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火里莲花,女中丈夫

大安法师  2020/12/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火里莲花,女中丈夫

【女人但当笃修净业,专持佛号。果能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自然现生亲证念佛三昧,临终往生上品。纵未能亲证三昧,亦得以高预海会,长侍弥陀。由是亲证无生,复本心性。无边教海,皆悉了知。如宝镜当台,万象俱现。然后承佛慈力,及己愿轮,不违安养,回入娑婆,种种方便,度脱众生。俾一切有情,同登莲邦,悉证无生,庶不负一番决烈修持之心。可谓火里莲花,女中丈夫矣。】

《印光大师文钞·与徐福贤女士书》

女人还真的是应当老老实实的专修念佛法门,专门念这句六字洪名。阿弥陀佛慈悲至极,为女人就单设了一愿:十方世界的女人只要听闻弥陀的名号,只要发愿求生,阿弥陀佛就来接引,让她在莲台当中转女身为大丈夫身。

很多女人常常会读诵《法华经》。我们要知道读诵《法华经》是具有很大功德的,特别是其中的《药王菩萨本事品》,认真读诵就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为什么那一品特别点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这是因为女人身见很重,通过学习药王菩萨那种舍身供养佛的理念,她能够脱离身见的执着,自然就感得往生极乐世界的因缘。所以女人的道路,走念佛法门是最好的。

真的能奉行大势至菩萨那种把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都用一句佛号摄住,念念都是这句南无阿弥陀佛。清净地念能够相继,那么她可以以这样的修行之因,自然感得两种可能性。

第一,如果你功夫下的深,自然就在这一生亲证念佛三昧,亲证念佛三昧就是能见到阿弥陀佛,临命终时上品上生,就像韦提希夫人一样的上品上生。

第二,纵然由于散乱心念佛,没有证到念佛三昧,也可以蒙阿弥陀佛慈悲愿力,带业往生,能够横超三界,到莲池海会里面去,花开见佛,永恒地亲侍阿弥陀佛。

由见阿弥陀佛故,由在极乐世界与诸上善人聚会一处故,就能够很快证得无生法忍,恢复到自己的本性心源,这样就是契证无生法忍,我们自心的智慧就开显出来了,无边的佛教教义都能了了明白,无师智、广大智、自然智现前。

这是我们当下这一念心,也就是转识成智,阿赖耶识转为大圆镜智。这大圆镜智好像被摆在台面上,虽能显现种种的森罗万象,但这面镜子无心,来了不迎,去了不送。来了就映照,去了就空空。这都是表达我们的心性和清净心。

证到了这样的境界,还不要忘记自己的大悲愿,还不要忘记他方世界苦难的沉沦众生。所以要倒驾慈航,要仰承阿弥陀佛慈悲愿力以及自己原来所发的愿。报身在安乐世界,应化身要回到娑婆世界来度众生。

娑婆世界有种种的众生,刚强难化,烦恼厚重,对这样众生的教化、救度,要施设种种方便,才能够度化。没有方便是度不了众生的,这种方便就是我们的后得智。

所以对刚入门的,甚至想入门不敢入门的,我们一定要方便。方便什么?你不能对人家提的要求太高,提的要求太高他就怕了。

原来我碰到一些企业的老板,他对佛教也有兴趣,也愿意接触。但是他听说佛教的戒律太多,就不敢进来。你让我学佛,又让我不喝酒不吃肉,他一下子就怕了,他就不来了。

通过跟他们接触,我才发现我们一定要行方便,对他们先不要提这个要求。“你只要三皈依就很好了,你该喝酒,你喝你的酒,该吃肉也不妨碍。”你得先这样子说。你不要讲“你喝酒吃肉你就不能学佛呀,你吃了肉再念佛是有罪过的。”好了,他就不进来了。

你只要让他进来再说,进来之后等他慢慢善根发露,他自然自己就不想喝酒了,自己就不想吃肉了,但是你得要给他一个过程。现在我发现,有些人对那些还没有入门的人一下子条件提得太高。

