱节的状况。一些专业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见成效,如刑事执行等法律执行类专业实行“校局联盟、教学练战”的人才培养模式,法律文秘等法律实务类专业实行“校局联动、学做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行“基技结合、警经相济”的人才培养模式。学院在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突出职业教育和就业教育的特色,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职业面向和职业资格证书为主线,突出培养目标要求,确定各专业的核心职业资格能力,并使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训练条件尽量与相关职业证书考评内容对接;将就业教育全面纳入课程体系,正确处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切实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目前,学院法律事务专业为省级教改示范专业,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刑事执行、法律文秘、行政管理、新闻采编与制作、心理咨询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省级重点支持建设专业(群)3个。《法理》和《刑法》为省级精品课程,《刑事诉讼法》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司法部部级精品课程。另有院级精品课程33门。2011年,刑事执行专业、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被批准为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 学院干部教育培训硬件完备,拥有集干部教育培训、大型会议和学术交流功能于一体的总建筑面积近6000平方米的学术交流中心大楼一栋;拥有可容纳400人的学术报告厅、可容纳近300人的模拟法庭各1个,可现场同步直播的网络化多媒体大教室8间、小教室121间,拥有网络教学的中控室1间、录播教室1间、语音室3间,普通话测试室4间,计算机机房14个,轻武器射击训练馆1座,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学校1所,职业技能鉴定所1个;拥有黄山市黄山区谭家桥和六安市舒城县万佛湖两个能力拓展训练教学基地。 学院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增后劲,在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加强专业建设、教材建设以及监狱学、法学等专业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2004-2005年学院与武汉警官职业学院合作编写出版的警官高等职业教育系列教材21门、2007年与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合作开发出版14本警官高等职业教育系列教材,均受到了业内专家和学生的普遍欢迎和好评。《安徽警官业学院学报》作为安徽省政法系统惟一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的学术期刊,多次被省新闻出版局、省教育厅评为全省高校优秀学报,并获得“全国高职院校优秀学报”、“全国优秀社科学报”等荣誉称号。 学院重视对外交流工作,积极尝试和开展联合办学。2002年与中国政法大学合作开展法律本科函授教育;2006年与天津理工大学合作开展国家职业资格项目管理师认证工作;与中南大学合作开展远程网络学历教育。2008年,与北大青鸟合作开展网络工程师培训课程。学院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交流,被誉为“当代福尔摩斯”的国际著名华裔刑事识别专家李昌钰博士两次应邀来院讲学,并受聘担任名誉教授;德国下萨克森州司法代表团、韩国韩瑞大学、瑞士联邦监狱管理人员培训中心代表团等先后来院访问交流,进一步扩大了学院的国际影响。 学院成立以来,始终贯彻“以生为本、办学为民”的办学理念,围绕“警”字特色,秉承“立足司法行政、面向政法系统、服务社会需求”的办学定位和学历教育与干部教育培训“两翼齐飞”的办学目标,坚持以“政治建校”原则为首要原则的办学五项原则,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主动切合行业和社会需求,推进办学模式和办学机制的转变,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目前,学院综合办学实力和整体办学水平在全国同行业院校中处于前列,办学类型也从高等职业教育的单一模式发展成以三年制高职学历教育为主,兼有成人学历教育、在职干部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的多元化育人模式。2005年,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安徽省教育厅就业工作水平评估中被确定为“优秀”等次。2005年和2006年,学院先后通过安徽省教育厅组织的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估,获得“双优”。2006年,又被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和省委教育工委联合授予“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荣誉称号;被司法部授予“04-05年度司法行政系统干部培训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07年,荣获合肥市“双拥工作先进单位”称号;被省教育工委授予“全省教育系统纪检监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08年,被评为“民生工作先进单位”;2009年,被中央政法委等中央十五部委联合确定为“全国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院校”。2010年,被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财政厅确定为“省级重点支持建设高职院校”。 通过多年来的艰苦奋斗,学院各方面建设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学院仅向安徽省监狱劳教单位输送的毕业生就达4000多名,其中绝大多数已成为安徽省司法行政部门、监狱劳教单位的中坚力量,为行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毕业生中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其中有:被司法部授予“一级英模”光荣称号的监狱干警吴其祥和烈士傅均;被最高人民法院追授“全国模范法官”光荣称号的赵家忠;火海救人英雄、芜湖市公安民警李平;全国“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宿州监狱民警武玉东;冒死救人不留名的在校生黄维;“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安徽青年五四奖章”、“革命烈士”繁昌县公安局横山派出所民警张磊等在全国都有较大影响的先进典型人物。 