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修死之想」是一切念想中最殊胜的

大安法师  2016/06/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修死之想」是一切念想中最殊胜的

“修死之想”是一切念想中最殊胜的。

净土法门特别谈到出世间法的特点,就是讲“真为生死”。我们来修行佛法——念佛,不是为了求人天福报、不是为了得二乘的化城、不是为了开悟得神通,真的是为了了生脱死而至诚求往生的。

真为生死,其中一个核心的内容就是要“念死”,思惟死亡这个问题。印光大师写过一个很大的“死”字,下面有一行小字:“学道之人,念念不忘此字,则道业自成!”因此他才一再告诫我们“将死字挂在额颅上”。

在菩萨“八念”和“十念”的修法当中,都有“念死”这一项。对这一点,可能我们要提升到一个相当的高度来体认:为什么要念死?首先要知道我们必定会死,要正视这么一个问题。但是众生都具有与生俱来的身见我执,很留恋这个生命,贪生怕死。怕死的一个表现就是他不讨论这个问题,回避这个问题,认为死跟他无关,都是别人的事情。所以现在一定要想到,我必定会死,这是谁也避免不了的,要把这个“死”放在眉梢上。当你想到自己必定会死的时候,就自然会淡化对这个世间五欲六尘的贪恋执著,就会把虚荣心、我慢心降伏下来。

如果你觉得在这世间还活得很滋润,寿命还很长,身体很健康,荣华富贵也都有,那一定会增上炽盛的欲望,就会越来越回避“死亡”的问题,甚至都不敢谈论。

你看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比如自己家里的一位亲属得了癌症,无论是医生还是家人,本能的反应就是隐瞒。其实这对病人并不好,毕竟会有真相大白的一天,隐瞒让他没有心理准备。

那你为什么会隐瞒?或者病人为什么也不想知道真相?实际上都是怕死的表现,都是身见太强的表现。

实际上我们要知道死亡是必定的,这个由地、水、火、风四大组合而成的肉身,从一出生开始,就念念地生灭,就在走向死亡,就好像一块石头从山顶上往下滚,迟早要滚到山底一样。

而真正学道人就要像彻悟大师说的那样:“沙门者,学死者也。”沙门就是学死的,如果真为生死的心发不起来,一切开示都成戏论。

要思惟在尘点劫以来,我们在轮回过程当中,生生死死,死死生生,从这个皮袋钻到另外一个皮袋,从地狱转生到畜生、到天堂、到人间……我们曾经死亡过的身体超过大千世界微尘的数量。

我们在轮回过程当中因爱别离苦所流下的眼泪,多于四大海;我们沦落在狗道中仅多次成为一只白狗的骨头,堆起来都高于须弥山。轮回之苦不忍卒说。

思惟死亡的痛苦,就能生起修道之心。那怎样在修道中系念“死”?怎么叫精进不放逸“修死想”?有一次佛就向比丘们问过这个问题:怎么才能够为不放逸比丘修死想呢?

有一位比丘说:我就思惟我只有七年的寿命。佛就告诉他:这叫放逸修死想。另一位比丘说:我就思惟我的寿命只有七个月。佛说这也是放逸。

之后佛依次回答比丘们,思惟寿命只有七天是放逸,六天也是放逸,五天、四天、三天、两天、一天也是放逸,乃至于思惟寿命只有一顿饭的时间也是放逸修死想。

最后有一位比丘说:我思惟我的生命就在呼吸间,我这一口气呼出去,就保不准它能够吸进来了。佛这才认可:你这样思惟修死想,才叫不放逸,生命就在呼吸之间!

如果用这个标准来看,我们都是放逸懈怠者。我们总是认为自己的寿命还很长,念佛可以慢一点,还有的是时间。

所以我们要依佛所教,思惟死亡是必定的,生命就在呼吸之间,如救头燃地精进念佛!南无阿弥陀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往生到极乐世界后,就有三种不退

能够往生到极乐世界就是阿鞞跋致菩萨,阿鞞跋致是不退...

把所有功德都回向往生西方

只要是修行佛法的人,他总有修行的种种科目,这里就列...

【推荐】会性法师:在一切境界中不要忘记念佛

关于念佛,我们从静的时候学起,就是说:安静的时候会...

【推荐】一切有为法,皆悉归无常

无常思想是佛教的重要思想。佛陀在许多经典中都劝告弟...

念佛人不可求来世人天福报

释迦牟尼佛一代时教,处处指点,苦口婆心,慈悲之极,...

使生疏的佛号变熟悉

念佛的功夫来自于不断的熏习。如果不念佛,我们每天的...

如何看待无相念佛

问: 末学刚接触佛法,还在上学,没有智慧择法。闻台...

济群法师:劝人看破生死,是不是显得冷漠无情

问: 若友人病重濒死,以佛法观点劝他看破生死,不会...

佛号与菩提心之间有何关系

问: 请开示念阿弥陀佛名号与菩提心的相互关系。 大安...

风雨飘摇的人生

周公有一首诗,叫做《鸱鸮》,出在《诗经?豳风》,《...

慧远大师示现的三个修行特点

慧远大师身上有几个明显的特点:第一就是持戒精严,尊...

回向给众生,众生能得到利益吗

回施众生得益疑 回向布施给众生,众生真实能得到利益吗...

娑婆不结娘生业,要作莲池自在人

彻悟禅师说:说着莲邦雨泪垂,阎浮苦趣实堪悲。世间出...

印光大师:来生做人比临终往生净土还难

又汝既皈依佛法念佛,当依佛教而行。佛教你求生西方,...

理想的美容方法

禅与美容,人们大都认为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回事。说起...

人趣之因与果报

一、人趣之因 (1)负债者互相追债 就是生了不肖子,要...

如何度过修行懈怠期

问: 我修行精进一段时间后,就会退步,功课也不想做...

【推荐】「穷」养男孩有何深刻的道理和内涵

男孩穷着养,女孩富着养是在中国流传很久的一句教子格...

不退心

过去有一个人,虽然没有人开示他,但因为受世事的折磨...

能把娑婆空掉了,才有资格谈极乐是空

这个实有到底是什么实有呢?上个月有一批居士到东林寺...

衍慈法师:开光的意义

一般人都会听过佛像开光。每当一座寺院落成或重修,佛...

念佛最保险

这一部《佛说阿弥陀经》的力用,能有什么力量,能有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