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职业技术学院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于2000年8月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原恩施教育学院、恩施财校、恩施农校、恩施工校、恩施林校和恩施供销学校合并组建而成。恩施州机电工程学校、恩施州民族体校分别于2005年、2009年并入。其办学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37年西迁恩施的湖北省农业专科学校附设高级农业职业学校(原恩施州农校的前身),迄今已走过七十七年的办学历程。 学院是恩施州人民政府举办的唯一高校,是湖北省少数民族地区唯一的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占地730亩,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拥有“数控技术”、“计算机及应用”、“生物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四个国家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和“旅游管理”、“畜牧兽医”、“生物制药”三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教学仪器设备总值5000余万元。 学院设有经济管理系、旅游系、电气与机械工程系、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生物工程系、建筑工程系、外语系、人文科学系、体育系、思政课部、中等职业教育部等11个教学系(部),开设专业35个,在校学生9645人。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 学院现有教职工952人,其中在岗教职工555人,专任教师323人。教授9人、副教授142人,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87人、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1人、湖北名师1人、全国农业职教名师1人。 近年来,学院综合办学实力不断增强,人才培养工作水平不断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断提升,在湖北西部和武陵地区高职教育领域发挥着重要的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学院是湘鄂渝川黔边区高职高专校际协作会会长学校。2007年9月,学院通过了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并获得优秀等次。2011年5月,学院顺利通过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验收。
http://www.eszy.edu.cn - 2014-08-14荆州理工职业学院
荆州理工职业学院成立于1983年,座落在人文荟萃的历史文化名城荆州,以工学为主,涵盖经济、管理、文学、艺术等多学科,是全国最早开办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之一。2011年5月,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由“沙市职业大学”更名为“荆州理工职业学院”。学院坚持“以人为本、注重质量、突出特色、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遵循“厚德、励学、笃行、立业”的校训,坚持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学研并举之路。 学院占地面积约4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含电子图书)50万余册,国内外期刊近千种。拥有一支业务能力强、梯次合理、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现有教师393人,其中副高及以上职称教师91人,楚天技能名师5人,双师型教师比例提升至70%。构建了电光源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应用化工技术、建筑工程技术、电子商务、金融保险、计算机应用技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动漫设计与制作九大专业群,32个专业和70个方向。与企业共同开办了“大明照明学院”、“雪莱特班”、“海莱班”、“淘宝班”、“宏梦班”、“能特班”、“美的班”、“德昌班”等特色班和订单班。 学院建有电光源技术、建筑工程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3个国家级示范性实训基地,电工电子及自动化技术、应用化工技术2个省级实训基地,建有华中地区唯一一个“中国绿色照明教育示范基地”。电子商务等2个专业是中央财政支持的“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应用化工技术等2个专业为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电光源技术为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重点专业,金融保险等2个湖北省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6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承担国家、省级科研项目19项。学生多次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以及全省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省大学生机械设计创新大赛等各级各类技能大赛,获国家、省级奖项24项,200余名学生分获一、二、三等奖,获得国家专利3项;在“数控加工”、“电子设计”、“ERP沙盘”、“创业计划书”等竞赛方面位居湖北省第一方阵。竞赛成绩在同类高校中名列前茅。学生以其良好的素质和能力受到企业和社会的广泛欢迎。 学院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先后与上海中冶宝钢集团、美的集团、淘宝公司、佛山照明公司、德昌电机集团、厦门海莱照明有限公司、湖北沙隆达公司、荆州大明灯业有限公司等行业龙头企业深度合作,建立了175个稳定的顶岗实习与就业基地。其中,中冶宝钢、上海宝冶、湖北沙隆达公司连续15年;德昌电机集团、湖州剑力金属、福达轴承集团、佛山照明公司等50余家企业连续6年到我院招聘毕业生,平均为每个毕业生提供的就业岗位在3个以上(重点专业在5个以上)。同时,大力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和“双证教育”模式;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升,真正实现学业与就业、专业与岗位的无缝对接,近年来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办学三十多年来,为国家和地方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培养了数以万计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学院先后被授予“湖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高校”,“湖北省五四红旗团委”,“荆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荆州市文明单位”、“荆州市廉政文化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2010级李文静同学被评为“2011年湖北大学生年度人物”。 荆州理工,助你成功!荆州理工职业学院办学历史悠久、校风严谨、特色鲜明、成绩斐然,是你成就梦的沃土和乐园。 热诚欢迎广大有志青年积极报考!
