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憨山大师文章

憨山大师彻悟心性的故事

彻悟心性 一五七五年,憨山大师三十岁。这年新春正月同妙峰大师从河东出发一...

念念不忘,心心不懈,即此便是修行之要

身为大患之本,众苦所聚,六道生死,先要识此生死苦因。所谓诸苦所因,贪欲为...

百千方便,惟有放下一着最省力

知老居士,为己躬下一着,决志甚急。此念生死事大,当急时也。但参究工夫,一...

在家修行之要

在家居士,五欲浓厚,烦恼根深。日逐现行,交错于前。如沸汤滚滚,安能得一念...

殊不知此下疑情,方才是得力处

蕲阳慧玉慧觉二禅人,参老人于黄梅紫云山。自云心中生灭,念念不停,犹如野马...

只要话头得力,不拘动静,自然不被他转

问:古人云:参究,在搬柴运水行脚处参。今之学者,要在静坐,参功有力。若在...

唯有一念话头,是当人命根

古德教人参禅做工夫,先要内脱身心,外遗世界,一切放下,丝毫不存,单提一则...

修行应发三种心

从上诸祖教人参禅,虽有超佛越祖之谈,其实要人成佛作祖耳。未有欲求作佛祖,...

不必向外驰求,当知自性为主

吾人多在学地,其用力之功,不必向外驰求,当知自性为主,于此着力,不能顿见...

憨山大师与母亲的故事

憨山大师(一五四六~一六二三)名德清,字澄印,明金陵全椒县(今属安徽)人...

万境本闲,惟人自闹

双轮照禅人来参,且云将隐居山中,单究向上事,乞老人住山之法。因示之曰: ...

如何参究「念佛是谁」这个话头

念佛审实公案者,单提一声阿弥陀佛作话头!就于提处,即下疑情,审问这念佛的...

若从烈焰中觅得清凉地,非冷眼人不能得

原文: 古人云:热乱场中,难当冷眼。以三界无安,犹如火宅,出入其中者,靡...

净土行人早课功课之法

修行之方,亦有节次(程序、次序),如僧家功课之法,不必拘套,但以念佛为主...

心如弦直,可以入道

佛说二十难中云:得人身难,生中国难,得遇佛法难,亲近善知识难,生正信难,...

一切诸法皆如幻梦境界

禅人真遇,生长卢陵,弃妻子出家,乐远离行,志向名山,参访知识。幻人以幻业...

现前见闻知觉,全是妄想用事,总非真心

出家人,先须要知,出家割爱辞亲,本为求出生死。若为生死大事,要知世间一切...

憨山大师开示持咒之方法

禅人以持明(持咒)为专行,从事者三十年,心地未有发明。乞老人指示。 老人...

真学佛者视一切众生为父母

新都王自安居士,有子应辰,幼业儒,一日思生死事大,发心出家,遂自剪发走匡...

妄念纷纭只是一念

承示近来做工夫,于本地渐有入处,欲得秘密一语,以为捷径。原夫此事本来无密...

「忍」为成佛第一行

法锦自言性多瞋习,老人因以方便调伏,而示之以忍辱法门,更为开导之曰: 永...

出家乃大丈夫了生死事,非享安逸图自在

禅人生长休邑,少贾于江湖,因厌尘俗,至匡山礼续芳和尚薙发。老人自南岳来休...

人生如梦了不可得

原文: 古人云:热乱场中,难当冷眼。以三界无安,犹如火宅,出入其中者,靡...

万法一幻丛,死生一幻场

余昔游海门,登妙高峰,入无际三昧,入楞伽室。睹东坡老人代张方平手书《楞伽...

憨山大师开示学道十要

第一要看破世间一切境界,不随妄缘所转。 第二要为生死大事,决定铁石心肠,...

古人最初发心,真为生死大事

古人最初发心,真正为生死大事,决志出离,故割爱辞亲,参师访友,历尽艰辛,...

憨山大师:八识规矩通说

唐三藏法师 玄奘 集 明憨山沙门 德清 述 八识规矩者,初玄奘法师糅《成...

要出生死,必以此为第一义

道学人,往参老人于曹溪,特为发明金刚般若宗旨。 以吾人修行,不仗般若根本...

迷之则生死始,悟之则轮回息

从上古人出家,本为生死大事。即佛祖出世,亦特为开示此事而已。非于生死外别...

深心誓出爱欲海,念佛顿断生死流

人身难得而易失,三途时长而苦重 深心誓出爱欲海,念佛顿断生死流 修念佛求...

憨山大师示参禅切要

禅宗一门,为传佛心印,本非细事。始自达磨西来,立单传之旨,以《楞伽》四卷...

若不以教印心,终落邪魔外道

佛祖一心,教禅一致,宗门教外别传,非离心外,别有一法可传。只是要人离却语...

染尘容易出尘难,不断尘劳总是闲

憨山大师(1546-1623),名德清,字澄印,明金陵全俶人(今属安徽)...

生死大事未明,如丧考妣

示石镜一禅人 古人为生死大事不明,走向山中吊影单栖,专为究明己躬下事。故...

憨山大师《心经直说》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此经题称般若者何?乃梵语也,此云智慧。 称波罗蜜多...

憨山大师开悟前后的三次梦

大师在开悟前后的一段时间里,曾做过与修行悟道极有关系的梦。日有所思则夜有...

生死心切,念佛成片

修行第一要为生死心切,生死心不切,如何敢云念佛成片?且众生无量劫来,念念...

在一念上究破,方能永断无明

居士鲍中素来信,近来做功夫,少少有了入手处,故问大师,有没有秘密的窍诀,...

憨山大师论般若

佛祖出世。说般若之法。教人修行。必以般若为本。般若梵语。华言智慧。以此智...

当下一念是修行的根本

无明生死的根源就是当前的一念,就如同有人周游十方,尽了一辈子的力,说已经...

唯有念佛求生净土最为捷要

佛说修行出生死法,方便多门,唯有念佛求生净土,最为捷要。经云:若净佛土,...

憨山大师开悟的经历

佛言: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心即是佛。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夜睹明...

修悟的六原则

凡利根、信心勇猛的人,修行肯做工夫,事障易除,理障难遣。此中病痛,略举一...

初心修悟要法

(一)如何修悟 若论此段大事因缘,虽是人人本具,各各现...

憨山大师:示念佛切要

念佛求生净土一门。元是要了生死大事。故云。念佛了生死。...

憨山大师:出生死法

佛所说的修行出生死法,有很多方便法门,但其中只有念佛求...

憨山大师《观心铭》

观身非身,镜像水月。观心无相,光明皎洁。 一念不生,虚...

憨山大师费闲歌

讲道容易体道难,杂念不除总是闲;世事尘劳常挂碍,深山静...

憨山大师:念佛与参禅

学佛没有其他伎俩,也没有什么诀窍,只是生处要熟,熟处要...

憨山大师放生功德偈

人既爱其寿。生物爱其命。 放生合天心。放生顺佛命。 放...

憨山大师醒世歌

红尘白浪两茫茫 忍辱柔和是妙方 到处随缘延岁月 终身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