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一时的善念,是没有太大意义的

净界法师  2014/08/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一时的善念,是没有太大意义的

唯识学把整个凡夫到成佛,把他的修行分成五个阶位:就是资粮位、加行位、通达位、修习位乃至于最后的究竟位。我们从前面的阶位我们可以知道,当我们踏入了修行的菩萨道。

我们的生命就会出现两种力量的作用:

第一种来自于外来的生死业力的冲击;

第二个来自于我们内心的一种菩提愿力的引导。

所以当你开始修行的时候,你经常是两种力量的一种作用跟拉扯。

我们先谈一谈生死业力这一块。生死业力是怎么来的呢?主要因为有阿赖耶识。虽然我们生命,一段一段的生命是无常变化的,但是生命结束以后,我们会在第八识留下一种善恶的功能,所以第八识它有很特殊的功能,就是它“持种。”它能够保存我们每一期生命所留下的一种善恶的功能,这种功能长时间的累积,就形成一种“恒转如暴流。”就是说它是一种相续的水流,如果我们今天是善业起现行,这个水流就带我们在人天享受快乐;如果我们今天是罪业起现行,这个水流就带我们到三恶道,受刀山油锅的痛苦。所以我们每一个人的背后,的确是有一种力量在支配着我们——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

那么业力的可怕,并不是说它给我们什么痛苦,这个还不是重点,重点是它辗转相续、无有止尽。当然我们有两个选择:第一个我们选择逃避,反正你觉得你今生过得也还不错,你认为你今生乐多于苦,但是你可别忘了,生死业力是不会停止的,也就是说你迟早要处理的。你今生不处理,你来生就得处理;你来生不处理,你以后一定要处理,因为它不会自己消失掉。

生死轮回之所以那么的可怕是因为:你越轮回,它的力量就越大,就像滚雪球一样。所以你总有一天,你吃到了苦头,你一定要面对这个生死业力的问题,你总有一天的。那么从佛法的角度:你越早面对,对你越有利,因为它整个时代,是往一个坏的方向在发展,末法时代。所以你越早处理,你成功机率是越高的,你花的心血是越少的。所以面对生死业力,你拖得越久,你付出的代价越大,就这么回事。所以我们从轮回的第八识,我们可以知道:既然要出离,那就把握当下,你别无选择!这是我们每一个人背后,所要面临的业力的这一块。

当然唯识学给我们很大的压力,因为它开展了第八识,这种恒转如暴流的业果相续的思考,但是唯识学给我们一些希望,就是我们的第六意识。第六意识有强大的思考、学习能力,我们可以学习佛法、我们可以如理思惟,创造一种清净的力量来引导业力。那么这个第六意识的清净力量,在唯识的教义当中,它提出两个重点:一个是菩提心,一个是空正见,这两种力量如果你操作得当,生死业力是可以转变的。

那么这个菩提心跟空正见,其实我们可以看得出来菩提心是根本,空正见是在引导菩提心的一种增上的力量。我们前面讲过了菩萨的四个阶位,它都是需要菩提心来支持的,也就是说你菩提心失掉了,你就已经不是一个菩萨了。所以我们在刚开始的时候,一定是要有发愿:你如果是智增上的菩萨,你缘佛的功德而发心;你如果是悲增上的菩萨,你缘众生的痛苦而发心,都可以。总之当我们修学菩萨道,先不要管你做了多少,先看你是不是有这样的目标,初心菩萨是“论心不论境”,如果你连一点理想抱负都没有,一天过一天,你做再多功课都没有用,毫无意义,因为要引导业力,一定是要创造一种永恒相续的力量。

在佛法的角度:一时的感动、一时的善念,是没有太大意义的。也就是说,你一种没有目标的行为是毫无意义的:你做这件事情,只是一时的感动、只是一时的善念,这样是没有办法改变业力的,没有办法。所以所有的行动都先有一个理想抱负,你一定要有一个愿景,有理想抱负的修行,才有资格叫做菩萨道,因为你真实在改变业力了。所以你要改造业力,你要创造一种坚定的誓愿,你未来希望往哪里走,要有一个目标的。所以在这个修行当中,一定先发一个菩提心:缘佛道而发起上求佛道,缘众生的苦而发起下化众生。当然你发了菩提心,你有这个愿景,你就是菩萨了。

那么接下来就是智慧的考验,你怎么去调伏引导你的内心,那就是空正见的智慧了。其实整个菩萨道的次第:从资粮位到加行到通达到修习,它主要的是一种智慧的增上。在六度当中,判定一个菩萨他的成败,就是以般若波罗蜜来做判断。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修行很简单,就是恢复我们的本来面目

我们再看第七意识蕅祖的批注: 此之意根,从无始来,内...

少一个念头,则少一个业,多一个解脱

对任何事都能放得下,放下即功夫。平常就对任何事不挂...

净土法门两个重要的原则

今天我想利用这个机会,我们把这个唯识学的教理跟净土...

色法的由来

色法在唯识学的定义叫做质碍,质是具有质量、重量,碍...

三界万法种种境缘,实无心识外之别物

三界惟心,万法惟识二语,人能言之,触境逢缘,仍被境...

遇到别人伤害,应想到是前世业力所感

因何昔造业,于今受他害? 一切既依业,凭何嗔于彼? ...

既然万法唯心造,为何世界不能由我造

什么是万法唯心造? 如果简单解释万法唯心造的意思,就...

经常起负面的想法,其实是伤害你自己

相随心转 重点是在这里,这个可以改变,会影响我们未来...

人生的遭遇,一切各有因果

人生的遭遇,一切各有因果,不怨恨他人,也不羡慕他人...

有大企图心,也要做好眼前的事

在中国佛学院,常对学生讲起古人的一句话:志不立,天...

真正会用钱也是个大学问

说到赚钱,谁不会赚钱?人人都想赚钱也会赚钱,但有几...

利益他人,所获得的幸福就越多

如果有人向你说,跟我一起做菩萨吧?你会怎么回答?你...

不要让昨天的伤痛痛悔一生

一位武术大师曾经以一双迅猛无敌的快腿令前来与之切磋...

世间苦事无量,佛法能使人离苦得乐

要说佛法能使人离苦得乐,先来说明苦,迫恼身心,使人...

发菩提心是大乘修行的必要条件

在这个修行波罗蜜的过程当中,常恒地不忘失菩提心。就...

欢喜接受魔难

每天,我都要面对各种各样不同的人,各样职业、各种素...

范仲淹的另类救灾方式

宋神宗时期,江浙一带发生大饥荒,很多普通百姓流离失...

夕日首富的破产带给我们的启示

2005年,施正荣以186亿元的身价成为中国首富。然而世事...

活佛算命

世上有许多人,是欢喜看相算命的玩意,尤其我们中国女...

净土宗简易而圆顿,如暗夜璀璨莹彻的明珠

21世纪是科技与市场迅猛发展的世纪,也是人们对精神故...

星云大师《佛教对因缘的看法》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二千五百余年前,释迦牟尼...

追求心灵的富足

生命最大的满足就是心灵的富足,人的任何追求都应该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