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印光大师文章

念佛的利益超过拜忏水陆太多了

【原文】 至于保病荐亡,今人率以诵经拜忏做水陆为事。光与知友言,皆令念佛...

真能这样做,决定可生西方极乐

印光大师对叶福备居士说:你父亲既然已经同意你出家,你就应当至诚恳切,一心...

居士对待僧人的「十六字诀」

原文: 来书发明普敬僧尼,此理此事,实为至当。然教儿辈,又须反复为论。若...

净土经论撷要

弥陀因地 《无量寿经》云:过去久远劫前,有佛出世,名曰锭光。次名光远。次...

境遇不好,应当退一步来想

世相无常,诚可叹悼 相见以来,忽然已经有六年了。不但岁月更替,就是朝代也...

莲宗十三祖印光大师画传

一、少年辟佛,醒悟出家 印光大师(公元1861-1940年), 讳圣量,...

只要真信切愿必定往生

【原文】 如来悯念众生自力了脱之难,于是特开一信愿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因小拂逆便生瞋恚,岂非自小其量

【原文】 我若因小拂逆,便生瞋恚。岂非自小其量,自丧其德。虽具佛心理体,...

净土法门,超胜一切法门者

自力何可与佛力并论乎?当今之人,欲于现生了生死大事者,舍净土一法,则绝无...

念佛放光是何种境界

念佛发光,乃属魔境。勿以为是,久则自息。当教彼一心念佛,除南无阿弥陀佛名...

念佛是要大声念,还是要小声默念

【原文】 念佛宜小声念念,默念念,不可一味大声著力念。否则必致受病。当静...

火里莲花,女中丈夫

【女人但当笃修净业,专持佛号。果能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自然现生亲证念佛三...

念佛之人,亦非不可持咒

【原文】 念佛之人,亦非不可持咒。但须主助分明,则助亦归主。若泛泛然无所...

《印公画传》纪念印光大师往生八十周年

公元1861年清咸丰十一年农历十二月十二日辰时,大师生于陕西省郃阳县(今...

常有不如法的境界出现是什么原因

所言常有境界,当是未曾真实摄心,但只做场面行持之所致。如真实摄心,则内无...

除念佛求接引外,不令起一杂念

原文: 闻有贵恙,想日见痊愈矣。世间不明理之人,一有病,不是怨天尤人,便...

【推荐】印光大师对老年人的劝诫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

生死苦海,非念佛莫出离

【原文】: 娑婆世界,以音声作佛事,生死苦海,非念佛莫出离。而芸芸众生,...

具此三福,则净业大成,往生上品

戒定慧三学,为学佛及修净业者之根本,而戒尤为要,故《观无量寿佛经》开示净...

十念记数念佛方法

光近来得一摄心念佛方法,若已成片,固不须此。若未成片,此法实易为力。当念...

狗要吃屎理他做甚,魔力强势不要争锋

至于某某外道,所伪造之书,吾人只好任彼所为,各行各道。若与彼盲无目者辨别...

蕅益大师为何劝人夜礼观音

【原文】 灵峰之劝人夜礼观音,不可死执,便谓定须夜礼。不过以夜静心净,最...

印光大师痛斥弟子少管闲事

马契西居士对佛法深信不疑,对印光大师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为大师立传,被大...

习气少一分,即工夫进一分

原文: 修行之要,在于对治烦恼习气。习气少一分,即工夫进一分。有修行愈力...

超荐父母,当发真实之心

原文: 佛法真利益,唯恭敬至诚者,能得其全。其余则随其诚之大小,而各有大...

供养父母功德,与供养一生补处菩萨功德等

原文: 经云,供养父母功德,与供养一生补处菩萨功德等。亲在,则善巧劝谕,...

学习《印祖文钞》的重要性

好,各位莲友,南无阿弥陀佛。大家都是念佛,期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那我们今...

以吃菜为杀生,是不按道理之邪说

原文: 戒律之不伤一草,则不许吃菜,以吃菜为杀生,此种话,皆是阻人吃素,...

若现生竭诚尽敬,则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

原文: 吾常曰,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即消一分罪业,增...

不肯认真专修净业,总由宿世善根浅薄

原文: 今见好心出家在家四众,多是好高务远,不肯认真专修净业。总由宿世善...

