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佛教故事
慧律法师
大安法师
净界法师
印光大师
梦参法师
佛经咒语
阿弥陀佛
观音菩萨
地藏菩萨
佛法入门
佛学问答
念佛
智慧
福报
放生
因果
修行
戒淫
忏悔
唯识学文章
修行必须下苦功夫
若人发愿往生他国净土,应当随着那方佛世界的那尊佛的名字,专心一意地系念,...
知道一切影像,都是内心变现出来的
第一件事情就是断除你向外攀缘的心,断除你有所得心。一个人要能够成就,第一...
【推荐】
迷悟的不同为何就会创造十法界呢
为什么迷悟的不同就会创造十法界呢?这个概念就值得我们了解。当然体没有什么...
【推荐】
什么是「造作等流果」
造作等流果纵生人中,爱乐杀生等事。 前面的领受是约外在的果报,这个造作等...
什么是领受等流果
等流果是个人所领受的。有两种:第一种,领受等流;第二种,造作等流。先看领...
如何判断内心是善业强,还是罪业强
以下二三四五,就各别各别说明业果各别的相貌。 我们看第二个,因果同时,借...
等事心异故,许义非真实
鬼傍生人天,各随其所应,等事心异故,许义非真实。 这一段是说明唯识无义的...
修唯识止观的三个重点
生命的相貌虽然是森罗万象,但是从唯识学的角度,把它分成三种相貌,大分有三...
主导我们的业力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们生命中一直主导我们的业力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常常说万般皆是业,半点不...
修行很简单,就是恢复我们的本来面目
我们再看第七意识蕅祖的批注: 此之意根,从无始来,内缘第八识见分,虚妄执...
【推荐】
追求临终正念,在唯识学有三个重点
那么临终的正念,在整个净土宗的修学者,是所有人努力的共同目标了。不管你是...
凡夫靠自力修行,在生死关头最难得力
我们再看一段:丁三的临终加持。这个地方讲到净土宗的功德力,前面两段讲到因...
打妄想就会把过去的业给牵动起来
当业力跟妄想结合的时候,人生无解,真的无解!其实人生不应该那么复杂。如果...
熏习,决定你轮回的力量
佛陀在解释人生,他主要的一个观念,就是从因缘来建立人生观,所谓的诸法因缘...
为了临终的正念,你必须做这两件事
带业往生它是有条件的:这个业力它不能一直在相续,它不能是一个活络的业力!...
「相随心转」要如何转
我们再看第二个,第二个很重要了相随心转。那么相由心生,指的是我们接触的第...
外境没有好坏,好坏是心安立出来的
唯心识观是先远离对外境的执取,远离遍计执。我们讲遍计本空,思诸法如梦。其...
【推荐】
财色名三法,就像狗啮枯骨
唯心识观,这个地方我们讲一下。唯心识观就是说, 当你遇到了任何外境的时候...
执着时再来对治,已经太晚了
这个颠倒妄想的形成,在《楞严经》它是有三个次第: 第一个、取相。 当我们...
从第八识而起,又汇聚到第八识里
【众生者。色受想行识五阴。众法相集而生也】。由色、受、想、行、识五蕴法集...
境随业识转,是故说唯心
成差。天见是宝严地,人见是水,饿鬼见是火,鱼见是窟宅。故知前尘无定相,转...
你能观照的心,也是唯心所现的一个因缘
若已了知彼义无者,蛇觉虽灭,绳觉犹在。 我们前面以无分别智,来破除心中对...
「命浊」的由来
看第五段的命浊。 这个命浊主要是由识阴引生的,就是内心当中一种生灭的、了...
你不发愿的话,修行就会进进退退
问: 请问一下:师父提到第七意识对过去没有兴趣,对未来没有兴趣,只对现在...
障碍是我们自己捏造出来的
其实我们这一念心性是有无量的可能性,障碍是我们自己捏造出来的。唯识学上说...
为什么想要修行的时候业障就来了
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 这以下无著菩萨就根据薄...