http://www.jzlg.cn - 2014-08-14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1978年国务院批准成立的,以教师教育为主,涵盖文、理、工、管等学科的全日制省属普通专科学校。其前身是创立于1954年的郧阳师范学校,1975年开始设立大专班,1977年为华中师范学院郧阳分院,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郧阳师范专科学校,1993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学校现有十堰、丹江两个校区,功能齐全,风景优美。主校区位于十堰市茅箭区北京南路18号;分校区位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市师专路1号。设有中文、外语、旅游与管理、数学与财经、物理与电子工程、生物化学与环境工程、艺术、计算机科学、教育、教育二、体育、思政课12个教学系(部),专科专业46个,形成以人文学科、社会学科、理学为主干的学科体系,以及以教师教育专业为基础、非教师教育专业协调发展的发展格局。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1000余人,面向全国21省(市、自治区)招生。 学校建设了一支高素质、高水平教学团队。现有专任教师671人,正高级职称42人,副高级职称178人。其中博士研究生7人、具有研究生学历、学位的专任教师总数366人。校园占地总面积1076亩,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六千万元,多媒体教室98个、语音实验室3个 ,建有校园网,已实现校区互通和网上教学、办公和管理服务。学校馆藏纸质图书119万册、电子图书77万册,建有现代电子图书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建有校内实训室127个,校外实训基地148个,其中学前教育实习基地(幼儿园)36个,建有集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实验性示范幼儿园1所。 学校积极推进内涵建设。拥有省级教学团队2个,楚天技能名师教学岗位11个;立项建设教师教育国家级资源共享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11门;中央财政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个,省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3个;学前教育、旅游管理为“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2个,旅游管理、会计、新闻采编与制作、应用电子技术、应用化工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商务英语7个专业为湖北省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 ;其中,新闻采编与制作、应用电子技术、应用化工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商务英语5个专业为湖北省省级重点专业;承担教育部、财政部“国培计划”培训子项目2个,“湖北省农村幼儿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培训项目3个,荣获湖北省高校教学成果奖6项。我校通过校企合作,为北京海天装饰集团、大上海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武汉慧众聚成科技集团、商鲲高铁教育集团、东方领航教育集团、东风实业有限公司、东风汽车贸易公司、东风风神物流有限公司、东风(十堰)发动机部件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开展“订单培养”。 学校积极主动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在人文社科领域特别是以武当文化、汉水文化为主的地方文化研究中有较大优势和特色。近年来,学校科研工作与南水北调水源地水质保护、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和十堰打造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战略相结合,研究成果丰硕,在推介武当文化、车城十堰、丹江水资源等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2007年以来获得国家、省(厅)级科研项目160多项,获得省级及以上科研经费和学校投入科研经费共计2000余万元。获国家科技部攀登计划项目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2 项,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2项,在建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学校教师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共发表论文300余篇,SCI、EI、人大复印资料等重要索引及收录1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70多部。创刊于1980年底的《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已出版发行150多期,先后被评为“全国高职高专学报核心期刊”、“全国高职高专十佳学报”、“湖北省优秀期刊”。 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与改革、科研创新、党的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实力明显增强,社会声誉日益提高。学校五届蝉联“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先后获得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湖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湖北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湖北省最佳安全文明单位、园林式学校、全国部门造林绿化400佳单位、全国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等多项荣誉称号。2008年校工会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模范职工之家”,2011年外语系被全国妇女“巾帼建功”活动领导小组授予“全国巾帼文明岗”。 “十二五”期间,学校将继续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改革发展的方针,深入贯彻《国家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和师范类专业,建设区域性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进一步加强职业技能专业的培养力度,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本地区最为靓丽、最有文化、最显特色、最富市场竞争力、最具社会影响力的高等院校。