万修万人去是有前提的

佛于往劫,发大誓愿,摄受众生,如母忆子。众生果能如子忆母,志诚念佛,则感...

断疑生信—印祖讲故事

( 第一讲) 好,各位有缘,南无阿弥陀佛。 断疑生信,印祖的开示讲给大家...

俯提劣机曲护初心,唯此法门最为第一

原文: 倘惑业未尽,道果未成。纵有修持,不能自主。久经生死,进少退多。以...

至诚念佛可以转业

原文: 又学道之人,凡遇种种不如意事,只可向道上会。逆来顺受,则纵遇危险...

虔念观音圣号,化除刀兵厄

印祖当年还请许止净居士,专门编了一本《观世音菩萨本迹感应颂》,很厚的一本...

印祖念佛治眼疾

印祖说他刚出家的时候,在做照客的时候,不是六月初六要晒经嘛,在晒经的时候...

专靠地理,不如专靠心德

【原文】 吾人是生死凡夫,不可瞎造谣言。己所知者,不可不提倡,所不知者,...

三业不清净,念佛就没有功德吗

【原文】 则从此以后,当兢兢自守,凡有不好的念头一起,即便生大惭愧,犹如...

印光大师开示:佛弟子应如何祭祀祖先

中国传统文化里每年一度的清明节,佛弟子应如何祭祀祖先?净土宗十三祖师印光...

大善人要做大善事,障碍别人实际是障碍自己

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力能为者,认真为之。 不能为者,亦当发此善心,或...

社会困乱之时,正是布施的好时机

印祖第三天开示,重要内容讲得差不多时,就谈了一下当时内蒙一带傅作义将军抗...

凡念佛人,但宜至诚恳切,一心正念

原文: 凡念佛人,但宜至诚恳切,一心正念。绝不妄想见佛见境界之事。以心若...

唯念佛一法,最为方便

原文: 念佛一法,乃背尘合觉,返本归元之第一妙法。于在家人分上,更为亲切...

因果重重迭迭没有穷尽

关于因果,疑惑的人还真不少,周颂尧居士请教大师说:弟子吃素念佛多年,总相...

三界无安,犹如火宅

由于邻居家着火,火势蔓延,卫锦洲居士家也被毁于一旦,他的妻子受到惊吓生病...

能戒房事,则病少多矣

近人多生肺病,光颇不以为然。后世人业重,情窦早开。十一二岁,便有欲念。欲...

善用心者,困苦艰难皆为解脱之本

人生世间,祸福互相倚伏。唯视当人之用心何如耳。 善用心者,困苦艰难,皆为...

应怎样对治瘟疫和流行病

1、瘟疫和流行病乃共恶业感召 瘟疫和流行病,乃是众生的共恶业所感召而来的...

现生可以了生死者,唯有净土一门

原文: 须知佛法法门无量,修之及极,皆可以了生脱死。而于现生决定可以了生...

无论何等根性,均可了生脱死,以仗佛力故

原文: 若真知佛力,自力之优劣,则断不至犹执着于唯究自心,谓识得即是道,...

欲报父母恩,应当一心念佛,代父母忏悔业障

汝兄立田,天姿甚好,惜其未学。然已大半辈子过了,无可成就,只好一心念佛,...

念佛闭目易入昏沉,若不善用心或有魔境

原文: 念佛闭目,易入昏沉,若不善用心,或有魔境。但眼皮垂帘(即所谓如佛...

一代高僧印?光大师的传奇一生

印光法师(1861~1940),法名圣量,字印光,自称常惭愧僧,又因仰慕...

妄想起时,只一个不理

文钞原文: 妄想起时,只一个不理,便不会妄上生妄。譬如小人撒赖,若主人不...

盲聋喑哑可以往生吗

文钞原文: 凡有心者,皆堪作佛。何得谓盲聋喑哑不得往生。佛说八难中有盲聋...

如何教导妻子修行

原文: 娑婆世界,是一大冶洪炉。能受得烹炼,则非世界中人矣。不能受得烹炼...

把功德回向给法界众生,这也是一种法施

令慈年迈,光若不说此弊,汝后会以尽孝之心,阻亲往生。 那个意思是你母亲年...

