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与其寻找好师父,不如熟读这部经

虚云老和尚  2016/07/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与其寻找好师父,不如熟读这部经

末法行人,如我们者,比魔外的本领也比不上。《楞严经》说:“色阴尽者,于其身内,拾出蛲蛔,身相宛然,亦无伤毁。于时忽然,十方虚空,成七宝色,或百宝色,同时遍满,不相留碍。忽于半夜,在暗室中,见种种物。”

受阴尽者,能反观其面,各有十种禅那现境,叫着五十种阴魔,迷不自识的,则谓言登圣,大妄语成,堕无间狱。老子说的“其中有精”,和孔子说的“空空如也”,是见到识阴的道理。罗汉五阴俱尽,已出三界;我们色阴未尽,与道相隔得远。

我惭愧不过比你们痴长几岁,弄到一个虚名。你们以为我有什么长处,以我为宗,就苦了。我比《楞严经》所说的妖魔外道都不如,比祖师更不如。所以每每教你们参学的,要带眼识人,又要有双好耳,听法能辨邪正,然后将所见所闻的,放进一个好肚里,比较他的是非得失,修行就不会走错路,不上伪善知识的当。

现正是末法时代,你到哪里访善知识呢?不如熟读一部《楞严经》,修行就有把握,就能保绥哀救,消息邪缘,令其身心,入佛知见,从此成就,不遭歧路。

又全经前后所说,着重在一个“淫”字。如经中说:“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

看《楞严经》若不归宗,跑马看花,就不中用,要读到烂熟,就能以后文消前文,以前文贯后文,前后照应,则全经义理,了然在目,依经作观,自得受用。

古来行人,从此经悟道的很多,温州仙岩安禅师,因看“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当时破句读云:“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于此忽有悟入。后人语师云:“破句读了也。”师云:“此是我悟处。”毕生读之不易,人称之日“安楞严”。

希望同参们,无论老少,常读《楞严经》,此经是你随身善知识,时闻世尊说法,就和阿难尊者作同参。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虚云老和尚文章列表

遇善知识难

过去,有一个小孩在路上看到了一只大乌龟,把它抓来玩...

文珠法师《楞严经七处破妄十番显见》

一、前言 楞严经是佛教三藏教典中的一部大乘经典,佛...

学佛得遇善知识是最大的福报

过去有个人,患了下腹的疾病,求医治疗。医生告诉他:...

【推荐】《楞严经》是末法破邪显正的斩妖剑

关于《楞严经》,来之不易,是一位叫般剌密谛的法师,...

善恶猕猴缘

佛陀带领弟子们在王舍城弘法时,弟子们心有所感地对佛...

宣化上人:佛弟子应诵持楞严经

《楞严经》这是佛教里一部照妖镜的经,所有天魔外道、...

太虚大师:楞严经大意

楞严是经名,今由楞严寺发起讲经,故讲楞严大意。本人...

为什么布施会有福报

我们布施为什么会有福报?这个福报是从什么地方来?诸...

回光返照是观照什么

我们在修首楞严王三昧的时候,就是我们讲的称性起修,...

如何远离那些不顺的报应

我们应远离恶业,勤修良善,就不会遭如是报应,不遭那...

修行人不能跟太放逸的人在一起

一般凡夫众生的内心是昏昧闇钝,他也不知道有什么变化...

往生西方的三种障碍

问: 对阿弥陀佛生信的障碍是哪三种?为何称它们是障...

官民关系、上下级关系怎么处理较好

民众就是老百姓,官员常常被称为父母、父母官,这个称...

面对妄想有两个方法

《楞严经》告诉我们怎么修不生灭心,就是说我们必须要先...

海涛法师《历代祖师大德谈放生》

一、智者大师 1.智者大师相传为释迦牟尼佛乘愿再来,...

怎样才能看淡得失,轻松潇洒的生活呢

人活在世上,追求快乐的生活是每个人的心愿。但是,拥...

如果人人出家人类会灭绝吗

如果人人都无欲无求,依佛教去修行,人类岂不要灭绝了...

我今念佛,必得见佛

现前一念心性,本与佛同体。佛已久悟,而我犹迷。佛虽...

吃素和吃斋有什么不同呢

问: 师父,吃素和吃斋有什么不同呢? 慧广法师答:...

善于抓住机会教育引导孩子

司马温公,司马光先生,德行很好。他有一句话,平生所...

慧眼观六道

悉达多太子在菩提树下静坐四十九天,于最后一天夜里悟...

素食中的天然补药

老话说得好,是药三分毒,如果生病了就想起用药片来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