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虚云老和尚文章

修行人怎可把这个色壳子看得这么重

在云门寺方丈室后之假石山上,种了不少奇花异草。假石山本是靠后山墙而筑,地...

虚云老和尚拒绝女色诱惑的故事

一个人想了生死,想把功夫用上,第一,先培福,先做苦行,那福报培起来。第二...

虚云老和尚是大菩萨示现

有些人认为虚云老和尚的脾气很大,他根本是空的不认识他的人,认为他的脾气很...

每天进步一点点,早晚会成功

虚老开示说:不论念佛也好,持咒也好,参禅也好,总要认定一门,蓦直干去,永...

若明一切境界都有前因,则自然能够放下

释迦如来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归摄在三藏十二部中。三藏者,经藏、律...

不要妄想住茅蓬,茅蓬不好住啊

又有人问:开了悟究竟是什么境界呢?这个问题我们在云居山虚老在世时,也亲自...

当知现生所受刀兵水火等事,皆由自造

以人食羊。羊死为人。人死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类。死死相生。互来相啖。恶业...

情不附物,物岂碍人

今天雨水纷纷,寒风彻骨,大家不避艰辛的插秧,为了何事呢?昔日百丈惟政禅师...

您老人家开悟后,就万事大吉了吗

虚老开悟时参的是什么话头呢?是融镜老和尚教他的拖死尸的是谁。何谓拖死尸?...

三界本无一法,皆是真心起妄

实则神即是物,物即是心,心亦是神,然神亦非神,物亦非物,心亦非心。佛明三...

道念若同情念,则成佛已多时

古人说:凡夫成佛真个易,去除妄想实为难。只因你我无始以来贪爱炽然,流浪生...

虚云老和尚的修行经验与学经的主张

修行首重见地。确立圆满的见地,是修行的第一步。这第一步,如果方向错了或出...

虚云老和尚入定的功夫

文殊菩萨教授我们,说当你健康的时候,可要想到病苦的时候。健康的时候你要修...

般般不如意,正好降伏其心

会得了,一切处都是道,会不了的,就被时光境界转,这里不如法,那里不适意。...

能把自身看轻事情看开,办道就容易了

办道这一法,说难也难,说易亦易,难与不难是对待法。古人真实用心,一点不为...

虚云老和尚:此一领大衣,我是拼命争回的

经云:善哉解脱服,无上福田衣,我今顶戴受,世世常得披。僧服不随俗流转,世...

虚云老和尚亲述称念观音菩萨,得蒙脱险之经历

1944年春,虚老住持云门寺期间,正值抗日战争最惨烈的时候,为劝勉常住僧...

虚云老和尚晚年的几个小故事

一、 岑老居士曾和虚老爬山。岑老居士说他:虚老洗澡不多,数日换衣服一次,...

用功人有两种难易

用功人有两种难易:(一)初用功的难易,(二)老用功的难易。 初用功的难偷...

五观若明金易化,三心未了水难消

我今天在过堂的时候,看见各人吃饭,渐渐有些散乱。吃饭时候容易散乱,亦正好...

贫穷布施难?在乎一念之间

昨日说《四十二章经》中的二十难,会过来,难会变易。难易是对待法,难中有易...

想要消弭灾祸,应从五戒十善做起

在座诸位,我们在沦陷期间,受敌人蹂躏,水深火热,今幸国土重光,当有无限的...

不凭我佛之慈,曷遂超升之路

浮生若梦,幻质非坚;不凭我佛之慈,曷遂超升之路。 我们在这如梦如幻的生活...

疑情是看话头的拐杖

古代祖师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如达摩祖师的安心,六祖的唯论见性,只要直下承...

出家人不能和俗人一样,光为这三个字忙

世界上人由少至老,都离不了衣、食、住三个字,这三个字就把人忙死了。衣服遮...

如何处理修行中生起的种种妄想

同参道友们来问话,不要客气,直道些好。本来诸方丛林问话的规矩,要恭恭敬敬...

若不持戒,纵有多智皆为魔事

持戒对修行很重要 学佛不论修何法门等,总以持戒为本。如不持戒,纵有多智,...

江西青原山,有位降虎伏蟒的大修行人

导读: 释体光老和尚,俗姓袁,河南项城人,1924年4月出生。16岁在河...

人之一生,实同蜂之酿蜜,蚕之作茧

今日诸位发心来归依三宝,老衲甚为欣慰,诸位远道过江来此,无非希望得些益处...

坛经与净土宗有无冲突?

来书云:《坛经》说东方人造罪求生西方等语,与莲宗有无冲突一节,如今不说冲...

佛法就是人人本分之法

善知识!讲到佛法两字,实与世间一切善法,等无差别。豪杰之士,由于学问修养...

净慧长老初见虚云老和尚的难忘回忆

老衲在十五岁时知道有参禅这件事。当时我住在三佛阁,又叫三佛讲寺,湖北省佛...

妄起即觉,觉即妄离

话头即是一心。你我此一念心,不在中间内外,亦在中间内外。如虚空的不动而遍...