求人天福报,只得来生痴福而已

况福峻临终正念昭彰,作问讯、顶礼等相。 就是福峻这个女众啊,她临终的时候...

能为一切众生回向,即与佛菩提誓愿相合

汝母去得甚好,就是你母亲走的很好啊,此殆汝母往昔善根,及现在善愿,并汝等...

居心可以质鬼神,作事决不昧天理

平时侃侃凿凿,与人说因果报应,生死轮回,并念佛了生死之道,与教儿女,立太...

临终时心里除佛号外,不使有别的念头

所有存款,为防养老者,亦须交与孙子。即田地契志等,亦须交代的干干净净。 ...

病不见愈,乃转重报后报为现报轻报

接下来一段呢是《示重报轻受及如法治丧》,就是开示的这个如法治丧,怎么去发...

不能往生西方,则所作有益之事,完全成了世间福报

既不能生西方,则汝一生守节念佛,及所作种种有益之事,完全成了福报。 这是...

《临终三要》的重要开示

《临终三要》,这个是印光大师很重要的开示:第一个,善巧开导安慰令生正信,...

宏海法师:印祖文钞——一函遍复

(第一讲) 我们尊敬的化通长老慈悲,真常法师慈悲,各位常住师父慈悲,各位...

居士是否可以在佛前自受五戒

在家女人如果家里经济宽裕,身体自己又能做主,到附近的寺院受戒也不是不可以...

临命终时贪心是不可取的

若心中见识小,舍不得赈灾,亦须分与女儿、孙媳、孙女等。自己身边,决不可留...

【推荐】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岂有不救苦厄之事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岂有不救苦厄之事。观音菩萨随机示导,岂有不接引生西之理...

敬佛第一,怎样才算是敬佛

威仪门第一个就是敬佛,怎样敬佛?我怎么怎样做,才能表现出,我们心里虔诚的...

现在虽很强健,但要做死了想

现在虽很强健,就要做就要死了想。 那个意思是,虽然咱们还很强壮还很年轻,...

这个荣耀,又有什么能再超过呢

原文: 莲之为物,虽出淤泥,体常清净。人能一切不着,乐我天真,富贵贫贱夷...

教育子女应当从根本上著手

原文: 教子女当于根本上著手。所谓根本者,即孝亲济众,忍辱笃行。以身为教...

末世众生仗自力断惑证真,甚难甚难

原文: 接手书,知居士有向上志。然未知法门所以,及与时机。纵曾读光文钞,...

净土行人勿定往生时间

欲年内往生,此见不可执著,执则成病,或致魔事。 那个意思对方可能打算年内...

临终俱宜念佛以助

原文: 人之临终,只可念佛,不宜持咒。以念佛令彼听,彼虽不能念,听见佛声...

如何看待念佛中出现的种种境界

有居士在拜佛时身体震动,又见到黑暗中有光晃动。大师提醒他,这是过度提神所...

末世众生依净土法门,决定可了生脱死

原文: 若欲此生亲得实益,当依净土法门,信愿念佛,求生西方,则可决定了生...

念佛人临命终时,该怎样面对病苦死亡

今天我们讲的是《临终切要》,《临终切要》呀,就是讲念佛人临命终的时候,所...

发菩提心方能消宿业

今之世道,乃患难世道,虽曰念佛能灭宿业,然须生大惭愧,生大怖畏,转众生之...

患难不必求鬼神

邪魔外道有一种非常蛊惑人的方法,就是他给你消灾,给你免难,给你积累福报,...

在公门修行,不专指诵经持咒念佛而已

原文: 所言公门修行,不专指诵经持咒念佛而已。必须尽己职分,除暴安良,并...

读诵哪一部佛经最好

下一篇叫至诚持经。就是志诚的读诵经典,汝问何经最好。他是答复的叶沚芬居士...

凡修行人,心要有主宰

又凡修行人,要心有主宰。见好境界,不生欢喜,见不好境界,不生畏惧。 这个...

【推荐】只要能至心念佛,病没有不痊愈的

原文: 身乃招苦之本,厌乃得乐之基。宿因厚而现善浓,则多劫之重报,转而现...

素食者滋养身体的方法

原文: 先後天衰弱,当以善於保养为事。若欲靠食物滋养,食素人宜多吃麦。食...

