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第八识转变的两个关键点

净界法师  2017/06/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第八识转变的两个关键点

我们再看看无漏的情况。

不动地前才舍藏,金刚道后异熟空。大圆无垢同时发,普照十方尘刹中。

这是玄奘大师《八识规矩颂》中的偈颂。从这个偈颂来看,第八识的转变有两个关键点:第一个,不动地——八地。到了八地以后,破坏了“阿赖耶识”的功能,自我意识的功能破坏了。所以,阿赖耶识到了第八地以后,它没有“阿赖耶识”的功能了,所以这个第八识不能在三界得果报了,因为它没有自我意识了。它虽然有无量无边的业力,但是我们知道,业力要自我意识的爱取去激发它。八地菩萨的我执已被我空的智慧破坏了,所以八地菩萨没有生死轮回了。他那个生死的业力就永远进入睡眠状态了,没有人可以激发它,它不可能再变成枝叶花果,这个种子就是枯萎了。这是第一个,到了八地菩萨。

因缘果报完全消失,是到“金刚道后”。金刚道是什么时候呢?就是等觉菩萨最后要成佛,最后一个念头叫作入金刚的道心,然后从金刚道心里修我空观、法空观,把第八识异熟的因果也破坏了。所以,世间上只有一个人是“不落因果”,就是佛陀,圣人都还有因果。

比方说目犍连尊者。诸位知道,目犍连尊者是神通第一。他的死亡有一件公案。执杖外道有一天开会,说:“佛陀一出世以后,把我们信徒的供养都抢走了。这个罪魁祸首是目犍连尊者,因为他神通太厉害了,他跟人家讲说他的前因后果,每个人都相信了。所以,我们今天要把佛陀打败,必须杀死目犍连尊者。”

五百个执杖外道决定以后,就拿了棍棒,来到了目犍连尊者的寮房。早上到的时候,目犍连尊者一看就知道怎么回事,他以神通力从门缝里飞到虚空就跑了。执杖外道找不到人就下山,下山以后目犍连尊者又回来了。到中午时执杖外道又来了,目犍连尊者又用神通力跑了。到黄昏的时候又来,目犍连尊者知道他的业报成熟了,他没有必要再逃避了,他就没有走。结果他的色身被打成肉酱,连骨头都被打碎了。当然,目犍连尊者有不可思议的神通,执杖外道离开以后,他把色身用神通力恢复原状,跟佛陀顶礼以后才入涅槃。这个事情传开来后,当时的阿阇世国王非常生气,就把五百个执杖外道抓来,全部用火烧死。

当然,弟子们很为目犍连尊者悲伤。有人就问佛陀说,目犍连尊者修行这样好,他被执杖外道杀死,这跟他修道的道力不称合。佛陀说,从表相来看,目犍连尊者的死跟他的这种圣人的境界是不称合,但从因果的角度、从第八识“异熟识”的角度是称合的。就是说,从第六意识的角度,目犍连尊者第六、第七识修得很干净,但他第八识还没有干净。也就是说,你看他的第六意识——清净庄严,第七意识——也还不错,至少他的我执没有了,第七意识也相对干净,但是问题是他第八识的“异熟识”没有消灭。

佛陀说,目犍连尊者以前是一个年轻人时,他对父母本来很孝顺。后来长大结婚,娶了一个太太,他就带着太太孝顺年老的父母。结果他去工作时,他老婆跟他父母关系没有处好,就经常抱怨公公婆婆怎么怎么地。那目犍连尊者刚开始当然不相信,但听久了以后也受到影响,就怀恨在心。所以两个人就计谋,利用晚上把他年老的爸爸妈妈送到森林里面,假装强盗用乱棒把父母打死。打死以后,这个年轻人——目犍连尊者的前生,直堕地狱去了。佛陀说,入火烧地狱,经过几劫以后出来,受这种被木杖打死的余报。

所以,“金刚道后异熟空”,就是说即便是圣人,还没有成佛之前都脱不了因果。所以,大修行者还是落因果,只有佛陀一个人不落因果。“佛为法王,于法自在”,任何的果报对他来说,全部是大般涅槃。即便佛陀的应化身来到人世间,他还有一些余报,比如吃马麦。你看《楞严经》怎么解释马麦——“入此人口,成甘露味”。那个马麦,阿罗汉吃真的是马麦,但是这个马麦跟佛陀的舌头一接触就变成甘露味。佛陀没有因果,佛陀是“金刚道后异熟空”,他的生命完全是万德庄严。所以说第八识的转变,第一个,了分段生死,八地;第二个,因缘果报全部结束,就是成佛,“金刚道后异熟空”。

