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天台、密教、禅宗各有什么不同

济群法师  2012/11/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问:天台的圆顿止观、密教的大圆满和禅宗的顿悟法门,有什么不同?

济群法师答:这些都是佛教中至高的见地和修行法门。天台的圆顿止观,是建立在天台宗一心三观的见地之上。所谓三观,即认识到一切法都具有空、假、中三谛,同时还认识到三者的相互关系,也就是空即假中、假即空中、中即空假。若于一心如此作观,即为一心三观。龙树菩萨的《中论》也告诉我们:“因缘所生法,我所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这一偈颂代表了中观的智慧,引导我们从缘起认识世界,进而认识到一切法皆无自性,只是由因缘所生,因缘所灭,所谓“未尝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性”。没有一法不是从因缘所生,所以说一切法都是空的。

这里所说的空,并不是指没有,而是找不到不依赖条件存在的特质。就像房子,如果离开组成房子的条件,房子是什么?还找得到吗?其实是找不到的。但佛法所说的空并不否定因缘假相,也就是《心经》所说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常人的认识,或者偏于有,或者偏于空。如果体会到空有不二的道理,认识到即有即空即中,就具备了天台宗的一体三观的智慧。根据这样的认识来修止观,就是天台的圆顿止观。

而大圆满或禅宗的顿悟法门也是建立在极高的见地上,告诉我们,每个众生都具有觉悟的潜质,是本自圆满的,这种潜质正是众生通过修行成就佛果的依据。进而,帮助我们以特定方法去体认它。

但我们也要知道,这些法门固然是好,但起点很高,需要一定教理基础或福德因缘才能起修。对于佛法修行来说,关键是选择适合自己的法门,就像吃药那样,对症的药才是最好的,未必一定要最贵的、最珍稀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济群法师文章列表

为畜生道念佛有用吗

问: 有时看到畜生道的众生,我们在心里为它默念阿弥...

印光大师为何对女众出家甚是反对

问: 弟子在《印光法师文钞》中读到印祖对女众出家甚...

大安法师:佛为什么不示现来让人增强信心

问: 我学净土法门,也念佛。我觉得如果阿弥陀佛能经...

如何将法消化成自己的生命

问: 如何将法消化成自己的生命? 慧律法师答: 要将法...

追求欲乐会带来哪些副作用

问: 许多世间人无时不刻在追求欲乐,这会带来什么副...

大安法师:什么是根尘脱落和大光明境

问: 我一直在家念佛,也没有什么成绩,据说有人念佛...

修何方便能令念佛念出喜悦

问: 修何方便能令念佛有味,入喜悦念佛? 大安法师答...

日常生活中,如何锻炼「觉照」

问: 请问日常生活中,如何锻炼觉照?初学者从何下手?...

济群法师《论自力与他力的融合》

学佛修行有两大途径:一曰自力,一曰他力。有人重视自...

济群法师《心经的人生智慧》

【《心经》者何】 《心经》,具称《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怎样才能对他人生起同情心

问: 怎样才能对他人生起同情心? 济群法师答: 关键...

什么是随缘不变

问: 什么是随缘不变? 济群法师答: 随缘不变是菩萨...

傅大士《十劝颂》

傅大士(497569)是齐梁之际著名大居士,又称善慧大士,...

佛法是依靠智慧成就解脱,而不是福报

很多的佛教修行人,大部分是比较欢喜修福报的。因为修...

孝顺的人,总是处处感召万物成全

一 我的公公有两个儿子,我老公是他的小儿子。我和我老...

宣化上人:什么是无心道人

供养十方三世诸佛,不如供养无心道人。什么是无心道人...

争取时间,活在当下

在竞争激烈、分秒必争的压力下,时间对现代人的重要性...

蔡礼旭老师:如何让孩子对父母有感恩心

引导孩子懂得知恩,知恩才能感恩 要教导孩子孝顺、报...

血肉施蚁的乌龟

一时,佛在舍卫城,有憍陈如等五比丘得到了罗汉果,八...

错失良机的吴引之

民国时,苏州有位吴引之先生,是清朝的探花,探花是科...

学佛人可以用丝织的棉被吗

【若诸比丘,不服东方丝绵绢帛。】 这以下有三个要断...

九种坏习惯危害你的肾

1.不爱喝水 大部分男人对喝水都没多大兴趣,甚至不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