娑婆世界的苦,一刻也住不下去

原文: 娑婆之苦,不可一朝居。当通身放下,一心念佛。并劝眷属一心念佛。从...

地藏菩萨誓愿宏深,常居幽冥界救拔地狱众生

原文: 地藏菩萨,誓愿宏深。虽则久已证穷法性,而复不住寂光,不证佛果。以...

女人学佛须知

念佛人想要往生净土,首先要对治自己的烦恼习气。佛经多处提到,富贵人学道难...

【推荐】全家人往生西方,成为真正的净土眷属

陈性良,字锡周,是印光法师的在家弟子,与印光法师因缘甚深,多有书信往来。...

善用心者,即可以苦为乐,以祸为福

原文: 然苦乐祸福,本无一定。善用心者,即可以苦为乐,以祸为福。不善用心...

末法时世,邪魔外道不胜其多

末法时世,邪魔外道不胜其多。此韩魔子,不问彼之如何修持,只一五教大同四字...

未得一心前,不萌见佛之念

于未得一心前,断断(绝对)不萌见佛之念。能得一心,则心与道合,心与佛合。...

贡高我慢之心,易招来宿世怨家对头

原文: 喻如一人,小有才,亦小有修持,心中便觉得我很高明,很有修持。因此...

摄受之力与念佛之诚

如来一代所说一切法门,虽则大,小,顿,渐不同,权,实,偏,圆各异,无非令...

一代高僧中的典范--弘一大师

我们都常讲到说,出家为僧,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另外一个形容叫遁入空门,就...

切不可令其常常如是,否则必着悲魔

原文: 学佛之人,一举一动,皆须留心。至于念佛,必须志诚。或有时心中悲痛...

念佛之人,当存即得往生之心

原文: 念佛之人,当存即得往生之心,若未到报满,亦只可任缘。倘刻期欲生,...

【图】孙母林夫人事实发隐

林夫人是孙庆泽的母亲,宿世即种植德行,天性贞淑贤惠。她孝顺亲长,敬重丈夫...

凡诸经籍,应如法供养

凡诸经籍,应如法供养 这个经书或这个论藏啊等等,都是能够供养的,就是把经...

初心念佛,谁能无有妄念

原文: 初心念佛,未到亲证三昧之时,谁能无有妄念?所贵心常觉照,不随妄转...

每个人进入佛门都各有因缘

原文: 人之入道,各有因缘。近来甘肃一弟子,名郑哲侯,年六十四岁。六十以...

民国高僧谛闲法师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给大家介绍了这么多的净土祖师,几乎都是遥不可及,为什么...

念佛摄心的方法

原文: 至于念佛,心难归一。当摄心切念,自能归一。摄心之法,莫先于至诚恳...

念佛心不够恳切的原因

原文: 念佛,心不归一,由于生死心不切。若作将被水冲火烧,无所救援之想,...

「念」字,万万不可加口

原文: 佛念字,万万不可加口。许多人皆作唸,则失义之至。持名念佛一法,普...

半日学解,半日学行

汝于净土修法,尚未了了。这意思是说,你对净土法门不是完全明白,是怎么回事...

天天听佛号,也有大功德

无锡念佛的人逐渐增多。有个人烧得一手好素斋,凡是有打佛七的道场,都请他去...

「息诸缘务,一心行道」这个非常重要

先看总说,师修净土,久而弥笃。这是一个总说,印光大师修净土。有些人修净土...

净业者如何处理专修与圆修的关系

修行唯随己身分而立功课,非可执一以论。但决定不可不依信愿念佛,回向往生一...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原文】 观经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凡忆佛,念佛,观佛,礼佛,画佛,皆...

宏海法师:宗教不宜混滥论

(第一讲) 各位闻思讲堂莲池海会的同修们,大家晚上吉祥。因缘非常殊胜,今...

随分随力,至心持念弥陀圣号

原文: 从此随分随力,至心持念阿弥陀佛圣号。无论语默动静,行住坐卧,迎宾...

民国四大高僧之印光大师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我们如果上点岁数,在农村生活过、县城生活过的人,都知...

凡人当病苦时,作退一步想

原文: 凡人当病苦时,作退一步想,则安乐无量,近来兵火连绵,吾人幸未罹此...

