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境随业识转,是故说唯心

永明延寿大师  2020/02/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境随业识转,是故说唯心

成差。天见是宝严地,人见是水,饿鬼见是火,鱼见是窟宅。”故知前尘无定相,转变由人如云:“境随业识转,是故说唯心。”

《识论》云:“身不定如鬼者,或见猛火,或见脓河等,实是清河,无外异境。然诸饿鬼,悉皆同见脓满河而流,乃至悭悋业熟同见此。若由昔同业各熏自体,此时异熟皆并现前,彼多有情同见斯事,实无外境,为思忆故。”

准其道理,世间亦然。共同造作所有熏习成熟之时,更无别相,色等相分从识而生,是故定知不由外境,识方得起。现见有良家、贱室、贫富等异,如是便成见其色等,应有差别,同彼饿鬼见成非等。

然诸饿鬼虽同一趣,见亦差别,由业异故,所见亦然。彼或有见大热铁围,融煑迸灒;或时见有屎尿横流,非相似故。或有虽同人趣,薄福之人,金带现时,见为铁鏁[锁];或见是蛇,吐其毒火。是故定知,虽在人趣,亦非同见,但唯识变,法无差别。

如先德云:“人水鬼火,岂在异方?毛海芥山,谁论巨细?一尘一识,万境万心矣。”

又襄邑县有赖乡,乡中有庙,庙有九井。若斋洁入祠者,汲水则温清;若滥浊入祠者,汲水则混浊。又汉时郑弘,夜宿郊外一川泽,忽逢故友,四顾荒榛,沽酒无处,因投钱水中,各饮水而醉。故知境随业识而转,物逐情感而生。若离于心,万法何有?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知福惜福才能做心灵环保

除了少数的人,恐怕连环保这个名词与观念,都还没有建...

寻找心的本来

学习任何一部经典,首先要知道它的重点是什么。 很多...

人体自身拥有的31味心药

为了充分发挥心药作用,31个心你必须知道,这就是开心、...

济群法师:拥有后内心还是空虚要怎么办

问: 一无所有时曾苦苦追求,可拥有后还是空虚,该怎...

心里放不下是自己没有智慧

心是人的主宰,具有很大的力量,所以,我们应该随时随...

心不要随着境界而动

在一切境相当中,这些显现都是自然规律,来了去了,聚...

心正一切正,心邪一切邪

《法句经》中有两个小故事,跟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个小...

心调好了,对生活待人影响深远

我常强调「调心」,因为心调好了,自然语言行为就会表...

不必仰望别人,自己亦是风景

人,来到这世上,总会有许多的不如意,也会有许多的不...

佛教是逃避现实的避世宗教吗

曾经有一个去过非洲的人问我,佛教是否是逃避现实的避...

放下屠刀就真的能立地成佛了吗

在日常生活和影视剧作品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句话放下...

择正业而活命

第一是选择远离杀业的事业。 远离杀业,就是不杀生,不...

天灾人祸难以预料 危机意识必不可少

人在世间生活,尽管前途一帆风顺,春风得意,到处逢源...

人生成功的原则--不忘初心

我们为人处世,永远保持刚刚出来的那个心情。譬如现在...

六道地藏菩萨

地藏菩萨因立下要度尽六道中生死流转众生的大愿,故而...

佛什么时候说过这么多心灵鸡汤

问: 阿难曾说愿化身石桥,经历风吹雨打,只愿那所爱...

人生应行的五种道德

佛教是一种道德的实践的宗教,它虽具有高深的哲理,但...

凡是肉类都含有尸毒

食肉具有危险性的个主因,就是凡是肉类都含有尸毒。那...

如何劝导病人临终正念不失,得生善趣

第三课 瞻视病人甲三、说法敛念 说法敛念 是关于如何...

看花开花谢--善用身体过秒关

「无常」的道理大家虽然常听,但却很难体会这两个字更...

婆罗门索债

佛陀住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佛陀带着比丘...

地狱是怎样形成的

问: 地狱是怎样形成的? 大安法师答: 佛经讲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