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为什么他念几句佛号就往生了

净界法师  2016/11/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为什么他念几句佛号就往生了

我们说了这么多道理,就是要你做这件事情:请你把愿力的成分提升,请你把业力的部分降低,因为你两种力量都有。我们不敢说完全没有业力,但是你要带业往生,起码你要保证你的愿力,向上的愿力是超过于向下的业力,否则你没办法往生了,因为你的心理素质太差了。

那么这个业力是怎么来的呢?事出必有因。为什么我的心有这么强的业力呢?为什么他念几句佛号就往生了,我念了半天没往生呢?因为你攀缘心重,因为你把外因缘看得太重要。一个人很重视生命的结果,你的业力就很重。你把今生的结果看得太重要,你的人生观是来享受的,你把这个感受看得太重要了,感受就容易刺激到攀缘心,攀缘心就会创造很多很多的业力。这就是为什么你的内心有这么重的生死业力,因为你放不下今生的水果。可能你福报太大,但是你不要因为今生的福报,障碍到你的来生,你划不来的。因为今生只是一个水泡,一个暂时的因缘,不要因为今生而障碍到你的未来,今生只是个过程。所以当你觉得你的心攀缘很重,你就要收一收了。

怎么收呢?你一定要有愿望。一个人没有愿力,你很难抗拒业力。人要有目标,要有理想。这个目标不能是今生,只能把目标设到来生。所有在今生能够实践的东西,在佛法里面都不承认这个叫做愿力,都不算。你说我几岁要干什么、干什么,这个都不叫愿力。真实的愿力要出世间的,跟世间不能沾上关系的。比方说求生净土,比方说成就佛道,这个才叫愿力。所以你必须要把内心愿力的比例提升,把业力降低。这是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

因地发心要正。我们先不管你做得到做不到。如果你连这一点都做不到,你就不可能往生了。你充满了生死业力,你怎么往生?你因地是这样子,结果就已经出来了,你那个答案都出来了,佛教不能违背因果观。

所有往生的人,可能他念佛的数目不一样。有些人念了三年往生,有些人念了一年往生,有些人只念了三天,有些人临终的时候往生,佛号的时间都不一样。但是往生的人一定有个共同点:他放弃了今生的因缘,他把生命放到来生去。所以临终的开示最重要的就是让他放下今生,把心放到来生去,这个是唯一可能往生的。临终最怕回头看,说实在话,人生不堪回首,临终你只要回头一看,你就走不了。所以这癌症病患,你要开示很简单,就是叫他把目标放到来生就对了。你不要说:“唉呀,不行啦,我今生还有很多事要做,那就完了。”因为你讲这句话,表示你的生命充满了业力。所以到底你是一个生死业障凡夫,还是一个依止愿力的菩萨,就在一念之间而已。这个作为因地发心很重要。

我们先不谈修行,至少建立一个正确的概念,到底你觉得内心的愿力比较重要,还是外在的世界比较重要?因为你这个选择一错,就完了!你的因地是虚妄的。《楞严经》说了,你用沙煮不出饭。你用攀缘心为根本来念佛,所有的佛号都是夹杂并充满了生死的业力。不是阿弥陀佛没办法救你,是你根本不想上来,是你没有准备好,阿弥陀佛早就准备好了。所以这个顺从本愿就是说,虽然我们做不到,起码我们的频率、我们的磁场跟诸佛是在同一条道上,以佛心为己心,以佛志为己志。净土宗没有说要你赶上佛陀,它要你顺从,起码你活在愿力,而不是活在业力,这是基本功。

其实人生你花很多时间去攀缘,到最后临终时你会很后悔,因为你得到的东西全部消失掉,白忙一场。你现在不收心,你临终一定后悔,因为你的心放得这么广,临终的时候那个龙卷风、生死业风在破坏的时候你会很痛苦。你花那么多时间去经营的东西在临终消失的时候,你会受不了。所以你早一点收心,你临终也不容易痛苦。因为你迟早得收,不要等临命终再来收,你也收不回来。

在我们刚开始的地方,第一个因地发心,《楞严经》讲到成就善根就是你现在只有两种选择:你要把精神放在追求外因缘——生命的结果,还是把精神放在内因缘,成就你心中的心地法门、愿力,你只有两种选择。这个选择会影响你最后的结果:一个是生死业障凡夫,叫做业障深重;一个是依止愿力的菩萨,叫做功德庄严。这第一个根本,我们叫真正发心。所以第一个你选错了,后面就完了。我们说了这么多道理,就是要你做这件事情:请你把愿力的成分提升,请你把业力的部分降低,因为你两种力量都有。我们不敢说完全没有业力,但是你要带业往生,起码你要保证你的愿力,向上的愿力是超过于向下的业力,否则你没办法往生了,因为你的心理素质太差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将一切追求与执取放下

放得下对外境的执着、攀附、依托,放得下一种嗜好、习...

阿弥陀佛的光明是没有障碍的

阿弥陀佛的光明是没有障碍的,即便是铁围山、须弥山或...

大安法师:净土法门的门槛高吗

问: 尊敬的大安法师!阿弥陀佛!两个月前,念佛越念...

执持名号,一心不乱的方法

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当然是多善根、多福德非常重...

念佛时打坐好吗

问: 我是初学者,请问念佛时打坐好吗? 大安法师答:...

发露忏悔于净土法门最易相应

佛经教人常行忏悔,以期断尽无明,圆成佛道。虽位至等...

大安法师:初学净土者应如何修学

问: 初学净土者,应如何下手修学,方得真实利益? 大...

不信佛念佛,自恃聪明者可悲

有些人信佛,但是并不常常念佛。有些人信佛,平常不念...

功德最大的就是救命

阿弥陀佛。诸位有缘,大家吉祥。 今天这个机缘呢是刚刚...

有什么方法能减少对名利的欲望

网友:师父,有什么方法能减少对名利的欲望? 学诚法师...

人生必读十励志格言

一:人们最害怕的是无常变化,要学习适应环境的变化和...

买枸杞子别贪「色」

很多人觉得这个枸杞子颜色暗红不鲜亮,没卖相。其实不...

把自己变成黄金

慧日寺也是像梦一样,如梦的慧日寺,编织出一个我们精...

我们的生命大都是历史不断的重演

佛陀说我们的生命就像是一个无止尽的水流,它不是一个...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宝志禅师《大乘赞》十首

一、 大道常在目前,虽在目前难睹。 若欲悟道真体,莫...

11种情况下的人最好别吃辣

1、患有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病人不宜吃辣椒,慢性气管...

星云大师《人间佛教的基本思想》

佛光山住持心平和尚、大会主席慈惠法师、各位法师、各...

怎样对待别人的过失

凡夫之人,那能无过。除非入正定聚的圣人,就不会有过...

星云大师《为绝症患者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我们有时候会听到一种无助的声音,...

出世与入世相结合

在佛教伦理思想中,是提倡出世与入世相结合。禅宗南派...

读楞严经看什么

大家都是佛弟子,我们在佛门里面常会感慨,或者听闻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