宁自啖身肉,终不杂用三宝之物

佛说一大藏经,无非讲因果二字。详细分析起来,就无穷无尽。营事比丘,宁自啖...

戒法、戒体、戒行与戒相

戒法 戒法者,佛为优婆塞优婆夷所制之五戒八戒,式叉摩那之六法戒,沙弥、沙...

只要发坚固心和长远心,就可成功

修行一法,易则容易,难则实难。易者,只要你放得下,信得实,发坚固心和长远...

既然理即是佛,我们与佛又有何区别

《楞严经》说:理则顿悟,乘悟并销; 事非顿除,因次第尽。理者是理性,即人...

亲见虚老真功夫,方知机辩不是禅

光绪二十七年秋,法忍老人有赴终南之举。先命月霞法师去营办道场,余与复成上...

虚云老和尚:参禅要旨

一、参禅的先决条件 参禅的目的,在明心见性;就是要去掉自心的污染,实见自...

我们的眼睛总是在「看」

我们天天学戒律,佛教我们防非止恶。吃饭、穿衣、说话、走路,你的一举一动,...

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

现在我们在参学方面来讲,总要以规矩法则为尊。常住上的主事人发起道心,讲经...

120岁传奇高僧虚云老和尚一生的十大劫难

一难生为肉球 老和尚是在清道光二十年(岁次庚子)七月三十日寅时诞生于福建...

虚云老和尚禅语三十句

1、人命无常,朝存夕亡,如石火电光。 2、善用心者,心田不长无明草,处处...

虔诚祈祷观音菩萨,韦驮菩萨梦中指点脱险路线

一九四一年,日本军队侵占香港之夕,有一位郑子嘉居士,全家惶怖无计,唯有祷...

秤锤祖师散财施妻

云南有一位秤锤祖师,明朝人,姓蔡,住昆明小东门外。父母去世,遗下财产田园...

无钱的为衣食忙,有钱的贪婪色欲不得出离

有种人一生在世,昼夜奔忙,痴想丰衣足食,贪图歌台舞榭,唯愿子孙发富发贵,...

若论成道本来易,欲除妄想真个难

古人说:若论成道本来易,欲除妄想真个难。道者理也,理者心也,心佛众生,三...

不受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古云:学道犹如守禁城,紧把城头战一场。不受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这...

莫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多是少年人

古人说:莫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多是少年人!人到年老时,百般痛苦,耳不聪,眼...

说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

出家人天天讲修道,如何谓之修道呢?修是修造,道是道理,理是人人的本心。这...

龙裤国师的故事

昔日漳州有一贫苦的人在寺出家,心想修行,苦不知如何为是,无处问津,每日只...

果能摄心一处,则无事不办

摄心为戒。因戒生定。从定发慧。《楞严经》 当知摄心二字具足戒。定。慧。三...

坐卧不知元是道,只么忙忙受苦辛

即使雨水纷纷,寒风彻骨,大家也不避艰辛地插秧,为了何事呢?昔日百丈惟政禅...

为何出家人每半个月要布萨诵戒

昨夜说的黑月白月诵两重戒法,这是世尊金口所宣。 【注1:佛陀制定戒律,要...

识得平常心,一切处都是道

昔日赵州问南泉:如何是道?泉曰:平常心是道。州曰:还可趣向也无?泉曰:拟...

六道轮回,淫为其本;三界流转,爱为之基

至于六道轮回,淫为其本。三界流转,爱为之基。阿难尊者为众生示现,历劫修行...

与其寻找好师父,不如熟读这部经

末法行人,如我们者,比魔外的本领也比不上。《楞严经》说:色阴尽者,于其身...

虚云老和尚云居山传戒开示

戒律是佛法之根本 前来已略说衣钵名相。今将受戒的要义。约略说说。你们要留...

不论居士有多大的成就,都应恭敬出家人

不论居士有多大的成就,做多大的善事,见到出家人,都应恭敬!出家人穿佛的衣...

心中有佛,出世入世没有区别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侵犯中华大地,民不聊生。南华寺主持虚云法师的弟子广济,...

说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

这几天我没有进堂讲话,请各位原谅,我不是躲懒偷安,因为身体不好,又没有行...

一进佛寺心生欢喜,皆是过去生有甚深善根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这回玉佛寺打禅七,真是因缘殊胜,各方信心...

一切修法都是修心

《金刚经》上须菩提问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

文殊菩萨化身乞丐,两次救助虚云老和尚

虚云禅师(1840~1959),传法曹洞,兼嗣临济,中兴云门,匡扶法眼,...

虚云老和尚参禅偈十二首

一、参禅不是玄,体会究根源,心外原无法,那云天外天。 二、参禅非学问,学...

欲望的过患

《楞严经》上佛说:如我按指,海印发光,汝暂举心,尘劳先起。我们和佛就如此...

行住坐卧二六时中,一切无心不被物转

佛所说法,千经万论,总是要众生明自己的心。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众生无...