http://www.yytc.net.cn - 2014-08-14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是200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国第一所中医药普通专科学校,开办医类专业教育已有60多年历史。学校实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湖北省卫生厅(卫计委)、荆州市人民政府三方共建的管理体制。 学校占地735亩,建筑面积30余万平方米;拥有5所附属医院(临床学院)和1所省级标准化实验动物中心;校内8个实验实训中心装备有58个专业实验室,仪器设备总值6000万元;图书馆藏书40余万册(含电子图书),建立了包含900余种刊物的电子期刊数据库;在全国10个省区市130余家二甲以上医院和60家医药卫生企业建立了实习实训基地。学校专兼职教师703人,其中专职教师304人,具有高级职称的专职教师121人(其中博导1人),占专职教师人数39.8%,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教师58人,双师素质教师占教师总数的63.49%。 学校集医学教育、科研和临床于一体,突出中医药特色,中西医、药、护、医技多学科协调发展。学校以普通专科教育为主体,目前开设有中医学、中医骨伤、针灸推拿、康复治疗技术、医疗美容技术、中药、中药制药技术、药学、药品经营与管理、临床医学、临床医学(全科医学方向)、口腔医学、护理、护理(涉外护理方向)、助产、医用电子仪器与维护、医学检验技术等17个普通专科专业(专业方向),面向31个省区市招生,现有全日制普通专科学生近万人;同时联办有护理学、中药学、药学与药品营销3个自考本科专业。湖北省乡村医生培训中心设在学校,承担全省乡村医生培训任务。2012年学校被省卫生厅批准成为“湖北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学校学校以就业为导向,重视教育教学改革,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先后建设了省级重点专业1个、实训基地1个、精品课程5门,中央财政支持的专业2个、实训基地1个。近年来,学生在全国全省各类专业技能竞赛中荣获一等奖100余人次,二、三等奖近500人次。自成立以来,学校已为各级医疗单位输送了近10万名实用型人才,涌现出了“全国优秀志愿者”黄贵军、“湖北省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感动荆州”十大人物孟茂林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毕业生。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批准,学校设立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学生在校期间经考核鉴定合格后可获取与医学相关的职业技能证书,同时学校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了一批就业基地,为学生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按省教育厅发布的第三方统计数据,学校毕业生就业率、毕业生对母校满意率、毕业一年以后(即取得执业资格证书后)的薪酬位于全省高职高专前列。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乡村医生教育先进单位”“湖北省文明单位”“湖北省红旗团委”和“湖北省高校理论学习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卫生工作方针,坚持“重基础,强实践,高素质,有特色”的原则,着力实施“管理创新工程、师资建设工程、教学质量工程、学生素质教育与就业工程、产学研拓展工程、文化校园建设工程和党建与和谐校园建设工程”,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努力振兴祖国的医药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http://www.hbzyy.org - 2014-08-14武汉长江工商学院
武汉工商学院(原武汉长江工商学院),创建于2002年,是经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是湖北省首批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培育单位。 【办学体制】 学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董事会领导、校长负责、党委保障、教授治学、民主管理”。 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著名经济学家、“中国创意产业之父”厉无畏担任学校荣誉校长。 管理学界资深专家、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博士生导师张金隆教授担任学校校长。 在高校长期从事党务和行政管理工作的陈伟同志,受湖北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委派,担任学校党委书记。 学校还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知名高校聘请了一批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学校和学院的领导和学术带头人。 【办学宗旨】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满足社会和学生需要为导向,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依托,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中心,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要路径,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三大战略,建设同类院校中“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 【发展定位】 办学层次:以全日制普通本科教育为主体,开展少量特色专科教育,适度拓展国际合作教育、少数民族教育。努力创造条件,培养专业学位硕士。 发展目标:建设同类院校中“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 服务面向:立足湖北,服务中部,辐射全国,面向现代服务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学历学位】 学校对符合国家学籍管理规定、成绩合格的毕业生颁发武汉工商学院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武汉工商学院学士学位。 【校园建设】 学校位于武汉市南大门,坐落于风光秀丽的黄家湖大学城,占地面积85万平米,校舍建筑面积42.5万平方米,教学馆藏图书145万册,拥有完善的教学、科研、后勤服务设施,建有门类齐全的实验教学中心、图书馆,以及156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院部设置】 现有10院1部:经济与商务外语学院、管理学院、会计学院、电子商务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文法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民族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公共基础课部。 【人才培养】 “培工商精英,育业界俊才”,学校按照“知识+技术+能力+素质”的要求,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系统掌握本专业基础知识和必备技能,具有创新与创业意识和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校现有全日制本专科生1.4万余人。学生在国家和省部级的权威赛事中获奖800多人次,竞赛取得的成绩位居同类院校前列。近3年来,学校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91%以上,位居湖北省高校前列。2013年学校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92.24%。 学校法学专业司法考试A证通过率连续3年达到50%以上,2013年通过率达到52%,全国平均通过率仅9%,有1个班级的通过率达到72%。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历年来考研过线率达70%以上,一大批学生考取国内外知名大学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导游资格证持有率达到90%以上。 毕业生中涌现出诸如:“毕业4年资产过亿”的“创业哥”罗群、“湖北百名青年创业榜样”朱钟琦等创业典型;“武汉高校霸气哥”黄小松等就业典型;全国最美乡村教师、湖北省人大代表、“全国就业创业先进个人”邓丽等典型。 【学科建设】 学校坚持“产业引导专业,专业服务行业,行业促进就业”,形成“以经济与管理等学科为主干,工学、文学、法学和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建设格局。