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一切的痛苦都是因果

慈成加参仁波切  2012/09/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作为一个修行人,要了解因果非常重要,因为所有一切的痛苦都是因果,如果不能控制因果,痛苦的因就阻挡不了,痛苦就不会停止。好像一个人身体里气血运行不断,这个人就死不了一般。同样对于因果不尊敬而要追求快乐,是不可能的事。一切的痛苦和快乐都是取决于因果的定律。现在我们转生在人间,这是我们以前修出来的,修了什么呢?修了转生人道的因,是这个尊敬因果的功德而来到了人间。得到了这个人身,如果对因果不恭敬、不清净,那来世我们再找不到菩萨乘和佛道,这是非常可怕的。修大圆满法的人,要重视尊敬因果,用佛法的智慧分析因果的规律,来控制痛苦的因。

你们能够见到上师是很好的,但最重要的是把上师开示的诀窍谨记在心,随时使用这个工具来改变自身的习气。如果延续我们五毒烦恼的习气,痛苦就没有边际。现在想要解脱的话,就要从内心断除这些习气,用智慧改变贪嗔痴慢的烦恼习气,这种内在的转换就是行持解脱道。如果只是在藏地、汉地见到很多活佛堪布,而内心习气却没有消除,继续任其发展,就如同重病必死一般,内心贪嗔痴慢等烦恼不去控制,就会让我们永远痛苦。这些道理明白以后,要去做。

是谁迎请你来人间?没有人,是自己的业力、业风吹动习气让我们来到这个世界,让我们一天二十四小时不得自在、不自由、感受烦恼和痛苦,这些痛苦,有说得出来的、说不出来的,把我们困在里面,这不是任何人造成的,是我们的烦恼习气让自己感受这些痛苦。历史上有很多修行人都修成功了,就是因为他们每天二十四小时运用智慧转化习气而修行成就的。而现在的很多修行人偶尔一两年或几个月见到上师一两面,修一点法,其他的时间都在搞轮回。

我们做人间任何形式的事业、清净的善业行为,都不能让我们在即生或中阴获得解脱。我们必须要依止上师,把内心转化清净,把脑子里不应该、不需要的全部清理干净、补充今生来世的智慧和能力。平时我们觉得自己的思想并不复杂,可是一遇到外境对象,烦恼垃圾就会出来,平常只是暂时看不出。我们人有身体和精神两个方面,身体上保暖不冷,各方面环境都很好,可是为什么还是觉得痛苦和有压力呢?这是因为还有精神的感受,需要一个内心清净的精神环境才能快乐自在。

我们脑子里一天到晚都在打妄想,做梦也在打妄想,就象疯猴子一样辛苦疲惫。地狱和饿鬼的众生也是这样,只是这些众生痛苦的程度不同,都是自己内心烦恼所生起的恶劣动机把自己困在地狱和饿鬼里面。我们现在修行就是要控制这个疯猴子,想办法对治转化它。要身不动犹如大山,五根不动犹如大海,心不动犹如虚空,这是修大圆满法的基础。在现在这样一个混乱的世界里,能够让复杂的思想得到解脱真的不可思议。我们现在清净地打坐一个小时都做不到,清净地念经半个小时都做不到,而说依靠上师的加持成佛,这是不可能的。如果可以,佛菩萨这么慈悲,早就为我们做了。我们要清楚地知道,解脱还是要靠自己精进努力的。

现今世界这么发达,可是人却越发苦恼,身体怎么长大的不知道,头发怎么白了不知道,皱纹怎么出来了不知道,是因为烦恼太多了,没有机会去观察。希望你们会慢慢放下一切,因为再过几十年就必须走了,舍不得一切钱财也是要离开,那时遭受的痛苦不是现在能够想到的,是无法用言语描述的。修行人死时快乐地离开,很欢喜清净地离开。而我们平时欢喜清净不了,死时的气氛更是无法想象,所以今生来世以及死时的一切恐惧都要净化。我们自己本有恢复的能力以及判断的能力,用佛法的智慧,自己能够即生成就,未来引导众生解脱。

在这个修行的过程中要努力、要精进,佛法不只是了解或口头上的,心里没有修行的体验,一定会有痛苦,会有因果。佛法只会说、只会看,这些不能代表内心,内心的烦恼要转化,把不清净的心转化为清净的就是解脱;把不清净的心转化为清净的就是真正的上师;把不清净的心转化为清净的就是佛法。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生病的时候要修持这个法

把疾病当作一种修行 既然生病的时候要去看病、吃药,那...

【推荐】痛苦是从执着而来的

我们看《百法明门论》这个贪烦恼,什么叫贪呢? 以染着...

身体多病的十个原因

1、喜欢打人、虐待动物。当老师或为人父母的人,如果...

勇敢面对生命中的挫折

人生之中,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如果遇到逆境,你有没有...

不幸的命运

目犍连是佛陀的大弟子,他具有神通,不但可以看到快乐...

业难尽情难空,求生极乐得解脱

在《文昌帝君阴骘文》中,文昌帝君自述,由于他遇佛得...

饿鬼问前世因缘

佛住在王舍城迦兰陀竹园的时候,有一天傍晚时分,目连...

三界如粪坑 应早求出离

如果今生错过了念佛往生一法,那就无量劫都难以再逢到...

五刑不如一耻

知耻就是有羞耻之心。孔子曾赞赏行己有耻的士大夫精神...

发起往生的愿力

到了晚年,尤其五十岁以后,你最好都摄六根,不敢说做...

能杰法师:童蒙止观

代序 蕅益大师说:佛道以见性明心为指归,以信行、法行...

随喜一切众生的无量功德

佛教四大菩萨之一的普贤菩萨有十个修行大愿,其中第五...

念佛见到阿弥陀佛要走吗

问: 如果念佛念到见佛,是不是就马上跟阿弥陀佛去极...

众僧良福田,也是蒺藜园;罪福由此心,非前境过咎

《南山律在家备览》中,有一条深刻地分析了当前一些居...

心怎么会有「三十二相八十随行好」呢

问: 观经说: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

如何让心灵减少痛苦获得快乐

网友:请教师父,有些人生活安逸却心灵脆弱,是因为要...

别让「拥有」成为痛苦的开始

一九九三年我刚到国外,看到很多人为了吃一顿饭,要开...

圣严法师《增上缘》

增上缘,增上的意思是帮忙。他已经在做一件事,且做得...

人生如过客

人的一生是匆匆而来、匆匆而去,如过客一样短暂。虽然...

贪嗔痴哪一个最重

问: 贪嗔痴哪一个最重? 净界法师答: 杀盗淫妄每一...

禅不是自了汉

有道禅师的禅堂里,除了出家众的禅者以外,也接受在家...

【推荐】每天投五毛钱作救人基金

四十多年前,我出家时就一直在想,佛陀出生在人间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