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三界万法种种境缘,实无心识外之别物

蕅益大师  2018/05/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三界万法种种境缘,实无心识外之别物

三界惟心,万法惟识二语,人能言之,触境逢缘,仍被境缘所转。若实达惟心惟识,岂有心识外之境缘哉。且纵不达惟心惟识,境缘决定不离心识。如梦中妄计梦境为实,起欣起怖,而离梦心决定别无梦境。

学人先须了达三界万法种种境缘,实无心识外之别物。次推究此心此识,毕竟有何体性相状。若现前心识实无体性相状者,惟心所现三界万法,又岂有少许体性,相状可得也。心识不可得,名心寂三昧。心寂则色自寂,境缘不可得,名色寂三昧。色寂则心亦寂,心色俱寂,则无烦恼亦无菩提,无生死亦无涅槃。无凡无圣,一味平等,是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然后全性成修,企自心本具之佛道,度自心本具之众生。如知水性冰性,同一湿性已。不于水外有冰,不于冰外觅水,而方便融冰成水,则念念常观,即心即佛,而不起上慢,时时上求下化不倦,而总名无作妙德,无功用行矣。

若舍此别商方便求工夫,乃至觅玄妙,是演若怖头,醉儿索食也。或初心散乱多者,用数息法,如童蒙止观所明,须了知息出息入,来无所从,去无所至。此息当体全空,举体即假,仍非二边,即是中道。所谓圆人用偏法,偏法亦成圆。

又昏盖重者不宜贪坐,须方便调停减杂事,减饮食,令神清气定,则观慧渐渐增明,昏散渐渐退舍。又学道如调琴相似,大缓则无声,大急则弦绝。生死之心常切,求效之心莫生,先难而后获,庶几近之。

若欲体达现前心识无体性相状者,不出四性四运二种推法。四性推者,谓现前一念,设自生,不应藉缘生。既藉缘,心无生力。心既无生,缘亦无力。心缘各无,合云何有。合尚叵得,离云何生。故知心识实无生也。

四运推者,观此一念未生时潜在何处,欲生时何缘得生,正生时作何体相,为在内外中间邪,为方圆长短青黄赤白邪。生已无间必灭,灭又归于何处。三际觅心皆不可得,奈何于本空寂,妄计内心外境,起惑造业,枉受轮回邪。然毕竟觅一能起惑造业受报者,元不可得。

如醉见屋转,屋元不转,但吐却一向妄计无明之酒,惑业苦三,当下永息。设口谈空,无明不吐,如醉见屋转,硬言不转,并此不转,亦醉语耳。且道无明酒作么生吐。咄,要知端的意,北斗面南看。珍重。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蕅益大师文章列表

禅修三部曲

一、 看住当下,一念不生,了了分明,如是倾注。 久久...

人生最大的难题是认清自己

某日,广济寺。有居士来问:她的下属们在工作中形成了...

心正直,外面世界就没有委曲

这个宇宙、这个世界跟我是一体,这个心和外面的境界是...

参禅破宗门三关

过祖师关 参禅人,根器有大小不同,力大直透三关,力小...

好的命运从哪里来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一个好的命运,能够受人尊重、...

有谁绑着你

道信禅师十四岁就出家了,他一见到三祖僧璨禅师便说:...

禅堂里的香板是怎么来的

香板,指形如宝剑的木板,是禅堂中法力极大的法宝。 香...

物质上的获取解决不了心灵上的痛苦

很多人都会想:等我解决了温饱后,就有机会心灵空虚了...

阿弥陀佛佛号里包含了哪些信息

问: 南无阿弥陀佛这句佛号里包含了哪些信息?是否包...

经常喝酒带来的危害

俗话说酒能乱性,酒后无德,酒精能麻痹人的大脑,让人...

百岁老人的三大宝

第一件宝:好心态 常言说:心情好,一切都美好。好心...

怕浪费而吃掉荤菜,这样算犯戒么

问: 师父家人剩下的荤菜,怕浪费而吃掉,这样算犯戒...

念佛与参禅

念佛可往生西方,参禅能明心见性,一般以为这两种法门...

楞严咒注音版

楞严咒注音版...

你得念生死苦,功夫才用得起来

大家念佛的时候要观想:生老病死苦。 生老病死苦,这四...

慧律法师:学佛要具足的三个条件

一、亲近善知识 众生的烦恼习气都很重,突不破,无法...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呢

曾经有一个小孩他在家里都不扫地,有一位长者进了他家...

宣化上人:对学生的开示

今天学生们到台上来说自己读书的心得、处事的感想,虽...

【推荐】凡夫最大的毛病,就是认为身心世界是真实的

每一个人的色身,他的感受、想,他的取向--行--造作,...

生活禅与禅生活

今天简单地和大家讲一讲生活禅和禅生活。这是个老题目...

家人也是我们的福田

每次去寺里的时候,都会看到一些功德箱,上面写着种福...

有深度的十九句话

【第一句】被恨的人没有痛苦,恨人的人却终将遍体鳞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