设置了经济学、管理学、工学、文学、法学和艺术学六大学科门类的29个本科专业、20专科专业。 拥有2个湖北省重点(培育)学科,2个湖北省重点培育本科专业,3个湖北省高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3个湖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门湖北省精品课程。 【师资建设】 拥有一支由资深教授专家领军、拔尖人才担当学术带头人、优秀人才担任学术骨干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现有专任教师793人,其中教授和副教授占专任教师人数的30.2%,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者占专任教师人数的72.9%。 学校还聘请了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台湾中央大学等高校知名教授及企业界知名专家为客座教授。一批高等教育老专家、校长,政界、企业界管理专家组成学校专家咨询委员会。这些教授、专家定期到学校讲学、研讨,指导教学科研工作,促进了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 【教育教学】 学校以学生就业、深造、创业需求为导向,尊重学生个性特点,对学生实行分层分类培养教育,优化“知识、技术、能力、素质”结构,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学术研究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发展能力,实现人才培养多元化和个性化。 学校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模式,积极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行教学改革实验班制,给学生提供了更大的自主学习空间,促进学生创造性学习精神的培育。 【科学研究】 学校重视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鼓励教师将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侧重应用型研究。学校拥有“现代物流与商务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省2011计划)、湖北商务服务发展研究中心,建有“工业废水处理协同创新中心”、“湖北省网络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等学术科研机构。 2008年以来,学校教师主持各类科研项目262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科基金、国家级星火计划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35项;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等省部级奖95项;发表科研论文1292篇;还有一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学校教师教研、科研经费近千万元,位居湖北省同类高校前列。教师参加校级及以上教研、科研比例达到81%;教师通过参加教研、科研工作,促进了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素质教育】 学校重视素质教育和大学文化建设,以“大学生综合素质拓展工程”为载体,开展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定期举办大讲坛,邀请杨叔子、樊明武、李培根等院士、大学校长,世界知名管理哲学大师成中英教授、香港城市大学商学院院长魏国基教授、台湾EMBA名师林子铭教授、“香港学”创始人洪清田教授,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国家教学名师马费成,“百家讲坛”主讲人李敬一,社会文化名人陶宏开、董宏猷,全国道德模范吴天祥,美国安治化工有限公司大中华区总裁王亦宁等先后开坛讲学,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了优良学风的形成。 【创新创业教育】 学校重视创新创业教育,专设了创新创业教育学院,构建以促进学生增强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探索建立“五个融入”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即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课堂中、实践环节中、专题培训中、科技竞赛中、校园文化中。 学校在全校学生中开设创新创业选修课,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开设创新创业试验班对有志创业的学生进行专门培训,着力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定期开展学术讲座、创业经验交流、创业沙龙等活动,开拓学生的视野。 学校安排具有“全球职业规划师”资质的专业教师、“双师型”教师担任学生的创业学习导师,还从“校企合作俱乐部”中聘请一批优秀的职业经理人、知名企业家、精英担任学生的创业实践导师。 学校拨出专项创新创业基金,资助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设立创新学分,认可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建有校内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对比较成熟的项目进行孵化。 【国际交流】 学校积极推进国际化办学,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多所著名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通过联合培养、短期访学、带薪实习等开展不同层次的对外交流项目,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为学生成长成才开辟了更广阔的渠道。目前,学校拥有海外学习交流经历的学生数量逐年增加。 【社会评价】 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2013中国品牌影响力民办高校”、“全国企业优秀职业和技术人才十佳培育基地”、“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全国特色教育理念示范性学校”。在《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的民办高校(独立学院)排行榜》排名中,学校连续5年进入前20强。
http://www.wybu.cn - 2014-08-14汉口学院
汉口学院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多学科、综合性的普通本科学校。 学校创办于2000年,始称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校,是全国最早成立的四所独立学院之一。2011年经湖北省人民政府申报,国家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汉口学院,也是全国首批独立学院转设为普通本科高校的17所学校之一。学校有中级职称评审权,学士学位授予权。学校连续五年排位全国同类院校十多名。代码为11800 。 学校取名为“汉口”,是因为2000年申报学校校址在汉口,2003年学校最终选址在江夏。汉口曾是中国的直辖市,是武汉市的旧称,是近代中国商业、金融、物流的发祥地,学院取名“汉口”,有为地方经济和城市发展培养人才的理念。 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目标,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把培养专业基础知识牢固、综合素质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定位。 【校园环境】 学校坐落在武汉市南部风景秀丽的汤逊湖畔,校园占地千余亩,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校园环境优雅大气,教学区、行政区、生活区、运动区、休闲区功能齐备,布局合理,品味高雅,氛围和谐。