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出家乃大丈夫了生死事,非享安逸图自在

憨山大师  2019/06/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出家乃大丈夫了生死事,非享安逸图自在

禅人生长休邑,少贾于江湖,因厌尘俗,至匡山礼续芳和尚薙发。老人自南岳来休夏金竹,禅人拈香请益,因示之曰:汝已能舍世闲恩爱,身虽出家而心未明出家之事。

昔吾佛世尊,舍金轮,弃王宫,入雪山,六年苦行,覩明星悟道,成等正觉,为三界师,六道尊仰,人天供养,普度众生,同出生死,此是最初第一个出家之样子也。如此看来,岂是偷安养嬾,贵图现成受用,便为出家者乎?定有一段本分事也。

从上诸祖,持为生死大事出家,至于操方行脚,参访知识,特为发明心地,将无量劫来生死根株,一拔顿尽,超脱三界永离苦趣,方为自利。后听龙天推出,建立三宝,是为利他。二利具足,始是出家本分事。

禅人今日出家,曾知有此事否?曾知有生死大事否?如何是生死?即今现前五蕴身心,集下无量劫来,种种贪瞋痴慢憎爱习气种子,日用心心起惑,造业之心元是如来佛性,光明种子,今被无明烦恼,盖覆日用而不自知者。是以迷此佛性,便是生死;悟此佛性,顿断烦恼,脱离生死,是真出家儿。

如此看来,出家乃大丈夫了生死事,非享安逸,贵图自在而已也。不肯修行,不求明心见性,是为虚消信施,返招来世酬偿之苦,何出家之有?

禅人,何生何缘,何幸得遇明师度脱,安居名山道场,法侣和合,又何幸遇善知识,指引开导。若不深生庆幸,大生惭愧,决志修行求出生死,是为自弃,如到宝山空手而回,岂不哀哉。

禅人若肯发志修行,最先要将从前一切烦恼憎爱习气,一齐顿断,单单志求了生死一着,单将一句阿弥陀佛,蕴在胸中,如己命根,心心不断,念到花开见佛,便是了生死真正出家之时节也。若不以老人之言,发起真实信心,是为避溺投火,此生错过,岂有出头时节?汝切自思自勉。毋忽。

《憨山老人梦游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憨山大师文章列表

宣化上人:出什么家

佛陀虽为印度的太子,可是他对世间的富贵,深生厌离,...

「厌离」为我们的心加了保护层

我们修净土法门的人,对现在的生存状况更要有种敏锐的...

妙莲法师:想当法师先念佛

印光祖师常劝导人,出了家若是想当法师,那就要先好好...

握得越紧,伤害越大

有一个年轻人,事业和家庭都遇到了麻烦,嫉妒、浮躁、...

越能放下自己,你就越快乐

想悦己,你得先弄清楚究竟谁是你自己 也许你和我一样...

宋代高僧圆照宗本禅师

好,各位有缘,阿弥陀佛。话说北宋的时候,杭州太守想...

狗转人身的故事

南无阿弥陀佛。好,各位有缘吉祥。 欢迎大家来到道场白...

【推荐】为什么他念几句佛号就往生了

我们说了这么多道理,就是要你做这件事情:请你把愿力...

看遍世间,无人不苦

人生本来就是痛苦的,但可以依靠佛陀宣说的方法解除。...

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这些都是处事很重要的分寸,应对进退的涵养。人不知进...

念一句阿弥陀佛即具足十大愿

本人屡屡提出。说佛法犹如旃檀,片片皆香。举起一片之...

学佛后什么都是顺境了吗

文殊菩萨什么意思啊?就是妙智慧妙吉祥的意思。就告诉...

佛家如何看待自杀

佛教虽然说有生皆苦,但并不代表佛教认同自杀。相反,...

八种健脾养胃的食物

1、糯米 糯米富含B族维生素,能温暖脾胃,补益中气。对...

白毯与骆驼皮

我们在分分秒秒间,要把心照顾好;一切的行动要谨慎、...

海涛法师《谈供养袈裟与造塔功德》

各位大德:阿弥陀佛! 这期的会讯,让我们来谈一谈关...

妙祥法师:口业之过

《说僧过恶犯大重罪》早就应该学这个了。因为这个问题...

睹人施道,助之欢喜,得福甚大

《佛说四十二章经》之第十章:喜施获福 佛言:睹人施道...

宗舜法师:念经的简单仪轨

诵完《涅槃经》后,我写了点东西,谈了一下诵经的心得...

孝顺父母的28个方式

人世间最赚钱的买卖,莫过于为人子女。一声爸爸妈妈,...

学佛的六个坎

第一,邪见坎:外道与不懂佛法的人,对佛和三宝产生邪...

没有伞的孩子,才会努力奔跑

当父亲叹着气,颤抖着手将四处求借来的4533元递来的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