所以我们要知道种种的善巧方便。但是在方便里面也有一个原则,这个原则便是最终要让他开发佛的智慧,让他了生脱死,让他知道佛法是我们众生本具之法,最后解决他的生死大事。

所以我们目标确定之后,一定要随顺众生的心,观世音菩萨已经给我们做了最好的榜样,“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所以观世音菩萨为什么受大家的推崇、热爱,就在于满足众生的欲望:求男得男,求女得女,求财得财,求官得官,求智慧得智慧,乃至求涅槃得涅槃。

你不能因为人家说我没有儿子想求个儿子,你就批评你怎么这样呢?佛教是无相的,你怎么求这个东西呀?你跟人家讲无相干嘛呀?众生都是有相的。你先要从有相慢慢到无相,先要满足他世间的需要、需求,然后让他有感恩的心,然后再跟他讲佛法。

这些都是方便,这些方便就是指向目标,希望一切有情众生共同往生极乐世界,共同证到无生法忍。你能这样自利利他,才不辜负你一番发的决烈修持佛法之心。能这样地做,可就是火中生莲。

我们说莲华长在水里面,一个人能发起这样的修行佛法的心,自利利他的心,那就稀有了,这种稀有就比喻为火里面长出了莲花。一个人,一个女人能发起这样的心,这就等于发了菩提心了。能发菩提心的人就是发成佛心的人,当下这个女人就是丈夫。

如果一个不了解佛法,不能发成佛度众生的心,那一个男子也是一个女人。所以这就从大的方面来鼓励徐福贤女士,指出一个方向。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佛为何绕了一大圈才说净土法门

既然如此简单明了,佛何不直接就告诉人们念佛求生就行...

【推荐】优昙法师与《莲宗宝鉴》

优昙法师是元代高僧,俗姓蒋,安徽丹阳人,家族世代奉...

六字括三乘超十地

印光大师说: 莫讶一声超十地,当知六字括三乘。 这两...

莲宗十一祖省庵大师画传

一、父亲早亡,少年出家 省庵大师(公元1686-1734年)...

「修死之想」是一切念想中最殊胜的

修死之想是一切念想中最殊胜的。 净土法门特别谈到出世...

历代净土圣贤传一(白话)

往生比丘 晋朝慧远大师(莲宗初祖),雁门楼烦人,小...

心常觉照、不随妄转,你就成功了

在大乘佛法的修学内涵当中,不管你是修什么宗派,都有...

【推荐】往生的人要把生死业力降到最低

净土宗要做两件事:第一个离开三界,第二个投生净土。...

无量佛国净土,为何只求生西方极乐

有人再问:为什么我们不遍缘法界很多的净土呢?为什么...

为何不念本师释迦牟尼佛

问: 怎么不念本师释迦牟尼佛?念佛是念佛的什么? 大...

极乐世界是虚无缥缈的吗

莫说西方为譬喻,须知名与实相应。譬甜似蜜非无蜜,喻...

念阿弥陀佛后,还念八十八佛,这是杂修吗

问: 感恩师父远道而来为我们讲经开示。我的问题是:善...

享受五欲的快乐,求生信愿就不真切

佛一代时教所说的大乘经典,特别是般若系经典都是要让...

我们最坏的毛病,就是爱说别人的坏事情

我们最坏的毛病,就是爱说别人的坏事情,看别人有一点...

在家居士的50个注意事项

无戒不能修佛,修佛不能不持戒;世俗万事皆然,无戒无...

若于转处不留情

在《坛经机缘品第七》中,僧智通,寿州安丰人,初看《...

宣化上人:本固枝荣重孝道

释迦牟尼佛升到忉利天,去度他的母亲。因为佛出世七天...

用心灵的力量来引导你的生命

基本上佛教把众生分二类:一个叫觉悟的众生,一个叫颠...

星云大师《佛教的时空观》

第一篇时间(剎那不算短 劫波不算长) 1 前言 晋朝田园...

修行为何要远离恶友

问: 师父,为什么我们修行要远离恶友呢?那些恶友,...

释迦牟尼佛名号的含义

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为我国广大...

吃蔬菜的五大误区

大多数人都知道吃蔬菜对身体好,但又有几个人能坚持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