大气稳重的建筑设计,赏心悦目的园林风格,充分体现了丰厚的文化底蕴。校内绿树成荫,四季花开,廊亭水榭、假山雕塑点缀其中,令人心旷神怡,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学科建设】 学校建有管理学院、文法学院、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音乐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国际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1个学院, 坚持“结构合理、重点突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专业建设思路,形成了涵盖经济学、法学、艺术学 、文学、工学、管理学等6大学科门类32个本科专业、15个专科专业。学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现代陶艺设计与制作》课程分别于2008、2011年被评为湖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被列为湖北省教育厅重点培育本科专业,“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获批“十二五”湖北省重点(培育)学科。2014年学校还与武汉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签署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协议,联合培养全日制研究生。 【师资力量】 学校通过引进、培养、使用等多种形式,建立一支学术水平较高,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的专任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600余人,其中正高70余人,副高190余人,另外具有硕士、博士学位者约占专任教师的58%,有5位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一批院士、楚天学者、国家级教学名师、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受聘我校特聘教授。 【科学研究】学校把加强科研工作作为提高办学质量,提升教师教育水平的重要内容,制定《汉口学院教师科研工作计量与考核办法》,完善和创新科研管理机制,营造有利于科研发展的宽松环境,组织对重点学科进行方向凝练和队伍整合,凸现研究方向和特色,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约有56%的专任教师参加了校级以上教、科研项目,出版学术专著和高校教材百余部,完成涵盖理、工、文、管等多个学科门类的科研项目百余项,获得省、市级以上各种奖项两百多项。2013年,湖北省省属协同创新中心“湖北省过程控制与先进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培育)”落户我校,《汉口学院学报》还荣获全国民办高校优秀学报一等奖。 【办学条件】 学校已有教学仪器设备总值五千多万元,建有专业实验室70多个,其中过程控制工程、运动控制工程、BVCOM视频通讯教学研究基地、嵌入式系统、国际结算、数字音频采编等重点实验室34个,可开设实验项目1770多个,实验开出率95%以上。学校建有教学视听实验室、语音实验室、多媒体教室、 琴房,同时还配备了先进电脑2000多台,能与国内外著名大学分享教育资源。学校图书馆建筑面积2.68万平方米,馆藏图书120多万册,电子图书5200GB,各种期刊1600多种。学生固定实习基地70个,学生实习实践情况良好。 【教育教学】 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体现德、 智、体、美全面发展,有利于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提高,有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课程体系建设总体思路清晰,建设规划科学合理,配套措施得力,学校构建了通识教育、专业基础教育、专业特色教育、教师教育和跨专业通选课程五级课程体系。学校实行学年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全面发展。学校有完整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坚持按照规章制度严格管理教学各个环节,确保教学的正常运行。严格实行教学督导制度,聘请校外专家常年进行教学督导,不断提高教学质量。2010年和2011年我校分别接受湖北省教育厅本科专业教学合格评估和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组考核评议,均获得很好的评价。2012年学校还通过了湖北省学位委员会组织的学士学位授予权评估,顺利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近5年来,学校学生在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发明竞赛、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英语竞赛、艺术竞赛等全国全省各类重大竞赛中,共有2000余人次获奖,曾参加“数学建模竞赛”获两个国家二等奖,取得全省同类院校第一名的好成绩。参加湖北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湖北省大学生艺术节获“优秀组织奖”,创同类院校优异成绩。2013年我校学生获全省高校英语演讲比赛和写作比赛两项一等奖。校友刘培评为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孝老爱亲”模范,并受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邀请,出席中央电视台2014年春节联欢晚会。学校还积极鼓励学生再深造,近五年来,有600多人考取全国重点大学研究生,曾有一寝室四女生全部考取研究生,被媒体誉为“考研四朵金花”。学校坚持设立奖、助学金,2013年资助奖励学生5000多人次,资助奖励金额650多万元。 【招生工作】 学校生源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数量充足、质量良好,每年新生报到率超过90%,特别是艺术专业报考人数每年均超过计划数好几倍。学校坚持“公平、公正、公开”择优录取的招生原则,严格执行湖北省教育厅核定的招生计划,不委托任何中介机构或个人私自从事招生工作。 【就业工作】学校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采取有力措施,主动与用人单位联系,组织各种职业技术培训,增强毕业生就业能力。连续多年我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3%以上,连续8年资教生签约率位居全省同类院校第一,涌现出了李艳、王曼、杜占红、邓竹君等一批优秀资教生典型,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接见。2012年学校毕业生工作受到湖北省教育厅的表彰,并参加全国高校就业成果展。学校还积极推动大学生创业,2011年11月成立了湖北高校首家创业教育学院,培训内容涉及10个学科领域30多个专业,传播了创业知识和理念,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发展空间,取得不错的效果。建校以来,学校为社会输送了几万名专业基础知识牢固、综合素质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对外交流】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与交流,先后与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美国芝加哥哥伦比亚学院、美国东伊利诺伊大学、新西兰国际太平洋学院、韩国青云大学、法国凡尔赛国立音乐学院、英国提赛德大学等10余所国外高校建立友好校际联系,进行学术交流,并通过展开“2+2”、“2+3”等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联合培养本硕学生。2014年,学校将迎来来自法国凡尔赛国立音乐学院的首批国外留学生。