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不信佛念佛,自恃聪明者可悲

2015/05/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不信佛念佛,自恃聪明者可悲

有些人信佛,但是并不常常念佛。有些人信佛,平常不念佛,到了临急濒危才呼喊佛号。俗语所谓“平时不烧香,临急抱佛脚”。

又有些人念佛之时偷工减料,不老老实实诚心念佛,只当作例行日课,数衍了事。口念心不念。又有些人口念佛,心却早已飞到声色犬马去了。更有些人一面念佛一面打瞌睡,甚至于在佛堂上也会鼾声大作,口角流涎。

更多的人是根本不念佛,其中大多数是自以为很科学很时代化,误以为信佛念佛是迷信。“念佛么?”他们会得这样说:“那是老太婆做的事。”

这一种是不学无术无知而愚昧,又不肯去研究最新的太空时代科学,故此不懂得太空物理越来越多发现佛学的精深奥妙是宇宙中的至理,这种人可能在其专业上有若干的成就,但是在精神上是极端空虚的彷徨的,没有寄托的,苦闷的,痛苦的,更不用说他们不能去了未来的生死大事,将来黄土一坯,形神俱灭,这种人聪明还被聪明误!

如果说他们是愚昧执迷不悟,那么还有更可叹的另一种人,那就是有些已经接受了佛法,甚至于已经精研佛理的一些学者,他们拿佛学当作一门学术来研究探讨,他们的理论文章写得头头是道,精析入微,处处表现得学贯中西博通古今,广征博引,考据认真,推敲不厌其烦琐,但是,他们心中并不真正相信佛教,也不念佛,也不茹素,依然是饮酒食肉,更不守五戒,从不皈依三宝,他们唯一讲佛理之时就是在他们的文章上,或者在大学学府的讲堂或研究室里。

这一种不信佛的佛学学者,还真是为数不少,自然,不能一概而论,也还有很多理行合一笃信佛教的真正佛学大家,既笃信也念佛亦守戒亦修行,毕竟这种真正的言行一致的真正佛学学者是少于上面说的那一种不信佛的佛学学者!

不信佛的佛学学者,只可称之为佛学“伪学者”,他们的聪明比一般常人为高,可是,他们运用其聪明才智来钻研佛学,却不去接受佛教,更不修行,这种执迷不悟,比一般常人不信佛,更为愚昧无明,这种“伪学者”,只是以佛学研究论文或讲学作为混取学位或大学聘书或沽名钓誉的工具。私底下的行为是另外一回事,每餐非肉不饱,无酒不欢,名利之所在,趋之唯恐不及,更有“寡人之疾”。邪行秽为,自命为洒脱,居然托言为禅,这种伪学者,自负大聪明,殊不知被大聪明误得更深!这样的学富五车,倒不如一字不识的文盲罢!

无知而致愚昧不学佛不念佛,以致沉沦于疾苦之中,已属可悯。聪明广知而自恃聪明,不肯学佛不念佛,更是可悲!所云聪明极点,其实只不过是愚昧极点的变相而已!

又有些人虽信佛,但是不肯念佛,只是企图全用自力去修行。又有一种人,太过执空,妄生己见,迷不自觉。

又有一种人,自谓:“即身是佛,何须念佛?”凡此都是太过自信,而不肯念佛接受佛力的接引。这也属于自愚自弃!

永明禅师的著名偈句说:“有禅有净士,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当来作佛祖。无禅无净土,铁床与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

“有禅”就是明心见性,这是自力的修行功夫。“净土”即是发菩提心生信发愿持佛名号求生净土。

参禅未悟,或悟而未彻,这是一般人最易犯的错误,尤其是禅学传到西方社会来,已经走了样儿,禅字已被曲解,酒肉男女,亦称为禅,放浪形骸不守戒律,亦称为禅,呵佛骂祖,亦自谓禅,人人以谈禅为时髦,却不去发菩提心,不肯生信发愿,不肯念佛,似懂非懂,似通未通,似悟实迷,会得几句“口头禅”,便自以为得证菩萨十地境界,这种人都是自误而已,其聪明才智,其实正是修行的大障碍!

人的自力是有限的,佛的愿心与慈悲则是无限的。人的自力,好比细微的针,佛力则好比巨大无比的磁山。我们在学佛修行,必须明心见性以求清除自身的一切绝缘障碍,再加以诚心勤力老实念佛,接受无限的佛力接引,才是事半功倍之道,两者缺一,都是不太好的。如果自恃聪明,不肯老实念佛,或自恃自力,不肯念佛,想要凭自力断除烦恼,要做到净尽无余无漏,那就太不容易了。

学佛者,必须老实诚心净意念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如何让年纪大的母亲学佛

问: 我的老母亲年纪很大了,让她学佛还是有点难度,...

对治烦恼的好方法——信愿念佛

烦恼浊,称为五钝使,就是它比知见上要迟钝一点,但也...

真正的佛法不是消极避世

虽居住山林中,亦非贪享山林之清福,乃是勤修戒、定、...

跟众生结净土缘

佛在世的时候有这么一桩事情,有一个国家的众生很难教...

最后的生还者——地震废墟下念佛得救

2016年2月6号半夜凌晨三点,正当大家欢欣期待即将来临...

一体万用,一念万涵

地面上江河湖泊的一切月影就是一个月影,一个月影就是...

念佛好,还是念观音好

昨接来书,不胜慨叹。既知其病,又知其药,不肯即服,...

胡松年居士往生公案

信愿行三资粮中,愿是一个中间环节。当这种强烈的愿望...

出家僧人和在家居士的责任

出家僧人应有三种责任: 一、为僧者,维护僧家形象,如...

妙莲老和尚:素食是秘方

人说命第一,我说身第一;身若不健康,命长苦痛多。...

不应以职业论贵贱

佛教提倡众生平等,这平等指:1.人与人之间的平等 ...

益西彭措堪布:西方愿文解讲记

古来汉地流行有几种净土文,但以这篇《西方发愿文》作...

罗状元醒世诗

一 富贵从来未许求 几人骑鹤上扬州 与其十事九如梦 不...

伏瞋除障,受忏有智

佛陀往昔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这一天,世尊着...

如何敬佛敬法敬僧

三宝者,佛、法、僧也。其义甚广,今唯举其少分之义耳...

因果重重迭迭没有穷尽

关于因果,疑惑的人还真不少,周颂尧居士请教大师说:...

贪欲心重的人如何息灭贪心等烦恼

问: 对于贪欲心很重的人而言,这个世界处处充满了可...

星云大师《从人的过去现在到未来》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 感谢佛陀的接引,让我们再...

有什么可嗔的

经文:汝等比丘,若有人来,节节支解,当自摄心,无令...

【推荐】这个法门是灭罪解脱最好的法门

得疾解脱者,《智论》云:有诸菩萨,自念谤大般若,堕...

印顺法师:由于佛教仪式而来的误解

不了解佛教的人,到寺里去看见礼佛、念经、拜忏、早晚...

莲池大师的净土思想

我们知道,清凉澄观是将禅宗摄于顿教的,莲池大师为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