学院十分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设有专门的职能部门,拥有稳定的就业推荐渠道,并组织学生参加省内外招警考试、国家司法考试,公务员、事业单位录用考试,成功地向公、检、法、司、民等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输送了大批优秀毕业生。学院积极寻求多方支持,加强就业指导,促进就业服务,不断提升毕业生就业率,学院平均就业率始终在90%以上。 今后,随着国家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政策措施的出台和我省建设职业教育大省规划的实施,学院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内涵建设与外延发展并重,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开拓创新,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http://www.ahjgxy.com - 2014-07-26
  •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是一所隶属于安徽省卫生厅主管的公办普通专科学校,坐落于安徽省省会合肥,具有近60年的办学历史,有芜湖路校区和芙蓉路校区,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是合肥市政府授予的“花园单位”。学校办学成效突出,是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安徽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省直机关文明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总支;2011和2012年度连续两年荣获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2013年荣获安徽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校,2012年以“优秀”成绩通过安徽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2012—2013年度荣获教育部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称号,2013年度荣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学校设有8个系部、21个专业,面向全国13个省份招生。医学检验技术、医疗电子工程专业获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项目;临床医学、药学、生物制药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医疗电子工程专业等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护理专业被评为省级高职高专教育教改示范专业。   学校办学条件完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优良。建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实验楼、综合楼、人体形态楼、图书馆,以及篮球场、标准田径运动场等教学设施。建有校内实训中心(基地)12个,实验实训设备值430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中心)2个、省级示范实训中心5个和省级开放实训中心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另有医学科研机构5个。有1200张床位的附属医院1所,教学医院4所;教学实习基地181处,分布于省内各地市及北京、上海、广州、杭州、南京、苏州等城市。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结构合理。目前,有412名在岗教职工,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占50.3%,教授18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资格71人,省级专业带头人14人。另有一支由医疗卫生机构和医药企业等专家技术能手组成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2008年以来,学校先后获得国家级、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立项131项;《内科护理技术》获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立项,《病理学及病理生理学》等12门获省级精品课程立项。获准立项省厅级以上科研课题130项,发表论文789篇,其中SCI论文13篇。获批1项国家教学成果奖,18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立项。主编、参编各类公开出版教材240本。其中,主编国家级精品教材2本、国家级规划教材5本、省(部)级规划教材25本;主编或参编其它类别规划教材60本,主编校本教材51本。   2006年,学校被国家教育部选定为新加坡护理医科全额奖学金项目合作院校之一,已选派108名学生赴新加坡留学,2014年继续获批该项目。与美国布鲁姆菲尔德学院、英国西伦敦大学、韩国中源大学、台湾元培科技大学等国(境)外院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目前,正在或即将开展“中美联合培养护理本科生项目”、“中英3+1专升本项目”、“中韩国际护理班”、“赴韩研修计划” 及“赴台交换生项目”等多种形式的学生联合培养、海外研修和赴港台交流学习等各类项目。   今后,学校要继续坚持“为学生铺设成才之路,为家庭点燃希望之光,为行业培养适宜人才,为社会造就健康卫士”的办学宗旨,坚持“走下去、走出去”的办学特色,坚持“厚德精医、博学笃行”办学标准,牢固树立错位发展战略,力争把学校建设成能够申办具有就业市场竞争力的、有办学特色的应用型本科院校。

    http://www.ahyz.cn - 2014-07-26