学校常年聘请外国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和任教,建立了由学校资助的教师赴国外合作学校访问、进修或进行学术交流的机制,促进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师学术水平的提高。 【校园文化】 学校注重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每年举办大学生文化节、科技节、体育节和艺术节,注重发挥社会实践和“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满足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要求,涌现出“全国十佳社团联合会”、“全国百强社团”等一批杰出的校园文化活动团体,学校“旭日合唱团”一举摘取第七届意大利日瓦国际合唱节最高奖项特别奖和两项金奖,成为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中国合唱团。学校先后被中国教育家联合会、新华社《中国名牌》杂志等单位评为“全国十佳独立学院”、“中国十大名牌独立学院”、“中国民办十大知名品牌学校”,荣获“全国爱国主义教育成就勋章”等荣誉。在全国同类高校媒体关注度排行榜中,连续两年排名前七名。学校同时还是全国团建试点单位、全省同类院校中唯一党建试点单位。 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得到了各级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心。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中共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郭生练等对学校建设和发展均给予过帮助,各级政府部门领导也多次到学校视察、指导工作。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下,汉口学院将继承办学传统,创新教育模式,坚持依法治教,从严治学,不断提高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努力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目前,全校师生员工团结一心,发奋图强,向着建设国内优秀大学的目标不断前进!
http://www.bsccnu.net.cn - 2014-08-14武汉生物工程学院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普通本科高校,是湖北省第一所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民办大学。校园位于武汉市现代港口工业新城阳逻经济开发区内,校园终年鸟语花香,四季风景如画,被网友誉为“中国最美丽的校园”之一。 学校是在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院士的亲切关怀和指导下创办发展起来的。1994年春,钱学森院士先后两次亲笔致信学校创办者,热情称赞“学校为即将到来的第六次产业革命培养人才,真是件大好事”。自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公益性办学原则,牢记“立校为公、办学为民、依法治校、回报社会”的办学宗旨,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和钱学森精神,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不断夯实内涵建设,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显著提升,实现了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学校以理工学科为主体,以生命科学为特色,涵盖理、工、农、文、管、教、艺等7个学科门类。设有生物科学与技术系、食品工程系、制药工程系、化学与环境工程系、园林系、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管理工程系、外国语学院、艺术系、体育系、建筑系、机电工程系、思想政治理论课部(文化素质教育中心)、数学课部、创业学院等15个系(院、部),现有50余个本、专科专业面向全国招生;学校在华中农业大学的对口支持下,正积极筹备申报专业硕士学位点。 学校坚定走办应用型大学、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发展道路。积极探索“产教结合、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先后与九州通医药集团、武汉健民药业集团等省内外100余家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00余个,建设校内实习实训场所和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30余个,开办了“钱学森实验班”、“九州通班”、“建筑工程技术教学改革实验班”、“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班”等近10类特色班和实验班,为建设应用型大学、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学校名师才俊荟萃,高层次人才居全国同类高校前列。现有教师11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近300人,具有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教师占75%,在职的博士教师团队近百人;有“楚天学者”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级优秀教师2人,市级优秀教师4人;先后特聘“全国道德模范”吴天祥、“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汪金权、全国著名党史专家石仲泉等担任“大学生人生导师”。 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居全省同类高校前列。学校现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楚天学者”设岗学科1个、品牌专业1个、精品课程3门、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3项,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项;2013年,学校一举获得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共承担7项),居全国民办高校之首。“十一五”以来,还承担了500余项面向区域产业发展及社会企业生产需求的科研、教研课题,先后发表论文1500余篇,获得省市级科技与教学成果奖30余项;学校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先后荣获湖北省首批“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2013年度‘就业湖北’先进高校”十强。 学校办学基础条件优良。校园面积118公倾(约合1762亩),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20000余人;拥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实验楼、科研楼16栋,学生公寓32栋(含宾馆化的2人间公寓5栋),学生公寓空调安装率已达70%,学生餐厅7座,图书馆馆舍2万多平方米,藏书149.5万册,无线WiFi覆盖校园,室内外体育运动场地面积近8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亿元。 学校形成了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色品牌。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领学生,注重培育学生先进典型,形成了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催生一个先进群体、促进大学生整体素质提升的良好格局。近年来,校园内外“群星闪耀”,许大卉、杨子威、程菲、刘哲贤、宋雄、张培文、韩云等一批学生或校友受到团中央、教育部及省教育厅、团省委等有关部门的表彰,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先进典型,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和群体示范效应。 学校长期得到中央和省领导人的亲切关怀。俞正声、张榕明、陈宗兴、周济、罗清泉、蒋祝平、王生铁、张昌尔、苏晓云、王少阶、辜胜阻、郭生练等领导同志先后来学校视察指导工作,热情称赞学校坚持公益性办学所取得的发展成就“功德无量”,为学校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指引了正确方向。 学校新时期的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把学校建设成特色鲜明,多学科相结合,产、学、研一体化,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全国高水平民办大学。