看虚云老和尚如何演绎轻安

有些真正的修行人,走路脚步很轻,说话声音很柔软、很低,与人交谈满脸笑容、...

虚云老和尚除夕普茶开示

诸位上座,今天又是腊月三十日了,大众都认为是过年。常住没有好供养,请诸位...

逃不掉的因果

以我自己而言, 一生感果苦得很,常生惭愧,怕错因果,运落因果。少年就想住...

【推荐】虚云老和尚在云居山的事迹点滴

各位长老,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各位善信朋友们: 本人想借着这次因缘,向香...

圣安法师与虚云老和尚朝山奇事

那年从峨眉山跟随虚云老和尚时我十五岁,一心想跟他老人家学点东西。老和尚待...

禅净二宗的区别

我佛说法,契理契机,因群机不等,故施设有殊,虽方便多门,实归元无二也。 ...

受持戒律的功德

世俗所说:受戒容易持戒难!确是有理,但亦在我们的善根有浅深,信心有无的关...

虚云老和尚《皮袋歌》

皮袋歌。歌皮袋。空劫之前难名状。威音过后成挂碍。三百六十筋连体。八万四千...

犯杀戒的过失

犯杀戒的过失,在大乘菩萨藏中,最大的罪过!绝菩提根,断慈悲种,其罪较贪欲...

现前这念心,本来清净,本自具足

讲修行,讲不修行,都是一句空话,你我透彻了自己这一段心光,当下了无其事,...

虚云老和尚回忆印光大师

今天是印光老法师生西十二周年纪念。各位都是他的弟子,在...

虚云老和尚的净土思想

虚云和尚(1840-1959)是近代禅宗泰斗、佛教领袖。当年出家之后,几...

虚云老和尚的禅风

今天给各位介绍虚云老和尚及其禅风。虚云老和尚的前生是憨山大师,这一点我们...

参禅与念佛是一件事

参禅与念佛,在初发心的人看来是两件事;在久修的人看来是...

虚云老和尚的节俭惜福

当时,已是一百一十七岁高龄的老和尚,每天都要到建筑场所...

持不杀戒的功德

大乘以不杀戒为首,淫戒次之。小乘以淫戒在先,杀戒居次,...

虚云老和尚的「大乘三大部」

修行首重见地。确立圆满的见地,是修行的第一步。这第一步...

虚云老和尚最后的遗言

虚云老和尚上在云居山茅棚示寂,遗言开示: 农历九月十二...

虚云老和尚谈静坐的法要

虚云老人在《复星洲卓义成居士》中,谈到关于静坐的法要,...

虚云老和尚:犯淫戒的过失

古德所谓:万恶淫为首,百行孝为先。淫欲炽多,精神衰颓,...

难行能行的虚云老和尚

虚老是湖南省湘乡人氏,俗姓箫,父玉堂公,曾任福建省泉州...

虚云老和尚论《西游记》

世上流传的《西游记》、《目莲传》,都是清浊不分,是非颠...

众生皆有佛性

这年,我在关中,有一天,迎祥寺一僧人来找我,说寺里有一...

虚云老和尚《但尽凡心别无圣解》

现在这里的和平法会。已举行几天了。这是很希有难得的。今...

虚云老和尚与具行和尚的故事

清光绪三十三年,有一个其貌不扬的朴拙青年,穿着一身褴褛...

虚云老和尚悟道因缘

虚云老和尚,字古岩,又名演彻、性彻,法号德清,俗姓萧,...

虚云老和尚:在忙中修行

《楞严经》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谓一切圣贤,能转万物...

虚云老和尚《五戒开示》

若别释五戒义者。第(一)杀戒。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虚云老和尚《怎样学菩萨道》

(一)菩萨 诸位居士:今天邀晚学来参加贵会讲演佛法和各...

虚云老和尚《参禅警语》

心即是佛,佛即是觉,此一觉性,生佛平等,无有差别,空寂...

虚云老和尚《参禅方法》

用功的法门虽多,诸佛祖师皆以参禅为无上妙门。楞严会上佛...

【推荐】虚云老和尚《用功的入门方法》

1. 深信因果 无论什么人,尤其想用功办道的人,先要深...

虚云老和尚法语

○修行要在动用中修,不一定要坐下来闭起眼睛才算修行,要...

虚云老和尚《云居山方便开示》

乙未闰三月十一日开示 释迦如来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

虚云老和尚《参禅的先决条件》

参禅的目的,在明心见性;就是要去掉自心的污染,实见自性...

虚云和尚法汇开示

宣统三年在上海静安寺成立佛教总会 今承众位居士邀请略谈...

虚云和尚开示录

二十二日,师开示云:修道不难,但能放下万缘,人法双绝,...

虚云老和尚《上海玉佛寺禅七开示》

初七第一日开示(2月22日) 这里的大和尚(苇舫法师)...

虚云老和尚《佛教律学入门》

甲、叙言 戒的意义,就是止恶生善的意思,止除十恶五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