  • 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前身是安徽省安庆卫生学校,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43年诞生于抗日烽火中的“安徽省省立立煌高级助产护士职业学校”,是安徽省最早开办的公立医学教育学校,1945年开办药剂专业,开安徽省药学教育之先河。2007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独立升格为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填补了皖西南医药高等教育空白。2012年,顺利通过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学校自2005年至今,已连续3届获得“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学校目前设有临床医学系、药学系、护理系、公共基础部等4个教学系部和9个党政管理部门及教辅机构,拥有1所直属附属医院(安庆市中医医院),2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安庆市石化医院),海军安庆医院、淮北矿业集团总医院、宿州市立医院等5家教学医院,解放军301医院、302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中山大学附属黄浦医院、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庆市立医院、扬子江药业集团、江苏恒瑞药业集团等115家实习见习基地。   学校办学条件优良,服务设施完备。占地面积42万平方米(630亩),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教学设备总值3千余万元。学校师资力量符合教学需要,梯队结构较为合理。现有教职医护员工616人,其中专任教师242人。专任教师中,教授(主任医师)、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等高级职称62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64人。现开设医药护三大类13个专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近8000人。   学校以“质量工程建设”为抓手,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现有中央财政支持的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专业2个,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2个,国家“十一五”重点专科1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示范实训中心3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项目3项,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中医药事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1个,市级科技成果奖1项。承担安徽省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等教科研课题数十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先后有担任国家、卫生部规划教材主编 27 人,副主编 30 人。安徽省高职高专专业带头人5人,安徽省优秀教师2人,安徽省先进工作者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坛新秀2人,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贴2人。   学校目前是教育部对口支援西部教育成员单位、中国传统医学联合会副会长单位、全国卫生职业教育康复技术研究会副会长单位、全国卫生高等职业教育协会常务理事单位,安徽省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安庆市“红十字救护培训基地”。   办学71年来,特别是升专以来,学校坚持“科学定位,错位发展,特色办学,彰显优势”的办学理念,在医药专业建设、医药应用型人才培养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和优势,累计为国家培养了4万余名应用型医药卫生人才。

    http://www.aqyyz.cn - 2014-07-26
  •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座落于具有 “ 皖江明珠、创新之城 ” 美誉的国家级开放城市、皖江城市带双核心城市 —— 芜湖。学校前身为创建于 1960 年的芜湖市中医学校; 2001 年,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独立升格为 “ 皖南职业学院 ” ; 2002 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在全国同类院校率先更名为 “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 ; 2006 年,芜湖市中医医院成建制整体划归学校。经过 50 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已经成为具有鲜明中医药特色的地方性高等院校。 2010 年,学校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中获得 “ 优秀 ” 等次。学校现为教育部中医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全国中医药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单位、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教育教材建设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安徽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养生保健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单位、安徽省药学会中药材种植(养殖)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单位。 学校占地面积 826 亩,总建筑面积 29.96 万平方米。设有医疗系、药学系、康复保健系、护理系、口腔医学系、基础教学部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等 7 个教学系部,开设中医学、中医骨伤、针灸推拿、中药、中药制药技术、药学、药品质量检测技术、护理、医疗美容技术等 26 个专业,面向全国 27 个省、区、市招生,全日制专科在校生 9000 余人。 学校现有教职医护员工 1169 人,专任教师 528 人,其中,副高以上专业技术人员 173 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学位人员 175 人,全国名老中医 4 人,全国优秀教师 1 人;省级教学团队 2 个,省级教学名师和专业、学术、技术带头人 18 人,省级优秀教师 3 人,省级教坛新秀 3 人。学校还聘任国医大师李济仁、长江学者叶文才等 15 名专家教授为特聘教授、客座教授。 