http://www.whsw.net - 2014-08-14湖北理工学院
湖北理工学院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结合,工、理、经、管、医、文、教、艺等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省属普通本科高校,坐落于青铜文化发祥地的黄石市。 湖北理工学院自1975年建校,至今已有38年的办学历史。其历史沿革为:1978年成立湖北省高等院校黄石高工班;1981年成立武汉工学院(现武汉理工大学)黄石分院;1991年武汉工学院黄石分院和黄石职业大学合并组建为黄石高等专科学校;2004年黄石高等专科学校与黄石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成立黄石理工学院;2011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湖北理工学院。 湖北理工学院下设17个教学院(部),全日制在校学生20000余人,函授生6000余人。校园占地面积2189亩,校舍建筑面积54.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2760万元,馆藏图书106万册,电子图书数据库18个,共享电子图书70万册,实验室50个。校园布局逐步优化,办学条件不断完善。 学校师资总数956人,正高职称79人(其中教授有71人),副高职称317人,博士110人,硕士431人。教师中有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3人为楚天学者,6人为东楚学者,5人获省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7人享受省政府专项津贴,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5人,黄石市突出贡献专家 5人,34人为兼职博士、硕士生导师,外聘知名学者10人。 学校以学科建设为引领和支撑,以质量工程为抓手,大力推进学科专业建设,形成了学科门类比较齐全、多学科协调发展、交叉渗透、结构合理的学科专业体系。拥有44个本科专业,49个专科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艺术学理论和药学4个学科为湖北省十二五重点学科,其中环境科学与工程为省级重点特色学科;环境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等4个专业是省级本科专业综合试点改革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3个专业为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项目。有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门省级精品课程,4个省级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生产力促进中心,1个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湖北省高校大学生创新活动基地,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7个研究所,与企业共建18个研发中心(基地、实验室)。2010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湖北理工学院长期以来坚持在服务地方中寻求新的支持,在贡献地方中寻求新的发展,把“服务地方、贡献地方”作为学校生存、发展的立足点,作为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几年,不但在校企合作形式上得到了拓展,而且合作规模也不断扩大,多项项目不仅辐射到了黄石所有的县、市、区,而且延伸到了省内外其他地区。 湖北理工学院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以人才质量为生命线,坚持“三个面向”,深入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思路,38年来,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专业基础扎实、实践应用能力强、综合素质好,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深受用人单位及社会的好评。近几年,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电子设计、机械创新设计省级以上大赛中多次获得大奖,多名学生被评为省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标兵”,获得过“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等多种荣誉;研究生考取率超过10%,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 学校是湖北省精神文明单位,湖北省基层党建先进高校,湖北省平安校园,湖北省城市园林式单位,湖北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学生资助先进集体、消防先进单位,多次获得先进党委中心组、宣传思想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 湖北理工学院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以人为本,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声誉美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支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遵循“开放办学,依规治校,育人为本,特色发展,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的方针,不断强化办学特色,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体师生员工秉承“明德、格物、经世、致用”的校训,弘扬“艰苦创业,自强不息,敢为人先,开放创新”的理工精神,为把学校建设成为高水平地方性应用型大学而奋斗。
http://www.hbpu.edu.cn - 2014-08-14湖北科技学院
湖北科技学院坐落于长江之滨的中国香城泉都——湖北省咸宁市,是湖北省属、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高校,是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是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学院现已建成占地面积1860亩、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校园。 2011年经教育部同意原咸宁学院更名为湖北科技学院,同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点并招收首批硕士研究生。湖北科技学院已建设成为一所规模结构较为合理,教学质量优秀,教学、科研、服务均得到社会高度评价,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综合性大学。 学校现有本、专科专业及方向80余个,涵盖了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艺术学等10大学科门类,现有全日制在校本、专科学生16500余人,硕士研究生65人。