唯识的思想有三个重点
整个唯识的思想有三个重点: 第一个,如果你有志于临终的正念,你最好把今生...
破舌识有自体
若因味生,识自为味,同于舌根,应不自尝,云何识知是味非味? 说是舌识我们...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无分别心才是道
唐代的懒瓒禅师,长年居住在山洞里,有一次,他写了一首诗表达自己的心境:世...
生命的「仓库」---第八识
第八识等于是我们的一个仓库。当我们生命结束的时候,回到第八识;当我们生命...
第八识阿赖耶识的三种功能
一、十八界与阿赖耶识 昨天给大家简单地提到过一下,唯识所讲的这个阿赖耶识...
憨山大师:八识规矩通说
唐三藏法师 玄奘 集 明憨山沙门 德清 述 八识规矩者,初玄奘法师糅《成...
三界万法种种境缘,实无心识外之别物
三界惟心,万法惟识二语,人能言之,触境逢缘,仍被境缘所转。若实达惟心惟识...
既然万法唯心造,为何世界不能由我造
什么是万法唯心造? 如果简单解释万法唯心造的意思,就是幸福、痛苦都是心创...
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认知里面
月称论师举过一个例子。譬如有一个杯子,装满了一杯液体放在这儿,有三种众生...
无分别智要如何修
我们来看窥基大师是怎么说的。他说无分别智怎么修呢?从闻思修所成的这种妙慧...
吃肉是否容易刺激过去的业现前
问: 请问师父,以唯识的观点,现世还在吃肉的众生,是不...
今生可能是你无量生命里最美好的一次
阿赖耶识它是怎么样?它受熏,你每一次投胎,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寿命,或者几天...
业力的成就要有五种的相貌
在《瑜伽师地论》上说,业力的成就要有五种的相貌。十业道诸位知道:身有三种...
阿赖耶识有漏种子的分类
影响种性的这些种子,种类是什么?什么东西会影响我们的种性?为什么他生出来...
第八识转变的两个关键点
我们再看看无漏的情况。 不动地前才舍藏,金刚道后异熟空。大圆无垢同时发,...
色身会影响你的内心,内心也会影响色身
在大乘经典中,佛陀对吃肉呵责这么严重的很少,像《楞严经》的这样的,很少!...
法相宗的概况
佛灭八、九百年间,弥勒菩萨应无著菩萨的请求,从兜率天降在中天竺阿瑜遮国内...
唯识学中的「八识心王」
佛法唯识学中的八识心王是指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 1、眼...
随顺你的业力而变现
从唯识的角度,妄想它是唯识所现跟唯识所住。首先我们看唯识所现: 这个唯识...
人生是果报跟造业交互的作用
唯识学解读人生,把人生分成两块:一个是果报的受用,一个是业力的造作。也就...
人生没有一个真实的外境可得
唯识学的建立,它告诉我们:其实整个人生的过程,没有一个真实的外境可得,那...
不管生命中发生什么,你观察你的心就可以了
前面我们讲到庚六识大圆通,识大圆通它的重点就是,不管我们生命当中发生什么...
依他起性、遍计所执性、圆成实性
什么是依他起性? 我们一个念头起来具足三性,你要正确的判断,什么是盗贼、...
每一种果报都经过三个阶段的变现
我们强调业力,我们也讲到果报,那么当果报变现的时候呢,在受用果报的时候它...
【推荐】
外境都是你自己变现,自己去攀缘它的
蕅益大师的《相宗八要》里面提到:其实我们一念心性是离过绝非,因为它是离一...
【推荐】
遭受任何痛苦,都是自己业力的显现
佛陀在经典上说:一切有情,皆依食住。有情众生的依止处有四个饮食是非常重要...
生命是我们的思想变现出来的
在我们大乘佛法的生命观,《华严经》讲到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这句话简单...
是你自己的心,把你自己创造出来
首先我们要知道:其实你的生命是由你自己的心所变现的,你过去的心态,变成了...