那么异熟空以后,后面是怎么回事呢?“大圆无垢同时发,普照十方尘刹中。”

这时他有两个功能:第一个是无垢的。无垢是指他的破妄,最后的结果是清净的。那么他的生善,他种种的波罗蜜,就变成大圆镜智了,四智菩提,无量的波罗蜜,无量的功德妙用。

你看佛陀有一个公案,你就知道什么叫作大圆镜智了。有一次提婆达多不是要害佛陀吗?他把象灌醉,灌醉以后用鞭子打象,醉象就往佛陀的方向冲过来。阿罗汉看到醉象以后,赶快用神通力飞到虚空去了。佛陀的大圆镜智跟象接触的时候,他自然生起慈心三昧,他的手就举起来,这个手出现五个狮子头。这个象它喝醉了酒,看到狮子就醒过来了,赶快趴在地上不敢动。

那么是什么让佛陀能够产生这样强大的转化力量呢?大圆镜智。阿罗汉遇到因果时,他只能够保护自己,不能够转化外境。因为他因地只修我空观,没有修法空观,他在法不得自在。阿罗汉只能够了生死,但是他不能够说“佛为法王,于法自在”,他不能转变外境,不可以。所以佛陀是内外都自在,“大圆无垢同时发,普照十方尘刹中”。佛陀一念清净庄严的慈悲心,经常白天晚上观照十方众生,看哪一个众生因缘成熟了,就来度化众生。这是第八识的妙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增长业与不增长业

我们看到业果的相续跟不相续的两种因缘,接下来我们来...

今生可能是你无量生命里最美好的一次

阿赖耶识它是怎么样?它受熏,你每一次投胎,或多或少...

无分别智要如何修

我们来看窥基大师是怎么说的。他说无分别智怎么修呢?...

菩提涅槃

佛在七处佂心以后,怕我们大家落入断灭见,心不在内,...

打妄想就会把过去的业给牵动起来

当业力跟妄想结合的时候,人生无解,真的无解!其实人...

【推荐】袁了凡改命改的是什么

问: 袁了凡他改命,改命运那他改的是什么? 净界法师...

如何调伏我们的业力妄想

我们现在到底如何来了解真实的业力呐?我们想调伏我们...

如何改变第八意识

问: 师父慈悲,阿弥陀佛!师父刚讲到第八识,最究竟...

佛教你看前世因缘

有一天,佛告诉阿难:我看天地万物,各自都有他们的宿...

六种食物可预防延缓痴呆

生活当中可以通过健康饮食预防痴呆,或延缓痴呆的进展...

找出家人的过失,对自己伤害最大

一个僧团中难免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出家人也是凡夫,...

如何修持药师法门

修持药师法门,与修持极乐净土法门一样,需要信、愿、...

净土这个法门最直捷、圆顿

佛陀施设教法,我们可以分成实法跟权法,好比我们今天...

痛苦不在工作而在内心

没有几个人觉得工作快乐,更现实的是,大部分人的不快...

海涛法师《关于佛宝与法宝的问答》

1.纸画、木材、石头所雕刻的,损毁的佛像该如何处理?...

跌倒不一定是坏事,有时会有意外的收获

有个渔王非常苦恼,就因为三个儿子的捕鱼技术都很一般...

养生之道重在调适

养生之道重在调适。适,本意为切合、相合、舒服、适养...

夫妻之间多留一些空间

王辉在上大学的时候,和阿梅相爱,两人感情很好。毕业...

面对诱惑,孪生兄弟不同的命运迥异

今天这则故事,出自《人鉴》,编者为李圆净。李圆净(...

如何看待《无量寿经》会集本

《佛说无量寿经》传入中国,曾被翻译过多次。现存五个...

学佛为什么不得成就呢

我们学佛法为什么不得成就呢?由昔业障由于被过去生所...

净土弘法的第一步

在净土法门的修行中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就是我们佛教徒...