http://enxnc.com.cn - 2014-08-14湖北文理学院
湖北文理学院是湖北省属多科性普通本科高等院校,位于有着2800年历史的中华腹地山水名城、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襄阳市,地处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中华民族智慧化身诸葛亮的故居——古隆中。 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58年的襄阳师范专科学校;1966-1978年,武汉大学襄阳分校在此设立;1998年3月,襄阳师范专科学校、襄樊职业大学、襄樊教育学院合并组建襄樊学院;2000年,湖北工艺美术学校整体并入;2012年2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湖北文理学院;是全国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办学条件 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得到了中央部委和省市的大力支持,是中央与地方财政共建高校。学校占地面积943.9千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526.6千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0.97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19亿元,纸质藏书185.32万册,电子图书2830GB,各类实验室50个,多媒体教室160个,校内外实训基地250个。校园网覆盖校园所有区域。 办学思想 学校坚持立足襄阳,面向区域,辐射全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科技、智力支撑与服务。以内涵建设和实力提升为核心,深入实施学科立校、人才强校、开放办学、服务地方等四大发展战略。以让学生享有更好的教育为宗旨,突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培养具有世界眼光、中国情怀,自由全面发展、善于创新实践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全面推进综合性大学创建工作,助推湖北省“一主两副”发展战略和“两个中心、四个襄阳”建设。 人才培养 坚持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012年荣获湖北省政府教学成果一等奖。积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孔明学院试点实现良好开端。大力推进人才协同培养,形成校企深度融合、科教有机结合、全员协作配合的体制机制。学生学科竞赛获奖率、考研录取率、自主创业率屡创新高。2013年,学生获得国家级奖项38项,省级奖项94项,其中“全自动立式封装机”获得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学校荣获“就业湖北”先进高校、湖北省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等荣誉10余项。 师资队伍 现有教职工1525人,专任教师935人,其中教授116人,副教授262人,博士研究生156人,硕士研究生502人。有“千人计划”学者1人,“百人计划”学者3人,高水平学科科研团队6个。设有“楚天学者”岗位13个,在岗“楚天学者”7人;设有“隆中学者”岗位20个。聘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终身教授陈刚、中国工程院院士段正澄、著名历史文化学家冯天瑜等荣誉(客座)教授117人,有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76人,有一批享受国务院、省政府特殊津贴的中青年专家。 学科专业 现开设有本科专业50个,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艺术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医学9大学科门类,面向全国招生。现有普通全日制在校生17641人,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150余人。拥有省级重点学科4个(中国语言文学、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政治学),校级重点学科4个;拥有国家特色专业2个,省级品牌专业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形成了工科为主、文理支撑、突出应用、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科学研究 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协调发展,努力服务人才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现拥有国家和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校企联合研发中心2个,省级技术转移示范中心1个,院士工作站1个,省级创新团队4个。近3年获得国家基金项目31项,省部级项目76项,市厅级项目356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22项;实现科研项目经费9900余万元;发表论文(作品)2600篇(幅),其中核心期刊1200篇(幅);出版专著200部;获授权专利150项。 校园文化 大力弘扬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隆中精神为核心的大学文化,引导师生“在隆中、谋天下”。学校三国历史文化景观和自然景观相得益彰,“隆中讲坛”、“隆中科技文化节”等校园文化活动异彩纷呈,“隆中诸葛读书工程”分别获得全省、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三等奖。“到诸葛亮读书的地方上大学”、“像诸葛亮一样读书去”、“新一代卧龙出山”等特色语系感召着青年学生求学、探知、成长。孝老敬亲典范程威同学荣获2013年“湖北青年五四奖章”和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 开放办学 坚持与地方共生共荣,积极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襄阳多个县(市、区)政府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各类校地合作项目顺利实施。围绕湖北省和襄阳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提供了大量决策咨询服务。坚持走产学研协调发展之路,襄阳先进制造工程研究院、汽车零部件制造装备数字化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大学科技园等有力促进了地方经济创新发展。与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多国高校建立合作关系,举办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等国际合作办学项目。常年选派教师出国研修和学生赴国外高校交流学习,聘请有近20名外籍教师来校任教。学校的留学生培养工作正逐步推进。 发展目标 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描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似锦前程。在综合性大学美好愿景的激励感召下,湖北文理学院人凝神聚力抓创建,克难攻坚谋发展,内涵建设取得可喜成绩,创建征途上迈出坚实步伐。学校将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会精神为指导,继续以内涵建设、实力提升、特色凸显为主线,创新发展举措,加快发展步伐,努力建设全国知名、区域一流、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综合性大学!
http://www.hbuas.edu.cn - 2014-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