学校下辖 4 所直属附属医院、 1 所附属药厂、 1 个安徽中药资源研究所、 1 个中药材种植基地、 1 个天然药用植物园和 9 所非直属附属医院、 25 所教学医院以及 113 家校外实习基地。学校附属中医医院(芜湖市中医医院)创立于 1958 年,在中医界素有 “ 江南中医一枝花 ” 的美誉,为 “ 全国首批示范中医院 ” 、 “ 国家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医院 ” ,医院拥有 4 个国家级重点中医专科专病、 6 个省级重点中医专科专病、 5 个市级重点中医专科。 学校现有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 1 个,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 2 个;省级教改示范专业 1 个,省级特色专业 4 个,省级精品课程 6 门,省级卓越型人才技能计划 1 项,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1 个,省级高职高专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1 个,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 2 个,省级示范实习实训中心 1 个。 “ 十一五 ” 以来,学校牵头组织了 “ 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卫生部规划教材 ” 编写工作,主编卫生部规划教材 11 门,其中, 7 部教材入选国家级规划教材, 2 部教材入选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承担了各类科学研究项目 201 项,获得科研成果及奖励 31 项,其中,省市级以上科研成果奖 8 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 521 篇;出版专著、教材 212 部;承担各类教学研究项目 49 项,其中省级 16 项、省级重点 4 项,获得教学成果奖 32 项,其中省级教学成果奖 6 项。学校主办的《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国内研究中药材生产和质量管理领域最有影响的学术期刊之一。 学校的办学成绩获得上级党委、政府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广泛赞誉。 2006 年,安徽省委组织部、宣传部和省委教育工委授予学校 “ 先进基层党组织 ” 光荣称号; 2008—2010 年,安徽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委员会连续三年授予学校 “ 安徽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先进集体 ” 称号; 2009 年,安徽省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授予学校 “ 全省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 称号; 2010 年,安徽省教育厅、财政厅确定学校为 “ 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 ” 建设单位; 2011 年,安徽省教育厅授予学校 “ 安徽省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 ” 称号,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授予学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 “ 首届安徽省 AA 级创业孵化基地 ” 称号;在连续三年荣获 “ 安徽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 的基础上, 2011 、 2012 连续两年被安徽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委员会授予 “ 安徽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 ” 称号。 50 年多来,学校秉承 “ 厚德、博学、济世、日新 ” 的校训,坚持 “ 以人为本、尚德重技,创新服务,特色发展 ” 的办学理念,在中医药专业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医药对外交流、中医药产业研发以及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优势,为国家培养了 3 万多名中医药应用型人才。目前,学校正进一步解放思想,同心同德,抢抓机遇,科学发展,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提升办学层次。

    http://www.ahzyygz.com - 2014-07-26
  • 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江东之畔,翠螺峰旁,坐落着底蕴深厚、人文荟萃、文化浓郁的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校始建于1958年,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园占地面积320亩,地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毗邻政务中心,与马钢总部隔路相望,北通市中心,南接当涂县,西邻采石矶,东望新城区。学校曾荣获全国先进师范院校,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单位,全国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安徽省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届文明单位,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先进单位,两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优秀组织单位,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省绿化模范单位等荣誉。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育人为目的,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遵循教育规律,注重内涵发展,培育办学特色。学校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人才培养质量逐年提高,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大幅提升,先后为社会培养培训基础教育合格师资、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1.2万人。 