经常起负面的想法,其实是伤害你自己
相随心转 重点是在这里,这个可以改变,会影响我们未来的!相随心转这个很重...
这个是你学唯识最重要的功课
基本上,我们凡夫对人生的因缘的观察,跟佛法所谓的因缘观,是有所不同的。我...
【推荐】
所有的外境,都是你内心的影像
我们引用这个《占察业报经》里面有一段的这个无分别智的观法,唯识的观法,我...
往生西方全凭信愿持名不失正念
深达胜义,万勿生疑 众生对净土法门,所以不能生信者,是因为不明道理,心存...
善用其心——可以扭转人生
相随心转,这个很重要。当这个相出现的时候,我们又会去创造一个业,这时候你...
培养第二念的觉悟
我们一生当中你的造善造恶,就是第六意识决定了。当它是迷惑颠倒的时候,那么...
转识成智的次第与方法
识是心识,智是智慧。凡夫的心识是有分别的,佛的智慧是无分别的。凡夫与圣人...
真正障碍往生的是带有执着性的妄想
诸位要知道在我们八识当中分成三类,第八识第七识跟前六识,异熟、思量、了境...
如来藏与阿赖耶
藏即含藏,如来藏中含藏如来无尽的功德。一般区分在缠如来藏和出缠如来藏。缠...
【推荐】
障碍还是考验?就看你怎么去想像
唯识学的观法,它有三个次第,我们简单讲一下: 第一个、唯识所现, 就是我...
轮回的因素与转变
所以这个地方从唯识学的角度,我们要掌握三个重点:第一个轮回的因素是什么?...
如何改变第八意识
问: 师父慈悲,阿弥陀佛!师父刚讲到第八识,最究竟的方...
超越轮回导归净土的路
是以欲透尘劳,须知要径。将施妙药,先候病源。若细意推寻,冥心体察,则何尘...
【推荐】
袁了凡改命改的是什么
问: 袁了凡他改命,改命运那他改的是什么? 净界法师答...
【推荐】
都是自己业力变现出来的
前六识这是属于心法,根、尘是属于色法。那么前六识主要是第六意识,第六意识...
独头意识所感知到的五种法处所摄色
这个独头意识所感知到的法处所摄色有五种,这里只列出了二个,我们把五个都念...
有情众生色心的状态--得
在百法当中,天亲菩萨用比较特别的专有名词,一共有二十四个(一、得。二、命...
虚空无为具足三个特性
在憨山大师的《百法》批注中,他的意思是说:第一个虚空无为是总相,第二、三...
色法的由来
色法在唯识学的定义叫做质碍,质是具有质量、重量,碍是占有空间,你要从它那...
不能改变今生,但你可以改变念头
一切都是唯识所现,唯识无尽,但人生是苦不堪言,很多痛苦不幸之事,我们不想...
唯识学的下手是第六意识,成败的关键看第七识
我们应该怎么去处理我们颠倒妄想呢?在唯识学的一个方法指标是什么呢? 我们...
执着越重,轮回就越难出去
唐朝有一个百丈禅师,他有一天在百丈山讲《金刚经》。在讲《金刚经》的时候,...
佛法修学的目的---破妄显真
唯识学在整个大乘佛法当中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课程,它跟我们上一堂的佛法概要是...
一时的善念,是没有太大意义的
唯识学把整个凡夫到成佛,把他的修行分成五个阶位:就是资粮位、加行位、通达...
如何把唯识学跟念佛法门结合
我们怎么把唯识学跟念佛法门结合? 其实唯识学跟净土宗关系是很密切的。净土...
净土法门两个重要的原则
今天我想利用这个机会,我们把这个唯识学的教理跟净土宗的念佛,跟大家做一个...
十一种善心所
五十一种心所分成六位,第三位是善十一。善都是好的,所以谓之善。善是帮助我...
把八识成四智菩提
大般涅槃当中,到底它是产生了一个多大的作用,所谓的四智菩提,我们来看第一...