卧床默念佛号会有罪过吗

原文: 卧室若不洁,可将佛像供于净室,日请来熟视一二次,则心中便可作忆念...

观音菩萨久已成佛,以悲心现九法界身

原文: 观音菩萨,久已成佛,特以慈悲心切,现九法界身,种种方便,度脱众生...

风水师的话可作为依循的准则吗

原文: 堪舆家言,何可为准。若如所说,则富贵之人,永远富贵,何以高门每出...

念佛求生西方,不可发来生之愿

原文: 净土法门,以深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不可发来生及生生世世之愿,有此...

杀业之结,唯食肉最为酷烈

原文: 旷观古今,治时少而乱时多,纵令大治,亦不过百数十年而已,其故何哉...

患难中应持圣号,自然有不思议的转移

原文: 接手书,不胜伤时之感,十余年来,天灾人祸,相继降作,总由不知三世...

念佛需恭行,切忌好高骛远

现在的人好高骛远,有点小聪明,就忙着参禅、学相宗、修密宗,总把念佛看得没...

重修东关桥观音灵感记

福建省永春县,山川秀丽,民风淳朴,自古被称为世外桃源。永春县东十里,有个...

错失西方的「高僧」

悟开法师宿世善根深厚,然而好胜心切,志在参禅,藐视净土。后来参加念佛法会...

净土法门为诸法之归宿

原文: 净土法门,为诸法之归宿。犹如大海,尽世间所有江河溪涧之水,莫不趣...

【推荐】热心公益皈依佛法的他,为何却痛失爱子

接到了你写给明道法师的信,悉知你的第三子,年纪才二十岁,却忽然夭折,对此...

人有实德,天必有奇报

乾隆辛巳年间,河南省境内黄河决堤,陆地水深一丈多(约为现在3米),民间的...

不能往生的错误方式,一定要注意

有行无信愿,不能往生。有信愿无行,亦不能往生。(与陈锡周居士书) 若参而...

念佛后该如何回向

念佛回向,不可偏废,回向即信愿之发于口者。然回向祗宜于夜课毕,及日中念佛...

一心念佛,是为自己要事

原文 昨接守良书,知汝母求生之心,尚未实发,病中且勿提及,但劝至心念佛,...

念佛这件事,所求都能如愿

原文: 念佛一事,所求皆得。为现在椿萱求福寿,为过去祖祢求超升,均无不可...

印祖告诉我们家里怎么恒吉祥

念佛之人,当吃长素。如或不能,当持六斋,或十斋(初八、十四、十五、廿三、...

以言教者讼,以身教者从

原文: 女人家第一功德, 在孝翁姑, 相夫教子。既为佛弟子, 而不知孝亲...

念佛须善发心者,心为修持之主

原文: 念佛须善发心者,心为修持之主。心若与四宏誓愿合,则念一句佛,行一...

专一礼阿弥陀佛,为专精一致

原文: 专一礼阿弥陀佛,为专精一致。且勿谓缘想一佛,不如缘想多佛之功德大...

真心廓彻灵通,与诸佛了无有异

原文: 夫心者,即寂即照,不生不灭,廓彻灵通,圆融活泼,而为世出世间一切...

在这个时节世道,只可自守本分

原文: 当此时世,只可自守本分。其丧心病狂者,任彼所为,绝不与彼相争相诘...

死固人所皆有,但不得有求死之著心

原文: 汝言随时随地,得死便死之话。亦是求生之本,亦是招魔之根。死固人所...

古今聪明人一大可怜可悯之事

原文: 若不注重躬行,只期多知多见,必至矜己傲物,排因拨果。如是之人,其...

高登极乐,方为最上脱苦之道

原文: 然在凡夫地,未断惑业,纵生人天,终非究竟安隐之处。倘能随分随力,...

观音菩萨德最优,正法名佛久证修

观音菩萨德最优,正法名佛久证修。 浩浩宏恩被沙界,巍巍金佛立冠头。 瓶中...

【推荐】印光大师画传

印光大师画传 (1) 地灵人杰 地灵人杰 祖师出生 一八六一年古十二...

惭愧为入道之初步

原文: 当生大感激,生大惭愧。惭愧心生,邪僻心灭。惭愧为入道之初步。既欲...