目前,全日制在校生近7000人,专业41个,其中教师教育类专业9个,高职教育类专业32个。设有教师教育系(基础部)、软件与食品工程系、旅游与外语系、艺术设计系、经济与社会管理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5个教学系部。学校按照“服务地方、集群延伸、一体两翼、错位发展”的专业建设思路,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按照相关行业人才需求,不断调整优化专业结构与布局,融教师教育专业和高职教育专业为一体,做优做精教师教育专业,做强做活高职教育专业,两翼并行发展,实现了从培养面向小学、幼儿园全部课程师资到培养多行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服务转型,初步形成对应行业链的专业集群发展态势。近三年来,在马鞍山市及周边地区顶岗和就业的毕业年级学生分别占70%以上、60%以上。   通过“培、引、聘”等途径,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全面优化师资队伍。学校共有教职工312人,其中专任教师263人,占教职工总数的84.3%。专任教师中具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教师62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3.57%;专任教师全部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171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5.02%;有“双师素质”教师162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1.6%。以人才促科研,以科研育人才。自升格以来,学校在教研、科研方面取得可喜的成果,教师公开发表论文680多篇,论著及参编规划教材90多部,立项研究的课题近400项,其中部级课题1项、各类省级课题65项。科研、教研工作极大地促进了教师水平的提升,师资队伍的总体素质得到提升,目前学校有省级教学名师2人,级教坛新秀5人,省级专业带头人14名。 学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不断完善基本办学条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就业率连续9年保持在95%以上,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明显提升。 2013届校本部毕业生1963人,就业1934人,就业率98.52%,对口就业率80%以上,在马鞍山(含三县)就业533人。85名毕业生考上“农村特岗”,5名毕业生考上“村官”,139名毕业生考上专升本,572名毕业生从事教育工作,18名毕业生进入事业单位,1610名毕业生进入企业工作,部分毕业生考取编制、三支一扶和应征入伍,此外,还有多名毕业生自主创业。 学校进一步完善“奖、贷、助、勤、补”资助体系,切实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问题,近三年来,学校落实的各类助学资金2100余万元,获益学生17609人,获益面超过50%;设置勤工俭学岗位316个,资助学生4508名,共53.8万元。积极组织职业技能比赛活动,每年校内组织开展赛事20场左右,学生参与率超过80%;充分发挥团学组织在学生自主自治管理的引领作用,组织学生开展灵活多样的文艺、体育、科技和社会实践活动,获得了社会的良好赞誉。 学校2013年全年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和企业职工技能培训近1200人次,社会文化培训近800人次,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及社区服务活动的师生超过8500人次,心理健康中心接待社会人员心理咨询及参观访问500人次以上,为本市各单位、社区开办讲座80余次,提供咨询服务500余例。承担的“国培计划2013”——安徽省幼儿园骨干教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完成了对来自合肥、阜阳、淮南、淮北、马鞍山等5个地市的近120名幼儿园骨干教师的全方位培训。积极推进体育场馆、图书馆电子资源等教育资源向社会开放。在广泛开展校内外综合志愿服务的基础上,以项目的形式长期不懈重点做好“阳光雨露义务支教”、“大爱无言——关注特殊教育、关爱特殊群体”、“绿色环保”三大志愿服务活动。完成了各项社会服务性考试考务工作,各项考试近20000人次。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十二五”期间,学校将紧紧瞄准“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改革工程、专业升级改造工程、教学质量提升工程、教学科研创新工程、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工程、师资水平提升工程、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工程和校园文化建设工程“八大工程”,按照本科院校设置标准充实办学条件,积极参与马鞍山市整合地方高等教育资源、筹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工作,努力实现建成一所服务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服务现代产业体系调整与升级、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应用型高等院校的美好愿景!

    http://www.massz.cn - 2014-07-26
  • 安徽大学

    安徽大学

    安徽大学(Anhui University)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安徽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 作为安徽现代高等教育开端,学校1928年创建于当时省会安庆市。抗战期间,学校被迫西迁,并一度流散,1946年复校,为国立安徽大学。1949年12月迁至芜湖,几经调整,学校于1956年迁建合肥市,1958年全面恢复招生。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学校进入历史上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尤其是进入国家“211工程”高校建设行列之后,更是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2007年11月学校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目前,学校正全力推进“211工程”三期建设。

    http://www.ahu.edu.cn - 2014-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