断除生命的相续——自我意识
在唯识学的相续,它提出两块:一个是杂染的相续;一个是清净的相续。当然我们...
如何对治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就是我们的第六意识在断恶修善的时候,我们有一种想要主宰的概念出来...
控制心识的两种力量
由此故知,定无实我,但有诸识,无始时来,前灭后生,因果相续,由妄熏习,似...
如何做好临命终时的准备
从唯识的角度来观察人生,我们知道唯识的整个生命的因缘,是建立在阿赖耶识的...
【推荐】
唯识学从第六意识下手
我们要了解唯识的概念是这样,唯识学它不直接从第七意识下手,它从第六意识下...
颠倒妄想形成的三个次第
颠倒妄想的形成,在《楞严经》它是有三个次第: 第一个、取相。当我们的心跟...
如何对治第六意识的粗重分别
在第六意识分别当中是否也有轻重的不同?对有些事情我们的分别是特别的重、也...
正确的面对业力
我们学了唯识学以后,我们看到我们无穷无尽的过去,我们发觉我们过去的生命虽...
增长业与不增长业
我们看到业果的相续跟不相续的两种因缘,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业果的转变。当然这...
放弃主宰权,你才可能往生净土
诸位,你知道我们佛法里面的修行,这个善根有什么好处,诸位知道吗?当你的生...
放弃自我主导权,真如才会显现
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都创造很多很多的业力,当然我们也曾经受了很多的果报,...
世界是你内心的影像
我们引用这个《占察业报经》里面有一段的这个无分别智的观法,唯识的观法,我...
唯识学的因缘观
在佛教的教理当中啊,每一个教理都有它的因缘观。因缘观是整个佛教的共识,不...
如何掌握唯识的宗旨
唯识的宗趣应该怎么掌握呢?更进一步怎么掌握呢?看下一段: 此中谨恭录《成...
唯识五重观
再介绍唯识的观法:唯识五重观。怕初听同学不了解,我浅浅的说。 第一、遣虚...
造恶业不得果报的两种原因
《大乘起信论》说:修习正念真如的人,第一件事情--先破和合识,断相续心。...
用妄想造业 得虚妄果报
但是我们为什么经常被妄想缠绕,挥之不去呢?就是我们娑婆世界佛宝的力量太薄...
如何学习唯识
问: 请开示学唯识的学习方法? 惟贤长老答: 一是把基...
唯识要义解说
一、唯识之义 唯识者,据《成唯识论述记》云:唯谓简别,遮无外境,识谓能了...
唯识学泰斗惟贤长老今晨圆寂
佛教在线重庆讯: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主席、重庆市佛教协会会长、重庆市佛...
心识如何生
问: 心识如何生? 正如法师答: 在唯识学中,所谓心识...
阿赖耶识浅说
一、阿赖耶定义 梵语阿赖耶,华译为藏,有能藏、所藏、我...
净界法师:一心三观
那么怎么样从第六意识的如理的思惟、想象来改变我们过去的...
大安法师:万法唯心
这个鸠摩罗什大师七岁,他看到佛钵就很高兴啊,他就过去把...
惟贤长老《学习唯识对净土宗念佛之人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唯识的中心是改造心地 唯识是讲什么的?唯识的中心思...
净界法师:唯识学对于妄想的两种分类
第六意识在受用外境时,包括了受用跟想像,也就是受用果报...
星云大师《佛教的主观与客观》
第一篇 十八界--心物结合的世间 壹前言 佛陀将宇宙...
【佛经】
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卷上 归命尽十方, 普作大饶益, 智无限自在...
阿赖耶识
「阿赖耶识」是印度的语言,中文的意义就是「我」的意思。...
人生感悟
明海法师
普贤行愿品
忍辱
宗性法师
佛法入门
文殊菩萨
皈依
释迦牟尼佛
仁清法师
楞严经
静波法师
善导大师
佛经咒语
戒邪淫
出家
校园网学佛文库 Cnxiaoyuan.Com
随机推荐
回首页
回顶部
全部栏目
微信号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