这个法门看似平常无奇,利益却不可思议

原文: 若大通家,则禅净双修,而必以净土为主。若普通人,则亦不必令其遍研...

怎样念佛才算真正修净土之人

原文: 又近世之人,多务虚名,不修实行。口虽念佛,心与佛违。譬如药忌并服...

念佛欲得一心,须发真实心为生死

原文: 念佛欲得一心,发真实心,为了生死,不为得世人谓我真实修行之名。念...

劫难之中当如何来修持

原文: 今之时,是何时也。南北相攻,中外相敌。三四年来,人死四五千万。自...

净业正因,以慈心不杀为第一

原文: 净业正因,以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为第一。食肉之人,虽不自杀,亦难免...

人在少年,最难克制的是情欲

原文: 人之少年,最难制者为情欲。今之世道,专以导欲诲淫为目的。汝等虽有...

发心念佛求生西方,七宝池中即生一朵莲花

原文: 夫众生之心,与阿弥陀佛之心,觌体相同,若以信愿忆念相感,必致弥陀...

不废居家业,而兼修出世法

原文: 不废居家业,而兼修出世法。虽似平常无奇,而其利益不可思议。良以愚...

净土法门的易行和利益体现在哪里

原文: 须知信愿念佛,求生净土,乃佛法中之特别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

《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白话文

(曾琦云 译注) 《印光大师说净土》译注的印光大师的文字,皆选自李净通居...

《印光法师嘉言录》白话文

(印光大师著;圆涛法师白话译) [封一题词] 宣讲因果报应的道理,这是儒...

善人念佛求生西方,决定临终即得往生

原文: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妇顺,主仁,仆忠,恪尽己分。不计他...

妄想之心周遍天地,却不知专心念佛

原文: 汝妄想之心,遍天遍地,不知息心念佛。所谓向外驰求,不知返照回光。...

「心与佛合」才是真正的善人

念佛之人,必须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又须父慈、子孝、兄...

极乐世界无有众苦但受诸乐之境界如何

原文: 既得往生,则莲华化生,无有生苦。纯童男相,寿等虚空,身无灾变,老...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何含义

原文: 《观无量寿佛经》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作佛者,谓观想佛像,忆念...

情欲如水,因果轮回如堤坝

原文: 譬如长江大河,由有堤圩,故不横流。人情如水,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之...

怎样理解娑婆一大劫,极乐一昼夜

原文: 娑婆一大劫,极乐一昼夜,此显示极乐时间耳。至云一日一夜,七日一劫...

若修念佛,则实为稳当之极

原文: 汝之性情,每好作无谓之话说。汝家不充裕,兼有老亲①,何得云欲觅清...

这样去念佛,即使堕于恶道也能往生

原文: 汝继祖母柴老太夫人事,已忘记。汝果真发孝心,即柴老太夫人堕于恶道...

知有弥陀圣号,亦为不可思议之善根

原文: 不但此也,即绝无信愿,绝不修持,知有弥陀圣号,亦为不可思议善根。...

二六时中该怎么念佛

朝暮于佛前礼拜持诵,随自身闲忙,立一课程。此外,则行,住,坐,卧,及做不...

为何要学习印光法师文钞

一、是净土论典中最佳著作之一 一来我们一直在专学专修净土,对《阿弥陀经》...

他在炮火中安然念佛

日军战机轰炸恩施县城,恩施法院院长黄晓浦居士(法名德宏)刚从法院回家,空...

念佛人可以求早点往生吗

念佛之人,不复作生死业,然宿业未尽,何能即得往生。 若厌世心切,竭诚尽敬...

印光大师谈应对灾难法语

即灾殃翻为善导,转热恼直下清凉 (因邻火延烧,物屋一空,其妻惊骇病故,遂...

印光大师在报国寺闭关的故事

面对佛教衰微、人伦败坏,天灾人祸频繁,人民水深火热,大师悲心不忍,放弃潜...

念佛有什么规矩仪式和禁忌吗

天下事有定理,无定事,当以理定事,以事论理,俾合乎天理人情,则得之矣。孟...

不求世间福报,而自得世间福报

原文: 又举凡礼拜读诵大乘经典,及作一切于世于人有益之事,悉皆以此回向西...

以金做马桶夜壶,太不知自重

原文: 真性在未证前,随恶缘则成烦恼,而仍不变。随善缘净缘而成菩提,亦不...

幸遇大乘诸经,方知衣珠固在,佛性仍存

原文: 经云:人身难得,佛法难闻。若非宿有因缘,佛经名字,尚不能闻,况得...

愿将娑婆三千界,尽种西方九品莲

光绪十六年(1890年)冬,印光大师一肩云水,行脚于东北白山黑水之间,领...

念佛宜修易行之行

原文: 切不可谓持名一法浅近,舍之而修观像观想实相等法。夫四种念佛,唯持...

日常生活俗事太多该怎么修

原文: 所言俗务纠缠,无法摆脱者,正当纠缠时,但能不随所转,则即纠缠便是...

放生与救济贫苦患难者哪个重要

原文: 鳏寡孤独,贫穷患难,所在皆有,何不周济。而乃汲汲于不相关涉之异类...

通智法师往生记

通智法师,法名寻源,号忆莲沙门,俗姓阮,扬州仪征人,清道光二十二年三月初...

印光大师普劝念观世音菩萨的开示

观世音菩萨,在无量劫前,久已成佛,名号正法明佛。但因悲心无尽,慈誓无穷,...

想要了生死,必须真修实证

想要了生死,必须真修实证。倘若只有悟而没有证,纵然亲见如来藏妙真如性,也...

喝腊八粥的因缘

今日诸位啜腊八粥,是何等因缘?须知即是庆祝佛成道的意思。但是应该昨天啜,...

枉受轮回之苦,难道不悲哀吗

文钞原文: 迨至众生机尽,如来应息,而大悲利生,终无有尽。由是诸大弟子,...

面对灾难切记勤念观音

● 天灾、人祸,相继而至。当令家人,同念观音,以为预防也。(文钞续编复宁...

舍利乃戒定慧所成

梵语舍利,亦云设利罗。(此名现绝不用)此云身骨。此约佛涅槃后,焚身化作八...

为何弥陀一身能接引百千万亿众生

原文: 或曰:阿弥陀佛,安居极乐。十方世界,无量无边;一世界中念佛众生,...

大安法师:一函遍复讲记

第一部分 背景资料的介绍 应劫而生的印光大师 印光大师是中国净土宗第十三...

印光大师论念佛人如何对待疾病

生老病死是人的自然规律,疾病是人生八苦之一,念佛人同样会遇到生病的问题。...

念佛的修法

念佛修法出自印光大师《复高邵麟书四》,是指至于念佛,心难归一,当摄心切念...

念阿弥陀佛能否灭除定业

原文: 须知一句阿弥陀佛,持之及极,成佛尚有余,将谓念弥陀经念佛者,便不...

居士以在家老实念佛为本

凡修行人,当在自己家中修,不必定到林中修。若皆到林中修,何有此大屋可容,...

为临终昏迷者、聋人助念有用吗

问: 有人平素信愿念佛而临终中风失语,神识昏迷,此时,...

如何根治烦恼习气

在凡夫地,谁无烦恼。须于平时预先提防,自然遇境逢缘,不至卒发。纵发,亦能...

常念佛及观音圣号,决无产难之苦

女人能从小常念佛及观音圣号,后来决无产难之苦。或一受孕即念,或将产三、四...

印光大师开示化痰止咳丸方

【制法】用荆芥 桔梗 紫菀 百部 白前 陈皮 桑白皮 甘草 各一两 均生...

印光大师的十念计数法

印光大师的十念计数法是把慈云尊者的十声念佛,就是呼吸念佛和数息观,这两个...

印光大师永怀录

(归元译白、编辑整理) 一、印祖生平 莲宗十三祖印光大师简介 自民国初年...

一息不来,即属后世

一息不来,即属后世。此时纵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亦无用处。若不及早修持净业...

不除妄想,不求一心,全体背谬

玉峰法师行持虽好,见理多偏。即如念佛四大要诀,其意亦非不善。而措词立论,...

印光大师为何对女众出家甚是反对

问: 弟子在《印光法师文钞》中读到印祖对女众出家甚是反...

凡学佛法,必须先要为了生死

凡学佛法,必须先要为了生死。今之在家居士,稍聪明者,多多皆欲做大通家,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